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83节

  如此,大唐这是摆明了要打一场速战速决的国战,那么作为东突厥大本营的定襄城,此时定然已经十分危险,为此,他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报信,为的就是让颉利可汗收到消息后尽早着手准备。

  可让阿史那.思摩怎么都没想到的是,等这个消息送到颉利那儿的时候,这货正和自己的可贺敦(可汗妻)隋朝的义成公主商议劫掠大唐边境的计划。

  等颉利可汗听完手下的报告,当即大怒道:“好哇!可恶的李世民,居然胆敢挥师北上,怎么,他是忘了三年前在长安渭水河边受到的耻辱吗?! ”

  “大汗,”一旁的义成公主看着眼前这个身材臃肿,一生气就容易脸红脖子粗的夫君,心中虽然厌恶,但嘴上却依旧温声细语:“既然他李世民对您不敬,你更不必遵守当初的盟约,依臣妾看,不如我们即刻就下令大军集结,不日南下,马踏中原!”

  不得不说,义成公主真不愧是最为出色的隋宗室女,隋朝灭亡以后,她就一直着力于推动草原和中原的战争,用一句大白话来讲,那就是“既然我得不到,那就通通毁掉!”

  她压根就是一个将江山视为掌中之物,得之不惜,失之痛击的女疯子。

  而这个疯子现在想要做的,就是让颉利率军,讨伐她眼中的乱臣贼子。

  “可贺敦稍安勿躁,”此时的汗帐之中,颉利的心腹大臣执失思力当即进言道:“如今形势对我方实在不利,且不说突利可汗先前的反叛,在这之前,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北方诸部亦有动乱,如今我们好不容易才收拢了一部分部落,草原又遭遇连绵的雪灾……”执失思力说到这里,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望着不说话的颉利可汗就行道:“还有……大汗,如今阿史那.思摩大败,您下令将他囚禁,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他不是败给了朔方城的守军,尽管按照他亲卫的叙述,当时杀入战场的玄甲军不过千余人,后续又补上了一支千人规模的弓弩手,可按照当时他们描述的情形来看,那些真的是玄甲军的话,那么这一仗,阿史那.思摩输得不冤……我想,就算是我身处阿史那.思摩的位置,我也会按照他那样排兵布阵,以迎强敌,所以您能不能……”

  “够了!”颉利一声暴喝,止住了执思失力的话头,他望向自己的心腹时,神情暴虐:“两万人,整整两万人!他就带回了一百亲卫,剩下的全丢在了朔方!执失思力,就算事情真的如你分析的那般,他阿史那.思摩输的不冤枉,可你让我不处罚他,又怎么跟其他将领交代?!难道你要我跟他们说,去吧,只管去跟敌人英勇作战,哪怕尔等最终战至一兵一卒,败退归来,你们的可汗也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我问你,你觉得这样就合适了对吗?!”颉利愤怒的咆哮声此刻简直要顶翻汗帐,而为自己的好友辩解的执失思力此时面色苍白。

  "大汗……"跪地请罪的执失思力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或许阿史那.思摩的战败非他自身之过,但在损失了这么多人以后,他丢盔弃甲、狼狈的逃窜回来,这便是他的取死之道!

  而阿史那.思摩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他之所以苟活归来,是想带回那个可怕的消息:大唐,如今真的有资本与突厥亮剑了!

  如果颉利可汗还不能认清这个真相。

  那么定襄城,显然已经危在旦夕!

第181章 窦叔偶尔白莲花

  可阿史那.思摩到底还是高估了颉利的智商。

  他压根就不觉得对方有胆子杀到定襄城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李世民的玄甲军倘若真的那么厉害,三年前的渭水河畔,他怎么不直接挥师反攻呢?

  说白了,他还不是就只有那么点精锐,真嚯嚯光了,怕是连自己的江山都要坐不稳吧?

  “执失思力,你觉得接下来要怎么办?”汗帐之中,颉利看着跪在地上的执失思力,他并没有再对其发火,反而换了一种冷酷的目光审视着对方。

  一旁的义成公主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这就是突厥人,他们向来秉承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处理周遭一切事务。

  就比如此刻颉利的问话,看似遗忘了阿史那.思摩,但是义成公主和执失思力都听出了颉利话语里的另一层意思:执失思力,你觉得阿史那.思摩该不该杀呢?

