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日毕竟是输了,你们是我的部下,你们输了,那我这个主官必然有过,我当与诸君一同受罚!”
刘封的回答震惊了士卒们,这些人什么时候见过刘封这样愿意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贵人?
更别说刘封不仅没有埋怨他们输了,还在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获胜,还跟着他们一起受罚吃苦,这让丹阳兵们恍如身在梦中一般。
刘封与王贵的问答渐渐的传了开去,不但旁边啃骨头吃下水的徐盛部听说了,就是正在吃肉的曹猛部也听说了。
这些人和刘封身边的丹阳兵并无二致,想法自然也一样。
一时之间,校场中沉默了下来,就连曹猛部手里的肉仿佛都不香了。
倘若这个时候给这些士卒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也不知有多少人会选择继续吃肉,又有多少人会选择过去同刘封一起吃粟米了。
刘封却像是感觉到了这些情绪似的,他站起身,朝着其他两部喊道:“诸君,汝等可是今日的胜者,理应享受胜果和犒赏,怎能如此消沉!”
“汝等今日获胜,当食肉,可明日却未必还能获胜,诸君可要再接再厉,明日,封当与胜者一同食肉!”
“喏!”
众人一听,顿时咧开嘴笑了起来,大声迎和着刘封。
当夜,刘封并未回府,夜宿于军营中。
丹阳兵士气大振,渐为刘封所信。
刘封要留下夜宿军用,夏侯博和傅士仁可就傻了眼,他们没接到这样的命令啊。
幸好刘封下了新的命令,让他们俩回州伯府复命。
夏侯博和傅士仁匆匆回府,然后立刻就被刘备给叫了过去,后者早已经吩咐门卫,等他们回来后,立刻传报接见。
夏侯博和傅士仁感觉嘴巴有些泛苦,都不知道一会儿见了刘备后该怎么汇报。
难道真的只能回报说自己这群人在校场外坐了一下午,看着少主刘封带着丹阳兵们排成军阵站阵吗?
其实和后世不同的是,这个时代也有类似于站军姿的举动,不过这种举动更多的是演练阵法时的附属品,而不是一种成体系的训练方法。
因此,夏侯博和傅士仁把刘封的站军姿,误会成了演练阵法的站阵。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刘备。
此时,大耳哥正和自己的两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起用膳。
一看见夏侯博和傅士仁,刘备就丢下筷子,有些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浩然、君义,你们俩可算是回来了。且坐下说话,把今日封儿在校场所做之事,为备详细道来!”
夏侯博和傅士仁没办法,只能实话实说。
刘备毕竟是拜过名师,跟过大儒,读过经典的。
夏侯博两人刚讲完了个开头,刘备就笑了。
“大哥,你在笑什么?莫非俺那侄儿又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
张飞一看自己家大哥笑的这么开心,就知道一定是自己大侄子让他得意了。
“贤弟谬赞了,不过是个立木悬金的典故罢了。”
关羽也笑了起来,他一听到立木悬金,就知道自己家好侄儿是何目的了,忍不住和刘备夸赞道:“居然是立木悬金,封儿当真博学多才,少年早慧啊。”
“大哥、二哥,这是何意?”
张飞瞪大了眼睛,清澈的目光中透露着强烈的好奇心。
刘备得意的摸着胡须,一边给自家三弟,以及到现在都不知就里的夏侯博、傅士仁两人一起解释了一番立木悬金的典故。
“封儿此举,应是取信丹阳士卒。”
二爷摸着美髯,频频点头:“好啊,此举甚好。欲得人,先立信,得人信者,无往不利啊。”
“《左传》有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今日之事,足见封儿已得左传精髓。大哥,可喜可贺啊。”
二爷的夸赞,让刘备如饮甘霖,醺然欲醉。
“二弟过誉了,过誉了。”
刘备眼睛里的得意都快溢出来了,却故意板起脸来摆着手:“如此夸奖,让小儿听见,恐怕还真以为自己有了能耐了,可不能如此助长他的骄气。”
关羽心中苦笑,自己大哥平时喜怒不形于色,可怎么一提到自家好大侄,立刻就变得如此轻浮起来了。
不过对于刘封,关羽也是很满意的。
其实从刘备任平原相开始,关羽和张飞的地位就开始明显与其他人不同了,甚至连简雍也已经跟不上这个梯队了。
关羽、张飞日后彻底从元从中脱颖而出,变成刘备的宗室,正是从此刻开始的。
是的,关羽、张飞日后可不再是元从派了,他们两个人已经变成刘备的亲兄弟,真正的宗室了。
也正是因此,元从派才会彻底没落,仅仅靠简雍、赵云可是撑不起这么大一个派系的。尤其是历史上的赵云只能算半个元从,因为他本身就来的晚,中间还离开了七年。
傅士仁日后对关羽心怀怨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羽成功的将心态和利益完全调整为了宗室角度,完全抛弃了和元从派的亲故关系。
刘关张三人都是宿将,对于如何领兵自然也都有自己那一套。
哪怕是张飞,分到他手里的丹阳兵,此时也已经消化了大半了,这就是刘备最幸运的地方。
他起于微末,可身边居然聚集起了两个神将级的左膀右臂,还对他忠心耿耿。
只是现在看起来,刘封竟然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夏侯博和傅士仁两个人在刘备的催促下继续说着当时的情况。
刘关张三人的眼睛随着夏侯博两人的叙说不断的变大,变亮。
刘备和关羽是看懂了刘封手腕的高明,以及效果的出色,而张飞张三叔,则只是单纯的眼睛大,以及眼睛中纯粹的明净了。
却没有人能看懂刘封极力想要推动的平等,哪怕只是非常粗糙简陋的同赏同罚。
毕竟在这个年代里搞突然大搞平等,实在是太过魔幻了,刘封也只是想初步调和拉近一下官兵之间的距离。
毕竟官兵一体,才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后世的那支军队之所以能一扫百年耻辱,单挑十七国联军,做到了世界第一的官兵一体,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因。
哪怕是现在这个时代,为什么将领的亲兵战斗力要远胜于普通士兵,还不是因为亲兵们从人身自由到将来全都和将领绑死了,这也算是另类的官兵一体化的表现吧。
当听到刘封夜宿军营,不回府过夜的时候,刘备笑了,脸上满满的宠溺。
“这小子今晚不回来了?”
