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豹忧心忡忡,主动劝说起刘封来:“我与臧霸共事过一段时间,其人重信义,讲礼数,并非蛮横无知之人。眼下也只是骑墙观望,只要使君能够稳如泰山,其人早晚必定卷旗来降。”
曹豹这番话很曹豹。
这人最大的目标,不过是保全现有的权势和财富,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因此,他最想要的是徐州稳定,他的权位稳定。
为此,让他向刘备输诚都行。
故此,他也不想刘备大动干戈,直接起兵去火并臧霸,甚至刘封可以断定,曹豹这番话真是肺腑之言,而且还是在为刘备着想。
不过刘封可不想就这么发展下去:“叔父,臧宣高盘踞琅琊,地处要害,又不肯为我父所用,委实不能留他。
这一次动兵,最少也要让他效忠我父。
至于其他的,还请叔父先听我计如何,若是计策实不可行,小侄自然也不会强求。”
曹豹听了这话,重新坐定,静待刘封开口。
接下来,刘封将他对臧霸势力的分析托盘而出,随后又拿出了臧宣高控制的开阳地盘的产量数据,最后再将釜底抽薪之计托盘而出。
曹豹听的一愣一愣,脸色不断变化。
第63章 下邳国相
等他听到釜底抽薪的断粮之计时,曹豹都觉得自己腿肚子有点抽筋了。
眼前这小子不过才堪堪十岁,竟然能想出这么阴狠歹毒,却又如此巧夺天工的计谋。
曹豹脸色一会红一会青,既后怕着对方的诡计,又窃喜自己是这小家伙的准岳丈了,回头又担心起刘封上门别是又有什么企图了。
一时之间,曹豹只觉得屁股下面多了个火炉,那滚烫的滋味,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那……那贤侄,此事既然已得使君首肯,叔父又有什么能帮你的呢?”
刘封闻言,大为不解:“叔父何出此言?”
“小侄此策得父亲首肯之后,便是第一个想到了叔父,欲使叔父一同参与此事,好为我父和州中立下一份大功,难道叔父不愿意吗?”
刘封满脸诧异,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着曹豹:“莫非叔父不愿意为我父效力……”
“绝无可能!”
曹豹厉声喝止,义正辞严道:“豹非不识好歹之人,蒙使君和公子愿与我家联姻,此恩豹感激涕零,愿为使君和公子效犬马之劳。”
“那就好。”
刘封露出一个感动的笑容:“小侄还以为贸然为叔父谋取建功立业的机会,会让叔父怪罪小侄太过多事了。”
你确实有些多事。
曹豹好容易才将这话憋住,没有脱口而出。
“叔父,请您万勿轻视此事。”
刘封神情又转为严肃:“此事若成,叔父在其中立下战功,我父即可为叔父谋求转任,不论是广陵郡太守,还是下邳国国相,都大有可能啊。”
嘶……
曹豹动心了。
虽然中郎将和国相、郡守都是两千石。
严格的说,中郎将名义上的地位还稍稍高了点,因为在和平年代,只有中央才有中郎将这种高级将官。
州府根本不配有中郎将,也无权任命中郎将。
所以中郎将的含金量,可不是普通的国相、郡国太守能碰瓷的。
可曹豹这个中郎将是个什么货色,他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这可是陶谦给他自表的,说白了就是自娱自乐,连徐州本地人内心里都是不认的。
这中郎将完全是靠那两万丹阳兵的支持,才能戴在曹豹的头上。
因此,曹豹本心还是非常虚的,既想换个实权官位,又生怕丢了兵权。
进退维谷这四个字,形容曹豹的处境再恰当不过,也是他愿意对刘备低头的根本原因之一。
刘备是现任州牧,只要刘备愿意承认曹豹的中郎将身份,哪怕曹豹手底下的丹阳兵全跑了,那他也依旧能保有中郎将的待遇。
其他人不行,因为他们的承诺没有这样的效力。
现在刘封居然说要让他转任下邳国国相或是广陵郡太守,这可就更有诱惑力了。
“贤侄,刘使君当真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刘封毫不犹豫的重重点头:“叔父,您对我父子投之以木桃,我父子又何吝啬报以琼瑶?”
“事成之后,国相、郡守可任由叔父择一!”
刘封还煞有其事的补充道:“以小侄浅见,叔父当选下邳国相更为稳妥。”
曹豹来了好奇心,他原本以为刘备更希望他去广陵,好为他抵挡袁术。
没想到刘封居然说刘备更希望他去下邳,这让他不由好奇的问道:“哦,这是为何?”
刘封一脸正气的反问了一句:“叔父缘何明知故问?”
曹豹一脸懵逼,我怎么就明知故问了。
刘封继续说到:“下邳乃是陈功曹家乡,陈功曹乃是我父心腹智囊。”
曹豹点点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刘封接着话锋一转:“叔父乃我徐州重将,你我俩家,联姻在即,叔父必然也是我父亲信心腹,又是军方大将。我父与我言道,希望叔父能与陈功曹早日化解旧怨,同心协力,襄助我父,守护徐州父老。”
曹豹眼睛瞪的大大的,甚至连嘴巴都无意识的张开。
刘封赶忙继续使劲:“小侄冥思苦想,终得一计,那就是拜叔父为下邳国相,镇守下邳。到时候叔父只需要垂拱而治,萧规曹随,必能得陈功曹家乡父老的称赞,到那时候,陈功曹必为叔父胸襟所感,双方化敌为友,成就一段佳话啊!”