  “大汗……何不让阿史那.思摩戴罪立功?”尽管冒着巨大的风险,执失思力还是想为好友争取一下。

  “呵……哈哈哈哈……”颉利听着执失思力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冷笑一声后,继而放声大笑,似乎执失思力说了一个并不是很好笑的笑话,但却莫名戳中了他的笑点一般,大帐之中,此刻颉利的笑声透露着某种危险情绪:“执失思力,本汗帐下,缺能征善战之辈吗?”

  “可是大汗……”执失思力还想开口,却被颉利粗暴的打断。

  “够了。”颉利此时看着执失思力,眼中闪过一抹失望:“阿史那.思摩此次大败,仅仅只带回了一百亲军,其余手下全军覆没,这样的战绩,这在本汗眼中,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他必须死!至于你……”颉利可汗看着面色发苦的执失思力,忽然叹了一口气:“本汗允许你和他好好告个别……”

  “谢大汗!”眼见事已至此,大汗心意已决,一切都已无可挽回,执失思力对此还能再说什么呢,他恭敬行完礼,随后缓缓站起身,默默走出了帐篷。

  而颉利在执失思力离开以后,拿起案上的马奶酒饮了一口,随即不等来到他身旁坐下来的义成公主开口,便一把将其搂在怀中:“美人儿……”

  “大汗……”被颉利粗鲁的撕扯着衣衫,表面上强颜欢笑的义成公主此刻心中一片恨意滔天,自开皇十九年,下嫁给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逝世以后,自己被文帝赐婚给启民可汗,后来,启民可汗去世,自己又先后嫁给始毕可汗,处罗可汗、直至今日,成为颉利可汗的可贺敦。

  或许这在草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偏她是中原人,还是皇室出身,像她这样的经历,即便是中原最卑贱的女子,也不曾如此,父死嫁子,兄死嫁弟……

  义成公主闭上了眼睛,她不知道为什么,此时脑海里回忆起的,竟是少女时期,待字闺中的他,第一次和好友上街游玩,见到的那个街边卖字画的读书人,一袭白衫,头别木簪,说话的声音温文尔雅,不知怎的,多年后再想起,才惊觉那时自己红着耳朵买完字画,又悄悄躲在远处偷偷的张望的那份忐忑心情,便叫做情窦初开,红鸾星动……

  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义成公主重新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颉利那张令人作呕的肥猪脸,再往上看去,是灰白色的毡帐,就如她这谁也说不清的一生,透着一股灰败发霉和死气沉沉……

  -------------------------------------

  “我不管,本王就是奇袭定襄城!”待李宽带着大军离开朔方城的第五日,李宽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奇袭定襄城。

  “殿下啊……”窦师纶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当初暗中下令让姜盛放跑阿史那.思摩的决定,如今,自家家主果然证明了自己的高瞻远瞩是没错的:“阿史那.思摩此时想必已经回到了定襄城,颉利可汗一定收到了朔方城大败的消息,咱们现在过去攻城,那不叫奇袭,那叫送死啊……”

  “什么意思?”李宽忽然皱起了眉头,他发现窦师纶在给出这套说辞时,中间连个磕巴都没有,这不得不让楚王产生了某种怀疑:“我说窦叔儿,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本王的意图,所以你私底下让姜盛故意放跑了阿史那.思摩?!”

  窦师纶闻言眉毛一掀,没说话。

  不得不说,楚王殿下虽然多半时候脑子都属于生锈的状态,但是偏偏在那么极少数的时刻,他的脑子就好似突然变的极其灵光,让人忍不住发出感慨:楚王果真不是没脑子,只是平日里不爱用罢了。

  而此时,等他这番话说完,一旁的姜盛不禁打了个激灵:“殿下,末将尽力了……只是咱们是重骑兵,在追击前已经经过了好几轮的冲杀,而突厥逃兵大多是还未上阵的,而且又是轻装简行的,加之他们是在亡命奔逃……”

  “我现在更怀疑了。”李宽看了一眼姜盛:“因为你这番话说得实在是有理有据有节,可是姜盛,这不是你的风格啊。”

  随后,李宽将目光转向薛万彻:“薛将军,您觉得呢?”

