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却是心中大喜,反而放缓了脚步。
许多人以为周泰是个莽夫,可实际上他是相当有头脑的。
历史上孙策起兵征讨豫章,重点就是太史慈和祖郎两个人。
当时孙权从军,被安排在外围的一个县城里,明显是准备镀金的。
结果没想到的是,一股三千多人的山越竟然围城了,还打破了城池,直接攻到了县衙。
当时孙权身边仅有周泰一人,以及百余名亲兵。
全靠了周泰拼死而战,还指挥士卒保护孙权,同时观察敌情,还几次三番的想方设法击杀敌酋,给孙权争取到了苟活的时间。
这绝对不是一个莽夫所能做得到的。
周泰眼见孙桐朝自己而来,他反而放缓脚步,起来,一边恢复体力,一边观察小战场的环境。
战场本来就不大,周泰仅仅只是休息了片刻,孙桐就已经杀了过来。
孙桐手持一把开山大斧,重二十多斤,普通人都未必能挥舞如常,而孙桐却能手持巨斧酣战。
孙桐几个亲兵先一步扑上,被周泰身边的亲兵给挡了下来。
周泰则直接对上了孙桐。
孙桐疾奔两步,开山大斧当头罩下,朝着周泰劈砍了过来。
周泰却是不慌不忙,抬起手中铁锤迎了上去。
双方兵器相交,震出了巨大的响声,刺激的周围甲士厮杀的动作都慢了不少。
孙桐看见周泰居然挡住了自己势大力沉的一击劈砍,有些吃惊,随即狞笑道:“好家伙,再来!”
随后,孙桐一个侧步,手中大斧画了个圈子,朝着周泰横扫过来。
周泰却是轻轻后退,堪堪让过,动作迅捷仿佛没有披甲一般。
孙桐紧跟着再进两步,斧头绕了个圈,从反方向又劈了回来。
可周泰竟然还是没有还击,而是再度躲闪了开去。
眼看对方又一次让过,孙桐不由心生怒气,以往孙桐仗着身材魁梧,孔武有力,战场厮杀,操纵着大斧,几乎都是一斧头一个。
可没想到眼前这个家伙竟然跟个猴子一般灵活,这让孙桐有些傻眼。
“你就只会躲闪吗?懦夫。”
孙桐一边再次挥舞着斧头进攻,一边嘲讽道:“还是你想要靠躲闪累死乃公?”
周泰却是笑了,回了一句:“既然你着急想死,那我就满足吧。”
又靠着步伐让开孙桐的一击横劈,不等对方收斧,周泰直接冲了过去,手中铁锤高高扬起。
孙桐顿时大惊失色,赶忙双手持斧,然后隔空横挡。
只听见砰的一声,孙桐身体一僵,顿在当场。
就在刚刚,周泰的铁锤砸在了孙桐的开山大斧的长柄上,包铁的长柄竟然被周泰一击砸断,然后锤子去势不减,在对方绝望的视线内,狠狠的砸在了他的脑袋上。
孙桐整个脑袋都被砸了个稀碎,铁制头盔都被砸变形了。
此时,周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不过如此。”
第151章 大败桥蕤
孙桐一死,他身边的几个亲兵发疯似的冲着周泰杀了过来,周泰却是毫不逞能,往后退了退,跟自己的亲兵一起将对方全部杀死。
直到这个时候,潘璋才杀到了跟前,看着地上只剩下半张脸的孙桐,悻悻道:“此贼惧我。”
周泰却是一脸认真的赞同道:“确实如文所言,此贼不敢当文之面也。”
潘璋转嗔为喜,哈哈大笑了起来:“幼平欺我,哈哈哈。”
说完,两个人联手起来,一时之间,对面的重甲步兵可是煞星临门。
原本军司马战死,就已经非常影响士气了。
若不是重甲步兵太过精锐,换成其他部众,此时早该崩溃了。
可这些重甲战士却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抱成团,抵抗着徐州军重甲士,想要固守待援。
换了平时,这些重甲士们说不定还真能坚持到后援抵达,逆风翻盘。
可偏偏对面还有潘璋和周泰两大煞星,他们专挑对方身先士卒,勇武敢战的军官下手。
