霸王! 第68节

  这做法,就像孙策不幸去世,周瑜、张昭第一个跳反,拿刀砍向他的孤幼童子。

  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天下豪杰见到就连王晟这种孙氏至交都不支持孙策,极其怀疑,孙策是否能得人心。怀疑孙策能否坐稳江东。

  而邹他、钱铜等人更是直接在孙坚封地乌程县拉起了叛乱!

  这简直是对孙氏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这几乎是列侯之家从未有过的耻辱。哪怕是再不得人心的君侯,面对天下汹汹浪潮,也能有个封地为最后的容身之所,甚至依靠封地父老们死命追随,拉起一支部曲,与天下敌手拼个你死我活。

  但如今这天下群贼未近,孙氏自己封邑的父老率先发起了叛乱!

  好似淮阴百姓率先叛逆前去诛杀淮阴侯。

  难怪张昭要说不宜妄自菲薄。

  就这种动荡之下,任谁心刚毅如铁,也得陷入自我怀疑。

  连至亲故友都来反对自己了,这吴郡真的有人是在真心实意支持自己吗?是否豪强们都在虚与委蛇,一旦等大军离开吴县,他们就掀起叛乱。

  而孙策的自我怀疑还要更进一步,他倒不

  是气愤王晟这个人如何。

  从他开口,他就没有把王晟放在眼中。他更气愤的一直是,他给了豪强们这么多便利,如此多的恩德,可豪强依旧要反对他!

  关于王晟,孙策其实了解他的事迹,他历史上的确是反了。孙策之母吴夫人劝他:“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孙策才饶了他一命。

  可,孙策一直以来都满心以为,自己改变了政策,诛叛柔服,饬法修师。所制定的政策可以说对江东父老,上至豪强公卿,下至百姓黔首,全是利好!

  甚至为了避免江东豪强产生被征服的感觉,缓和他们的落差感,直到如今孙策也还没有定下秋收时的税赋明细。

  做了这么多部署,孙策一直以为他可以缓和与豪强的关系。可以避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避免大肆杀戮。

  但现在看来,真的是他太天真了!

  瞧不起你的人,永远都瞧不起你。贪婪刻薄的人,只靠教化永远无法感化他们!

  不拿起刀剑,狠狠的杀戮一批反对者,余下的那些野心家,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敬畏权威,什么叫遵纪守法!

  就算是要建设江东,也得把这些豪猾桀暴之徒震服,扫清屋子,再建新邦。

  还是张昭此前的建言才是治国之良方!

  无论是建设江东还是维护江东的治安,都必须先在政治上和武力上对当地的豪强进行镇压和打击,才能重新确立江东的秩序和稳定。

  这个乱世对诸侯而言,一切都是锦上添花的枝叶,只有战无不胜的上万大军才是切切实实的根本!

  孙策直接抓起脚旁的长刀,插拔检验了一下刀锋,语气凛冽:“我意抚东南,以图兴邦,除暴政之法,行宽仁之政!然吾有心抚江东,却依旧有豪猾桀侮之徒,强必执弱,富必侮贫,所以祸篡怨起,倒行逆施,为祸郡县!先贤有言,仁人志士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二三子!此等毒瘤,肆意横行,若不早除,安能保江东不崩?随我义武奋扬,南下讨贼!”

  周澄站在一旁,看着孙策意气奋发,为他鼓气,坚定的说道:“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昔我父兄为荆襄之重,诛杀董卓、调和群雄者,此皆英雄也。孙郎兴兵,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大义犹在,公道犹存,必能复昔日荣誉,重现先烈的风采。愿一怒而威江东!”

  孙策重重点头,是时候让这些豪强们铭记,什么叫孙郎骁雄,投杯而荆楚震恐,负甲而北人惊慌!

  张昭立即跟随在孙策身后,他性情刚烈,一直秉持一个政治理念,那就是要治理江东,一定要先确立孙郎绝对的军事权威,扫平一切叛乱,让吴郡百姓彻底相信吴

  郡已经安稳,远离了乱世兵戈,如此豪强们才会走出坞堡,百姓才会安稳生产。

  所以在孙策决定出兵之后,他立即说道:“将军,王晟、邹他、钱铜等人叛逆,虽然只是竖夫之志,仅图处处屯聚而已,不足以颠覆吴郡局势,但亦绝不能迁延日久,若不能以雷霆之威,一击扫灭,则恐有豪杰渐生骄狂之心,祸乱尘起。此战务必大起三军,全力以赴,克日而定!”

