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585节

  刚入益州的时候,陆逊一行人走的是水路,两岸的土司、豪强、酋长们也早已经被侵蚀,不但不会阻挠陆逊行军,甚至还会趁机出售粮食、干肉等物资。

  陆逊所走的温水乃是后世的南盘江。

  南盘江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相对温暖,河流一般不会结冰,且该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即便是冬季也一样具备行船的基本条件。

  不过,两月至五月是南盘江的枯水期,水位会有所下降,可能存在浅滩、礁石等阻碍行船的因素,但只要小心避让,依然可以行船。

  陆逊他们出发时,是十月中旬,正是温水行船最适宜的时间段。此时的温水流速没有丰水期那般湍急,这对于需要逆水行舟的陆逊所部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这个时间段虽然已经结束了丰水期,但水量却并不小,就连一些大船都足以通行,这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陆逊一行人乘坐的船队大部分都是小船,其中最大规格的艨艟也不过三十人级的。不过船只的数量却是很多,其中不少船只里面装载的并不是士卒,而是后勤补给。

  可即便这样,陆逊他们也时不时的需要上岸行军。

  比如遇到险滩时,士卒上岸行军不但能减轻船只的负担,减少吃水深度,使得船只能够更加安全的通过危险地区,而士卒们登陆行军也会更加安全一些。

  陆逊他们自郁林郡出发,目的是犍为郡属国,总路程近三千公里,即近六千里地。

  这也是为什么蒯越进言刘封,让他们现在就出发的原因之一。

  如今靠近交州一边,近千里地的土司、豪强、酋长们已经被汉军所拉拢,双方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合作,有了一定的互信。

  可更深处的土司、豪强、酋长,虽然有联系,但却远不如外围那些值得信任。

  因此,蒯越需要陆逊他们作为前驱,深入西南,最好是能够一举拿下益州郡、犍为郡,以此来作为前进根据地。

  一旦达成这个战略目标,那么蒯越将会双管齐下,一边从交州输送粮食、军械等物资,一边拉拢当地土司、豪强、酋长,再以珍贵的货物来换取当地的富裕粮食,以达到尽快满足大军所需。

  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蒯越便会亲自带领大军出发,前往犍为。预计最终动用兵力大概在七至八万人,其中水军两万五千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参与具体战事,水军的任务是负责护送、运送后勤补给。

  一线作战部队大约是三到四万人,这些人是交州军的精锐所在,负责最终进入成都平原的战役任务。他们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大战略的成败得失。

  剩下的一至两万人则是二线作战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护驻守陆路补给线路沿线的重要据点、前进基地、仓储和关键兵站,并负责转运、协调、护送物资。

  总计兵力大约在七八万人左右,倒不是交州军没有更多的兵力了,而是这已经是后勤压力的极限了,若是人数继续增多的话,后勤就可能会跟不上所需了。

  因此,在交州本部还有一支预备队,以应对突发情况,但常规情况下,这支一万人左右的部队是不会参战的。

  “将军。”

  突然,前方斥候回转了过来,脸上带着浓浓的愤恨之色。

  陆逊当即问道:“何事?”

  斥候不敢怠慢,很快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前方要隘处的土司居然设下卡哨,禁止陆逊等人通过。

第543章 拒贿破寨

  陆逊眉头微皱,脸色沉了下来。

  虽然陆逊一直都是以低调谦逊的面容示人,但内里却从来不是什么真正的滥好人,要不然也不会有小心眼的名头了。

  历史上得罪了陆逊的人,除了孙十万和潘璋外,可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走,去看看。”

  陆逊亲自带着一众将佐登上了前面的高坡,望着前面的岗哨。

  此时,整个队伍已经停顿了下来,然后自动的组成了一个个小阵,并分出人马开始占领道路两侧的制高点。

  这一切的行动都不需要陆逊亲自指挥,因为在刘封制定的操典当中就详细的规定了这些。中下级军官在进行培训时,主要学习的就是类似的教案。

  之所以会结成小阵,主要还是地形问题,道路总共不过两三米宽,狭窄的地方甚至只有一人宽,在这种地方结大阵简直是痴人做梦,相反五人一阵的小阵却是如鱼得水。

  陆逊爬上山坡之后,看见前方两里处有一道峡口,而在右边的山坡上立着一处寨子。

  寨子不大,大约只有一百多步长,五十多步深,占地面积大约有九千多平方米。

  可问题是,这个寨子是建在山坡上的,并非平地,因此不但地形很不规整,而且到处都是险坡,可利用的面积要远远小于实际面积。

  饶是如此,这个寨子里也有两千多号人,其中青壮六百多人,绝对算得上是附近百里之内的大寨了。

  六百多青壮,再加上坚固的营寨和险要的地形,也难怪这里的土司敢阻拦陆逊他们的前进了。

  “将军,怎么办?”

