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后,关东勤王军开始抵达河内。
按照刘封送回去的书信指示,关东勤王军以一个校两千人的兵力进驻原乡县这个粮食后勤中心,这是大军命脉所在,不容有失。
此外,大军将会在河内河阳县,也就是杨丑老巢登陆。
那里距离箕关最近,历史上汉献帝也是从这里渡河,前往洛阳的。
自此开始,徐州水师分为两部,一部继续输送粮草,另外一部则在黄河上驳送关东勤王军。
总共需耗时十天左右,部队将全部抵达箕关,粮食也开始正常输送。
一月初,关东勤王大军中又增加了张杨一路三千人。
此时关东勤王军辖徐州军关羽(欠一校部,调往原乡县)、太史慈、潘璋、张辽、高顺一万六千人,豫州郭贡三千人,兖州曹操五千人,河内张杨三千人,共计两万七千人。
水军六千人,维系稳固后勤补给线。
此时的关东勤王军声势大涨。
郭图领着五千兵马在邺城外三十里处踌躇不前。
他其实确实是想迎奉天子的,可袁绍却是铁了心的不认献帝,因此郭图也只能悻悻作罢,看着刘封在隔壁河内兴兵誓师。
一月开始,大军再次行动起来,以潘璋所部为先锋,全军开始出箕关,顺着王屋山西北而行,准备绕道闻喜,迎接天子。
就连隔壁的天子和白波贼们也听到了关东勤王军的消息。
当钟繇悄悄的将刘备远隔数千里之遥,兴义师,甘冒严寒,北上前来护驾,已经抵达隔壁河内,不日即可前来河东的消息告知了天子。
天子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赞叹刘备不愧是汉室宗亲,忠心可昭日月。
其实只要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冬天行军,对于士卒和后勤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好在刘备这次出兵也是取了巧,一来沿途所过之处,都是中原。
虽然几经战乱,人口锐减,但县城屋舍依旧留了下来,这大大有利于一路上的行军避寒。
二来因为干旱,天气虽冷,却无雪可下。
这对于农民和来年的收成是一个绝望的暗号,可对于冬日跋涉的军队来说,却是一个大喜的好事。
因此,关东勤王军虽然冬日跋涉,却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伤病减员,而且大部分还都及时归队了。
这些事情,天子和钟繇并不知道,他们只看见了刘备心系天子,不惜冬日出兵也要尽早响应天子的勤王诏令。
这如何能不让天子欣喜若狂,喜极而泣。
啜泣了片刻之后,天子询问钟繇道:“钟卿,刘卿如此克己奉公,唯朝廷之命是从,朕当厚赏之。”
钟繇却是劝说道:“陛下,刘卿尚未至安邑,还请您再忍耐些时日。”
天子停留于河东的这段时日,堪称是群魔乱舞。
批量大甩卖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中郎将和校尉外,白波贼们还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天子的“热爱和拥护”,让天子刘协感觉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再加上因为刘封所造成的改变,使得张杨没有给天子送来粮食。
这样一来,安邑的粮食变得更加紧张了起来,之前天子和随行的官员宫人好歹还能吃个饱饭,可最近开始,粮食供应更加紧张,就连三公九卿都只有薄粥度日了。
也是这个原因,天子刘协现在格外期待徐州的勤王军尽快出现,好接他东归洛阳。
只是天子也知道,钟繇说的很对。
他想要东归,可白波贼却已经变成了昔日的西凉武人。
他们只想把天子掌控在手中,丝毫没有护送天子继续东归,前往洛阳的意思。
光是十二月,杨奉等人就回绝了天子再三请求的东归提案,摆明了就是要把天子扣留在河东了。
天子这边都得到了消息,白波贼们自然更不会不知道了。
白波贼四将分别是杨奉、胡才、李乐、韩暹。
这四位中,杨奉地位最高,是兴义将军,假节,开府如三公,录尚书事,总领朝政。韩暹次之,为征东将军,假节、开府如三公,胡才为征北将军,领并州牧,假节、开府如三公,李乐为为征西将军,领凉州牧,假节、开府如三公。
三人与杨奉同参朝事,共同执政。
这属实是名爵大甩卖了。
之所以杨奉、韩暹、李乐、胡才四个人都没能混上重号将军,实在是因为重号将军全满了,而且还都是实权派,比如左将军袁术,右将军袁绍,前将军公孙瓒,后将军郭汜。
此时的白波贼们,只觉得志得意满,天下尽在我手。
如果说李的凉州武人集团在内讧之前,还少许干点人事的话,那么现在的白波贼是一点人事都不干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大恶较少,小恶不断。
虽然没有随意杀戮百官,故意打压天子的举动。
但这些白波贼是彻头彻尾的底层出身,最高的身份也不过是地方豪强,放以前哪里能见得到天子。
因此,“感动”之余,他们也想要报效天子。
像杨奉、韩暹他们手底下的将校,报效的方式就是提着酒肉大咧咧的来找天子喝酒,大家地上一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
第224章 进驻闻喜
地位更低一点的,就天天围着篱笆子看天子早朝,还时不时的朝文武百官扔个石头助助兴。
只可惜这样的报效,天子实在是消受不起啊。
无时无刻的不念着东归,可几次三番的和白波贼们提议东归洛阳,却都被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了。
眼下听说关东那边的强势诸侯竟然带了三四万兵马来河东迎驾了。
白波贼们感觉不对劲了。
于是,杨奉为首,四个人凑一块儿议论起来。
可说是议论,四个人凑一块也就八个耳朵、眼睛、四鼻子、嘴巴,唯独没半个脑子。
你看我,我看你,硬生生半天憋不出一个主意来。
“你们就没点办法吗?”
