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派人来议和了。
袁绍不仅仅派了心腹谋士辛评出使徐州,尝试同刘备议和,结束青州战事,更派出郭图前往雒阳,光明正大的请求朝廷和天子调和青州冲突。
袁绍这一手大大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实话说青州战事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对于双方都是一种纠结了。
袁绍固然不想打,刘备其实也想要停手了。
利县大败之后,除非刘备加注,而且还得是大规模加注,否则绝无可能有大的斩获了。即便能击败袁谭,沮授那两万人可就在临淄待着呢,刘备军根本没有机会扩大战果。可若是想要创造机会,那就得增兵,最少三五万人,得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能将沮授所部也一并考虑进去。
这就得刘备压下自己手里绝大部分的筹码了,不但风险太大,而且收益也严重不足。
增兵又不是刘备一个人的能力,袁绍也一样可以继续增兵。河北光是拣选出来的冀州军就有十五万众,这还没算十几万各州郡兵,以及被裁汰的近十万孱弱老兵。
真要比拼后劲的话,只要刘封不下场,袁绍还当真不虚刘备。
袁绍这次可谓是双管齐下,也不怕曹操在中间作梗,或者说他其实还希望曹操能出手阻止。这样一来,刘备这个老实人就能看清楚曹操的真实嘴脸,也就不会再同自己纠缠了。
只是曹操也不会那么傻,而刘备也不会真那么老实。
因此,不但朝廷当真下诏调停,刘备也礼遇了袁绍的特使辛评,并答应了双方和睦的请求。
随即,前线开始脱离接触,双方各自撤军,以巨昧水为界。
刘备这次出征,好歹拿回了北海国的郡治剧县,并周围十几个县邑。这些县邑虽然大部分属于北海国,可之前实际控制人一直都是袁谭麾下的豪强势力。
袁刘达成和睦,曹操还派使前来表达感激。正是刘家出兵青州,才有效的迟滞了袁绍对河内的行动,使得其至今为止都没有能动手,曹操只要不是傻了,于情于理都得派人来感谢这一下。
当巨昧水两岸的军队撤离之后,整个中原大地竟然彻底安宁了下来,再没有一处大型战火。
上至公卿,中至士豪,下至百姓,都在享受这难得的和平。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大战之间的间隙,是下一次战争的准备期。
此刻珍贵的和平,不过是为了下一次更大规模战事的蓄力。
**
时间过的很快,春耕之后开始夏收,夏收之后又要抓紧夏播,紧跟着又是秋收。
一年最好的季节,不但意味着丰收,也意味着一年的辛勤终于迎来了休息。
大汉十三州,除了交州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冬日都是休息的好时间,而且因为御寒衣物的昂贵,大部分家庭都只会选择猫冬。而且就算是猫冬,也会有缺乏燃料而导致全家冻毙的危险。
不过总体而言,百姓们还是期盼着秋收的。
与北方相比,交州的百姓冬日要好过的多,虽然体感也会感觉阴冷,但至少没有冻死的风险。而且相比起夏日的酷热和多虫,冬日反而要干净许多。
因此,蒯越给刘封送来的计划中,预定的正是秋收之后动兵。
其实说是秋收之后开始动兵,可暗中的侵蚀行动早就已经展开了。
蒯越以吕岱、陆逊、吕蒙、廖化、文聘五将为核心,各自领精兵两千,并辅助以四千青壮民夫,配给海量各类物资,沿着五条线展开侵袭。
第一条线乃是自交趾出发,以廖化为主将,沿红河一路北上,以财帛珍玩收买沿途土司、酋长、豪强,并许给盐铁茶贸的好处,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这些人帮助汉军稳定后勤线,不得阻挠往来船运。
第二条线乃是自郁林郡出发,走温水一路入益州郡,至后世贞丰县处,兵分两路,一路以陆逊为主,继续走温水,绕至益州郡,收买沿途土司、豪强。
另外一路,则是以吕岱为主,转入江,一路北上,直入犍为郡属国,为主力大军打前哨。
第四条路线,则是自荆州武陵郡出发,沿延江水一路向西,至郡中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着沿江向西,进入犍为郡属国北部,另一路则是转入汉水(后世三岔河),直抵犍为郡属国汉阳县(即后世六盘水)。
这两路分别由吕蒙和文聘负责。
至于孙策、黄忠和魏延,则各领两千精兵作为预备队,哪一路前进受阻,无法用常规手段解决问题,迫不得已必须开战剿灭,则出动他们三部进行增援,期望以他们这三员悍将的优异战力,尽快解决掉出现的问题。
自去岁交州计划成型之后,蒯越就已经开始了蚕食计划,并为下一阶段的计划做铺垫准备。
