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元龙有些不解和失望的眼神中,刘备解释道:“元龙,此事重大,东海郡也不稳定,如果此时将州治迁往下邳,恐失东海士人之心啊。此事容我细细思量,还请元龙再多给我一些时间。”
陈元龙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况且刘备的话说的也很实在,这时候将州治迁走,东海士族肯定要骂娘的,要知道昌可就在北边虎视眈眈呢。
于是陈登决定暂时偃旗息鼓,打算另找一个好时机再劝刘备一次试试。
刘备虽然推诿成功,但却莫名的有了一种理亏的感觉,赶忙转移话题起来。
“元龙,备给看一件好宝贝。”
第30章 刘家当大兴
刘备拍了拍手,几个仆人将曲辕犁给抬了进来。
在场的人里,除了陈登以外,其他人都已经见过了。
所以仆人按照刘备的意思,直接将曲辕犁放到了陈登的席位前。
陈登好奇的看着这个有些复杂的木具,思索片刻,讶然道:“明公,这莫非是辕犁?”
“正是!”
对于陈登能猜出曲辕犁的作用,刘备也不奇怪,只是兴致浓厚的给陈登解释起来:“此物名为曲辕犁,是封儿自直辕犁改进而来。”
“这几日已经安排人试过,比起直辕犁来,效率高上了三五倍都不止。而且非常轻便,容易掉头转向,我已经命令城内工匠加紧打造。”
陈登吃了一惊,忍不住确认道:“这曲辕犁效率比之直辕犁强上那么许多?”
得到刘备肯定的回答后,陈登坐不住了,恳求道:“明公,下官可否请您将此物制造之术,赐予下邳士、民?下邳士、民必感激不尽,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笑起来,安抚道:“元龙不必焦急,备正有此意,想借助元龙在徐州推广此物。”
陈登闻言大喜,连连恭维:“明公恢廓大度,宽仁雅量,恩泽徐州,徐州士民必感激不尽。”
“原先只以为明公能征善战,仁义过人,却没想到明公刚一主政州务,就给徐州士民送上了这么一份大礼。想来随着此物的推广,百姓也能缓上一缓,松口气了。”
刘备高兴的连连点头,随后取出一卷帛书:“元龙,这是曲辕犁的制作工艺,你且收好。另外,走时可将这具曲辕犁一并带走,送去下邳仿制。若是还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来州府找我。”
“明公高义!登代徐州百十万士民叩谢明公大恩。”
陈登赶忙离席下拜,感激涕零。
刘备自然连忙将他扶起,握着陈登的手,将他送入席中。
随后众人继续开宴,兴尽而散。
*******************************************************
夜色渐深,月上枝头。
糜竺站在书房中,对月长思。
刘封已经在一个时辰前告辞离开,而糜竺在送走刘封之后,就一直在书房里长考。
倒不是糜竺后悔刚才答应刘封的条件了,而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他需要复盘整个商谈的过程和结果。
尤其是今天这峰回路转,让他震惊不已的情况。
平心而论,刘封的要求不可谓不过分。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物资要求,整个徐州能拿得出来的人就寥寥无几。而拿出来后还能不伤元气的,那恐怕也只有他海东糜家了。
眼下乱世已至,各种物资价格都已大涨,可即便是以二十年前的低价来计算,刘封开口要的这些,就已经高达数百万之多。
东汉耕牛的价格在四千到八千钱之间,以最低的价格算,一百头耕牛也要四十万钱。
一套单衣裤子、鞋履、麻袜加一起,成本价都得要六七百钱,两千套那就是一百两三十万钱。
铁价虽然便宜,但三万斤也最少需要三十万钱。
再加上钱百万,这些财帛物资拢共加一起,就是三百万钱,十万石粮食。
不过糜竺却丝毫不心疼,他在历史上能在刘备丢掉徐州,士卒星散,蜗居小沛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援助对方两千僮仆,金银财帛无数,就能看出他在投资方面的豪气。
要知道一个健康的僮仆就价值两万到三万钱。
从刘备此后的发展来看,糜竺赞助他的僮仆都被训练成了军队,可知这些僮仆最少也是壮汉,甚至可能是接受过基础军事训练的家兵。
这样私兵的价格,更是高达四万钱一人。
两千僮仆就是整整八千万钱,再加上其他的粮食财帛,那一次投资最少也有上亿钱之多,可糜竺依旧敢于下注。
相比较之下,刘封今天讨要的三百万钱,十万石粮,其实对糜家根本无足轻重。
可糜竺却意外的陷入了烦恼中。
说来其实有趣,如果刘封这次来就只是为了要钱要粮要物资,糜竺反而不会如此纠结。
他沉吟至今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刘封所给的雪盐和冰糖。
单只说雪盐,徐州历来产盐,盐价并不高,一石食盐也不过才八百钱。
可雪盐的价格却需要用黄金来衡量,一斤雪盐就价值一两黄金。
汉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石雪盐120斤,一斤雪盐就是一两黄金。
那一石雪盐,就相当于七斤半黄金,而一斤黄金理论上价值万钱,实际上却要更多,这意味着一石雪盐至少能卖十万钱以上。
成本不过千钱,却能转售十万巨利,这堪称暴利中的暴利。
而刘封却如此大气,愿意与糜家八二分成,平白送给糜家两成利润,这是何等豪气大度?
