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封跑来请他将医术公之于众,这和砸他饭碗有什么区别?
这让华佗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先生,请听我一言。”
看见华佗面露不快,刘封赶忙继续说道:“先生,您也是读过经典,看过先贤著作的。您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留下诸多著作的先贤们也敝帚自珍,严禁他人观看,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后果?”
华佗愣了一下,随即不快道:“先贤经典,何等珍贵,医术小道怎可比拟。”
刘封却是不慌不忙道:“元化先生,那先贤性命可重要?”
“那是自然。”
华佗毫不犹豫的接道,内心对刘封已经有些看轻。
先前接触,还觉得这孩子少年早慧,颇知礼数,可今天怎可说话颠三倒四起来了。
刘封继续道:“那若是先贤重病,能救治先贤的医术可重要?”
“这……”
华佗被问蒙了,开口这了一声,接下去的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确实,他要是说重要,那先前说的就是假话了。
要说不重要,那也连带暗示先贤的性命也并不重要了。
“元化先生,在我看来,医术一道,并不逊色于先贤经典。不论是先贤的经典,还是医术,都是导人向善的东西。只是一个是在精神上引导人们变好,而另一个,则是在肉体上引导人们变好。”
刘封的话,宛如一柄大锤,狠狠的砸在华佗的心坎上。
其实华佗这人,是有一些自我矛盾的。
从本心来说,他是真的热爱医术,喜欢医术,钻研医术给他带来快乐,用医术治疗病人,又能让他得到满足。
可内心的士人之心,又让他对医术产生了羞愧之情,觉得自己将时间浪费在医术上,是辜负了父母和自己的志向。
看到华佗沉默了下来,刘封知道是时候放大招了。
“先生,我曾向父亲建言,欲设一医学从事。”
刘封图穷匕见:“此从事之任,便是专司收集各项医术,去腐存精,去伪留真,然后再行推广,育教育人,培养医者。”
“元化先生,我大汉五千五百万子民,饱受各种疫病之苦。”
刘封大礼参拜道:“先生难道就无恻隐之心,眼看着百姓被黄巾符水欺骗,死于染疾吗?”
第35章 医道三不朽
刘封这的确没有欺骗华佗,他确实从大耳哥那弄到了医学从事的委任状。
从事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是汉代刺史的佐吏。
绝大部分的从事都只是直属于刺史的官员,地位较为清高,配铜印黄绶,俸百石,已经算是正正经经的官僚了,而且就近侍从州牧、刺史,较为容易升官。
尤其是别驾从事,长史从事,治中从事和功曹从事,这四大从事,那是从事中的顶级存在,任何一个,都是炙手可热。
医学从事虽然不在其列,但毕竟也是从事,配铜印黄绶。
华佗有些动心了。
这还真不是华佗见官眼开。
实际上华佗早几年的时候,甚至还得到过豫州牧黄琬的征辟,那很可能也是从事起步。
只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不但能满足华佗出仕的愿望,让他负责的更是医道之术,这对他而言,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
华佗确实曾经说过,后悔以士人的身份,从事医师的事业,这让他没有办法再出仕为官。
但从人物的情感和事迹考量,这话其实是一种感情的抒发,有一种类似于我当年如果好好读书,不玩游戏,我也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了。
可实际上,大部分这么抒发的人,其实心里未必真有那么后悔,毕竟游戏给大家带来美好是真实的,或许很多人到长大后,依旧对游戏恋恋不舍。
从华佗的事迹来看,医术对他来说,就像是游戏对喜欢游戏的人是一样的。
真让他放弃医术出仕为官,他也未必真的就能放下。
“元化先生,我意在徐州建立一座医院。”
“医院?”
华佗念着名字,若有所思。
“不错,正是医院。”
刘封进一步解释道:“这是为医者传医授道的地方,为大汉培养真正医者的庭院。”
“传医授道?”
华佗被震惊到了,因为刘封的话语太高太大了。
“不错!”
刘封掷地有声道:“世人常以为医术乃是小道,此大谬也!神农尝百草,立功于天地,始能封圣。今医者乃是承继神农之伟业,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何以为小道乎?”