经过整整一年多的蚕食、侵蚀、拉拢,进展的十分顺利。
这并不仅仅是蒯越等前线将领们的功劳,后方的刘封其实才是真正的首功之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雪盐、霜糖、香油、茶叶、铁质器具实在是太过抢手,供不应求。沿途的土司、豪强、酋长几乎无一不被这些东西给征服了。
即便是最为顽固倔强的老蛮夷,也在得到保证不侵犯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土地财产后,也愿意担保为汉军保障后路。
前提便是需要给足他们蛮夷的贸易份额,这个份额具体是多少,自然需要双方洽谈。
不过一般而言,这些土司、豪强、酋长们虽然胃口极大,但却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而且汉军的强大,以及合纵连横,也使得这些人即便想要耍横,也得考虑考虑是否能挡得住汉军。
西南这些蛮族和少民的装备,可是连荆蛮、山越都远远不如。
这些地方的人太过穷苦,经常衣不蔽体,生活条件比起山越来还要恶劣许多。
山越虽然也生活在大山中,但他们四周就是平原,一旦下山,就能接触到汉人。不论是劫掠,还是交易,总也能获得一些生活物资。
可这里的蛮夷可就难受多了,到处都是大山,下了山后举目四望,四面八方依旧都是大山。而且这里的汉民很少,就算有,许多汉民过的甚至还不如蛮夷,甚至本身也已经蛮夷化了,哪里还有布匹、工具这些东西和蛮夷们做交易。
因此,大部分的土司、豪强、酋长们对于汉军的到来居然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土司、豪强和酋长们也要穿衣吃饭,也得给自己的女人好看的汉衣,给孩子们甘甜的霜糖。如果能够再给自己和部落里的勇士购置几把锋利的宝刀利剑,那可就再美满不过了。
偶尔有一两个不开眼的,都没来得及动用孙策、黄忠和魏延,就直接被前线的将领联合周围的土司、豪强、酋长们给围剿了。
子女土地牲畜平分,粮食则归了汉军。
至于据点,主要看位置,若是位于沿江,而且附近能兴修小型,甚至是微型港口的,那汉军就拿下,充作预备的前进基地,用来囤积粮食军械等物资。
如果是远离沿江地带的,那汉军就直接放弃,让周围的土司豪强们自己分配,汉军不掺和。
靠着雪盐、霜糖、香油、布匹等拳头产品,蒯越的交州军势如破竹,一年的时间已经深入益州南部上千公里,各条战线皆是捷报频传。
汉军在益州南部的所向披靡,别说远在雒阳的朝廷、天子和曹操不知道了,就是成都的刘璋也是全然不知,甚至连永昌的雍、越的高定都没得到消息。只有的朱褒听到了些许风声,但他也只被汉军商人的伪装所蒙蔽了,没有重视起来。
如今,蒯越奏请刘封发动,正是因为各条战线的条件俱是已经成熟。
交趾的红河线已经进入了益州郡,郁林的温水线,也已经打通到了毋单县,距离味县已经只剩下了两三百里地。其他几条支线,也都进展顺利,成功的掩护遮蔽了主线的侧翼。
此时发动,秋高气爽,可一举拿下益州郡,并以此为前进基地,然后等到明年开春,向着成都平原发起冲刺。
刘封并没有第一时间回信给蒯越,而是先下令让蒯越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亲自前往江陵视察战备。
路过夏口的时候,顺便还检查了一下武昌城的进度。
和武昌比起来,汉阳(鲁山)城作为军事中心,目前的地位是比不过前者的,因此刘馥、孙权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放在武昌上,汉阳的进度有些严重拖后。
但随时而来的是武昌城进展十分顺利,进度还提前了不少,尤其是港口,已经修建完毕,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到了江陵之后,刘封的心情就更好了。
诸葛亮在江陵积极调度,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军械、以及各种物资。其中尤其是粮食部分,诸葛亮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调度,其供应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长江这一路兵马的所需。
简单来说,就是交州军断粮了,只要能和荆州军会师,光靠江陵的存粮就能单独供应两军所耗五个月以上。有了这五个月的缓冲时间,刘封自然能紧急调度,从徐州、豫州、扬州征调粮食过来援救。
由这点可以看出,诸葛亮依旧是那个谨慎敏行,思虑周道的性格。
“孔明,以你之见,蒯异度之奏请,是时候应允了吗?”
第541章 纳征使团
“可也!”
