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202节

  “素闻吕温侯统兵多年,能征善战,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尔,难怪为曹操所逐。”

  “是儿安敢侮我!”

  吕布勃然大怒,整个人顿时化身成吃人的猛虎一般,骇人的气势紧紧裹住刘封。

  一时之间,刘封竟然觉得双腿隐隐有些无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瘫软在地,那可就要出个大洋相了。

  刘封顿时心中发狠,狠狠一咬舌尖,剧烈的痛楚感直接激活了身体的肾上腺素,让他在吕布的气势中挣脱了开来,重新恢复了力气。

  下一刻,刘封毫不示弱的大声咆哮回去:“惟就事论事尔!”

  吕布当场就想翻脸,可突然一股强烈的危机感笼罩住了他,让他忍不住矮身一看。

  只见对面太史慈和甘宁竟双双弯弓搭箭,目标赫然是他。

  关、张、潘、周更是恢复了猛虎之势,眼看着就要冲上来了。

  “都给我住手!”

  刘备终于开了口,他一呵之威,让太史慈、甘宁等人不得不放下了弓箭,而周泰则拉住了潘璋。

  刘备走前两步,将刘封挡在身后,故作斥责道:“吕温侯乃是汝之长辈,安可如此无礼?纵使长辈有错,又岂是汝可以质疑的?还不快快退下?”

  “是,父亲。”

  刘封恭恭敬敬的行礼,退入人群之中。

  郭嘉小声的跟荀攸说道:“咱们州牧这位公子,当真是牙尖嘴利,不过这胆色委实不差。”

  荀攸悠悠道:“何止是不差,要是你我二人同公子易地而处,估计早已软倒在地了。”

  郭嘉想要反驳,可仔细想想,自己这身体,确实扛不住吕布一怒之威,于是当机立断改换话题:“不过公子这波激怒吕布,做的有些太过明显了。”

  荀攸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郭嘉顿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荀攸的意思是,同意郭嘉的看法,刘封这一波激怒确实太明显了,可刘封背后的深意,其实却并不浅显,至少他荀攸还没看出来。

  郭嘉随后的点头,是认可了荀攸的想法,因为他也没看出来刘封的幕后真意。

  张昭和张此时也在窃窃私语:“吕布,武夫尔,虽有功于社稷,却狂妄无礼,公子能义正辞严的斥责之,不辱我徐州之威名。”

  张点点头:“不过我意公子还有后手,此怒不过引手尔。”

  “确实如此。”

  张昭点头赞同:“只是昭未能看出。”

  张却是略有所思:“或有几分为父出气。”

  张昭不拘言笑的脸上竟然也露出了一丝浅笑,点了点头:“子纲所言,甚有道理。”

  在后面的人群中,诸葛兄弟也小声的嘀咕起来。

  “什么?公子这是在唱双簧?”

  诸葛瑾平静的面容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又重新平静了下来,但心里却是没有:“你怎么知道的?”

  “公子和我聊过一些关于兖州的事情。”

  诸葛亮小声回答道:“明公对吕布来投也很是头疼,但又不便拒绝。那这时候,则必须要有一人出来唱白脸,而且此人还需说话有分量,最好还能让明公无可奈何。”

  说到这里,诸葛亮小声笑出了声:“思来想去,可不就是公子最为适合了吗?”

  诸葛瑾闻言,缓缓点头:“原来如此,不过阿亮,这些话你可不能随意泄露。公子和你商量这些,是信任于,你可不能辜负了公子的信任。”

  诸葛亮立刻正色答道:“兄长放心,亮定会记在心里。”

  诸葛瑾迟疑了片刻,又补充道:“日后最好连我也不要说。机密事务,多一人知道,就多了一份风险。”

  诸葛亮心中钦佩自己兄长的谨慎,解释道:“是,兄长,不过此番倒是公子有言在先,言道若是子瑜问起,亮可知无不言,公子还赞誉兄长生性稳重,为人谨慎,是可担大事之人。”

