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80节

  起初阿史那.思摩以为突然出现的这支骑兵队伍,是朔方城内的守将柴绍在战前布置的一枚暗棋,为的就是出其不意,袭扰突厥大军,在达到让突厥大军自乱阵脚的目的之后,柴绍便会率领城内大军出击,打突厥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阿史那.思摩才会做出先前的安排:大军按兵不动,派出相对少量的兵马上前应敌。

  但现在,阿史那.思摩不这么想了,他甚至怀疑,面前的这支黑甲骑兵,是大唐皇帝的麾下亲军玄甲军。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吃掉这队“玄甲军”,对突厥人来说,所取得战果并不亚于夺取一座朔方城。

  当然,为了防止柴绍率大军出城,阿史那.思摩自然是不敢全军调转马头,去吃掉这支黑甲军的,五千人,已经是阿史那.思摩能够分出的最大兵力了。

  但阿史那.思摩觉得,这些已经足够了。

  阿史那.思摩觉得足够了,可有一人,觉得还不够。

  “姜盛!继续冲锋!本王今日要杀穿突厥大军!”第一次上战场便杀红了眼的楚王殿下,此时满身杀气:“诸位,今日之后,吾辈注定青史留名,但若想要功彪史册,这还不够!”说完,李宽开始屏息凝神,这一次,他将目光望向突厥人的中军大纛,那面印有金色狼头的帅旗之上。

  古时军功最盛者,当为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今日就让我李宽,来试试这最后一项!

第173章 那是谁人的部将

  人力有时尽,这是在战场之上亦被推崇的真理。

  所以当阿史那.思摩手下的头号战将塔尔马图率军迎击的时候,他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的。

  可现实无疑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黑甲再次呼啸而过,沿途留下的尽是突厥人的尸体。

  对于李宽和他的部曲们来说,五千突厥骑兵挡在身前,他不过是一堵厚实一点的人墙罢了,凿穿他们的阵形,冲过去便可。

  而与此同时,朔方城头,看着突厥攻势减缓,还以为对方要整什么新活的时候,城墙之上,一直观察着战况的柴绍的副将薛万彻突然脸色大变,只见他指着远处即将冲入突厥中军阵营的那支骑兵队伍大声道:“将军,您看,好生凶猛的战法!”

  而他身边的柴绍,此刻看着那队接连两次突破突厥人大军防线的黑甲骑士,脸色接连变幻起初他还以为是李靖率陛下的玄甲军军千里来援,可等他看见对方那明显就不属于李靖战术风格的亡命冲锋,突然,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从长安到朔方,按理说没这么快吧……

  “姜盛,退下!换老夫来开路!”有道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姜去看着儿子威风一路,担心他一会儿力竭失了锐气的姜去,径直打马冲在最前,而他的位置,则由这一路存在感都极低的楚王新家臣大……大怨种袁天罡接替。

  “唯!”姜盛自然是知道父亲是何等的勇武,他开始减缓马速,在父亲上前之后,处在侧锋的位置姜盛开始为父亲担当护卫的职责。

  而姜去,也不愧为当年跟着张须陀五人就敢对冲两万人的绝世狠人他杀人,那可真是比儿子姜盛这个一锤子干翻对手的悍将更恐怖,只见他将手中一杆长枪使得虎虎生风,在荡开了对方向前劈砍的一刀之后,手腕一抖,枪头便贯穿了对方的脖子,随后,姜去猛地一用力,连枪带人,一道往对方身后冲上来的敌人砸去,顺势便砸到一大片。

  而最初的那个倒霉蛋,此时如果踏上黄泉路,那么便已是个无头鬼!

  “杀!”姜去似乎被眼前的一幕激发了杀心,或者说,更早的时候,在那座小山村里见到让他曾经司空见惯的那一幕幕人间惨剧,并非没有触动到这个半生为国征战的老人。

  随着黑甲军逐渐靠近阿史那.思摩的中军,李宽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在阿史那.思摩下令收缩兵力的指令之时,李宽随着部曲已经来到了距离那杆金狼大纛一百步的位置。

  而李宽,此时已经握紧长弓,他看了一眼被士兵用大盾护在身前的阿史那.思摩,寻思着要不要一箭射死这货,但转念一想,杀死一个突厥人的将领,不如杀死他们的信仰。

  “狗东西,看好了!你阿翁的家传箭术!”李宽一声大喝,随后张弓搭箭,瞄准了中军大纛那接近成年人胳膊粗细的旗杆顶端。

  “嗖!”李宽一箭射出,正中旗杆中心,随后,他眼神一凝,伸手从腰间抽出长箭,继续张弓搭箭:“嗖!”

