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813节

  白发老人坐在龙椅上。

  面目隐藏在黑暗之中。

  一旁的少年站于手边,看着殿内,不知想些什么。

  而宫门外。

  一枚枚染血的令签散落在地。

  令签上还隐约有着字迹。

  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会宁侯张温。

  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

  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全宁侯孙恪。

  沈阳侯察罕、西凉侯濮兴、宜宁侯曹泰。

  支平侯韩勋、徽先伯桑敬、东莞伯何荣。

  ……

  【公元1393年,蓝玉案起,一连诛杀了十多位开国功臣武将。】

  【公元1394年十一月,颍国公傅友德被诬谋反自刎而死。】

  【公元1395年二月,宋国公冯胜被诬谋反处死。】

  【朱标还在世时,这一批人都可以算作其手下的军功集团】

  【但是朱标能够控制住这些军功集团,不代表朱允能控制住这些军功集团,更不用说蓝玉这位悍将。】

  【所以为了老朱家的天下,这些人必须死。】

  ……

  {一个字:绝!}

  {从某种意义来说,朱元璋也算守住了自己“朋友一生一起走”的初心反正我要走了,走之前先送你们“走”!}

  {做不到同生,但是可以做到共死的嘛,对不对?}

  {所有这些功臣的肉体消灭都是为了保住老朱家孱弱的孙子内部安全,完全不考虑外部侵略者。}

  {擅长内斗是历史刻在每个统治者的基因里了的。}

  ……

  【外臣安定了,还有藩王呢。】

  【对大臣大杀特杀的老朱根本无法对儿子们动手。】

  【并且朱元璋问朱允“如果你的叔叔们造反,你该怎么应对”】

  【想看看朱允在自己死后会如何处理诸王。】

  【朱允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首先以德服人,然后再以礼制人。】

  【还不行的话就消减他们的封地。】

  【仍然不行的话就更改他们的封地。】

  【最后没有办法的话只能兵戎相见了。】

  【朱元璋对于朱允的答复是十分满意的。】

  ……

  大汉景帝时期

  “说得很好。”

  刘启捻着胡须冷笑着。

  “但我一个字也不信。”

  小刘彻也不信。

  “这话太幼稚了,我都知道口子一开定是兵戎相见。”

  “这话明显哄弄人呢。”

  刘启扭头道:

  “也不能这么说。”

  “他要是有你大父那手段,的确也能做到。”

  小刘彻忍不住捂嘴乐。

  “这都一千多年了,也没见着一个像大父那般的人物啊。”

  “就他?”

  “还不如说我呢!”

  ……

  【但老朱也不用考虑这事了。】

  【公元1395年,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受命率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征伐叛番,胜利归师。】

  【同年三月,朱去世。】

  【这也是个不当人的主,但老朱依然痛心不已。】

  【公元1398年三月,他的第三子晋王朱也薨逝了。】

  【同样不当人,但他毕竟老朱的儿子啊!】

  【朱元璋没能承受住接二连三的丧子之痛。】

  【病倒了。】

  ……

  {朱家基因或者家教有问题吧,大多数都这么凶残,朱元璋也是,真的是有家学渊源的。}

  {有些是先天的吧?}

  {秦王、晋王、齐王、代王、鲁王、谷王、伊王这几个不行。}

  ……

  大明。

  朱元璋眼睛一瞪,再也支撑不住。

  “噗!”

  一篷血雾喷出。

  人已昏死过去。

  只留母子二人惊慌失措。

  ……

  {因为一步登天全都封了王,还都有着极丰厚的待遇,年俸万石,外加大量的土地和各种赏赐。}

  {还不受一般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辖。}

  {完全没有了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情况下,肯定会醉生梦死,然后就发展成为祸一方。}

  {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也有人潜心研究学问,像周王朱不仅著有《元宫词》百首,还是植物学方面的专家。}

  {他写的《救荒本草》将四千多种能食用的植物绘成图谱,加注文字说明,为百姓度荒提供了便利。}

  {蜀王朱椿博览群书,才高八斗,被朱元璋称为“蜀秀才”。}

  {朱棣,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湘王朱柏“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喜谈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

  {都不错的。}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眉头紧皱。

  “不想皇帝削藩……这怎么可能不削。”

  宋朝不济,但也是吃了五代留下的暗亏。

  没奈何的被动持续放血。

  而这明朝可是拨乱反正重塑法制的大好机会。

  但他却选择主动放血。

  “大明的后世子孙…也不知他们是要感激你。”

  “还是要暗骂你。”

  ……

  大唐武宗时期

  “多少?!”

  “万石?!”

  李炎肯定了朱元璋从没学过习。

  “过分了吧?”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觉得朱元璋有病。

  “年万石?给土地还不伏管?”

  “你这不是给天下养了一群爹吗?”

  皇帝粗算了一笔帐。

  “不出三十年,大明财政必崩!”

  比养辽国都恐怖啊!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不由想到了十二弟。

  他眯着眼睛看着天幕,嘴里嘀咕着。

  “也不知这天幕能不能找到建文所在…”

首节上一节813/8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