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769节

  【张士诚两次冒死突围,均未成功。】

  【九月初八,平江城破,他带领二三万残卒展开巷战,失败后逃回府第】

  【一把火烧死家属,自己也上吊自杀,但被冲入的朱元璋军队救下,俘送应天。】

  ……

  一身囚衣的汉子看着眼前衣着华贵的朱元璋,笑的很讽刺。

  “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

  ……

  【徐达几次派张士诚的部将李伯升和其女婿潘元绍劝他投降,“士诚瞑目不答”】

  【后被解“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

  ……

  {哇……作者你有病吧?前面陈友谅那么长,这张士诚就完事了?}

  {张士诚从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兵,称诚王,到至正十七年八月就投降了元朝}

  {后于至正二十三年复自立为吴王,但这时张士诚和其大臣将领就是修府第,建园池,吃喝玩乐}

  {宫墙外的金戈铁马好像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讲他啥啊?}

  {不管怎么说,这人还是有骨气的。}

  {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这让我想到了项羽。}

  {项羽败于乌江,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忘我者,天也。”}

  ……

  大汉。

  “这话说的。”

  刘邦一挥袖子,撇嘴道:

  “那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

  “但凡他大方点都没乃公的事了!”

  “他还不如那个什么陈理呢。”

  “人家还给那张什么一个太尉呢。”

  “项籍呢?”

  “也是奇怪了。”

  刘邦挠了挠头,皱眉道:

  “金银土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他怎么就舍不得呢?”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吕雉不关心。

  她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再给刘盈争取一下机会。

  刘盈不关心。

  他只关心自己千万别登位。

  小刘恒更不关心。

  人都没了说这些没用的做甚。

  ……

  【张士诚作为一个想争夺天下的蛟龙是不够格的】

  【但他确实很得人心】

  【当时,城中老鼠卖到上百文,皮靴马鞍等都被煮食充饥。】

  【张士诚实在不忍心城中百姓跟着自己走向死路,他流着泪要求百姓们自行散去。】

  【但百姓只愿与他固守平江城,同生共死。】

  【城破之时,张士诚吩咐兵士点火烧了王府,但没有烧毁城中任何一户百姓的房屋。】

  【而在很长时间里,每逢张士诚的生日七月三十日晚上】

  【苏州的老百姓就烧九四香(张士诚原名九四)点地灯来纪念他】

  ……

  大汉文帝时期

  “百姓对于统治他们的人是极其包容的。”

  刘恒疲惫的捏捏眉间。

  “稍微能给他们带来一点恩惠,他们就会还你更加绵长久远的回馈。”

  刘启深以为然。

  就刘彻干的那些糟心事,百姓要是不念阿父旧德早“宁有种乎”了!

  哪里还四百年大汉呢。

  “希望朱元璋能懂得此理吧。”

  刘恒眼中透出一丝光芒。

  自民间而起,定是懂百姓疾苦的。

  也许他能奠基出另一个文景之治!

  上一个大治都是开元之时了。

  ……

  大清乾隆时期

  “江浙富庶之地,方圆两千余里,甲士数十万。”

  乾隆敲着扇子慢条斯理道:

  “口袋里有钱粮、手里有刀枪、后面有骁勇之士。”

  “乱世生存的三件法宝,张士诚一样都不少。”

  “如果他能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严明礼法。”

  “江南虽小,也能稳稳当当地当个土皇帝。”

  和装作一副感叹的模样附和着。

  “这一把好牌,却不能赢得一场好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乾隆轻哼一声,哗啦一声打开扇子。

  “明太祖与陈友谅连年交兵,他们是蚌鹬,张士诚就是渔人,这难道还不足以制胜?”

  “只怪他优柔寡断。”

  “沉溺越姬风韵、吴娃柔美。”

  “将自己那副重担挑盐的身子骨泡进后宫的温柔富贵乡,酥软了自己本应勃发的精神。”

  “究竟是草莽之辈,难登大堂。”

  ……

  【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主要割据势力。】

  【朱元璋控制了中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此时的元政权也面临着分崩离析。】

  【他将目标锁定元大都。】

  ……

  天幕上。

  天下四方之地响彻着一道洪亮的声音。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

  【公元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

  ……

  徐达大军北进山东。

  转眼,

  一名儒生低头俯首。

  ……

  【十月二十四日,徐达大军抵达淮安,元朝守将王宣、王信投降。】

  【十二月初五,陷东平,孔子五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希学率曲阜县尹、邹县主簿投降。】

  {不愧是你啊。}

  {其实我蛮好奇的,你们说他跟法国比谁跪的最快?}

  {肯定不是法国,法国还知道抵抗呢。}

  {例行乳法。}

  {法国:没人,能比我,更懂投降!}

  ……

  大宋真宗时期

  “跪的真快啊。”

  赵恒慢慢的喝着粥。

  “要是辽国也能这样就好了。”

  “朕是真不想打仗啊。”

  刘娥一手撑腮,一手用调羹转着米粥。

  “还是打吧。”

首节上一节769/10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