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45节

  于是,刘繇当即转头对孙邵道:“长绪,汝将情报传给诸位先生并众将观看。”

  “是,明公!”

  孙邵得令,将手中战报传了下去。

  滕胄兄弟看完之后,又转到了张英等人的手里。

  众人看完之后,脸色都是相当难看。

  由拳县的失手,等于整个吴郡几乎都为孙策所得。

  更兼孙策大胜之后,不仅没有收兵,反而乘胜追击,先锋已至钱塘境内,大有一口吞并会稽之意。

  一时之间,堂上安静之极。

  刘繇有些不悦的皱起眉头,开口问道:“局势危急,众卿有何策可以教我?”

  张英三人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忠谨的模样,却打定主意不说话了。

  孙策攻破由拳这个消息,算是彻底打穿了张英三人的心理底线,让他们生出了要自救的想法。

  之前有说过,张英三人可是本地派,不但他们的家小,亲缘,朋党都在江东,他们的家产,木场、矿场、田宅,商铺也都在江东。

  刘繇他们搞砸了,大不了拍拍屁股跑路。

  可张英他们能跑吗?

  跑了可就什么都不是了。

  可不跑的话,他们在刘繇手底下,早和孙家结下了血海深仇,让他们投降孙家,就算有孙策的保证,不到万不得已张英等人敢信吗?

  最重要的是,刘封的出现,给了张英他们一个更好得多的选择。

  投奔刘封不比投奔孙家更有前途吗?

  他们劝说刘繇,本质上其实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因此刘繇才会发怒。

  孙邵他们是没有办法,只能闭口不言,张英他们是办法不被采纳,也只能闭口不言。

  刘繇开口之后,堂上依旧一片安静,这让刘繇的脸色一会青一会红,最终也只能咬着牙,憋着气道:“诸位也累了,且先散了去休息吧。”

  张英等人一听,如蒙大赦,一起起身拜别,随后离开了堂上。

  刘繇盯着这几个人的后背,眼中充满怒意,以及一丝丝的杀机。

  孙邵看出了刘繇心中所想,赶忙劝解道:“明公,眼下非是同室操戈之时啊。这几人背主不忠,的确该杀,可若是这时候杀了他们,恐怕会引发兵乱啊。”

  刘繇饶是性格再刚强,也不得不承认孙邵的话是对的。

  张英三人在军中的关系千丝万缕,不杀他们,刘繇还能暂时控制住牛渚军。

  要真的把他们三个给杀了,那牛渚军定然作乱,毕竟刘繇只是本地派受不了孙家盘剥才迎立起来的共主。

  他既没有足够的威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得了牛渚军。

  牛渚军一旦作乱了,刘繇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孙邵拼着被刘繇怀疑的风险也要冒险劝谏,也同样是担心刘繇上了头,会威胁到自己的性命。

  刘繇不是笨人,相反还很聪明,但他也有局限性,那就是看不起豪强和武夫。

  太史慈那等将才,在他麾下也只能充作侦骑,这还是有乡党的加成。

  张英、樊能、于麋这几个江东豪强在刘繇的眼里自然也就更没有什么地位了。

  可现在,刘繇听完了孙邵的劝谏之后,也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危险。

  无奈,刘繇只能叹息一声,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张英等人离开之后,并没有各自回房休息,而是聚拢到了张英的房间里。

  “张兄,我们可不能再这般等下去了。”

  

  于麋第一个开口:“使君冥顽不灵,明明已有援兵在侧,他却抗拒征南过江,实在让人费解。”

  樊能也开口道:“我等家小资产尽在江东,可不似使君那样来去从容。张兄,该下决心了。”

  听着于麋、樊能一个个劝说,张英却始终不语。

  于麋、樊能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疑惑。

  张英本来已经和自己说的好好的了,怎么现在突然是这姿态。

  可是刚才在刘繇跟前,张英都没有服软,眼下就更没有理由退缩了啊。

  突然,门外传来了响动,樊能和于麋登时一惊,却看见张英僵硬的脸上露出了个笑容。

  “叔父可在房中?小侄赵凡请见。”

  来人居然是曲阿小将赵凡。

  叫他前来的人,正是张英。

  张英这时候开口,朝着房外喊道:“贤侄且进来吧,正是老夫使人去唤你来的。”

  赵凡一听,推开房门进来,看见樊能和于麋后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很快消失不见。

  赵凡走到张英跟前拜了一礼,拱手道:“不知叔父唤我来所为何事?”

  张英看着赵凡道:“今日堂上,我等已经再次劝说使君迎接征南过江,可使君却依旧颇为不愿。如今江东上百万百姓遭逢战火,此皆是孙家所为。”

  “使君乃是青州人,不恤我州百姓之苦,我等三人已经商定,要迎刘征南过江。刘征南乃是大将军之子,大将军又得天子授权,都督东南三州州事,其中也包括我扬州上下。天子更授予大将军决断之权,州牧以下皆可撤换。”

  张英一边说,一边盯着赵凡的眼睛,观察其情绪,毕竟他们现在干的事情,已经算是背叛造反了。

  可张英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只会觉得刘繇无能,驱赶不了孙策。

  当初拉拢他们,驱赶孙贲、吴景的时候,刘繇可是跟他们保证过的。

  张英继续说道:“我意请贤侄过江去厉阳,将此间情况尽数告知刘征南,不知贤侄是否愿意走这一趟。”