  “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薛万彻一会儿望向李宽,一会儿望向窦师纶,嘴上就没说出半句有用的台词,他心里想的,是怎么在不得罪双方的情况下,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

  “殿下,您也别为难薛将军了。”窦师纶显然也学起了某人开始耍赖:“左右您又拿不出证据来,又何苦将欲加之罪,施予老夫这个忠心耿耿的家臣了。”

  “好好好,”李宽没想到,白莲花这一套竟是让窦叔给玩明白了。

第182章 崩溃的李靖

  “殿下,依老夫看,咱们不如一心按照您的原定计划,去袭击突厥人的大型部落,将部落中的壮丁杀光,然后咱们再去抢夺屠杀小部落的牛羊,然后留下战马和刀枪,挑起突厥人的内乱,这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强攻定襄城呢?”尽管窦师纶在李宽第一次向他透露此项计划的时候,他也很震惊自家家主是怎么读《孙子兵法》结果却品出《贾诩人生》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此感到一阵老怀大慰。

  “不好!”窦师纶苦口婆心的说了老半天,楚蛮王就这么干巴巴的回了对方一句,随后,他似乎想起什么,纠正道:“还有啊,不是强攻,是奇袭!”

  “……”这下就连旁边一直不愿意加入战局的姜去都坐不住了:“我说殿下,人家都做好防备了,咱们再过去,你管那叫奇袭?”

  “那就正面进攻嘛!”李宽满脸坦然道:“正面进攻的奇袭!”

  “……”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了,包括打算替楚王暗中算一卦的袁天罡,他此时也歇了占卜的心思 这小王……王霸之气外放的李大爷,已经摆明了态度要去定襄城外浪上一圈,而且就这架势,也没谁能阻止他了。

  “好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李宽突然猛地一挥手,环顾了四周后,坦然道:“实不相瞒,本王麾下还有一千弓弩手,估摸着这两天也要与我们汇合了,届时他们会去执行挑起草原部落之间的斗争……等等……”李宽忽然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随后看向窦师纶:“窦叔,你说咱们不杀小部落的牛羊,而是将它们赶到大部落的牛羊群里面,这么一来,嘿嘿嘿……”

  “老夫人……这真不是我教的……”窦师纶闻言只觉眼前莫名一黑,不知怎的,他没有那种身为忠实家臣,见此情形只觉“吾家少主初长成”的欣慰,有的只是担心自家楚王将来哪天夜路走多了,恐怕得出事……

  “楚王殿下,”就在窦师纶还准备说上两句的时候,刘炳,这个当初在朔方城外与李宽相遇斥候,如今也靠着朔方城那一战,如今也靠着军功成了正八品的宣节校尉,当然,他干的还是斥候的活,而此时他特地赶来向李宽报告他的新发现:“往前再有三十里,是突厥人的一个大部落,好像是云溪部,看规模,有近万人。”

  “干的不错啊,”李宽闻言嘿嘿一笑,随后看了一眼四周,突然提高了音量:“兄弟们!咱们有活干啦!本王赊的九万人头,是时候填补进项啦……”

  -------------------------------------

  就在楚王率领军队在突厥后方大肆展开厮杀的时候,李靖和他的副将张公谨此时也率军赶到了朔方。

  而李靖来到朔方的第一件事,就是揪住柴绍的衣领破口大骂:“柴绍!你个拎不清的夯货!谁让你放楚王殿下走的?!”

  他娘的,这位大爷万一有个好歹,自己往后回到家中睡在哪儿都是个问题!