  孙策深以为然,如果不能秋风扫落叶般的清除这些叛逆豪强,恐怕整个吴郡都要被战乱的氛围所影响,刚刚火热的生产氛围,很快就要凋零下去。

  这时候节省是最要不得的,为了省一点粮草,而只出两三千人的部队,这么小的规模必然无法迅速击溃对手,本来的军事优势也可能堕成战事糜烂。

  很快孙策便带着亲卫趋兵直抵郡府。

  郡南豪强叛乱的军情已经被官员们所知,此时吴郡太守朱治、北部都尉弘咨、南部都尉徐琨以及军中诸部将校都已经在郡府激烈攀谈。

  孙策带着亲卫大步进入房间,房内喧嚣的声音顿时一肃,所有人同时起身,整齐的拱手行礼:“拜见将军。”

  孙策高坐在主位,手中长刀直接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声音肃杀:“豪强叛乱,有诛无赦!我大军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此战我会亲总六师,用伸九伐,往正其罪!诸位可已准备妥当,随我南下讨贼?”

  孙策态度坚决,而且最重要的内政大臣张昭对他鼎立支持,平叛一事已然是势力无可动摇的决议。所有人都只能按照这个方向齐心协力。

  孙策的威望远超孙权,孙权有周瑜、鲁肃两个人支持,就能顶住所有文武的物议,集合江东之力打一场赤壁之战。

  孙策的强势下,文武大臣们的不同心思被压制到了最低程度,已然算是一个戮力同心,同舟共济的势力团体。

  随即,大臣中德高望重的芮祉率先表示了支持。

  他是孙氏故吏,早在孙坚时代就担任过吴郡太守,既有资历又有威望,他的支持,会让很多资历轻的根本不适合开口质疑。

  而之所以会有人对这场平叛有疑虑,最重要的当然是粮草问题!

  孙策手中实在是缺粮啊。而且极其缺粮。

  但粮草关乎着整个吴郡的治理,关乎铸币的权威,甚至关乎无数将士的身家安全。

  这场平叛,出动数千人南下还咬咬牙能支持。若孙策要亲总六师,率领军中全部十余营将士南下,一旦有所不顺,整个内政大计甚至有可能毁于一旦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芮祉因为德高望重,担任了吴郡郡丞,管理着孙策从建军以来,获得的所有财富,这些财富如今都储存在吴县府库。他率先开口,向众人介绍了一下。

  “将军,近日来府库中粮草已经开始向将士承兑

  ,陆续已有上万人次持通宝到府库领取谷物、布帛,粮食如今还剩下两万七千石,不足三万石。”

  不足三万石粮食!

  所有人都深吸了一口气。哪怕这些粮食全部充为军粮,不发动徭役,将士自行运送粮草,最多也只能支撑一个月。

  但显然,这些粮食不可能全部带走。能带走一半,就是极限了。

  也就是说,半个月内,大军要摧枯拉朽的击溃各处屯聚,凭险而守的敌军。除去行军时间,留给将士们攻坚克垒的时间只有几天!

  不过为了安稳众人,芮祉还是说了一个好消息:“但由于江东通宝在吴县城邑当中已经颇受认可,尤其豪强们已经开始尝试持铜币到郡府换取金银,城邑中的交易已经可以使用一部分江东通宝,有豪强部曲在城中出售谷物、豆子之类,每日府库小吏都会携府库货币前去收购。一日下来,收支已经能结余一二百石。”

  孙策眼睛一亮:“这的确是喜讯,只要我等能保住吴郡北部安宁,在郡南迅速扫平敌军,则贸易势必会更加昌盛,结余甚至会累日递增。”

  不论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形,孙策作为主君,都要给麾下文武激励信心,让他们相信局势会如此发展。

  而的确在孙策话音落下之后,所有人都从容了许多。

  尤其吴县的豪强朱桓,他如今已经担任孙策麾下一部的代理司马,主动出列,重重拱手,意气奋甚:“将军遍施恩德,我吴县相邻,北部群豪,无不盛赞将军恩义,敬服于将军神采英毅。郡南之地,一群豪猾桀暴之徒,不识将军仁义,妄自兴兵,不过一群强梁宵小而已。诚是哉如将军所言,大军义武奋扬,猛将在前,三军在后,至则可克!某愿请为先锋,猛锐履锋,先登陷阵!”

  孙策嘴角微微上扬,这一战如果后勤掣肘能够解决,军事上他完全不担忧。

  他麾下劲旅绝对是精兵强将,锐不可当!高层有顶级谋士张作为谋主,在帐下参与军机。

  中层是猛将如云。最基层如今大军明确在籍,领取俸禄的将士共计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六人。

  在大败刘繇,收江东两万之众后,各部将校精选士卒,军队不但规模有所提升,战力愈发精锐悍猛。

  毕竟从进入吴郡这近月以来,军队没有任何杂事,只干两件正事,积谷练兵!

  职业化的军队,仅一个月就消耗了孙策近五万石粮食才顺利转型,他们军费高昂,但同时也绝对训练有素,除了准备砍人,就是训练如何砍人!