  诸葛瑾这才心满意足,尤其是听见刘封夸奖自己时,即使他性格沉静,也压不住高高翘起的嘴角。

  前方刘封走回到人群中后,刘备却是恢复了恬然的神情,随后更依次和张邈、陈宫、张辽、高顺等人见礼,诚心邀请道:“诸君远道而来,定已疲乏,备已在城中备下居所,待诸君洗去尘土之后,当设宴以飨诸君。”

  张邈感慨道:“今亡命来投,不意使君能重情相待,邈感激涕零。”

  “孟卓兄何出此言。”

  刘备拉着张邈的手,劝慰道:“君名列八厨,名满天下,备早有仰慕之心,今日得见,足慰平生之憾,这是备求都求不来的福分啊。”

  张邈更是激动,握着刘备的手痛哭流涕:“使君真乃忠厚之人,邈恨不能早逢使君。”

  陈宫在旁也是慨然叹息。

  甚至心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的遐想,如果当初迎立的人如果是刘备,虽未必能事成,可总要比吕布强吧?

  不过陈宫随即苦笑了起来,当时刘备只不过是个空壳平原相,连平原国都丢了,如何能和吕布比。

  吕布好歹手底下还有并州军团,骁勇猛将数十员,又有诛杀董卓的大义名分,还是朝廷亲拜的将军,爵封温侯,开府仪同三司。

  只是看看残破不堪的兖州,再看看安居乐业的徐州,当真是天壤之别。

  随后,刘备亲自护送吕布等人进入迎宾馆中,吕布带来的三四千人,则被安置在了城外军用之中,也各有酒水饭食送上。

  肉是没有的,自己家部曲都吃不上肉,刘封可舍不得给兖州这些残兵败将们吃。

  刘备刚一走,迎宾馆中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陈宫痛斥吕布言谈失礼,可吕布却觉得自己根本没错,是刘封小儿无理取闹。

  张辽斜靠在门口,望着门外,对于吕布的个性,他再清楚不过了,知道光靠嘴说根本没用,要是对方肯听劝,如何能落到眼下这等地步。

  高顺则是站在张邈身边,皱着眉头看着陈宫和吕布的争执,有心想劝解,却又想不出办法。

  至于张邈,则坐在位置上出神,对于陈宫和吕布的争吵无动于衷,专心想着自己的事情。

  吕布愤愤不满道:“公台,刘封小儿,如此欺我,我没和他计较,已是大人大量,刘玄德感激我还来不及,如何会心生不满?”

  陈宫听了几乎想要吐血:“温侯,别人可是父子。刘封为父出头,难道刘备还能责怪他太孝顺了?”

  “况且刘封所言有何不对,当时曹军大营之中,不但没有埋伏,就连兵马都没多少,仅有千人。若是依孝父所请,让他领千人先锋出兵试探,曹操除了弃营别走,还能有什么办法?定陶之围立时可解,我等此时还在东缙城中,而不是在郯城。”

  吕布被陈宫说的老脸通红,那次事后确实得知曹操营寨里其实并没有兵马,城墙上的守军都是妇孺冒充的。

  “布所言句句属实,又非是虚言欺人。那小儿人在郯城,如何知道定陶之事,不过胡乱蒙中罢了,公台又何必多虑。”

  可吕布还是梗着脖子,过了片刻之后回应道:“我观刘玄德是一忠厚之人,料他必能秉公持正,公台不必多虑。”

  陈宫气急,干脆也不说话了,寻了个座位坐下生闷气起来。

  陈宫不说话了,吕布却是尴尬了起来,干咳两声,有心想要缓解一二,可陈宫根本不理他。

  于是,吕布也只能悻悻坐下。

  一时之间,正堂上陷入沉默之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正堂上的宁静突然被吕布的声音给打破。

  “孟卓、公台,文远。我观徐州兵强马壮,若是我等找刘备借兵借粮,是否可以打回兖州去?”