  赵凡心里一惊,也隐隐听到外面金属碰撞的声音,显然在房间外布置了不少甲士。

  赵凡虽然对自己的武力很有自信,但现在他并无着甲,又未有趁手的武器,战斗力必然会下降许多。

  不过好在张英的决定同他不谋而合,他对刘繇也是极其失望。

  听说刘征南用人,从来不看出身,只重德行和才能。

  一想到这,赵凡心里就一片火热。

  赵凡自觉武力和才能都非比寻常,只是因为出身而得不到刘繇看重。

  如此一来,刘征南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伯乐啊。

  于是赵凡当即拜倒,慷慨激昂道:“请叔父放心,凡愿悄然渡江,将牛渚诸般情况,尽述于征南,其中也定会告知征南,三位叔父的良苦用心和殷殷期盼。”

  “好!”

  张英大声赞道,同时拿眼去看樊能和于麋。

  樊能和于麋此时对赵凡也是颇为欣赏,这孩子真不错,知道尊敬长者,是个重恩义的好苗子。

  “我说张大哥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原来是早有安排了,还物色到了这么个青年俊杰。”

  樊能一边拍着大腿,一边表态道:“我看此事可行。”

  于麋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赞同道:“我和老樊一个态度,此事就仰仗张兄了。”

  “好说,好说。”

  张英当即起身,握住赵凡的手道:“贤侄此去,但凡事成,当有大功于我牛渚。等你回来之后,我们三人调拨三百人给你,助你独领一营。”

  张英这话,着实让赵凡惊喜到了。

  他如今手底下也就两三百人,还是逃出曲阿之后收拢的溃兵,再加上乡间拉拢起来的青壮,力量着实不强。

  现在张英不但答应给他一个营的独立编制,这对应的可是校尉,最少也得是都尉。而且这还不是虚职,竟然愿意调拨人手给他补充。

  张英还冲着樊能和于麋道:“老樊,老于,你们怎么说?”

  樊能和于麋心里惊讶,有些怀疑张英是不是趁机割他们的肉。

  可一想到赵凡这小子是要去见刘封的,这小子到时候当面说些什么,他们可管不到了。

  于是,樊能和于麋也是一咬牙,点头道:“就听张兄你的,这三百人,我们出了。”

  “哈哈哈,好!”

  张英大声叫好,随后对着赵凡道:“还不赶紧谢过两位叔父。”

  赵凡当即拜倒,冲着樊能和于麋行了大礼道谢。

  樊能和于麋也笑了起来,各自夸奖了赵凡几句。

  一下午,赵凡都和三人呆在一起,直到晚上,用过晚饭之后,赵凡在张英亲卫头领的带领下,悄无声息的上了一条小船,在月色下,悄悄的朝着西岸驶去。

  午夜时分,刘封尚未休息,连续两天时间,对岸都没有回应,他已经决定不再继续等待,明日过江。

  反正刘备军也有自己的水军,并不需要扬州水军帮忙过江。

  等到了江东,还怕没有人来投奔?

  况且刘封早就有了计划,此去江东,最大的敌手自然是孙策,可最先要除掉的人,却是另有其人。

  此次出征,刘封又把诸葛亮给带在了身边。

  这次在寿春,刘封甚至暗示了一下诸葛瑾,想要同诸葛家联姻。

  刘备的子女虽然小,但最大的女儿也已经十岁了,只比诸葛亮小了七岁。

  按照东汉的风俗,女子十二三岁即可出嫁了,即便刘封受不了,拖一拖,那十五六岁出嫁时,那诸葛亮也才二十二、二十三,正好刚到后世的结婚年龄。

  如此一来,以诸葛亮的年龄,才能,背景以及刘封的看重,日后妥妥的是第二代的宰辅之臣。

  他的年纪可是要比陈登小了足足十八岁,比荀攸小了二十四岁,比张昭、董昭小了二十五岁,比钟繇更是小了三十岁!

  即便是鲁肃,也比诸葛亮大了整整九岁。

  诸葛亮根本不需要着急,他的年龄意味着他根本不需要参与最为激烈的第一代宰制之争,只需要静待花开花落,岁月流逝,老天就会自动的带走那些第一代宰辅。

  诸葛亮的年龄意味着即便他躺着都能躺赢。

  对于刘封的试探,诸葛瑾简直欣喜若狂。

  他完全不嫉妒被刘封看中的人是自己的弟弟,反而为诸葛亮感到格外的高兴。

  诸葛谨的心胸至少是相当宽广的,而且才能也很是不俗,为人更是忠谨有加,只要不论军事才能的话,那他怎么都是妥妥的第二档前列了。

第304章 赵凡夜渡(继续坚持加更!)

  诸葛瑾很清楚,如果诸葛亮真成了刘家女婿,以刘封对诸葛亮的欣赏和喜爱,诸葛家的未来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汝南袁氏不敢想,可颍川陈、钟、荀、韩的地位总能努力一把了。

  就在刘封打算休息的时候,突然许褚敲响了房门。

  刘封眉头一挑,亲自走过去打开了房门。

  刚一开门,就看见小山一样的许褚站在门口。

首节上一节345/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