杨奉也是急眼了,因为他的地位最高,位比三公,不但能开府,还能录尚书,这可是参与朝政最重要的头衔,其他三个可没这头衔。
因此,杨奉的心情最为急迫。
看杨奉急眼了,胡才犹豫了下,开口道:“要不咱们往北边跑?去平阳躲躲?”
“胡闹。”
韩暹摇头否决道:“这才多远的事儿,刘备大半个中原都过来了,能怕这几步路?”
平阳在河东北部,距离安邑县百多公里,确实不算远。
“那再往北走走?”
李乐倒是觉得胡才的主意不错,既然离的近,那就走远点。
杨奉却摇头否决道:“再往北可都是匈奴人和鲜卑人了,而且我们有那么多粮食折腾吗?”
听到前半句,李乐和胡才还想反驳,可后半句却让他们都沉默了下来。
眼看着旱灾又要来了,去年的收成本就已经十分糟糕了,可现在来看,夏收估计要绝收,没了粮食,别说跑路了,就是想守城也办不到。
胡才狠劲发作,叫嚷道:“那怎么办?既然走不成,那就只有打了?”
李乐也猛的站起身来,附和胡才道:“打!谁想把天子抢走,咱们就跟谁打到底!”
杨奉看见胡才和李乐的反应,有些意动,但又下不了决心。
毕竟能混到这位置上的,全靠手里的兵马。
真要把兵马打光了,那谁还认他这个兴义将军。
于是,杨奉朝着韩暹问道:“博阳,你怎么看?”
韩暹牙一咬道:“天子是咱们一路血战得来的,凭什么让给刘备,他要是老老实实的,那咱们也可以分他一杯羹,要是他想独占天子,说不得只能做过一场了。”
听完韩暹的建议,杨奉一拍案几:“就这么办!等刘备来了,咱们以礼相待。只要他不提带走天子,要官给官,要爵给爵。可如果他想要带走天子,那就跟他打到底!”
“好!”
韩暹、胡才、李乐一起大声应道。
杨奉这边会如此决断,也是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
他们毫无根基,唯一算是他们活动范围的也就是河东郡。所以他们本能的反感离开河东的提议,就好比野兽不想离开安全的洞穴一样。
可杨奉等人也清楚,他们的粮食根本撑不过今年,甚至连年中也撑不下去。
这让他们面对刘备又有些心虚,才会最终做出这么个四不像的应对预案来。
**********
一月五日,太史慈为先锋出箕关,顺着王屋山一直向西北前进,大军以张辽为接应,曹操、关羽、潘璋、张杨、郭贡、高顺等部依次进发,正式踏入河东境内。
刘封所选择的道路,就是自古太行八陉中的轵关行。
起点为轵县,通过箕关,入运城盆地。
太史慈所部战力大增,刘封原本就是安排的人等战马,这半个月,在河东筹集到了战马五百匹,尽数拨给了太史慈所部,使得太史慈所部的骑兵暴增到千余骑,速度大大增加。
只是三日,就出王屋山,正式进入河东盆地。
在地图上,别看河东和河内几乎是紧挨着的,可其实交通并不便利。
陆上交通要么得穿过王屋山,要么就得沿着王屋山走黄河边的狭长通道。
最方便的还得是走黄河,可三门峡一带又十分危险,还必须要掌控河对岸的陕城。
整个河东郡,被王屋山,黄河以及北边的吕梁山、太行山,包围在了中间,形成了一个河谷盆地。
而在后世,这个河谷盆地被分成了两块,分别叫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前者是关羽的故乡,后者则是徐晃的故乡。
太史慈进入的,就是前者运城盆地,也是关羽的老家。
从大地理版块上来说,其实河东盆地和关中平原理应是一个整体,却被黄河硬生生分开。可偏偏到了冬天,黄河又有结冰期,在冰期时间里,这两块平原又会连成一体。
而河东盆地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又有着高度优势,居高临下,俯瞰关中。
北遏并州,东交河内,西瞰关中,南依黄河。
在地理上,河东自古就是关中的爸爸。
春秋战国时期,魏得河东,压迫的秦国险些亡国。
秦得河东,打的三晋溃不成军。
刘封本人对这次轻而易举的北上河内,进入河东,是相当惊喜的,自然也生出了得陇望蜀的想法。
要是能够趁机把河东、河内两郡拿下,然后以此为基地,不论是向河南尹发展,还是向关中扩张,都是相当不错的战略。
可冷静下来之后,却还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个计划。
无他,关中没有价值了。
这时候的关中,人口都快死绝了,河东也被祸害的不轻,只留一个易攻难守的河内,独木难支啊。
况且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如果要想精英河内、河东,那自己就必须留在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