曹豹大张着嘴巴合不起来,只觉得原来我当国相还能有这好处?
“况且广陵郡地处淮泗第一线,两面受敌,西有袁术,东有吴景,被袁公路的势力包裹在中间。郡中多有不服郡府、州府,亲近袁术的逆贼,局面错综复杂,相当危险。”
刘封为曹豹分析着两个郡国的优劣,下邳国被夸上了天,而广陵郡则是危机四伏,凶险异常。
曹豹其实已经被刘封给彻底说服了。
他开始真正相信刘封父子对他是善意的,是能为他着想的可靠主公。
这股信任是带着冲动的,回头会慢慢消退,但之前播种下的信任种子却是开始发芽了,只要刘封和刘备能够言行一致,相信这信任必然会越发壮大。
“不过叔父,这一切还是得立功。”
刘封面露难色:“叔父您也知道,我父虽从陶公手中接任州牧,可实际上也是多赖别驾、叔父和功曹之功,权势如何能与陶公相提并论。”
“因此,只有立下功劳,我父亲才能顺理成章的推举叔父为国相啊。”
刘封谦让了一手,还捎带上了曹豹。
曹豹哪有什么拥立之功,他当时算阻力还差不多。
可既然刘封都这么夸他了,曹豹自然乐得默认。
这一次,曹豹没有犹豫,而是爽快的问道:“这一次需要叔父如何配合,贤侄请尽管直言。”
刘封大喜,赶忙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叔父,这一次行动首重保密,切不万不能泄露分毫,否则事必不成。”
“需要叔父做的其实也并不多,叔父可按部就班的继续拣选部曲,借着拣选的由头,让部曲做好开拔的准备。”
“一旦开始行动,叔父可直接带部曲出发,不用告知属下行动细节,只需要沿着官道而行,直扑开阳城下即可!”
曹豹听的连连点头,只觉得刘封计划相当稳妥,也确实不用跟手底下人说些什么。
第64章 上门送礼
有州府和刘使君的开拔命令,又是曹豹自己的嫡系部曲,随时开拔真是毫无难度。
等到了开阳城下的时候,那也已经图穷匕见,根本就无须再保密什么了。
不过刘封又提出了一个稍稍有些难度的问题。
“叔父,我父这州牧之位,乃是陶公所赐,这份恩情一直在我父心中,不曾或忘。也因此,我父对叔父一直是抱有期待的,对于许中郎将也有很大的期许。”
刘封故做犹豫的顿了顿,在曹豹眼神的催促下,继续说到:“您看到开拔的时候,是否可以请叔父出面,临时从许中郎将那里抽调部分部曲,一同行动?”
“就算许中郎将不想立功,相信应该也会有其他想立功的将士吧?也得给他们一个报效州府的机会吧?难道叔父忍心让丹阳士卒没了升迁的机会吗?”
曹豹恍然大悟,刘封的意思已经暗示的很明确了,就是希望他在自己部曲出发后,能够拉动许耽一起出动。
退一步说,就算拉不动许耽,也要把丹阳派那些小头目给拉上,那也是大功一件。
曹豹心动不已,这功劳来的也太容易了。
想到自己也能出将入相,拒绝的心思就怎么都升不起来了。
最后,曹豹牙齿一咬,拍着胸脯保证道:“贤侄放心,叔父在丹阳军中也不是白待了这七八年的。许耽姑且不说,其他人必定会给叔父这个面子,只要钱粮不缺,开拔不成问题。”
“好!叔父快人快语!”
刘封大声称赞,最后竟恭贺道:“既如此,那小婿就预祝岳父大人出将入相,转拜下邳国相了!”
曹豹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后心花怒放,忍不住长声大笑起来。
正事办完,但刘封并没有立刻就走,而是耐着性子留下来,陪着曹豹好好宴饮了一番。
曹豹倒是没看出什么,高高兴兴的喝了一通,才放过了刘封。
刘封离开之后,曹豹稍微醒了醒酒,就去后院找自家宝贝闺女。
等曹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就以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曹清。
曹清知道,自己老爹是对下邳国相的位置动心了,但还是有些担心刘封在骗他。
曹清让老爹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包括那个釜底抽薪,殄灭臧霸的计划。
她还几次打断了曹豹的叙述,重点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曹清肯定道:“父亲,公子此计确实堪称神机妙算,臧霸极难察觉,更可怕的是,即便臧霸察觉了,他也无力回天。”
“若是父亲在臧霸位置上,清儿只有劝您立刻投降,归顺刘使君,否则就只能带着心腹嫡系赶紧放弃开阳,火速入山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公子所言应该都是真的,他不可能编这么一个绝计佳谋来欺骗您。”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事后他们会不会守信。”
说到这里,曹豹的心提了起来,他最担心的不也是这个吗?
“清儿,那你觉得他们会守信吗?”
曹清其实也没百分百的把握,但她还是分析道:“依清儿之见,应不成问题。”
“毕竟父亲的部曲只是交出去,并不是就此遣散,日后刘使君可是要继续靠他们征伐淮泗的。
况且刘使君,英雄也,如何不知千金马骨的道理。但凡刘使君有虎踞徐州之心,必将效仿先贤,以父亲为千里马,吸引四方人才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