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15节

  孙策一脸惊疑,几乎以为陈武是疯了。

  陈武赶忙凑上前道:“林胜、焦琅已至府外求见。”

  “他们怎敢来此?”

  孙策只觉得脑子不够用了,林胜是林家的家主,焦琅是焦家的家主,这两人在得知孙策兵败之后立刻就逃亡船上去了,这些天更是在港口蠢蠢欲动。

  他们眼下突然来到府外求见,这是想要送羊入虎口吗?

  当真是觉得自己投降定了,不敢杀他们了?

  孙策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眼中杀气腾腾,那可真对不住了,愿以君颈试吾刀刃是否锋利。

  陈武一看孙策的脸色,他就知道对方还是没听明白,他赶忙开动脑子,好容易才想到用词:“将军,林胜、焦琅二人是来府外投效您的。”

  “投效我!?”

  孙策终于明白陈武为啥是一脸喜色了,感情刚才是自己误会了。

  这两个人来郡守府是为了向自己表忠心的?

  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不过孙策却是强自稳住心神,询问陈武道:“这等反复小人,缘何会有这般决断?”

  陈武赶忙将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原来刘封的命令传到了北会的各个县邑。

  听说要将各县的县令、县长、县丞,以及百石以上官吏尽数下狱问弃土从贼之罪,北会立刻就炸开了锅。

  别看刘封仿佛留手了,只抓了百石以上的官吏,一个县邑中,人数最多的其实反而是百石以下的官吏。

  可实际上,关键点就在这个百石身上。

  能够在县邑中担任百石以上官吏的本地士族豪强,几乎都是该县邑中的地头蛇,实力甲于县中。

  因此,往往他们会用家族的旁系,分支以及门徒来填充下面的小吏。

  这些百石以下的小吏,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成了这些士族豪强们掌控本地县邑的助手。

  所以刘封虽然只抓百石以上官吏,可百石以下的小吏都是别人家的狗,主人被打,走狗安能不反?

  刘封一声号令,北会诸县几乎一夜之间大半反转,从酝酿背刺孙氏,献城投降,直接转变成了孙氏死忠,不离不弃。

  北会十县之中,除了刘封驻军的余暨县和虞家所在的余姚县外,其他八个县悉数跳反,就连原来不曾投降孙策的乌伤县都反了,派人到山阴向孙策效忠。

  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孙策内心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刘封不知为何突然发疯,硬生生的把北会八县给统统逼反了。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馅饼,直接砸到了他的头上。

  有了北会八县的支持,他很可能还能拉起一支队伍来,山阴城坚,而且地处要道,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忧的是,如今他身边几乎只剩下了陈武、吕范两人可用,即便把孙权、孙翊以及身边亲兵都给算上,也不过超过两个巴掌。

  一旦扩军,即便不说掌控力度,如何让新募之卒有可战之力,就足以让他头疼不已。

  除非刘封继续发疯,呆在余暨一年半载,不再东进。

  否则纵然得到这些人的助力,自己也大概率支撑不住。

  错过了这次朱治说降,下一次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可就希望渺茫了。

  “且先让他们进来。”

  

  孙策犹豫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他还是做不出决定,打算先观望一下。

  随后,孙策面见了林胜、焦琅两人。

  之前孙策在山阴城中高举屠刀,灭了包括周家、贺家在内的多个家族,林胜和焦琅看他如同屠夫,只是惧于兵威,不得不屈膝侍奉。

  可这一次,林胜和焦琅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对孙策推崇备至,言语赤裸,极尽谄媚之色。

  除此以外,两人还代表了山阴城内外其他家族豪强,一起献出了一大笔的钱粮军械以及部曲。

  此时孙策手里其实并不缺少粮食,只山阴城里就还囤有八万多石粮草,其中粮食占半数。

  他缺少的是兵力和军械物资。

  钱塘一战败的太惨了,可谓是全军覆没,丢光的不仅仅是军官团和精锐主力,还有库存的各种军械武器、甲胄和器械。

  林胜和焦琅也很清楚,直接凑出了两千七百多把长短兵器,五百余套皮甲,八十多张弓,三十多把弩,一百多面大盾。

  几乎是把山阴各个家族的老底都给掏空了。

  除此以外,还有两千三百余青壮,包括了各家最后的部曲和劳力,也可谓是倾囊而出。

  各家之所以会如此拼命,还是托了刘封的福。

  要是没他那一道指令,把这些北会的士族豪强们逼到了悬崖边缘,他们如何会把这些最后的家底交到孙策的手里。

  饶是孙策对局势相当悲观,也被林胜和焦琅的大手笔给震惊到了。

  这可只是单单一个山阴县啊。

  虽然山阴县是郡治所在,而且紧邻镜若湖,境内土地肥沃,出产丰饶,民富族殷。

  可其他七个县邑加在一起,怎么也抵挡得上三四个山阴县吧?

  那如此一来,自己可立时又能拉起一支近两万人的大军,还有山阴坚城可依。

  刘封虽然兵威甚嚣,然其北方也不安定,只要自己固守城池不失,一旦北方有事,他必然迫不得已撤军北返,或许这就是自己的机会所在?

