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障碍物依旧牵制了吴景足足半刻钟的时间。
等他赶到城门时,北门早已经失陷,城门也已经洞开,就连城楼都被许昭所部给拿下了。
不过吴景军在城头上的部队也在集结,从两侧朝着北门城楼的许昭部曲发动反击,企图将对方赶下城楼。
同时,城头上的吴景军还用弓箭对城外靠近了的徐晃军进行漫射,企图迟滞对方。
看见吴景出现后,城头立刻做出回应,连续摇动旗号,向吴景传达危急的信号。
吴景当机立断,一次性投入了全部兵力。
“不要去管城楼,只要拿下北门,把城门给关上就行了!”
吴景神情狰狞,恶狠狠道:“此战若胜,城中财富任由尔等取之!”
吴景麾下的士气一下子拉到了顶点,发出如凶兽般的嘶吼。
“上!”
吴景一挥手,直接把所有兵力全部砸了进去,只有四五个亲兵留在了他身边。
他的亲将吴大更是一马当先,手持一柄巨斧仗着铁甲批身,奋勇向前。
“给爷死!”
吴大一声大吼,手中战斧拉长了一击横扫,竟将迎上来的两名许昭部曲拦腰斩杀,直接腰斩成了两半。
随后脚步不停,踏前两步,又是一记弧线斜劈,把前面两人身后的一个军官给砍翻在地。
那军官从左肩到右腹,几乎被砍成两段。
吴大表现如此英勇,吴景军顿时士气再次提振,齐声高喊,亢奋之极。
在吴大的带队下,吴景军奋勇争先,各个悍不畏死,许昭部曲在余杭城中素来号称悍勇,可此时却是完全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势,被逼入下风之中。
许昭急的直跳脚,让身边的山越神射手狙击吴大。
可吴大一身铁甲,丝毫不惧冷箭,即便是破甲中箭,除非命中要害,否则也没法让吴大立刻丧失战斗能力。
饶是山越射手十分擅射,可吴大经验也极其丰富,屡次用铁甲卸力,使得自己只受到了一些轻伤。
许昭忍耐不住,想要亲自上阵对决吴大,可一旁的高岱赶紧死死的拉住对方,劝他不要冲动。
这会儿许昭还活着,许昭部曲虽然不断后退,但战线始终坚持着。倘若许昭有了不测,那这些部曲登时就会崩溃,做鸟兽四散而逃。
高岱自然是坚决不肯让许昭冒险。
眼看着战线一步步后撤,城楼之上的射手倒是起了些许作用,弓箭的威胁,使得吴景军必须分出心神来防护自己,也给许昭部曲争取到了一些喘息之机。
可吴景军依旧比许昭部曲强出太多了,纵是有冷箭的威胁,他们还是打的许昭部曲步步后退。
只是半刻钟的时间,许昭部曲竟然已经丢掉了大半个城门前防线,已经被逼到了城门门洞前面了。
按照这个速度,不消一盏茶的时间,他们就要从门洞内被逼出城去了。
眼看着城门不保,许昭再也忍耐不住,他当即吩咐身边的亲随:“分出两人,带高先生出城,其他人随我搏杀此獠!”
“明君,不可啊!”
高岱一听,登时一个激灵,赶忙大声劝说。
他和许昭是有真感情的,许昭可是救过他和盛宪的性命。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许昭去送死。
许昭却是昂然道:“孔文先生,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建功立业,若不成,则战死沙场,于愿足矣!”
当即,许昭就准备带人突袭吴大。
“说的好!”
突然,他们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稳重的声音。
许昭和高岱俱是一惊,回头一看,正见一巨汉单手提一精铁长柄月牙斧,从城外快步而入。
那巨汉提着斧子,朝着许昭和高岱拱了拱手:“见过高先生,见过许壮士。”
许昭和高岱都有些懵逼,还是后者反应更快一些,回礼的同时询问道:“请问阁下是刘征南麾下哪位将军?”