  从这里不难看出吕布对高顺确实是没什么好感,在座的几个人,他还非要跳过高顺不提,这一点也能看出吕布的情商有多低。

  听到这个,陈宫,张邈、张辽都回头去看吕布,莫非这厮想出了什么好主意了?

  陈宫斟酌道:“你打算如何问刘备借兵借粮?”

  张邈、张辽、高顺等也都紧盯着吕布,难道这厮是脑子开窍了?

  吕布露出疑惑之色:“刘玄德为人厚道,又如此重视我等,我等只是借兵而已,有何难载?”

  吕布一句话,又把厅中众人给干沉默了。

  片刻之后,陈宫起身道:“晚间还有宴席,我等不可失礼,宫先下去梳洗了,诸君少陪。”

  张邈、张辽、高顺紧随其后,也告辞离开。

  眨眼的功夫,只剩下了吕布一个人。

  他还有些疑惑不解,不明白陈宫他们怎么就跑了。

  吕布这边被人冷落,刘封也被人冷落了。

  只不过不同的是,刘封并非是得罪了谁而被冷落,只是刘备心情不佳,不想说话。

  “父亲,您这是没想到吕布此人,竟然如此没有分寸吧?”

  刘备长叹一声,摇着脑袋叹息道:“哎……,为父当真没有想到,这吕布竟会是这样一个人。”

  房间里只有刘备父子、关羽和张飞。

  刘封倒是有心留下太史慈等人,不过想了想还是按住了自己的想法。

  这算是什么意思,跟老爹打擂台吗?

  虽然刘备未必会多想,但自己还是得坐好自己的位置,要不然岂不是和吕奉先一样孝顺了吗?

第200章 刘吕比斗

  关羽捋须眯眼,沉声说道:“某看这吕布目光游移不定,神情涎皮赖脸,不似好人模样,兄长可要小心提防他一些。”

  张飞一听,顿时觉得二哥说出了他心里话,立刻蹦跳起来大喊道:“俺也一样!”

  兄弟的话,刘备不会不听,他点点头:“为兄知道了,不过他们远来是客,我们既然接纳了他们,总不好冷着张脸。否则,岂不是好事都变成坏事了。”

  “合则聚,不合则散。”

  刘备打定了主意:“要是实在不是一路人,把他们送去青州后,就随他们去了。我也算是尽了心力了。”

  随后,刘备想起来似的,转头对着张飞说道:“一会宴会之上,三弟你可莫要喝多了撒泼。”

  “大哥怎得突然说起兄弟来了。”

  张飞满脸委屈,可在刘备的逼视之下,只能悻悻道:“大哥你且放宽心,到时候俺老张只是喝酒,绝不说话。”

  “好。”

  刘备拉住张飞的手道:“三弟,兄长并非是信不过你,只是你多次喝酒误事,我不得不防啊。”

  张飞被刘备说的老脸通红,连连点头,讨饶道:“大哥,大侄子还在此处,你好歹给俺留点脸面吧。此次老张就只喝酒,绝不说话。”

  刘备、关羽大笑起来,就是刘封也在旁边低笑。

  自己家这三叔其实才是个大智若愚的主,要不是脾气太过暴烈,历史地位绝对还能拔高许多。

  轻松下来的刘备开始闲聊起来,刘封倒是说了一些吕布的往事,听的刘备很是摇头。

  关羽、张飞更是满脸不虞,只觉得吕布这厮果然惹人厌恶。

  吕布属于一手好牌,让他自己给打的稀烂,而且还不自觉的典型。

  历史上和演义中区别不小,吕布诛杀董卓之后,顿时名满天下。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干了一件超级政治正确的大事,同时还再造了大汉中枢。

  当时的吕布恰恰还是他这辈子最为清醒的时候。

  对于王允几乎过河拆桥的打压,吕布不但没有计较,还认真的给王允出谋划策。

  王允其实对吕布也是既用又防,担心吕布会成为下一个董卓的同时,也需要依靠吕布的勇武和统兵。

首节上一节202/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