诸葛亮竟斩钉截铁的回答道:“主公,天若予之,不取反受其害。”
刘封有些吃惊,没想到诸葛亮竟如此果决。
诸葛亮的话还没有结束,他继续说道:“如今中路军也已经准备有八成之数,且按照原定计划,本就是交州先行,荆州后动。且长江之上多有险阻,需一一拔除,主公可先令蒯将军发动,中路荆州战区则可跟随其后,自由决断。”
刘封微微点头,其实这些事情刘封也早就已经拿定主意了,但他莫名的就是想听听诸葛亮的意见。如果对方的意见和自己一致,那自己的信心无形中就会提升很大一截。
如今江陵已经集结了大量舰队,包括董袭、蒋钦、周泰、甘宁、陈武、朱桓、黄盖、凌操、苏飞整整九支舰队,兵力五万余人,悉数全是精锐,其中一万八千名精锐士卒具有野战能力,不逊于一线主力的精锐部曲,剩下三万六千人中的半数也有一定野战能力,可以伴随精锐登陆作战。全军配备皮胴,少数精锐更是备有全套配件,长短兵器,以备陆战所需。
与水军相对,陆军则以周瑜军为主力,先前东调至豫州的部队已经悉数调回,原有防区则由摧锋、挽澜两军分兵驻扎。同时,这两军也从进攻态势转入防守。
如今的周瑜所部辖制周道、周宾、祖斌、徐逸、袁雄、孙静六大校尉,总兵力为两万四千人。
其中周道是周瑜的庶兄,周宾是吴县阳羡豪强,主动投效刘封,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为刘封安排至周瑜麾下,现在担任校尉之职。
祖斌则是祖郎的弟弟,在丹阳、豫章交界处为周瑜所败,随后被擒。后跟随兄长一起投降,被安排在周瑜麾下作战。
如今祖郎被调去了襄阳贾逵麾下,祖斌接替了兄长的校尉之职。
徐逸、袁雄两人皆是孙策麾下悍将,身经百战,颇有军略,被刘封安排至周瑜麾下听用。
孙静则是孙坚的弟弟,孙策、孙权的叔叔,在第一次钱塘江之战时,压注孙策,帮助其走查渎古道,偷袭高迁屯,成功大败王朗,一举夺得会稽。
可在紧随而来的第二次钱塘江之战时,为刘封所聚歼,其长子当场战死,本人也被俘虏。
孙策投降之后,孙静也被释放,前年被刘封安排,带着富春孙家子弟至周瑜麾下听用。
不得不说,孙家自孙坚这一代开始,人才当真是井喷式的爆发。可惜孙家心不齐,否则孙家在历史上显然能走的更远,更高一些。
不过刘封倒是无所谓,让孙家人去替自己打仗就好,反正死了也不心疼。
至于高级军事岗位?
这怎么可能,不是所有功劳都会有相应报偿的,更何况孙家本身就有政治污点,不但是降将,而且还是被刘封彻底击败后才投降认输的。
因此,孙家眼下对刘家的威胁是愈来愈小,几近于无了。
这两年整个大汉帝国都进入了和平期,尤其是连年征战的刘封军,更是整整小两年没有大动干戈了。
刘封大刀阔斧,对军队中校尉、司马这一中层骨干进行了调整,拆分,合并以及对调,务求麾下将领不得长期掌控同一支军队。
如此一来,再搭配上监察委制度,刘封自可高枕无忧。
目前的兵力已经足够,光是水路两军的战兵就高达三万以上,总兵力更是超过了八万,这还仅仅只是长江战区荆州军这一路。
若是算上交州军的话,那总兵力妥妥的超过十五万了。
刘璋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人,其中具有野战能力的精锐就更少了,而且必然还要分出部分兵力驻扎涪城,以防御来自汉中方向的威胁。
这是妥妥的优势在握。
刘封点点头,斟酌了下后,以询问的语气说道:“此番入蜀,孔明可有意建立功业?”
诸葛亮神色镇定,但眼中依旧闪过一丝喜悦:“固所愿尔,不敢请也。”
“善!”
刘封当即应允:“既如此,那中路军发动之时,我以凌统为主将,辅以傅彤和霍家兄弟,领精兵四千,设置一别部,交由你全权负责,随周瑜所部行动。”
以诸葛亮和陆逊的资历,等打完入蜀这一仗后,也就具备独立领军能力了。有了他们二人为自己执掌部分精锐新军,再以二人为下一梯队的统帅备选,自己的位置无疑就更稳固了。
诸葛亮压下心中的喜意,躬身应命道:“喏!”
“不必如此。”
刘封笑了起来,想起一事道:“如今我即将成亲,这次回去之后,就要动身北上迎亲。之后孔明汝与吾妹之事,也可提升日程了。”
之前刘封定下年中迎娶糜氏和曹氏,因为入蜀攻伐的事情,显然又推迟了。
毕竟这样的大事,很容易将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以刘封的政治手腕,不难看到其中的好处,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推迟到了年底。
刘封作为嫡长子,他成亲了之后,下面成年的妹妹们即可开始谈婚论嫁了。其中大妹妹刘琬已经及笄,也到了可以许人的年纪,刘封就力劝刘备将其许配给诸葛亮。
如今诸葛亮也已经和刘琬定亲,只等刘封婚后便可成亲。
听到刘封提起婚事,诸葛亮白皙的脸上浮起了红晕,显然也是有些羞赧,反倒是年纪较小的刘封哈哈大笑起来。
跟诸葛亮商议一番之后,刘封做出了决断,回信蒯越,应允其奏疏所请,全力支持其展开行动。
随后,刘封又找来周瑜、诸葛亮以及荆州地头蛇庞统,将整个中路军事务交由他们三人负责,又以董袭、周泰、甘宁三人为水军都督,周泰为大都督,董袭、甘宁二人为副都督,都统水军,听候周瑜、诸葛亮的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