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82节

  在孙策全取江东之后,从刘繇、王朗、许贡以及江东各地的士族豪强手里取得了大量的船只,其中不乏主力艨艟。

  同时,孙家也招募了许多江东本地士卒,如此一来,孙家水战的实力开始急速增加,达到了孙家军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间点无疑正是孙策掌权的末期,当时的孙家军堪称水路两栖,陆战水战俱是极其豪横,计骗刘勋,鲸吞庐江。

  随后进攻江夏,水战直接打崩黄家军,擒获其妻妾子女共七人,黄祖只身而逃。

  刘表派来援救黄祖的侄子刘虎、大韩,以及刘表精锐部曲长矛队五千人并两万余部众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这长矛队名字看起来普通,却实打实是刘表的心头肉,在刘表的军队里,妥妥是与袁绍的大戟士,曹操的青州军,虎豹骑一个档次的顶级兵种。

  一个能让曹操说出“儿,谓难与争锋”的人,打仗水平能不高吗?

  反而是孙策战死之后,因为孙权的战略目标始终是上游的荆州,而并非是北方的徐州、豫州。

  这一战略决策,影响了军队上层,再加上曾经跟随孙坚纵横中原的中下层军官团和老卒逐渐老去,更新换代之后,这才使得孙家军的陆战水平开始下滑。

  等到孙权掌军的时候,孙军已经彻底变质了,不但陆战拉胯,离不开船只,更变成了军阀联盟,下面的军头和士族豪强已经彻底蜕变成了守户之犬了。

  防守战嗷嗷牛逼,进攻战宛如死狗,再也没有了孙坚、孙策时期的巅峰战力。

  “这、这如何是好?”

  王朗听完周昕所说的阳城之战,整个人都懵了。

  两万余人守城,还断了对方粮道,占了对方的囤粮城池,结果就在短短的几天内,反让对方破城了。

  那这山阴城还怎么守?

  周昕听出王朗的怯意,只得安抚道:“阳城,小城也。山阴,坚城尔,自不可同日而语。况孙伯符也非是孙文台,未必有其父之能,府君不必多虑。”

  虞翻也出声支持道:“连日猛攻,我等固然守的辛苦,但孙军也日渐疲惫。譬如昨日,孙军的攻势就已经有些懈怠,几次上城,却没有第一日那般凶狠,反倒是存了自保之意。”

  猛士上城的目的是为了后续士卒打开一个登陆点,好保护后续士卒源源不断的登上城头。

  可这样一来,猛士是需要主动冲入敌阵,扰乱甚至逼退守城方的,因此威胁性极大。

  可如果猛士不冲阵的话,那登陆点打不开,攻势固然会失败,但猛士本人却是能多上好几分生机,可安然无恙的撤回城下。

  虞翻显然是察觉到孙军的疲敝,忘死之心显然在消退了。

  王朗稍稍振奋了起来:“大明、仲翔,此番城墙还是得托付给你们了。”

  周昕、虞翻当即行礼道:“明府之托,我等必尽心竭力,守住山阴。”

  “好、好!”

  王朗连声道好,眼看着孙军大部已经出营了,王朗便在周昕和虞翻的劝说下下了城墙。

  等到王朗走了之后,周昕看向虞翻,问道:“昨日我等商量好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虞翻冲着周昕点了点头:“大明兄勿虑,我已经在南门备下船只,若是当真守不住了,可从水门撤离。”

  山阴城南正对着镜若湖,城南有一处水门,正为山阴南门。

  在水门内有一处码头,相当之大,足以停靠数十艘走舸,甚至还有五艘艨艟。

  因此,山阴的守军其实并不算是孤城,因为水路还是畅通无阻的。

  “那就好。”

  周昕松了口气,孙军的进攻太猛烈了,让他颇为吃力,几次险象环生,都预示着山阴城随时可能告破。

  “还有一个好消息。”

  虞翻嘴里虽然说着好消息,但脸色却依旧生硬:“上虞那边派人走水路进城告知,固陵的两千多人已经撤回来了,若是我们坚持的住,他们可走水路入城增援。”

  周昕先是大喜,随即想起什么,追问道:“要多久才能入城?”

