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咬着牙,“传金鼓,全军后退。”
注意,这时候只是后退,并非撤退。撤退是败走,后退只是和后军汇合。
此时的李信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战败的有多彻底。
楚军并不是给他准备了一个伏击,而是给他准备了一个天大的包围圈。
李信作战,向来喜欢带着少量的精锐向前冲锋,他并不是只喜欢冲锋陷阵的一腔热血的少年将军,更是被嬴政视为可以为帅的人。
他会在后方留有大量的士兵,以备不测。
可这个命令还没被斥候传下去时,后军斥候赶了过来。
“报!大将军!后军三位都尉皆被围击战死。”
这个命令,就像是晴天霹雳。
所有的长官齐齐高呼,“你说什么?”
“一派胡言!”
“放屁!老子要把舌头给割了。”
众将纷纷情绪不安起来,因为这前来传令的斥候,他只剩下半条命,身后背着三箭啊。
他说完这话,再张着嘴,仿佛对李信还有什么要紧事要说,可是人已经面色发黑,随即从马背上跌了下来。
众将连捶胸顿足都来不及。
李信勒停了战马,他放眼望去,只见山坡下众多士兵正在浴血奋战。
这时候,李信不想再突围了。
“打回去!杀光他们!为弟兄们报仇。”
李信满眼猩红,其他将军亦然眼睛里流出血泪来。
这个时候,裨将站出来说道,“大将军!冷静!务必冷静。”
“他们杀死了我秦军的都尉!自我秦军建军制以来,迄今为止,也不过损失十一位都尉,我只用一战,竟然连失四都尉,还有何面目回去面见大王。”
“你们不要管我,我不足以为帅,辜负三军信任。你们走吧。”
李信又道,“你们回去之后见到大王,就说我李信此生不能再为大王效力了。愿有来世!”
说罢,李信又重新系好了披风,准备杀入阵中,和楚军大战。
可是他却被秦军诸将拉住,“将军,这楚军用的是连环计,一计不成,再成一计。如今失败,原因有二一不听当初太子之策,二乃轻敌。这是整个秦军的过失,换做是任何为主将都会遭遇战败。将军何必自责。”
“固然大王责罚,我等亦然为将军同生死,共进退。”
李信听了,旁的话进不去耳朵,只一味固执道,“当初太子说要以四十万攻打秦国,我向大王说,我可以用二十万大军就灭掉楚国。如今我秦已经败了,我有何面目回去面见大王。不如死战到底,以死殉国。”
李信的脸,像铁一样冷。
“不可。”
“不可啊!”
“大将军三思。”
一群人围在李信跟前,纷纷苦口婆心劝阻。
他们都比李信年长,有的曾经经历过对战李牧,对战败的事并不像李信那么抵触。
“输了还可以再来,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李信不从,“我是大将军,要么享受荣耀,要么和将士们同生共死。岂能苟活。”
裨将复而劝告,“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您死了,谁给这么多弟兄报仇。再者,您身为主将以死殉节。可是我们呢?我们都只是普通人罢了,我们想要回去见妻儿啊。”
“这里还有这么多弟兄呢。足足三万多人还在战场上呢。大将军,只有你能把我们带出生天啊。”
众将士脸上都是黑灰,身上都滴着血。
秦军将士都围着李信哭了起来。
“我要回家,我还没有尽孝哩!”有人抹着眼泪大哭。
原本很怂包的话,在这种时候说出来,却像是一把柔软的剑,插入众将士们的心。
李信知道,如果他为自己面子不肯承认战败多一刹那,那么在这一刹那之间,就有数十人的性命逝去。
李信望了望楚国的军旗,重新翻身上了战车,“全军撤退,取道宛城。传金鼓!”
裨将提醒,“将军,宛城是楚国的地界。”
李信瞠目,“项燕老匹夫,他设计这样的陷阱,为的就是让疲敝我军。这平舆附近竟然有这么多的楚军,着实出乎我意料。可平舆人多,那周围的城防势必空虚。再去项地,他们必然有所防备。”
“唯有取道宛城,方可有一线生机。而且宛城到平舆,有他们楚军的道路。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条道上应该是畅通无阻的。”
第358章 大王会给我报仇的(求打赏月票全订!)