两个人一起行动,几乎无人能挡。
别说阻挡他们的脚步了,就连一合之将都照不出来。
这些重甲战士们再也支持不下去了,眼看着一个又一个以武名著称的军官死在潘璋、周泰的手下,却让对方停顿一下都做不到。
这无疑是太过吓人了。
以至于袁术军重甲步兵甚至觉得潘璋和周泰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勇武范畴,是妖魔鬼怪假扮的了。
终于,袁术军重甲步兵们崩溃了,开始从抱团中剥离,逃跑。
可一直跟在徐州军重甲步兵身后的轻步兵却是冲了出来,分成两波,一波是救援己方受伤的重甲士兵,一波是追着袁术军重甲步兵,将对方拉倒,推倒,然后几个人一拥而上,控制住对方的手脚。
若是对方投降,就饶了对方一命,若是不投降还反抗,那就直接用破甲或是薄刀,从重甲缝隙里杀死对方。
因为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轻甲,甚至是无甲,轻而易举的就能追上大量的重甲步兵。
而对面的援兵看见重甲步兵的惨状,竟然不但没有加快速度上来救援,反而被吓的愣在当场。
这也难怪,潘璋和周泰已经杀了两阵了,先是驱散了对方最前方的一个皮甲都尉,随后又大败了袁术军的精锐的铁甲司马部,可谓是杀的袁术军一败涂地,严重的打击了袁术军的士气。
更何况在潘璋、周泰部的身后,因为阵型的散开,漏出了后面的长枪方阵。
轻装辅兵们将受伤的甲士拖到长枪方阵中间的缝隙里,以免阻挡阵型被踩踏而死。
这时候长枪兵方阵是不可能为这些战友避让的,这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好在轻装辅兵们人手充足,潘璋和周泰也在帮忙。
在不论敌我士兵的眼里,这两个人就像是怪物,明明打了全场,竟然身穿重甲,拖着其他伤者避让长枪方阵。
袁术军开始有些畏缩不前起来,徐州军已然占据了上风。
桥蕤这次带来一万人,分为五个校,每校两千人,分别由校尉统。
今日出战,因为地形的关系,桥蕤只带了八千人,另外一校被留在大营中。
开战之初,桥蕤将苏代所部和陈志所部分别置于两翼,陆定所部是最为精锐的中军校,被放置在核心阵地,井阑之前。
这些校部都被抽走了部分弓箭手,因此都不满员,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
可现在苏代和陈志的部队的前阵已经趋于崩溃,不得不将手里掌握的后阵给送了上去,支撑住防线。
同时两人还收拾前阵的溃兵,想要填补防线。
苏代和陈志两个校对上了赵云军之后,明显不是对方的对手,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对方连续突击,朝后击退了二三十米的距离,已经快要和井阑持平了。
可正面战场明显更惨,不但顶在前阵的的一个校尉已经崩掉了前阵,就连桥蕤特地调给他的一个铁甲重步兵司马部都已经报销了。
这样一来,战场的两翼被牵制了三千多人,中军又被打崩了一千多,只剩下了三千多人,其中还有一小半还是弓箭手。
对方的弓手也已经达到阵前,和井阑处的弓手对射起来。
因为对方已经进了射程范围,井阑又不能轻易移动,增加的射程等于全白费了,唯一还剩下的优势就是居高临下,能够增加一些杀伤力。
可袁术军的射手们也陷入两难。
要是攻击长枪兵方阵,那自己就会被对方弓手杀伤害。
要是反击对方弓手,井阑上的弓手们都觉得自己一方的步兵们根本坚持不住。
徐州军自然不会给袁术军思考的时间。