“在封之规划中,医学从事当兼领医院院长之职,为医院编写教材,立医学之道。”
“昔日,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辩论,何为死而不朽。
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
叔孙豹则以为不然,答曰这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
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元化先生,叔孙豹大夫仅凭此言,可封圣也!”
刘封面前的华佗已经目瞪口呆,听的耳鸣目眩。
于是直接掀开了汤锅,将里面的鸡汤对着华佗的嘴就倒了进去。
“先生此任,便是三不朽!立医德,建医功,著医书!”
华佗彻底懵了,他从来不知道,原来医术都能是大道,如此崇高,甚至是继承了神农的事业。可听刘封这么一说,又觉得确实非常合理,谁能否认得了神农是医者始祖?
谁又能否认神农圣者的身份?
继承了神农事业的医者,如何就是小道了?
华佗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与满足的事业心混合在了一起,酿成了一杯让他愿意从此醉死不复醒的美酒。
而在这时,刘封对着华佗郑重邀请道:“元化先生,您愿意助我振兴医道,使它复兴成大道吗?”
华佗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气从肺腑升腾而起,直冲凌霄,让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大声喊出:“佗之愿尔,敢不为公子效死命乎!”
“善!”
刘封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这一切都是他的心里话,可不是在忽悠华佗。
毕竟刘封做事讲究光明正大,你情我愿,他只是给了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而已。
接下来,刘封花了足足半个时辰,给华佗描绘了他所设想的一系列的医学体系,包括如何建立医院,如何招收学生,如何划分科目,以材施教。
不过这里的划分科目,只是简单的划分为内、外科。
而这,华佗倒是非常好接受,毕竟他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外科圣手,也是开辟外科道路的圣者。
只可惜,华佗的道并没有能流传下来,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
这一点,寡妇曹难辞其咎!
华佗先是安静地听着刘封描述,到了后面,他的问题则是一个接着一个,让刘封都有些应接不暇了。
刘封只觉得现在的华佗,与对话之前的华佗已经截然不同了。
先前的华佗虽然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风格高雅,言行端庄,可内里的本质,却更像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现在的华佗,却像是冲破了山壁,奔腾而下,有着数不尽的能量,想要发泄出来。
华佗,活了。
****************************************
这一日,刘备刚刚睡醒,就听到近侍来报,说公子已经在外等候召见了。
“嗯?”
刘备愣了下,随后不悦道:“既然是封儿来了,为何不早报?”
近侍委屈的辩解道:“我等是想要禀报主上,是公子拦下了我等,说主公公务操劳,更需要好好休息,他等一会就好。”
听到近侍们的解释,刘备的火气已经消了一半了,但还是心疼儿子,不满道:“眼下天寒地冻,外屋远不及里屋暖和,若是冻出个好歹,你们……”
刘备毕竟为人宽厚,不会跟曹操一样胡乱杀人。
他挥了挥手:“哎,算了,你们快去将公子请进来。”
近侍如蒙大赦,赶忙转身出去请人。
很快,刘封就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堆帛书。
一看见刘封,刘备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朝着他招手道:“封儿快来,且坐到火炉前,先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
刘封走上前,将帛书放到身边,然后朝着刘备大礼参拜。
“父亲,儿恳请问对。”
第36章 问对徐州
“问对?”
刚想要去搀扶对方的刘备愣住了,这好好的,又要搞什么问对?
愣了一下之后,刘备还是起身拉住了刘封,将对方扶了起来。
“痴儿,有什么话,同为父讲就是,做这些有甚意思。”
感受着刘备的温暖,刘封心中心意更坚。
起身入座之后,刘封恳请道:“父亲,请您暂时屏退左右,孩儿有要事禀报。”
刘备毫不犹豫的挥了挥手,将几个近侍全都赶了下去。
“都出去!将房门关好,退出五步。没有我的召唤,任何人不得靠近卧房。”
近侍们恭敬应命,鱼贯而出。
“好了,封儿你想说什么?”
刘备神态很是轻松,用着被褥,斜靠在凭几上。
凭几是个好东西,是能让东汉人在床榻上摆出葛优躺的神器。
刘备舒服的靠姿,看的刘封有些心痒痒,也想靠上一靠。
想到还是正事要紧,刘封也只能端着身体,正色道:“父亲,孩儿已与别驾家达成协议,这份帛书,便是草签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