  孙策已经被刘封打掉了许多底气,而且作为一个合格乃至于优秀的将领,他对双方实力的判断还是相当客观的。

  他可不认为自己凭借这不足两万的新兵能打赢刘封。

  孙策相当敏锐的意识到他的胜算只有一个拖字。

  接下来的数日,孙策每天都宴请朱治,而且他丝毫不隐瞒自己这边的情况。

  朱治听完之后,也是一脸震惊。

  他也完全不明白刘封这举动的意义何在。

  只是他此时已经投降刘封,严格的说,他已是刘氏臣,不再是孙氏臣了。

  而且他此来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劝降孙策。

  于是,朱治还是尽力说服孙策,而且他所言之事,恰恰都是言之有物,正中要害,俱是孙策极为担心的事情。

  其中最担心的,就是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安全。

  只是即便如此,孙策还是做不出抉择。

  朱治说的的确动人心神,可怎奈北会士族们给的太多了。

  正如孙策所想的那样,其他七个县邑也纷纷派出能够代表各地的名望之士前来山阴向孙策效忠,并且拿出了家中最后的家底押注孙策。

  北会八县的士族豪强们一共拿出来了三十多万石的粮食,一万一千青壮,各类长短兵器一万三千余把,皮甲四千九百余套,以及长弓,劲弩,盾牌等物资。

  除此以外,还贡献了一百多个铁匠,可以修缮打造军械,补充箭矢,修理器具。

  就这支持程度,当真是诚意满满。

  而且因为各县士族豪强们态度的转变,从抵抗变成了支持,使得孙策派驻到各县的兵马可以悉数抽调回山阴,而没了士族豪强们从中挑事,孙氏留守兵马中的降兵忠诚度和稳定性也大大增强。

  如此一来,仿佛一夜之间,孙策竟然又成了拥兵两万的大军阀。

  不过孙策自己却很清楚,他这两万兵马着实虚弱的很,如果拉出去和刘封野战,但凡能够在对方的全力猛攻下支撑得了半个时辰,就算他孙策用兵有白韩之能了。

  朱治在山阴一连待了七天,始终没能说服孙策。

  孙策虽然没有说出拒绝的话来,但他不断收纳北会士族豪强的投效,编练士卒,调动物资,怎么看都不像是投降的样子。

  朱治最后也就熄了劝降的心思。

  这都已经七天了,再不回去,恐怕刘封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叛变了。到时候就算自己回去了,那边也会怀疑自己是故意在给孙策争取时间了吧?

  到了这地步,朱治坚决拒绝了孙策的挽留,然后告辞离开。

  朱治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回余暨,立刻求见刘封,想要向对方请罪。

  “朱公何罪之有?”

  刘封却是一脸疑惑,虽然朱治去了十余天,可若是朱治要叛变,根本不需要回来。

  若是说劝降失败,那刘封也不会治罪于他,毕竟此时孙氏降军从上到下情绪还是比较紧张的,没必要为这点小事而徒增风险。

第361章 仲谋来投

  朱治闻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放到刘封身前的案几上。

  “治无能,未能说服伯符来降。”

  朱治紧跟着道:“此信乃是治出发之前,将军交予我手,命我在伯符愿降之后交予他手的书信。此番出使,未能说服伯符,故此将此物完璧归赵。”

  刘封的目光在书信上掠过,这书信原封不动,火印齐备,显然确实没有被打开过。

  刘封嘴角逸出一丝笑意,朱治和孙策要是知道这封书信中的内容,恐怕会大跌眼镜。

  此书信中,乃是给孙策下了一道命令,令其聚拢北会的反对势力,然后配合自己一战倾之。

  孙策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不论他此时降不降,都得给自己当对手吧。

  只是孙策却错过了一个保全家族的机会。

  若是听从自己命令行事,那不论如何,他的母亲吴国太和孙权等弟弟妹妹们总归是安全了。

  可他现在选择的这条路,恐怕只有满门族灭这个下场了。

  “既然孙策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两军自当对战沙场。”

  刘封摆了摆手,安抚朱治道:“朱公此去虽未建功,此事却也怪不得您,且先回去休息吧。”

  听见刘封的安抚,朱治心中稍安,于是告退离去。

  此时,赵云、周瑜两支军队已经分别动身,一自钱塘出发,取章安(后世台州、温州部分地区),永宁(温州市区)为中继,兵发候官东冶。

  周瑜则走水路回长江,逆流而上,自彭蠡泽而入豫章。

  余暨县中已经只剩下了刘封亲自统领的主力大军三万人,以及朱治所部三千余众和两千孙军剩余降兵。

  刘封的主力大军本来有近六万众,钱塘江南一战,折损了五千余人,伤员送回钱塘养伤,战死者则暂埋于当地,不过俱是竖立墓碑,并立一大型纪念石碑,上刻军士功绩。

  这五千折损,很快被刘封自降兵以及江东青壮和投效的游侠豪强之中挑选善战者填补。

  如今高顺、贾逵所部俱是已经补充完整,恢复了原来六、七成的战力。

  接下来还有一段时间给他们整备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力还会继续提升。

  同时,因为吴郡、丹阳等地已成大后方,而且局势安定,潘璋、徐盛两部已经开始南下,同时张允、许昭也各自统兵千人,过江参战。

  同时,刘封还诏令乌程严白虎、由拳王晟带兵南下,过江助战,兵力不得少于六千人,还需是精兵。

  不论是严白虎,还是王晟等人,乖乖听话,日后可以带往北方效力,要是不听话,那解决孙策之后,大军北方还师,顺道正好扫平他们。

  以此兵力集结来计算的话,刘封军最少依旧能够保持三万九千主力,并朱治所部三千余众,合计四万余大军。

  若是严白虎和王晟乖乖听令,那兵力更是能高达近六万之众。

  刘封在余暨县内修整疲兵,秣兵历马。下辖贾逵(六千人)、太史慈(六千人)、高顺(四千人)、樊能(四千人)、于麋(四千人)、潘璋别部铁甲士(两千人)以及徐晃所部三千步卒。

首节上一节415/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