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94节

  东汉时期的航海技术其实相当发达,孙权时就北至辽东,东去倭国和台湾,南至中南半岛。

  这也是刘封提出这个要求的底气。

  “至于船只调配,你们可自行商量,然后上报州府核准即可。”

  江河中的船只与大洋中的船只是两种船只,别的不说,一个淡水,一个咸水,光是这个区别就相当的大,更别说海上风浪是江河中的数倍甚是是十数倍了。

  董袭等人都纷纷应是,就连甘宁都温顺如猫,毕竟刚刚得了个大果子,高兴都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炸毛。

  刘封也是满意之极,知道这些盐豪们肥的不行,可真没想到盐豪们竟能肥到如此程度。

  历史上糜家能拿出一个亿财货的嫁妆,又加上两三千健壮僮仆投资末路的刘备。

  这些盐豪们虽然单个比不上糜家,可凑在一起,却是好几个糜家的体量了。

  也难怪承平年代时,有徐州大半财货在东海,东海大半财货在朐县之说了。

  之前和糜竺商量恢复彭城国的时候,刘封甚至暗示对方可以先把嫁妆拿出来支持一下彭城国财政。

  糜竺惊讶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可刘封还是挺尴尬的。

  要早知道能发这么大的一笔财,当时就不提这个事情了。

  有了这么大一笔财货,刘封并没有想要大肆扩军,他最想要的是靠着这笔钱粮把彭城国,下邳、东海被曹操肆虐过的县邑恢复起来。

  现在这笔钱投入进去,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徐州的收入最少能够增加五成,要是乐观一点的话,甚至可以翻上一倍。

  同时,军械物资的产出也会大大提升,一年之内铁甲的产量能够提高到三百套一年,两年内提高到四百五十套,三年内提高到六百套。

  安抚完朐县之后,刘封留下陈矫代理朐县县令,徐宣辅助,周泰、蒋钦、甘宁、董袭等暂时驻军朐县之外,带着太史慈的骑卒和潘璋的五百铁甲士,押送着四千余投降的叛匪,以及大量价值比较高,诸如金银珠宝,素练丝绸等财货朝着郯城而去。

  其他的五铢钱、粮食等重物则会由周泰,蒋钦、甘宁、董袭走水路缓缓输往郯城、彭城和广陵。

  没办法,谁让粮食太重了,只有走水路消耗才能最少。

  半路上遇到了二叔,带领着两千人正要赶往郯城。

  看见刘封安然无恙,关二爷虽然神情不见变化,可刘封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轻松和欣喜。

  关心了刘封一番之后,二爷本想继续前往朐县。

  刘封自然不想让二叔再白跑一次,于是借口俘虏众多,人手不够的理由,让关羽先护送他回郯城。

  关羽考虑了一下,虽然有心执行刘备的命令,但也确实放心不下刘封,于是在刘封的请求下折兵而返。

  同时,关羽和刘封同时飞书前往郯城请示刘备。

  虽然总共也就这么点路,但有没有请示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

  甚至刘备大概率不会在意,可凡事就怕万一。

  当刘封和关羽回到郯城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刘备竟然亲自出城迎接他们。

  “封儿,你这次做的甚好。”

  饶是刘备经常夸赞刘封,这一次也是特别认真。

  原因也很简单,好大儿给的太多了。

  光是清理出来的浮财就价值六亿以上,其中金银折价两亿。还有那六十多万的粮食,想想今年年初时,糜家、陈家尽力帮忙,也才凑了十万粮食,这一口气可就多了六倍。

  而且据审问俘虏,这些人还在朐山等山中坞堡里囤积了不少粮食,保守估计也是十万石以上。光看这些人家兵、盐丁就养活了上千人,还有为他们种地、煮盐的佃户、盐工,自然需要大量的粮食。

  既然刘封已经平安回来了,朐县的叛乱也被平息,关羽自然不用再去朐县了,直接留在了郯城。

  同时,刘备也应允了刘封所请,分别表奏陈矫为朐县县令,徐宣为东海从事,暂驻朐县,主持善后朐县盐豪叛乱一事。

  徐宣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自身又极其清廉,用他来收尾,刘封非常放心。

  “封儿,这笔钱粮,你看如何是好?”

  刘备脸上笑呵呵的,这一年不到的时间,他仿佛像是在做梦。

  这是何等梦幻的美梦?