“是,少主说他身为主将,自然应该夜宿军营。”
刘备流露出军痞的模样,笑骂道:“黄口小儿,也敢妄称主将,真是好大的军威。”
“行了,辛苦你们俩了,且先下去休息,明日可继续前往校场,如有情况,可随时报于我听。”
夏侯博和傅士仁冲着刘备行了一礼,然后告退离开。
刘备有些得意的望向关羽、张飞二人。
后者心中咯噔一下,似乎有什么熟悉的场景又要重现了。
“两位贤弟,生子当真不幸,你们且听为兄道来……”
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今天爆发!先上两更一万字!5点还有加更!
第92章 自以为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订!26)
刘封这一晚睡的自然是极不踏实,别的不说,光脚臭和汗水的味道,就足够让刘封好受的。
不过总算他还是挺了过来,要知道在白天时,刘封也是跟着一起训练的,辛苦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士卒。
到了晚上,人实在是太累了,后半夜的时候,又困又乏,哪怕臭气还是一直在往鼻子里钻,他也毫不在意的昏睡了过去。
天亮之后,他又赶紧起床。
这一次,刘封倒是没有玩什么半夜巡营,为士卒披衣盖被之类的事情。
因为形象不符。
刘封自己都还是个少年形象,跑去干这种事只会事倍功半,效果远远不如大耳哥这种年纪来做的好。
况且他要的是士卒行令禁止,团结一心,看重的是组织度,照顾底层士卒的事情,最好能让底层军官主动去做,这样也有利于官兵一体。
原本刘封这一段时间是打算先泡在军营里,和士卒们朝夕相对,先加深印象、好感,增重权威的。
可谁料到才刚待了一天,竟然就有事找到了他这里。
第二日中午,跟着一块儿训练的刘封才刚准备吃午饭,结果发现刘法居然找了过来。
他禀报的事情相当重要,乃是之前韩循后续。
韩循此人在十多天前,曾向刘备进言派遣使节前往长安见驾。
刘封得知之后,觉得此人提议心怀鬼胎,力劝刘备施以缓兵之计,然后派人暗中监视韩循,想要查出他背后之人是谁。
韩循之前表现极其平庸,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突然能想到这样的计策,属实让人奇怪。
因此,刘备也从善如流的答应了刘封的请求,派出专人监视。
只是这半个月来,韩循除了上直,就是归家,连普通的走访亲朋都没有,老实的有些古怪。
自然,刘备这边也一直抓不到对方的尾巴,于是放了个诱饵过去。
终于,在昨天晚上,等了许久,最终却等来刘备拒绝的消息后,韩循再也坐不住了,在天黑之后,悄悄出门,前往幕后黑手处。
得到消息之后的刘备,让刘封回府商议。
刘封得到消息后,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往州府而去。
当他到达州府时,正看见一个国字脸,满脸短须,颇为威严的壮汉守在门外。
看见刘封后,他立刻迎了上来。
“在下陈到,受使君之令,在此等候公子。”
“哦?”
听到对方是陈到,刘封心中吃了一惊,面上虽然依旧不露声色,但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对方几眼。
陈到在某种地方,真的和赵云很相像,两个人一样的低调,一样的忠诚,只是陈到要更低调一些,也更服从刘备的命令,不会擅作主张。
遇到事情,赵云会犯言直谏,甚至会担心刘备犯错而提前进谏,这一点其实是相当扯淡的。
历史上,赵云曾经劝刘备不要杀俘,这不是说赵云劝的不对,而是时间点非常不对。
因为当时刘备根本就没有想要杀俘虏,而且刘备一辈子都没几次杀俘虏的前科。
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大庭广众的这么劝说,简直是把刘备架到了火炉上去烧烤,弄的刘备一脸懵逼。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俘了,你劝我是几个意思?
甚至因为这句话,还差点引起了俘虏们的暴动。
都要杀俘了,还不暴动等死吗?
可最后,刘备也只是好言解释,我没有想要杀俘虏,子龙你说的没错,但下次别说了。
从头到尾,刘备都没有责怪赵云,这份气度,真是有人主之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