  箭矢再度命中目标以第一箭为校准,第二支箭矢落在了大纛边缘和第一支箭的中间。

  两支箭矢,平行如一线。

  “他要干什么?!”阿斯纳.思摩自打看清射箭之人只是一个少年之后,他先是短暂的震惊,随后便好奇对方的举动。

  可等他看清对方这准头可怕的两箭之后,突然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升起。

  “拦住他!”阿史那.思摩一声大吼,原本还打算放对方进入自己包围圈的他,此时是又惊又怒,对方居然想要夺旗?!

  可一切为时已晚。

  仅仅只是十几个呼吸之间,李宽抽箭、张弓搭弦、射出,这其中用以瞄准的时间几乎就只是一瞬,短短片刻,在姜去的开路下,一种部曲围着突厥王旗划了一道狭长的弧线,在射出第十七支箭矢的时候,大纛的旗杆已经被射穿近半!

  而中间仅仅失手两次的李宽,此时明显感觉自己的两只手,尤其是开弓的那只手,因为过度的耗力,在发抖。

  但他还是咬牙射出了第十七支箭!

  “嗖!”当这支箭贯穿了第一支箭的箭杆后,大纛忽然发出一阵让人牙酸的撕裂声,随后,远处的朔方城、眼前的突厥大军,在几万人的见证下,那象征着草原十八部,至高无上的图腾金狼旗,终于被射落!

  “彩!”黑甲军中响起为家主的欢呼声。

  这样的箭术,这样的年纪,我家家主不是盖世的豪杰,谁是?!

  殊不知已经被自家部曲冠以“盖世豪杰”,距离那“天下雄主”亦不远矣的楚王殿下,见此情形,当即下令道:“先冲杀到对面,再折返切割对方阵营,本王就是要让突厥人明明白白的败北,让他们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从此消失!”

  说完李宽再起长弓,最后一箭,非是直接瞄准被盾牌死死护住全身的阿史那.思摩,他转头看着被凿穿阵形后,花了半天才整理好队伍重新冲上来企图追击的塔尔马图。

  “你丫也配追赶乃翁?”知不知道当初在长安,唯一有资格追击本王的是谁?

  这一箭,力道虽然去了大半,可胜在准头依旧,试图雪耻的塔尔马图,被楚王殿下一箭射穿喉颈,血花飞溅后,塔尔马图从马上滚落,仰面倒下。

  临死之前,这位突厥万夫长望着湛蓝的天空,他的心,在这一刻变得很平静:狼神是要抛弃他的子孙吗?为何仅仅只是一个汉人少年,便能让自己感到绝望。

  突厥人的未来……

  “咳咳……”捂着喉咙的塔尔马图还想什么,可此时的他,就如同当初的山村少年阿狗临死之前想努力睁开眼睛看清仇人是谁,阿狗没能如愿,塔尔马图似乎也一样……

  而另一边,朔方城头的将士们起初见有人竟然射落了突厥人的金狼旗,当即便发出一阵震天的吼声。

  而这其中,尤其以薛万彻的声音最为响亮:“大将军!”薛万彻指着那个在马背上显得有些矮小的身影,没注意到身边柴绍脸色有些发白的他,继续大笑道:“也不知这是谁人的部将,竟有如此射艺,当真神猛!”

  "……谁人的部将?"柴绍缓缓转头看向薛万彻,而薛万彻此时也发现了柴绍的脸色不对劲。

  “大将军……怎……怎么?”薛万彻不明白,这不是好事吗?难不成那人是反贼?!

  “那他娘的……”柴绍虽说有些不愿意相信某竖子的射艺,但是据他观察,那些黑甲军……当年也曾跟随自己的娘子一道出征过,所以结合对方的体型……柴绍绝望地宣布了真相:“那他娘的……是楚王啊!”

第174章 美丽的误会

  “楚王?”