  虞翻当即答道:“五日!”

  周昕眉头皱了起来:“怎么要这么久?上虞距我不过一日之路而已。”

  上虞距离山阴并不远,而且上虞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就在镜若湖的东头,也就是从上虞出兵,可以直接走湖对岸急行军,根本不用担心孙策军的袭扰,因为孙策军在镜若湖中没有水军。

  因此,周昕觉得应该一日即可抵达才对。

  只要到了湖对岸,山阴城中的船只即可将他们运送入城,怎么还会需要五天时间?

  难道对方不知道山阴吃紧吗?

  虞翻冷笑道:“焦创当真是好打算,他这还真是算准了日子进城的。”

  周昕先是一愣,随即猛的醒觉过来。

  今天已经是孙策攻城的第六天了,若是再过五天,那援军入城岂不是孙策攻城的十天之后了。

  孙策军就是再猛烈如虎,十天之后也该休整休整了。

  这时候焦创再带着援军入城,既没出力,又得了名望,当真是好算计啊。

  醒悟过来之后,周昕恨恨骂道:“焦创实乃猪狗不如!”

  周昕在城楼上痛骂焦创,孙策却在城下想要杀他。

  周家和孙家之间的恩怨,委实仅次于刘表、黄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还在刘表、黄祖之上。

  阳城之战虽然周家三兄弟战败了,可袁绍的目的却是达到了,甚至袁术也有好处,唯独只有孙坚吃了大亏。

  虽然孙坚打赢了阳城之战,可他豫州之主的美梦却是彻底破灭了。

  之后孙坚不得不放弃了豫州,老老实实的回了袁术的麾下,为其南下攻打刘表,其根源就在阳城之战。

  孙策如何能不恨周家三兄弟入骨?

  随着孙军摆好阵势,战事再开。

  只是孙策却不在正面战场,而是悄悄的来到了东面战场。

  之前说过,山阴三面靠水,但并不完整,只有南面一面是彻底被湖水包围。

  因此,东面和西面还是有一片开阔地可以用来攻城的。

  只是这片开阔地并不大,撑死了也只能摆开几百人,所以这里成了次要战场。

  孙军利用这里牵制部分守城兵力,而会稽军则用少量兵力防守这里,以防孙军偷城。

  只是这一日,孙策带着八百精锐埋伏在了城东。

  这八百人,尽数都是父亲留下的百战精锐,而且人人披挂铁甲,装备最差的也是半身铁甲。

  这些铁甲可都是当年连败西凉军的时候夺取来的战利品。

  孙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用这些精锐,是因为这些人太珍贵了,死一个就少一个,不到最关键的时刻,孙策是绝对不舍得让他们上战场的。

  这可是能吊打西凉军的精锐!

  当时的西凉军堪称东汉第一武力,不但自身身经百战,还吞并了东汉的中央军,最重要的是,还把洛阳武库的装备全部给掠走了。

  而孙坚的部曲,就是打赢了这样的西凉军,其战力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只是孙权后来实在太拉胯了,也没能统一三国,后世史书自然不会记录这些。

  就以卤城之战来讲,武侯斩甲首三千,大破司马宣王,还反攻到了上圭城下,要不是李严被嫉妒心给迷了眼睛,谎报粮食不够了,使得武侯不得已退兵,司马宣王连陇右都得丢。

  可史书里怎么记载的?

  魔法晋书目录可是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司马宣王大破武侯,斩首万余籍。

  当时的蜀军拢共才不过十万人,被斩首万余,那损失不得大几万?

  最搞笑的是,魔法晋书目录这一段的结尾还漏了个鸡脚,说陈泰和郭淮预言明年诸葛亮肯定还来。

  都被斩首万余了,不得好好休整休整?