更别说刘封还毫不犹豫的把制作工艺都给了他,这让糜竺相信刘封乃至他背后的刘备,对他糜竺和糜家是有着巨大好感的。
糜竺的内心里甚至涌动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
糜竺至今也想不通,为何刘封舍得将雪盐、冰糖的制作工艺交给他。
在他看来,这种工艺自然是要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好,哪怕要借重他糜家的销售渠道和商队,只需要按月将雪盐、冰糖送来就好。
糜竺已经看过制作工艺,发现这过程并不复杂,更谈不上难。
而且雪盐、冰糖,物以稀为贵,也根本不需要太大的产量,只需要几十个人就能完成,这样也不用担心工艺外泄。
想来想去,糜竺只能觉得刘家是在报答自己推举刘备接任州牧的恩情,以及想要拉拢糜家的态度了。
雪盐、冰糖、曲辕犁。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千金不换的珍贵技物。
刘封却一口气拿出来了三样,让糜竺感受到了刘封的可怕,也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今天同刘封的会面,让糜竺更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刘家大兴在即。
糜竺这辈子最为自傲的就是识人,他从来没有见过像刘备、刘封这对父子如此奇货可居的人物。
他敏锐的意识到,糜家也到了一个关键点上。
进,则攀龙附骥,一跃千里。
退,则错失良机,家财不保。
也不知过了多久,糜竺终于动了起来。
读者大大们除夕快乐!感谢各位大大的支持,祝各位大大除夕团团圆圆,阖家快乐!
第31章 两封家书
他坐到案几前,调亮烛火,拿起毛笔在一卷帛书上奋笔疾书。
在给弟弟糜芳的书信中,他先是重点叙述了刘家大兴在即的论点,随后又将刘封今日过府求助的详情说完,然后重点交代了自己对于雪盐和冰糖的安排。
紧跟着,糜竺以家主的名义做出安排,让糜芳立刻调集家中现有的物资,并钱两百万火速送来郯城,同时在乡里继续筹措物资,能收到多少,就送来多少。
写到最后,糜竺又停下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在信末尾处,交代了糜芳在看完后,将此信转交父亲,务必请父亲重新出山,召集乡人,筹措物资。
写完之后,糜竺还认真的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没有任何瑕疵后,唤来心腹家仆,命其立刻点起一队家兵护卫,将此信连夜送往朐县老家。
无有独偶,陈登这会儿也在家里奋笔疾书。
他写信的目标正是他的父亲陈。
陈登写的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介绍曲辕犁,并且强烈建议父亲试用一下,如果效果确实如刘备所言那样,便倾尽全力大量生产,配给自家庄园中的佃农们,然后再推广给其他士族,并看看能否借此为陈家谋取些好处。
第二是述说了刘备和曹豹的反常,重点描述了曹豹突然愿意割让四千部曲给刘备,而刘备又连续提拔了两名亲信田豫、赵云为县令兼别部司马,驻军承县、兰陵县的事情。
并让家里尽量打探其中的秘密,不过千万要小心行事,不能引起刘备、曹豹的不悦。
第三则是讲述了刘封的事情,先叙述了刘备本有意请自己为刘封师的事情,自己答应他的所请,是出于何种考虑。紧跟着又疑惑刘备似乎改变了主意,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想要询问父亲陈的看法。
信的最后,陈登又惯例的将刘备一顿猛夸,夸赞刘备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性情仁厚宽容,礼贤下士,乐于听取有识之士的各种建言,其中尤以他陈登的意见最为重视,对他非常倚重。
后半段的书信中,满是得遇明主的欣喜雀跃和幸福,还有一点跟自家老爹炫耀的感觉。
陈此时也不过五旬,其实是政治年龄的黄金期。
之前陈家与陶谦合作,陶谦得到大量钱粮兵马的支持,成功攻入兖州,占据大量兖州郡县,表举陈为沛国相。
可随着陶谦兵败,被曹操一路吊起来锤,陈的沛国相也自然丢了,眼下已经回了老家下邳。
陈登选择刘备,也得到了父亲以及陈家的认可。
因此,陈登就想着能够制造机会,让老父亲再次出山。
这倒不是他内心私心作祟,以陈的资历,想要当官那是实在太容易了,根本不需要投靠刘备。
远的不说,只说袁术就曾经写信拉拢陈,许给他高官厚禄,甚至还用陈的儿子来威胁陈为自己效力。
可陈却依然不为所动,这既是他眼光好,知道袁术并非明主,但同时也是他的节气,让他无法认可袁术这种旱地恶鬼。
历史上,陈对刘备的观感也很好,一度在吕布面前演起了无间道,最后成功骗了吕布,帮刘备报了抢夺基业之仇。
陈登写完信后,酒意上涌,转身上床。
片刻后,鼾声大作。
第二日,刘封午时收到消息。
糜竺已经派人送来了第一批物资,里面包括粮食三千石,钱十万,铁五百斤,衣物鞋履五十套,盐五石。
此外,还有锦袍十套,玉带五条,宝刀一口,铜镜四面,蜀锦六匹,丝绸二十匹,妆面四套以及一些珍贵药材等礼物。
刘封过去看了看,随手就分拨明白。
“将两件锦袍送去我关、张二叔那里,玉带则分送赵、田两位叔叔。铜镜送三面去后院,呈给我祖母、母亲和小娘。”
刘封最后拿起宝刀,拔出看了看,果然是一柄精铁利刃。
随后刀身入鞘,然后扔给了身旁的潘璋。
“宝刀赠壮士,文,这刀归你了。”
“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