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原本就已经心动,现在看见阎象也赞同,当即点了点头:“好,既然主簿也赞同此法,那就依此计而行。那何人可担此重任?”
袁术的目光扫过堂下,似乎是在挑选出使的人选。
杨弘想了想,主动站出来道:“袁曜卿可当此重任。”
袁术一听,视线顿时落到堂下一个青年文士身上。
此人性情低调,从不主动发言,只是处在末位处不言不语。
真论起来,他和袁术还是远祖亲戚,姓袁名涣,字曜卿,乃是袁滂之子,陈郡袁氏一房的嫡脉。
陈郡袁氏虽然不如汝南袁氏,但也是响当当的河南名士世家,祖上一样出过三公,世有两千石。
袁涣他父亲袁滂就是官至司徒,而且这对父子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从来不说别人坏话。
袁滂身处两次党锢之间,竟能保存其身,和这一点是分不开关系的。
而袁涣就更有名了,吕布甚至用刀剑威胁袁涣写信骂刘备,结果袁涣宁死也不肯写,还反过来教训吕布,居然还把吕布给训服了。
不过此时,袁涣仍在袁术手下,他因为避难于江淮之间,恰好是袁术的地盘,被对方硬逼着出来效力。
只是袁涣一般从不主动开口,除非袁术询问。
可一旦袁术询问,袁涣的意见又总是和他完全不同。
而且袁涣每次的主张都是正气凛然的正道,加上袁涣言辞犀利,袁术辩驳不过。因此,袁术虽然不能用袁涣,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
这次杨弘推荐袁涣出使刘备,还真不是有什么私心,而是这的的确确是一非常适合的人选。
因为袁涣是刘备举荐的茂才,两人之间有恩情在,许多事情就方便谈了。
前年刘备来援徐州,曹操退兵之后,就被陶谦安置在了小沛,同时陶谦还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
虽然这个豫州刺史是陶谦私自表奏的,可当时的豫州的确没有刺史,所以部分豫州地区还真就接受了刘备的遥领。
当然,这也仅限于遥领,你真要征兵征粮那可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了。
刘备自然没有这么膨胀,可他也动用了不少豫州刺史的权限,其中一项就是举茂才和举孝廉。
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刘备最终选择了举陈群为孝廉,举袁涣为茂才。同时,还征辟了陈群为别驾。
只是同陈群一样,袁涣也不支持刘备去徐州,所以干脆南下跑路了。
“长史所荐,与我不谋而合。”
阎象也紧跟着推荐起袁涣来:“曜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为人正直,当是不二人选。”
“好!好!”
袁术连连点头,随即看向袁涣道:“那就只能请曜卿辛苦一趟了,不知曜卿是否愿为我辛苦一趟?”
袁涣沉静的回礼道:“涣定不负明公所托。”
“好!”
袁术顿时大喜,当即下令袁涣尽快出使刘备,并让李业自宝库中挑选礼物,同时让桥蕤为袁涣准备扈从和护卫。
“明公。”
阎象突然继续说道:“曜卿此去若是能按兵束甲,那自然是极好。可若是刘玄德一意孤行,那明公也当早做准备。”
袁术听了之后,大为意动,点头道:“主簿所言甚是。”
随后,袁术又站了起来,绕起了圈子。
片刻后,他站定住脚步,转头去问杨弘、李业:“长史,军师有何良策教我?”
李业了眼杨弘,见对方没开口,便先回答道:“业以为可遣一军先援汝阴,汝阴乃是九江荫蔽,又是汝南大城,阻断颍水,只要汝阴能够守住,九江可保无恙。”
袁术点点头,突然追问道:“一军即可?何人可领军前往?”
此时一军通常辖制几个校尉部,人数在四千至一万不等,不过在东汉末年时期,一军普遍都是指两校四千人。像刘备军那样财大气粗的扩编为三个校尉的还是少数。
因此,这里袁术所说的一军即为四千人。
听到袁术的追问,李业有些头大了。
袁术手底下的武将是什么货色,他作为袁术最得用的谋士再了解不过了。
能打的几乎都是孙家体系的。
剩下的人里,桥蕤、张勋、纪灵都算是不错的将领,可他们别说和孙策比了,就是和孙贲、吴景他们比起来,也相差甚大。
况且这时候去汝阴可不是什么好差事,随便举荐那可是要得罪人的。
李业迟疑了下,开口回道:“用人乃主上威福,业怎敢越俎代庖。”
李业如此明显的推脱之词,倒是挠到了袁术的痒处。
“嗯。”
袁术又走了几步,抬头看向下面,下令道:“桥蕤、李丰何在?”
桥蕤、李丰心中叫苦,却不得不站了出来:“末将在!”
袁术发令道:“汝二人各带本部人马明日出城,赶赴汝阴。至汝阴后,统一指挥汝阴城防。此战以桥蕤为主将,李丰、乐就为副将,守住汝阴,是为大功一件。如若刘玄德不识好歹,大军来犯,我自会提大军前往救援,汝等无须担忧!”
“是!将军!”