  薛万彻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便脸色大变:“大将军……这……这……”

  “还废什么话?!”柴绍可没什么闲心再去管这些,他看着城下已经再度发起冲锋的黑甲军,当即下令道:“薛万彻,我命你带上城内的两千骑军,先去与这竖子……”柴绍顿了顿,方才道:“与楚王汇合,我稍后带着剩下的步卒出城接应。”

  事实上,作为守城一方,仗着地势之利,往往是能用相对来说较少的兵力来抵挡住大量的敌人进攻的。

  所以尽管麾下骑兵只有两千,但柴绍打从一开始,就不甚在意突厥人的此次进攻,甚至要不是朔方城的城墙相对较矮,只有两丈左右的高度,他都打算分出去一部分骑兵出城对突厥人进行袭扰,而不是留在城中游弋,随时准备补上万一不慎被敌人打开的缺口。

  可眼下,这一切的安排都要作废。

  在外人眼中,城外自蹈死地的楚王莽撞归莽撞,但也神勇。可对他柴绍来说,那是自己故去的娘子平阳昭公主,最喜欢的侄儿。

  他柴绍如果今日让李宽在自己跟前出事,用不着李二陛下怪罪,更用不着太上皇发怒,他自己都得找个地方抹脖子!

  “唯!”薛万彻也不废话,在领命之后当即大步走下城头,开始召集手下骑军,准备出城作战。

  而另一边,随着李宽的一声令下,开路先锋变成了窦师纶,这个当初轻松压制渊盖苏文的“文官”,在接手姜去的位置之后,将一杆马槊舞得大开大合,不管前方是何人杀来,皆是一招退敌,偶尔一个“横扫千军”,当真如卷席割草,大批大批的突厥人在未近身之前便已经倒在了地上。

  “放箭!”似乎终于意识到近身作战压根就讨不着好的阿史那.思摩,开始命令手下放箭。

  可……一轮箭雨过后,全副武装的敌人除了身上多了些星星点点的白痕以外,再就偶尔个别倒霉蛋损失了胯下战马,但这并不能产生多大妨碍,先前的两轮交锋,已经让李宽的部曲们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有些骑术绝佳的,甚至已经是一人两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坐骑受伤的黑甲军,也不过是在挑选了两把趁手的武器后,换马再战就是。

  如此一来,这支黑甲军的攻势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反而突厥人,在继金狼旗被射落以后,又遭到了一轮士气打击。

  而此时,远处的朔方城也城门大开,薛万彻率军冲破了攻城的突厥骑兵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开始正面朝突厥大军冲杀而来。

  “殿下小心!”突厥人的箭矢夹杂着风声如雨点般落下,一直在李宽身边护持的袁天罡策马来到了他的右边,作为楚王的新晋家臣,袁道长此时并未着甲,却依旧在第一时间挥舞着手中长剑,不断将射向自己和李宽的长箭隔开。

  “好家伙,你也演我?!”李宽瞪大眼睛看着将长剑舞得密不透风的袁天罡,他莫名觉得,当初这货在太极殿挨自己的那两下,多多少少是有点“虎落平阳”的成分了。

  “殿下小心啊!”袁天罡此时满脸严肃,不再似从前那般矜持或者说畏畏缩缩的模样:“突厥人的箭阵十分密集,万不可托大。”

  “怕什么?!”此刻的李宽,双手酸痛无力,能抓着缰绳都实属不易,故而他用下巴挑了挑,示意袁天罡看向北方的高坡:“你瞧瞧那是什么?!”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背面高坡之上,陡然出现一行人,数量近千,个个一身黑衣劲装,黑巾蒙面,但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每人手中托举着的,那造型夸张的强弩。

  那张开足足有近四尺有余,配有为了省力而安上滑轮组的弩臂,以及那明显比普通弓箭更为粗长的黑色弩箭,足以昭示这是何等恐怖的杀人利器。

  “那是……改良过的大黄弩?!”姜去作为百战老兵,一眼便看出了强弩的不凡,当然,他也很震惊楚王殿下居然自己闷声不响的拉来了近千人的弓弩手,可一联想到老夫人生前对楚王殿下的各种安排……

  说实话,一会儿柴绍说自己是楚王的家臣,姜去都不会觉得自己会有多惊讶。

  此时李宽率领的黑甲军,已经堪堪冲出了突厥大军的中心地带,正在往北边的坡地奔去。

  “所有人,收起武器,低头策马,只管向前冲锋!”李宽再次下令,他看得出,尽管部曲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可几番冲杀下来,也难免渐渐开始力竭,所以眼看着大部人马已逐渐进去大黄弩的射程,李宽也不再隐藏实力。

  开始暗中下令暗影刺客发动射击!