  去年年初,自己还在青州窝着,挂着平原相的官职,却已经让袁谭给赶过黄河,寄居在齐国了。

  那时候自己钱粮不过数百石,兵丁不足千人,何曾能想得到如今的风光。

  就凭现在的实力,别说是袁谭了,就是袁绍亲自南下了,刘备也有信心和他掰掰手腕啊。

  “父亲,孩儿还是觉得用来屯田最为划算。”

  刘封力劝刘备继续种地,眼下徐州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粮食有粮食,要资金有资金,而且彭城还有铁矿、煤矿,又是水运陆地交通枢纽,实在是天赐宝地。

  原来徐州还易攻难守,可现在北边的两山河谷,西边的任城天险、鲁、沛两国尽入徐州之手,整个徐州腹地已经有了遮蔽,成为了大后方。

  再加上局势难得的安定,这要是能趁机种上两三年的地,徐州甚至都可以反过来北上河北,主动去找袁本初的麻烦了。

  刘备神情有些犹豫,他并非不愿意屯田,这可是收拢流民,拯救苍生的好事情。

  只是刘备犹豫的是要不要投入这么巨大的资源种地。

  刘封再接再厉:“父亲,可还记得孩儿上次所谏之言吗?如今徐州周围都在征战,是难得可以吸收人口的最佳时机。等过了这段时间,曹操击败了吕布,袁绍击败了公孙,袁谭吞并了孔融,孙策横扫了江东。到那时候,各路军阀都会意识到自家人口的空虚,徐州再想招揽人口,可就难如登天了。”

  “就以兖州为例,黄巾之乱前,兖州共有户口八十万,人口四百余万。可如今,经历了黄巾之乱,兖州内讧,恐怕连百万之口都未必达得到了。”

  兖州的曹吕之争实在是太过惨烈了,当中还夹杂上了各种天灾,兖州当时粮价甚至一度到达了十五万钱一石的天价。

  当然,这个价格也是有价无市,周围的粮商谁敢在这时候贩粮去兖州,去了也是被抢的肥猪。

  整个兖州被劫掠、杀戮、饿死的百姓,远超之前黄巾之乱、诸侯讨董和兖州内战的总和。

  经此一役,原本实力极其强横,十八路诸侯独占四路的兖州直接雪崩,再也不复当初的盛况。

  曹操后来主要还是靠豫州的梁、沛、陈、鲁四国,以及耗费了曹操绝大部分心血和资源的颍川郡屯田为根基,得以抗衡袁绍。

  兖州当时和曹操的关系,也就比徐州和曹操的关系好上那么一点点。

  所以曹操官渡之战之后,根本拿不下河北,反而自己赤壁惨败之后,险些栽了大跟头。

  曹操封公之后,宁可深深得罪河南士族,也要把封国建在河北,制衡河南士人是主要原因,同时曹操同河南百姓的关系极为恶劣,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父亲,兖州的人口下降,并非全是死亡了。”

  刘封接着说道:“其中最少有二三十万,是流离失所,成为了周边各州的流民。”

  说到这里,刘封露出一个有些阴险的笑容:“要是咱们这时候宣布在彭城屯田,你说兖州会有多少百姓蜂拥而至?”

  “兵法有云,食敌一钟,胜吾十钟。”

  “其实治国也是如此,策敌十民,远胜过杀敌十人。”

  刘封的道理浅显易懂,刘备一听就明白了。

  可他还是有些许的犹豫:“这……会不会太狠毒了些?曹孟德这人可是很能记仇的,心眼特别小。”

  刘封却是满不在乎:“父亲,只有兖州虚弱无力,曹孟德此人才会理智清醒。倘若兖州兵强马壮,恐怕就是荀文若、程仲德、戏志才、夏侯元让一起劝谏都没用,曹孟德必定会来找徐州麻烦,兴兵犯境。”

  “孩儿此策,正是为兖、徐和睦而定。”

  刘备眨眨眼睛,你爹我才是曹操的好友,你怎么像是比你爹我还了解曹孟德那脾性?