  “我说药师(李靖的字)兄……”柴绍和李靖也算是相识已久,他自然是知道李靖为何发怒,说起来,这么多年了,他们哥俩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那惧内的毛病就从来没好过。

  “你别跟老夫叫的这么亲热!”李靖不顾身边张公谨一个劲的苦笑使眼色,他取下头盔,“嘭”的一声,气呼呼的将其砸在柴绍的帅案上:“战报我收到了,阵斩万余对吧?呵……老夫还听你派往的传令官说,楚王还打算赊九万人头的账?呵……说起来梁王和燕王不愧是咱楚王殿下的好弟弟,这不谋而合的赊法那叫一个新奇:因为这个,梁王和燕王还在尚文学馆打了一架,搞得如今长安城内人人盛传,楚王殿下朔方一战阵斩十余万,老夫问你,这事回头你怎么跟陛下交代?!”

  “……”柴绍此刻的心情无疑是难以形容的,他没想到,老李家又出了两位“贤王”,当然,比之那个“珠玉在前”的楚蛮王,确实还差得远,可这两货造成的麻烦,无疑是巨大的自己当初好不容易拦下要赊账的楚王,如今看来,纯属多此一举。

  “那批传令官回来了没有?”好半晌,意识到得对此事进行清算的柴绍扭头看向自己营中主理此事的中郎将。

  “大将军……人……还没回来……”那中郎将硬着头皮回答,心底里此刻早就问候了自己这帮多嘴的下属祖宗十八代。

  “……”柴绍突然发现,自己连个发火的地儿都没有。

  “好了,你省省吧!”李靖作为一员儒将,在短暂的失态后,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我原本准备率军奇袭定襄城,如今看来,怕是不行了,颉利恐怕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大唐这回是要倾举国之力,挥师北伐……唉……”李靖说到这里,不由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楚王殿下能突然来上这么一出,将普通地一次突厥袭边反手达成了歼灭战,虽说从大局上来看,这一仗当真不如不胜,可作为大唐的将军,李靖没法儿将这话说出口。

  “药师兄,”突然,柴绍看着李靖道:“奇袭定襄城一事,倒也未必……”

  “你这话什么意思?”李靖闻言皱起眉头,随后……他在与柴绍对视之余,脸色猛地一变:“你的意思是,楚王殿下要去打定襄城?!”

  “按照那小子的德性,他八成会这么干。”柴绍此刻也是满脸无奈地苦笑:“当初他说什么胜利归来,我还误以为这小子是打算去突厥人的地盘上搞破坏,至多来个封狼居胥什么的,但是,这几天我冥思苦想,总觉得此事哪里透着不对劲这小子当初带着千余人都敢冲阵万余人的突厥大军,他如今麾下有近四千骑军精锐……”

  “他哪来这么多人?沿途的地方官上报的时候也是说楚王身边只有千余骑啊……”李靖闻言皱起眉头。

  “我把朔方城内的两千骑军给了他,我的副将薛万彻如今也在他的身边,还有,这小子留着后手呢,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千余的弓弩手,射艺了得。”柴绍对李靖的问题,可谓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但说实话,李靖痛恨他此时的坦诚。

第183章 旧活新整

  “……”在得知柴绍不但给了李宽两千骑兵,还将薛万彻这样的猛将也送出去,他现在不光掐死柴绍的心都有,甚至连将对方埋在哪,或者如何毁尸灭迹,顺便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都想好了。

  “你他娘的……”这是李大将军第一次大破防,毕竟先前没骂人。

  “……”柴绍现在满脸的心虚,面对在暴走边缘的李大将军,他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多说。

  “你知道,给了楚王殿下两千骑的后果是什么吗?”李靖觉得可能是北方的风沙太大,把柴绍这个百战将军的脑子给堵了。

  “意味着他多了两千骑军?”柴绍挑了挑眉头,试探性地开口道。

  “%¥#……@¥%……”李靖只是用眼神死死盯着柴绍,但是双方都知道,这会儿李将军骂得挺脏。

  良久,李靖才沉声道:“你先前不在长安,可能不太清楚楚王殿下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怎么从五姓七望外带几家关陇世家手里弄来三百万石粮食的,但老夫只能告诉你,楚王胆大心……”李靖本来想说某竖子胆大心细来着,可想到这货殴打高句丽使节那会儿喊出的口号,总觉得这话不合适,于是他换了一种说法:“楚王的胆量之大,不亚于当今陛下,你觉得陛下当年都敢率三千骑冲杀十万大军,楚王如今就不敢?告诉你,四千骑对咱楚王来说,那就是生平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他这是摆明了要去攻打定襄城啊!”