  “唰!”在一片密集的箭雨之后,开路的窦师纶此时才发现,自己周遭突然间就被清空了一大块,看着地上那一个个皆是一击命中咽喉或心脏,有些甚至是要害部位被同时射中两三箭的突厥人,窦师纶不由眉心一阵狂跳:不是……老夫当年还想着为何老夫人没有留下太多弓弩手,是不是也怕孙儿将来野心膨胀反而招祸,敢情这纯粹是自己想多了?

  老夫人这是提前将人给家主了?

  于是, 一个美丽的误会就这样诞生了。

  事实上,太穆皇后当初之所以没有留下太多弓弩手给孙儿,除了她认为此举无甚必要以外,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

  暂且略过不提。

  “放箭!”阿史那.思摩此刻已经彻底疯魔,眼看着正面战场薛万彻带人即将杀到,而这边那支精锐在突然出现的大量强弩手的掩护下,已然冲上北面山坡,他知道,搞不好自己今日恐怕真得交代在这里。

  因为对方这架势,摆明了就是打算在稍作休整之后,一会儿找准时机配合薛万彻的正面冲锋再度猛虎下山,随后两伙人不断在突厥大军之中来回冲杀划“十”字,好似犁地一般将突厥大军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接着配合后续追上来朔方城守军,鲸吞蚕食,最终将他们一口吞掉!

第175章 秃鹫和王朝

  不得不说,阿史那.思摩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但他之所以迎来惨败,却与他自身的战略眼光无关。

  毕竟谁能想到突然杀出的这么一支唐军精锐,能够在短短几个回合的交手下,就让战场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柴绍已经开始率领步卒出城应敌。

  实际上,他这样做,可谓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平原之上,步卒和骑兵作战,本就属于天然的劣势,骑兵可以依靠自己优良的机动性,耗死步卒,当然,这种情况在“陌刀队”出现之后,会有所改变,可在此之前:如果不是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哪个将领会像他这般下决定。

  而柴绍之所以如此,李宽是唯一的理由。

  或许此时的他,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可柴绍深知,李宽若是今日身死,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事对大唐的影响并不亚于今日自己全军覆没,外带丢失朔方城。

  愤怒的李二陛下搞不好真的会御驾亲征,太穆皇后留下的那些暗棋也会去完成他们此生应许的最重要的一个承诺:倾巢而出,为李宽报仇!

  “这竖子啊!”看着远处在强弩的掩护下冲上高坡的黑甲军,柴绍不由长舒一口气,可随后,眼见对方上了高地之后再无动作,柴绍几乎和阿史那.思摩一样,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李宽的意图。

  臭小子,玩这么大?竟然打算一口吃掉两万人的突厥大军?!

  在这一刻,柴绍莫名想起当年和李秀宁回陇右时,第一次见李宽的场景。

  那时谁能想到,带着家中恶犬来福,和太原城中富商家养的大狗在巷中对吠的顽劣稚童,竟真的有一天,和他那巾帼不让须眉的姑姑一样,一身英雄胆,敢叫天地倾!

  “臭小子!等着!姑父来助你!”马上的柴绍大喝一声,随后催动马匹,此时他的身边,不过几十骑亲兵,身后那一万两千余的步卒,是他短时间内抽调出来的全部战力,剩下的六千老弱,依旧担任守城之责。

  薛万彻在砍翻了一个突厥百夫长后,望了一眼在北面高地蓄势待发的黑甲军,不禁狞然一笑,不愧是楚王殿下啊……这打法当真跟陛下一个样!

  当然,这话要是落在“我父英果类我”的楚蛮王耳朵里,那薛万彻八成是要遭。

  而此时的坡地之上,姜去看着那清一色丢掉手中强弩,在李宽的命令下,自觉上马,换成持弓在手的黑衣人,他的内心无疑是震惊的:“楚王殿下,您这是要……”

  “一会儿骑兵冲锋,自然得多带点弓弩手用弓箭开路啊!”李宽满脸正色道:“姜盛带的那点儿弓弩手哪够?”

  这架势,就好似他是见姜盛带来的弓弩手不多,然后自己又叫来了一帮手下。

首节上一节80/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