桥蕤、李丰当即领命。
阎象此时又补充道:“明公,龙亢也是要地,不可不守。”
李业、杨弘也同时支持道:“主簿所言正是,望明公纳之。”
被阎象这么一提醒,袁术也猛的反应了过来。
这龙亢虽然距离寿春要比汝阴远上一些,可也是要地。
一旦失守,刘备军立刻就能借助水的优势从东面侧击寿春。
于是,袁术立刻下令道:“梁纲,汝部也明日出城,赶赴龙亢,确保龙亢无恙,否则提头来见!”
梁纲慌忙出列应命。
等到分派完毕,袁术心里却有隐忧,寿春城中本就只有两万步骑,如今一口气撒出去六千人马,只剩下一万四千人,着实有些担心。
因此,袁术最后还下令道:“速遣人前往厉阳,让孙贲带一万人北上,再从庐江抽调六千人回援。让孙贲和庐江军汇合于合肥,然后悉数北上。”
如此一来,等到援军赶到寿春时,当有三万可战之兵。
寿春城池本就高大坚固,又有肥水为护城河,内有可食一年之粮,再加上三万雄兵,可保自己高枕无忧矣。
“对了!”
末了袁术还想起来一件事,吩咐道:“江东那边也要派人过去,让伯符拣选精锐,火速渡江回援,就说我在寿春等他!”
“等等!”
说完之后仅是片刻,袁术又补充道:“告诉伯符,只要他这次回援了,不论寿春是否受困,我都将表奏他为九江太守。”
袁术这一次可真没有再画饼了。
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表奏孙策为九江太守,同时将他留在身边。
之前他周围没有敌人,交手的不是造反的地方豪强,就是水匪陆盗。
桥蕤、张勋之流自然百战百胜,战无不克。
可当袁术直面刘备的威胁后,他才意识到自身的软弱,而恰恰是这时候,他才想起了孙策的本事。
因此,他这一次说的的确是真心话,没有再忽悠孙策的意思了。
*******
时间进入到八月,汝南项县城外一处旷野中。
刘封正陪着刘备一起检阅新组建的炮兵部队。
出于上辈子的习惯,刘封将配重投石机命名为大汉炮,并且把刚刚训练出来的二十四个炮兵组抽调了三分之一多到了项县。
之所以是项县,是因为在六月的时候,项县县令刘昂派人至梁国睢阳请降。
刘备顿时大喜,要知道项县可是汝南重镇,不但地处交通要隘,而且还卡在颍水和浪汤渠的交汇处。
拿下了项县,就可以自颍水和浪汤渠两条水道接收后勤物资,同时还能在项县建立起前进据点,囤积粮草军械。
由此可见项县的重要。
此地其实也受袁术的影响,税赋皆为袁术所取。
只是袁术历来横征暴敛,即便汝南是其家乡,此时也已经管不了了。
项县这两年所承受的赋税,几乎是往年的一倍。
要不是袁术在淮泗一家独大,项县百姓早就忍耐不下去了。
后世有少部分的人夸赞袁术运营能力强,是个大奶妈,给孙坚输血,给孙策输血,给吕布输血,还夸赞袁术经济能力90分。
这简直是荒谬到家了,袁术一个不懂经营,只知道盘剥搜刮的残民之主,居然也配谈经济能力?
可以说袁术的家底几乎都是不可再生的,被他盘剥过的地方只会越来越衰败,最终走向灭亡。
因此,眼看着刘备开始屡屡调兵遣将,意图南下汝南的时候,项县县令当即跳反,投降刘备。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投降的,整个项县从士族到豪强再到平民,没有一个支持袁术的。
县令刘昂和当地的士族豪强们商量,眼看着刘备整军备武,大概率就是要南下的。
一旦刘备南下,稍具战略眼光的都知道项县必定首当其冲。
如今项县城里只有一百多个县兵,士族豪强无一愿意出钱出力。
在如此情况之下,刘昂索性直接跳反,投降刘备了。
项县投降之后,本地的士族豪强们因为害怕袁术派兵来攻打他们,甚至在请降的当日就恳请刘备立刻发兵接管项县。
为表诚意,他们甚至不惜表示愿意负担四千刘备军的粮食补给。
这不仅仅说明了项县之富,也说明了袁术在他老家的名声都有多臭。可见原本亲近袁术的汝南日后跳反支持袁绍,完全就是被袁术给逼迫的。
刘备当即下令夏侯博入驻项县,同时侦查汝阴的情况。
项县一下,汝南前面就再无屏障。
大军自项县开拔,七日之内就可到达汝阴城下。
更让刘备感到惊喜的是,项县投靠刘备的消息传扬出去之后。
眼看着刘备夏侯博部成功入驻项县,而袁术却没有半点反应。
整个汝南北部的县邑居然望风披靡,短短的一个月内,南顿、宜禄、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六城先后请降。
这些城市几乎全部位于汝南北部,袁术也只能鞭长莫及,无能狂怒。
他如果真敢派兵去征讨,那坐镇睢阳的刘备做梦都能笑醒。
这些县邑的请降,给刘备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税赋钱粮,还有巨大的名望加成。
尤其是城父,它一请降,不但谯县有了遮蔽,而且水下游的龙亢直接就没了屏障。
张飞可以直接入驻城父县,并从这里出发南下,十日之内,即可兵临龙亢城下。
可以说还未开战,袁术一方已经有崩盘的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