  李靖说到这,不由又想起一事:看来长安如今之所以谣言满天飞,八成是关陇集团在楚王手里吃了亏,如今伺机报复的结果。

  “我是担心这小子的安危……”柴绍此时语气渐弱,他觉得自己搞不好真就弄巧成拙了。

  当然,要是他们俩知道楚王本来就是要打定襄城的话,可能就不会发生这番争吵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李靖现在也懒得打口水仗了:“我会从军中抽调三千精锐,即刻出发,看能不能追上楚王……”

  “药师兄……”柴绍还想开口表达歉意,结果李靖却伸手止住了柴绍的话头。

  “柴驸马,老夫提醒你,楚王殿下背后站着的,可不只是太上皇、陛下和皇后,太穆皇后当年对我们夫妇有大恩,这事儿你是知道的,所以……”李靖说到这,神色陡然变得凌厉起来:“若楚王真有个什么好歹,你让我们夫妇如何去跟九泉之下的恩人交代?!老夫纵然携妻以死谢罪,于太穆皇后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李靖说完这些,便不再理会愣在原地的柴绍,领着张公瑾开始抽调精锐,当日便率领三千骑离开了朔方城,奔赴定襄。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楚王殿下,也迎来了他的人生高光时刻。

  “我说……窦叔儿……”李宽领着大军打马高坡,看着下方此时陷入一片火海的云溪部,以及在营地里骑马冲杀的突厥骑士,他有点摸不着头脑:“本王的家臣里……还有突厥人?!”

  “……”面对家主的问询,窦师纶能说啥呢,他能说不但有,而且对方如今的地位还不低?而且不光突厥人、甚至连大食人、波斯人都有。

  “姜盛,带几个人去看看那是什么情况。”姜去此时手持长矛,面色凝重地给儿子下达了命令。

  “唯!”姜盛当即领命道,随后便率领几个手下下了高地。

  “楚王殿下,”就在这时,袁天罡打马来到李宽身边:“在下刚才算了一卦,今日殿下吉星高照,怕是大有收获啊!”

  “我说罡子,”楚王殿下此时斜眼看了自家的“末等家臣”,似笑非笑道:“又算命是吧?你哪天算出了‘紫微星大动’,记得告知本王一声,本王一定记你头功!”

  “……”听闻此言的袁天罡顿时满腹委屈地望着自家的无良家主,他怎么觉得把造反这事儿时常挂在嘴边的楚王殿下,他自身或许当真没啥危险,但危险的,是他身边的人呢?

  比如自己,先前殿下这话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去,自己怕是躲进终南山修道避世都难逃一死啊……

  “殿下,您看!”就在此时,黑甲军中,先前鼓动李宽展现射艺的中年男子突然大声道:“那伙突厥人奔咱这边来了!”

  “贺茗山!”窦师纶瞪了一眼那汉子,随后才低声对身边的李宽道:“殿下,此人的祖父是隋朝大将贺若弼。”

  “我说窦叔啊……”李宽现在倒不震惊贺茗山的来历之大,他现在震惊的是窦叔对自己的看法:“本王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那贺茗山不过是性子粗豪罢了,难道这还能被自己记账本?

  “呵……”窦师纶看了一眼李宽,没说话。

  “唉……窦爱卿可真是伤了朕那颗体恤下属的心了……”李宽的口花花,如今已经被姜去等人当做放屁了,就连袁天罡也懒得吐槽这位没事儿就以“朕”自居的贤王,只是眼看着姜盛带着那队突厥人的骑兵过来,他不自觉地打马靠近了李宽一些,手也扶在腰间的剑柄之上,神情严肃。

  “来者何人?!”李宽见那队突厥骑兵不过百余骑,竟然就敢来此,这让他生出了一丝好奇到底谁胆子这么大,带这点人就敢来见自己。

  “你是何人?”那伙突厥骑兵的首领,是个精壮汉子,看着约莫三十上下,此时他的手里,还提着染血长刀。

首节上一节83/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