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要承担风险的。”
长孙无忌捧着手里热茶,脸色再度平静下来。
“但是陛下,有所保留的信任,或者说对部属时时警惕、处处提防,就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吗?”
李治保持着笑容。
“不是吗?”
长孙无忌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只是慢慢吹了吹茶汤上的热气。
偌大的宫殿内顿时沉寂下来。
“舅舅,你觉武氏可以为后吗?”
……
北宋。
赵匡胤看着对他人下属投奔毫不设防的李世民,打心底里感到敬佩。
“乱世之中,没有人谁敢真心实意的信任外人。”
“只因风险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
赵匡义深以为然。
人心难测,谁能保证他能投你就不会另投他人呢?
“所以在相互提防的乱世中,李世民的那份信任才显得弥足珍贵。”
赵匡胤点点头又摇摇头。
“唐太宗不是知道信任能招揽天下豪杰才从而展示信任。”
“而是他发自内心的相信,他是值得让豪杰心甘情愿来投的。”
“说白了,乱世中有几分本事的人都不是傻瓜。”
“你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别人都能感受到。”
赵匡胤背负双手,叹息道:
“你付出怀疑,收获定然是恐慌。”
“你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乱世中的君主猜忌很重,君臣之间有信任的寥寥无几。”
“而这时,有一个主动承担失信风险,让臣子有安心之意的首领突然出现。”
“就如同黑暗中透射出的光明。”
“怎能不叫人向往呢?”
赵匡义看着感怀不已的大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大哥老了,软弱了。
天子以兵强马壮者为之!
李世民若是没有相应的实力作为保障,他敢主动承担失去信任的风险吗?
哼,大哥糊涂了。
赵匡义看着天幕里的李世民。
什么真心实意,说的好听罢了。
……
天幕上,
占据关中、河东的『唐』与占据中原之地的『郑』
一东一西,彼此针锋相对。
……
【王世充,字行满,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后才从继父姓王,官至汴州长史。】
【颇为好学,喜爱兵法。】
【文笔出众,精通律法。】
【是个文武全才。】
【隋文帝时期,王世充便在禁军之中崭露头角,很快就升任兵部员外郎。】
……
大隋,
帝后二人突然一愣。
这算不算天上掉馅饼?
嗯……怎么不算呢!
“来人!诏王世充!”
……
【隋炀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江都郡丞,前去镇压农民起义,王世充从此发迹。】
【因镇压起义有功,王世充得隋炀帝信任,升为江都通守。】
【隋炀帝死后,王世充于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
【王世充被封为郑国公。】
【其后,和李密展开殊死决斗,大胜。】
【随即发动政变,夺杨侗帝位,自立为帝。】
【随后趁唐军在河东和刘武周交战时,占领了唐朝在河南的领土。】
【中原之地转眼就成了王世充的天下。】
【但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洛阳一直被王世充所占据呢。】
【公元620年五月,秦王李世民在平定了刘武周之后回到了长安。】
【七月初一,李渊下诏,命李世民率兵向关东全线挺进,攻打王世充。】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待了不到两月就再次出发的李世民一时愣住了。
此子的军权不小了吧?
还是真就是好用就往死里用啊?
大唐没别人了吗?
关键是……太子不出来打两场吗?
你这样怎么让大臣们服众呢?
刘秀很明白自己是怎么发家。
无非两字,能打。
所以哪怕臣子内有些许不平他都能撑得住场面。
而天上这个……
太子之位不得有失可以理解。
但也不能一动不动吧?
现在猛将降于秦王,后面你怎么收其兵权?
当初高祖想让惠帝平叛,不就是让军将们服气吗。
刘秀摇摇头。
这李渊颇不明智,有几分妇人之仁。
弄不好,要出兄弟阋墙之事。
……
【王世充得到消息后,立刻在各州县招募精兵强将,全部在东都集结。】
【同时分派他的兄弟子侄驻守洛阳南面的襄阳、东面的虎牢关、北面的怀州和洛阳四城,严阵以待。】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三万精兵,抵抗李世民的进攻。】
【七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大军进抵新安。】
【统一中原的战争就此打响。】
再次偷袭!
第223章 差点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
天幕上,
慈涧。
通红的阳光洒过来,驱散着涧水上方的那一层薄雾。
一身玄甲的李世民骑着青雉马率领十几名骑军正沿着涧水边侦查地形。
山间流水处,地势颇为险要。
一行人下了一处陡山,又行了五里到了涧水拐弯处。
水流向东南流去,山势也变得舒缓起来。
周围不时窜出一只只野兔。
色彩斑斓的雉鸡听到人声振翅离去。
矫健美丽的身影在林间一晃而过。
“是个打猎的好日子。”
感叹着的李世民率领众骑转过一个大弯。
随即周遭陷入一片寂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