袁术军的后阵不敢向前,可徐州军却敢啊。
他们一步步笔直的朝着井阑走去,凡是阻挡的人,都被或拍击,或砸,或刺,或撩,很快就把阵型给打乱了。
桥蕤束手无策,眼看着后阵也要被突破了,身边亲随亲兵赶忙拉着他下了井阑,然后上马朝着营地跑去。
桥蕤一跑,整个袁术军就彻底崩盘了。
绝大部分士兵都丢盔弃甲,拉开脚步朝着大营逃跑,而井阑上的弓手更是着急了,一窝蜂的想往下走,可人挤人,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有些着急的甚至直接从井阑上向下跳,自然没有什么好结果。
徐州军适时的放出了太史慈的骑兵,一路掩杀,配合轻步兵一片片的切割着溃逃大军的血肉。
因为吴景的距离最远,孙策的其次,所以三军进攻为了达成同时攻击的效果,所以桥蕤一直等待在原地,没有先攻。
这就导致徐州军出击,大溃桥蕤军的消息传来时,孙策他们的部队已经有部分和守军纠缠在一起了。
孙策反应也是很快,立刻把压箱底的一千多孙坚旧部给派了过去,让自己的表哥徐琨带队。
同时,孙策拉住徐琨道:“表哥,桥蕤能救就救,不能救就算了,首要是保全自己,千万别把咱们的老底子赔进去。一会若是情况不对,你就立刻向我靠拢。只要我们和舅舅抱成团,徐州军没那本事吃掉我们。”
徐琨重重点了点头,然后招呼一声,带着孙坚旧部朝着桥蕤那赶去,当先的就是程普所带的一百多骑骑兵,既为徐琨遮蔽战场,同时也打探情报,以及在关键时刻为徐琨争取展开部队的时间。
不过这一切倒是不需要了,等到程普的骑兵来到城西城南的分界点,刚一拐弯,就看见对方已经彻底崩溃了,乱兵跑的到处都是,最大的一坨正朝着大营方向奔跑,还有少量的往他这里跑。
程普果断掉头:“走,回去!都回去!”
骑兵们纷纷掉头,跟着程普而走。
很快,程普迎上了徐琨:“回去,桥蕤已经完蛋了,现在过去也只能被乱兵给卷垮了。我们回去找伯符。”
徐琨立刻命令部队回头,去找孙策。
果然,在他命令掉头后不久,桥蕤部的乱兵也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里,在乱兵的后面,还有着徐州轻步兵和骑兵的影子。
城北,吴景得到徐州军出兵城南的时候,脸色也是难看了起来。
若是之前,他其实并不怎么看的上徐州兵,在他看来,这些丹阳兵军纪又差,又被陶谦给宠坏了,扰民还行,打仗是真不行。
可孙策夜袭广陵那一晚,徐州军的表现却是相当惊人。
孙策回来之后也没有瞒着,想看别人笑话的意思,而是一五一十的将徐州军的战斗力给说了出来。
袁术军这边对徐州军的判断才起了变化。
不过他们并非是全都觉得徐州军如此能打,毕竟偷袭城池,肯定派出的都是最为精锐的部队。而潘璋铁甲司马部的存在,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是精锐,如何能全套铁甲?
如果仅仅是精锐足以和伯符相抗衡的话,那这场战争还有得打。
可现在看来,徐州军的主力哪怕不如尖子部队,也一样相当的强悍啊。
桥蕤虽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也是袁术军里的有数良将了。
兵力优势,又有防守的优势,部队竟然还垮的这么快,双方的实际战力差距很大啊。
孙策开始收拾兵力,同时设了个钩子,想要欺骗牵招追出来。
可牵招却谨慎的很,连诱饵都不看一眼,直接就缩回去了。
孙策没办法,只能退出城墙覆盖范围,等待着吴景部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