  而这一万四千多人,共分为了十四个校尉营。

  第一个自然是孙策的亲卫,由蒋钦统领的绣衣卫。

  第二个就是孙策前亲卫队长陈武晋升校尉后,组建的具装龙雀突骑!

  打下江东之后,孙策将从笮融、刘繇、豪强、丹阳郡兵、吴郡郡兵等各处获得的战马彻底整合起来,合计良马三千余匹,终于组建了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部队。

  甲骑具装精锐正在整合当中,如今孙策手中的马甲总共十二套,虽然不多,但孙策已经把军号赐给了陈武!

  只要江东不像河北、兖州那样打成一锅粥,邺城、濮阳这种军事重地都数度易手,吴县保持安稳生产,势必能将陈武部下千名骑兵武装成精锐的甲骑具装。

  十二副马甲,孙策此时起兵可是比努尔哈赤要强多了。再怎么说,孙策也比被封锁了精金良铁的后金更能拉起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来。

  而除了这两部特殊校尉营,孙策此次出征还打算带上十营徒卒,分别是徐琨、程普、吴景、孙贲、韩当、凌操、周泰、郑宝、徐逸、袁雄。

  十二名校尉!无一不是猛锐勇毅,气盖千夫的良将!

  而麾下上万大军更是甲具器械精良,戎装旌旗严整。

  孙策此时此刻是真真正正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他拔刀而起,意气风发向前一挥,下达军令:“三军开拔,扫清叛逆!”

第75章 弘咨义助军资,太史慈引军来投

  孙策麾下十二营将士开拔之际,吴郡北部都尉弘咨主动找到了孙策。

  毕竟大军主力离去,他就全权负责郡北的稳定与平宁了。

  吴郡北部的丹徒、曲阿、毗陵、阳羡、无锡、吴县、娄县七地就是孙策最重要的根本。

  以曲阿、吴县两地为核心,孙策的内政治理已经开始在这片区域逐渐产生了效果。

  而且由于孙策大军一路攻伐过来,这一带的刘繇部队都已经被肃清。这片区域相对更加治安平宁,政通人和。

  能否守住这七县安稳,直接关乎孙策所设新政能否顺利施行。

  弘咨深知自己属于是被孙郎破格提拔,资历太浅,一直被人有所诽议,更有大量人质疑他忠诚是否足以担任如此高位。

  其他人如何看待,弘咨并不以为意。他一直铭记当初初见时的一幕,自己说有心济乱世久矣,只恨未逢英雄。孙郎眼中流出的惊喜与志同道合。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孙郎亦直接将自己举于城破之际,待以国士。人生初见即意气相投,以大志气节而同济乱世。

  如此礼遇,弘咨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助力于孙郎的英雄才气,以绝对令人信服的手段,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忠诚。让这郡县之内,无人能再置喙孙郎对自己的任命。

  而今日局势,正是他苦等的良机!

  见到孙策,弘咨便直接拱手,说道:“将军,事关吴郡安稳,咨有一言请进。”

  虽然大军开拔在即,但军中有张调度,各营有将校统帅,孙策倒也是不差下属建言方略的这片刻。

  他便点了点头,对弘咨说道:“长林但言无妨。”

  弘咨郑重的说道:“郡北七县是否安稳,皆取决于郡南战事顺利与否。王晟、邹他等人竖夫崛起,草合部众,一群宵小之辈而已,以将军神武天资,正兵讨之,必然至则可破。所虑者,唯于时困匮而已。若因此而焦急冒进,若有小搓,反致不稳。”

  “咨愿进粮草两万石以助军资,足以供十二营将士从容征战,无辎重匮乏之忧。”

  孙策眼眸中精光一闪,弘咨这份资助可谓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麾下兵精将猛,要击败一群豪强叛乱,完全不在话下。

  所忧者唯粮草不足而已。

  若能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大军从容推进,必然是胜券在握!

  此前他并非没有想过寻求与豪强合作。

  但吴县这些豪强,家财水平根本撑不起上万大军的用度。

  朱桓、张允两族已经算是其中最殷富之家,仗义疏财能供养千余名部曲已经是极致。除了他们,剩下那些顾氏、陆氏等寒门已经落魄,连供养自己族人都极其困难,很多寒门子弟都幼时困厄。

  他们当下别说影响朝政了,就连怎么活下去都是需要全族抱团

  、群策群力的事情。

  至于让他们支持大军用度,就好比曹操要郭嘉缴纳大量辎重,帮他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

  所以孙策一直觉得,一个势力,只有刀是征不上税的,哪怕上万把也不行。除非大规模的无区别屠杀,像西凉军一样,所过无所遗留。

  但这种货色显然只能制造乱世,不能终结乱世。

  真正的强大势力一定要有完善的制度,能够公正且清晰的统计治下财富,从对方手里合理合法的征收税赋。

首节上一节68/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