那巨汉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末将扬县徐晃,此处且交给末将,两位可在此观某斩贼。”
几句对话的时间,门洞内涌入了十多个刘封军士卒。
徐晃略微一抬大斧,朝着士卒低声喝道:“诸君,随我杀贼!”
“谨随将军之志!”
徐晃一马当先,大步流星的朝着许昭部曲连连后退的战线走去。
另一边,吴大眼看着已经逼近了门洞,眼看着大功即将告成,更是狂飙猛进,手中大斧接连挥舞,每一击都能重创许昭部曲的防线。
即便是塔盾,也不过是稍稍阻拦了他片刻而已。
其他兵器自然是碰着伤,触者死。
就在吴大一记扫击,砸开了一处空隙,看见后方已经是一片坦途时,吴大登时大喜,连续几步抢上前来,企图将突破口彻底打开。
可就在此时,突然眼前像是凭空跃出了一个巨汉。
只见徐晃从侧面闪出,占据了吴大全部的视线。
突然一声大喝,一柄比吴大手中战斧还要大出两圈的月牙重斧仿佛凭空出现一般,兜头朝着吴大砍来。
吴大顿时大惊,赶忙将手中战斧一横,想要架住对方的攻击。
可没想到的是,徐晃的月牙重斧乃是刘封在下邳亲自督造,送给徐晃的礼物。
这一柄月牙重斧名为金背开山斧,几达三十斤之重,不是徐晃神力惊人,根本挥舞不了几下。
吴大手中的长柄战斧重达十二斤,已经是相当沉重的凶器了。
可徐晃的金背开山斧是他的两倍有余,而且双方还有一个致命的差别。
金背开山斧的斧柄都是精铁打造,而吴大手中的重斧斧柄却是紫檀木打造。
吴大用紫檀木去挡金背开山斧,是他这辈子做出的最大的错误,也是最为致命的错误。
这一击之下,徐晃手中的金背开山斧直接劈碎了紫檀木斧柄,去势不减的直接砸在了对方的脑门上,深深的劈了进去。
吴大随即软倒,跪在地面上,白色的液体夹杂着血丝从伤口处泊泊流出。
眼见军中悍将吴大居然被徐晃一合斩杀,吴景军士卒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许昭部曲却是士气大振。
门洞里的高岱和许昭也是看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刚刚如此勇武的吴大竟然不是徐晃一合之将。
好在高岱很快就回过神来,冲着许昭部曲大喊道:“诸君,贼将已死!还不速速反攻!”
第335章 太史擒吴景
高岱的大喊让许昭的部曲都醒觉了过来,士气大涨之下,他们不再惊慌失措,而是变得更加勇敢起来。
尤其是许昭带着亲兵也冲了上去,身临一线。
有徐晃在前无人能挡,又有许昭带头冲锋,许昭部曲的士气涨到了顶点,许多人甚至进入了疯狂状态。
许昭的部曲中有不少是山越和南蛮,这些人勇敢彪烈,悍不畏死。
这种个性的战士在逆风中会显得缺乏韧性,抗压能力比较差,在持续的压力之下容易崩盘,即便是勇士,也会表现出寻死的举动,一旦超过压力极限,必然会直接崩溃溃逃。
可同样,这些人在顺风中却会表现的格外凶狠看,尤其是被徐晃这样的勇将一激励,那更是连生死都抛之脑后了。
吴景整个人都看呆了,上一刻他还以为成功夺回北门了,甚至都开始琢磨如何处理许昭家族了。
下一刻局势居然开始变得急转直下,亲军统领吴大直接战死,一线的亲军居然开始动摇崩溃了。
吴景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可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当即发号施令,派了两个亲兵去东西城通知部下撤退,而他本人则带着剩下的三个亲兵掉头就跑,完全不顾一线还在苦苦血战支撑的亲军。