诸将从之,这就再鸣金鼓,传令撤退。
楚军但见秦兵听到铜钲之音,齐齐向西北方向进发,那正是咸阳方位。
楚军大喜,振鼓发起总攻。
这个时候,所有的楚国军队都已经抵达战场。
诸士兵皆听从百将、千夫长的命令,分成小股各自寻找突围的方位,先逃出去再说。
只有剩下的都尉官几人,本来有士兵拥簇掩护他们撤退。
秦军打仗本来就生猛,这要逃生,也不会太逊色。这时候就是各显神通了。
他们驱车假装要往南逃,看着楚军调兵要去堵截,立刻掉头原路返回,冲开敌军包围圈。
多次反复,很少有失败的情况。
只是逃到一半,几位高官遇到了都尉官杨延,他们看到杨延已经把自己盔甲给丢了,赤膊和楚军拼杀。
周围的将士,也都杀疯了似的。
从远处赶过来时,众将见到杨延等人面上散发着青色。
众人望见,都是心里一惊。
这些人到来,楚军立刻没了气势,被杨延用短剑砍杀。
几位都尉官赶过来。
“杨都尉,速速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想到楚国这次准备了这么多兵马。”
杨延身上的汗水从厚厚的衣服里面渗透到外襟。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那你们回去吧。我要死在战场上。”
杨延如是道。
两位都尉脸色发白,“生死攸关之际,你不要赌气。这么多弟兄,还在战场上呢。”
“我已经命令我的士卒自行杀出去逃难了。我将独自留下来为他们殿后。”
众士闻言,都感佩杨延之气节。
都尉卫兆不满,“你倒是硬气。”
“回去是死,战场上也是死。老子要站着死。”
杨延说罢,带着自己的亲卫又要向人群里冲。
卫兆一把拉住他的马车,竟然把马车给停了下来。
“把话说清楚再去死。”
“我等身为都尉官,本来应该在帐内等待,此番带兵冲杀,已经是违反军制。再者,此战已然败,按照军制,我等都要被斩首。”
众将听了,一个个都手在发抖。
军制如此规定,所以秦国在很多年来失败的战役屈指可数。
没想到,他们三居然赶上了。
“这样回去,大王势必震怒。如果我留在战场上,为士兵们换来一线生机,或许还可以保住自身爵位,传给子嗣。”
杨延说着,大手一挥。
“我早就想过了。”
这个时候,楚军已经赶到了他们面前。
另外两位都尉,其实在听到杨延说的那句回去也是死后,就已经萌生了和杨延一样的想法。
他们军职极高,平日里可以和秦王政讨论君正大事,面见嬴政;又是除过李信之外的高级战将,按照军制,一旦战败,他们就是首当其冲的罪人。
秦律如山,不是过去战败了被军法处置的少。而是要么赢了,要么战败之后,将领逃跑了,留下妻子儿女在咸阳……
这里面的事情,他们做都尉的自然比谁都要了解。
打了胜仗,豪宅、马车、美女,应有尽有。
可若败了,犹如山倒。
“斥候,听到了吗?”都尉官魏通黑着脸。
随行三名斥候闻言,一个个早就泪如雨下。
“都记住了,一句都没敢落下。”
“好!滚吧。滚得越快越好,跟着李将军冲出去。回到咸阳,面见大王,告诉大王我们这一战虽然输了,可是秦军气节犹在,没有给大王丢人。”
话说罢,魏通把自己系着的披风解开,重重地扔在地上。
卫兆也叱骂起来。
“滚!一群鸟兵。跟着老子出来,尽给老子添麻烦。都滚回去侍奉老母去。以后谁要是不尽孝,老子变成鬼把给生吃了。”
这些将士们自然大多都不愿意走,只有十几个小兵畏葸不前,想走又怕被嘲笑。
“撤退,我命令你们。”
“将军保重!”
士卒们听了,摇着铜钲,传递着他们开战前说好最坏的情况下才会摇的铜钲。
这个时候,士兵们可以自行逃生了。装死也罢,投降也好,能活着就活着。
做决策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个将军,要为大王负责;可是他也是个人,总会有些事先的安排。
等到这个号令响彻战场。
士兵们都起了退心,各自为一组,冲杀四处逃命去了。
杨延等人,带着一些始终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士卒,往平舆城的方向杀去,给其他士兵撤退争取机会。
战争,到了下午时,才缓慢结束。
二分之一的兵早在中午时就已经倒在了地上,剩下那十分之一的兵马,宁死不降,与楚军不断地你追我逃,不断地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