  刘备仔细这么一想,以曹操的个性来看,刘封还真就看的极准。

  “行吧,既然如此,那子仲那边要加的担子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刘备用手轻轻捋须,皱着眉头:“得给他调些人手过去,否则他一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

  刘封赞同的点了点头:“父亲,子敬经营郯西三县的屯田已有时日,毫无差错,可调至少彭城为总负责人,此外,琅琊诸葛兄弟,下邳陈琬、陈应兄弟,也都是可用之人。还有臧宣高之子臧艾,孙观之子孙毓,昌之子昌荣,以我来看,都有一县之才,可放手试用之。”

  臧霸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连同妻妾一同留在了郯城。

  虽然刘备没有要求,可他手下的泰山党们有样学样,也都把家眷留在郯城作为出外带兵的人质。

  可这些人在郯城也无所事事,尤其是臧艾、孙毓、昌荣等人都能力不俗。

  既然如此,缘何不利用起来,想必臧霸他们收到自己的子嗣融入徐州官吏集团,也会感到非常高兴和安心吧?

  “哦?”

  被刘封这么一提醒,刘备也想起来了这些人。

  别看臧霸他们号称泰山贼,可他们兄弟六个人,个个都认识字,读过书的。

  尤其是臧霸,父亲是县中大吏,从小就以士族方向培养的,只是臧霸本人更喜欢豪强路线而已,最后也亏得豪强性格,才救了自己老爹一命。

  “可以,就让他们去给子仲打个下手。”

  刘备点点头,甚至还举一反三起来:“陈公马上就要到了,正好可以向其询问豫州名士,但有所荐,备无有不从。”

  刘备口中的陈公,自然就是陈群的父亲,陈登的偶像陈纪了。

  豫州实在是不太平,尤其是靠着司隶的颍川郡,今年又被张济领着西凉军给扫荡了一遍,处境十分惨烈。

  大量的豫州士人再次出逃,原来时空里是逃往了荆州。

  这个时空里应该有些不同了,徐州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逃来徐州。

  别的不说,杜袭、杜畿、赵俨、繁钦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豫州。

第194章 荆州之议

  其中杜畿是司隶人,可谓是天子脚下,但眼下的处境却和颍川一样惨,一样得往南边跑,历史上这位也去了荆州寓居了好几年,在建安后才回到了河南。

  最后,他竟然是因为和一个汉家死忠耿纪交好,才被汉家殉葬者荀发现了其才干,最后逼着耿纪举荐给了汉贼曹操,最后成了曹魏忠臣。

  当然,他还有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现在却声名鹊起的孙子杜预。

  这位可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也是明朝以前唯一一个进了文武庙的全才。

  这都不是说他把武侯都给压过去了,毕竟文庙本身并不像很多理解的那样,是和武庙的对应文人版本。文庙本身其实是儒家的自留地,范围也仅限于儒士,仅仅是因为中国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使得大家把儒和文划上了等号。

  所以诸葛亮在明代以前入不了文庙,并不是诸葛亮不够好,恰恰是诸葛亮太强了,强到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梦想而已。

  可即便如此,杜预这全才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对于陈纪的到来,刘封也是相当期待的。

  因为他和刘备早就商量好了,到时候会请陈纪出任广陵太守,同时,从广陵郡中划出北边的诸县成一海西郡,以诸葛玄为太守。

  这个想法刘备也已经在私人渠道中透露给了刘先,相信刘先一定会把这个消息传回荆州,告知刘表的。

  以刘备父子的讨论,刘表大概率会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逢迎,表达了徐州对荆州的友善,再搭配徐州以食盐求购粮食的背景,能大大增加达成合作的可能性。

  刘备父子这边商量着勤修内功,继续夯实基础。

  荆州那边也在商议关于徐州的交易。

  蒯越与蒯良到时,蔡瑁、刘磐、张允、刘阖、邓义都已经尽数到场。

  蔡瑁,字德,是刘表的小舅子,同时也是南郡太守,而刘表现在驻扎的襄阳,就是南郡的治所,可见蔡瑁的实力和地位。

  刘磐是刘表的亲侄子,勇力过人,是刘表嫡系部曲的代表人物。

  张允则是刘表的外甥,分领刘表嫡系部曲中的部分水军,和刘磐一起构成刘家嫡系武力支柱。

  刘阖,字开阳,乃是荆州南阳郡人,现为刘表别驾,之前策反甘宁等人反叛刘璋的,便是此人。

  邓义,字子孝,乃是荆州章陵郡人,现为刘表治中,足智多谋,擅长分析局势。

  章陵郡本是南阳郡,是东汉末年自南阳郡中所分,为袁术所占,后刘表击败对方,将其占领。

首节上一节194/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