败仗吴景可打的不少,当初追随姐夫转战中原的时候,对手可都是天底下第一档的军队。孙家军在梁东被徐荣吊起来锤,连他姐夫都惨败到只剩下十余骑南返。
所以吴景深知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部队总能东山再起。
吴景走的悄无声息,刚开始时吴景亲军还不知晓,依旧在拼死抵抗。
可随着入城的刘封军士卒越来越多,后续部队甚至有时间在城外重振队形,恢复组织度后再成建制的进入城中投入战斗,吴景亲军再也抵挡不住,军官想要向吴景寻求帮助时,才发现吴景已经不见了。
吴景的消失成了最后压倒骆驼的稻草,吴景亲军当即开始崩溃,各自开始向后逃跑。
因为道路的狭窄,有些士卒为了逃跑甚至对同袍动起了刀子。
而一线的部队则逃无可逃,又完全不是徐晃和生力军的对手,干脆扔了兵器跪倒在地,向刘封军和许昭部曲乞降。
刘封军这边还好,不会滥杀俘虏,可许昭部曲那边可就不同了,双方刚刚结了血仇,拼杀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现在突然投降,哪里收的住手。
更别说许昭部曲的军纪远逊于刘封军,更有山越,南蛮的勇士,杀性上头,根本就听不到军令了。
好在徐晃及时出手干预,请许昭下令禁止杀俘,同时命令自己的部曲后撤休整,这才让不少吴景亲军幸免于难。
不过等待这些人的也未必是好事情,除非被刘封军所吸纳,剩余的很可能要送去彭城、下邳、沛国挖矿去了。
之前笮融、薛礼旧部中,罪大恶极的一小批自然被斩首示众,罪过较大却罪不至死的,就送去了豫、徐两地挖矿。
孙策军想来也会按照这个规章办事。
吴景逃至县府,立刻命留守的二十人将马匹牵出,然后带着这二十多个亲兵直奔南门而去。
如今只有南门,才是最为安全的,其他两门说不定都已经落入刘封军之手了。
只要能够成功从南门离开余杭,那吴景就安全了。
出南门后,一路往东南而去,就是钱塘江江畔的钱塘县,而如果笔直向南,则是孙家祖地富春。
无论去往哪里,吴景都能站住脚跟,聚拢败兵,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果然,正如吴景所预料的那样,半刻钟后,他有惊无险的抵达了余杭南门。而这里的吴景军士卒已经戒备森严,却没有半点交战的痕迹。
很显然,这里还是极为安全的,并没有受到潘军和刘封军的攻击。
“将军!?敢问城中这是发生了何事?”
守门的都尉赶忙迎了上来,如今南门聚拢着五百余人,自从城北喊杀震天之后,这都尉就将墙上的守军聚拢了起来,只在城楼留了二三十人戒备,其他人都被聚集到了城门口。
吴景顾不得许多,当即答道:“许贼造反,北门已破,快开城门,随我速速撤退!”
那都尉大惊,有些不敢置信。
可看见吴景灰头土脸的,身后的亲兵也是各个惊慌失色,就知道吴景说的肯定是真的了。
于是,他也不敢怠慢,赶紧回头大喊道:“快开城门,让城楼上的人也下来,准备走了。”
吴景点点头,随后想到了什么似的,对那都尉道:“你多派几个靠谱的人,走城墙上去东门,西门,让他们赶紧走,随便去富春或是钱塘都行。”
那都尉连连点头。
此时,城门也已经打开,吴景也不嗦什么,只留下一句跟上,就冲进了黑漆漆的门洞之中。
两名亲兵举着火把超越了吴景,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此时天色漆黑,众人也不敢提升马速,一旦跑快了离开了大道,随时会摔折了马蹄。
那都尉也不敢怠慢,赶紧收拢麾下兵力,只比吴景他们晚上了半刻钟就出城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