  随着战事的展开,山阴城北已经是一片喊杀之声。

  即便是城东,也有十余架云梯,千余孙策军将士企图攀上城墙。

  可城墙上也有八百余守军,在军官的指挥下,以石块、擂木进行反击,防的很是严密。

  孙军的攻势出乎意料的凶狠,一波接着一波。

  周昕和虞翻竭尽全力,总算是保得城池不破。

  可就在两人刚松了口气的时候,突然城西来报,说一支为数四百的敌军突袭城西,守军力战不支。

  周昕和虞翻顿时大惊,简单的商量几句之后,虞翻立刻从最后的预备队中,分出六百人往城西而去。

  如此一来,周昕手里就只剩下最后四百人,但眼看着天色已至申时,冬日又天黑的早,最多只要一个时辰,孙军就势必要退军了。

  周昕却是想不到,城东的孙策终于站起身开始披甲,在他身后,刚刚补充了水分,吃了一些干粮的八百猛士也开始披甲。

  一刻钟后,全军披甲完毕,在孙策、程普、黄盖、陈武等猛将的带领之下,朝着东面城墙直冲而去。

  因为城头本就在交战,守军注意力也没有放在远处。

  可当这支铁甲军奔到城下时,守军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他们。

  “不好!孙军偷袭东城,快去禀报周、虞大人,请他们速发援兵,速速来援!”

  守军都尉往下一看,登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么多的铁甲,显然这股敌军是精锐中的精锐,自己这么点人如何能抵挡的住,赶忙喝令亲兵前去求援,还一连用了两个速速。

  可此时求援哪里还来得及。

  铁甲士们很快就开始攀爬起来,孙策也如历史上一般身先士卒,混在铁甲士中一起向上攀爬。

  

  孙策本身就喜欢身临一线,跟他爹一样作战勇猛不惜身。

  虞翻就曾经怼过他,原因是孙策为了追击一股山越,竟然脱离了大队人马,单骑深入山林,恰好撞上了虞翻。

  或许是因为虞翻也是一个人的缘故,所以孙策对于虞翻的劝谏表示十动然拒,你自己都没做到还来管我?

  虞翻当即持着长矛在前方探路,而让孙策跟在自己身后,走出了山林。

  事后虞翻又一次恳请孙策注意自己的安全,孙策这次总算是答应了下来,然后在半年之后,死于许昭等人的暗杀。

  山阴城虽然险要,但最大的依仗还是三面临水,城墙并不高,仅仅只有两丈。

  孙策动作相当之快,仅仅只是十来个呼吸,就已经攀上了城头。

  他刚一登城,就有两个守军士卒,一人持长枪,一人持推叉朝他冲了过来。

  这种推叉类似草叉,却少了中间的叉几,而且豁口做的很大,专门用来推人。

  要是被这推叉叉中,守军只要往前猛推,即便是铁甲士也很难在城头站稳,一旦掉落,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孙策却是怡然不惧,左手盾牌护在身前,身形往下微微蹲下,等到推叉到跟前时,左手朝上一甩,推叉在盾牌的阻挡之下朝上翻飞,而孙策则借着这个空挡,直接冲进对方近身,手中长刀只是轻轻一划,就割断了对方的脖子。

  随后,孙策左手发力,一盾牌猛砸在长枪手身上,对方站不住脚,竟被这力量直接砸翻在地,孙策直接上去一刀攮死了对方。

  只是两个呼吸,这一段城墙上的两名守军尽数战死,两旁的守军甚至都来不及过来增援。

  紧跟着,又是一个孙军铁甲士跳上了城头。

  孙策撇了一眼对方,俊美的脸上露出笑容道:“子烈,你我二人各自一面,将这段城墙清理出来!”

  紧跟在孙策身后的正是陈武,其实他本该第一个登城,但却被孙策抢了位置。

  此时听到孙策的话后,陈武大声呼应道:“多谢将军!”

首节上一节382/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