  说话的人是陆逊的心腹爱将鲜于丹。

  此人乃是吴郡人,为陆逊所招揽,其人身材魁梧,擅长身披重甲,冲锋陷阵。在陆逊麾下,他和另外两名勇将李异、谢旌三人并为爪牙,战则争先。

  “将军,小小蛮夷,也敢对抗天兵。”

  一旁的李异面露狰狞的冷笑:“您给我五百人,并两百副铁甲,一个时辰之内,属下必将贼首擒于将军阶前,任凭将军处置。”

  谢旌一听,顿时急了,他的话全让李异给说了,赶忙嚷嚷起来。

  “将军,我只需三百人!”

  鲜于丹恶狠狠的瞪着两个兄弟,此刻完全没了以往沙场上的同袍之情,只恨沙包大的拳头不能砸在对方脑门上。

  “好了。”

  就在鲜于丹要爆发之际,陆逊仅仅只是两个字,就立刻让这几个势如水火的虎将收敛了怒容,一个个小心的望向陆逊。

  陆逊对此恍若未觉似的,眼睛看着远处的山寨,心中则思索着。

  又过了片刻之后,陆逊突然开口,发号施令气力:“正彤。”

  鲜于丹眼睛一亮,赶忙大声应道:“卑职在!”

  陆逊吩咐道:“你带五百人,配两百铁甲,一百塔盾,两百劲弩,自东面大道进击,若不能破寨而入,我当军法从事。”

  鲜于丹丝毫不担心军法,眼中只有得授任务的大喜之色,迫不及待的应答道:“将军放心,若是破不了这吊寨,不消将军行军法,卑职愿提头来见!”

  李异和谢旌两人目露嫉妒之色,恨恨的瞪着鲜于丹,可后者却是得意洋洋的了两个好友一眼,毫无半点惧色。

  “嗯……”

  陆逊只是淡淡点头,连眼神都没移开过,接着又呼唤道:“伯殊。”

  刚刚还在和鲜于丹互相瞪眼的李异心头大喜,赶忙应声:“卑职在此。”

  陆逊伸手遥遥指了指一个方向:“你带两百人,只着皮胴,持长刀,配百把大黄弩,自寨后小道上山,自后突袭,呼应正彤在寨门处的攻势,不得有误。”

  李异认真的记住了陆逊所指的位置,重重点头:“卑职清楚,请将军放心,卑职必竭尽全力,配合正彤行事。”

  “善。”

  陆逊满意的点点头,首次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先是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才将目光落在李异和鲜于丹身上,道:“眼下是未时三刻,我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酉时前我要进入此寨。”

  “喏!”

  鲜于丹和李异两人大声应诺,随即转身离去。

  随即,鲜于丹点了五百精锐士卒,然后从西南矮脚马和骡子上卸下铁甲,强弩,开始装备。

  同时,李异则点了两百人,轻装简行,只是带着短兵和劲弩绕道山林,朝着山寨后方摸了过去。

  两人配合数年,久在陆逊麾下,这次出征的两千精锐又是陆逊所部积年的老卒,指挥起来如臂指使。

  陆逊也就站在山坡上看着对面的营寨,里面也是人头晃动。

  几个木质高楼上人影攒动,显然是对面的首脑人物。

  陆逊所料的确不错,高楼上那几人正是山寨的土司和几个头人。

  这个山寨姓龙,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土司,麾下有大小六个寨子。峡口这一个寨子是他最大的一个山寨,寨民足足有两千三百多人。

  龙家所占据的这个峡口很是重要,往前再走十五里地,便能重新和温水汇合,那里也是过了险滩之后可以重新登船的地方,而如果不走这个峡口,想要绕路的话,那足足得绕上三百多里的山路,而且还很不好走。

  龙家占着这个峡口,仗着地利的优势,征收往来商旅的过路费,赚的盆满钵满,又从来没见过汉军,虽然一下子看见这么多精悍的男子也很震惊,但财帛动人心,最终还是咬牙拒绝了陆逊他们通过的请求,并向陆逊他们索取高额的过路费,每人竟然要一升食盐或相应价值的财货布帛。

  这过路费虽然昂贵,但对于陆逊来说却并非拿不出。

  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两千人的队伍,拢共也不过二十石,而且龙家要的还是粗盐,如果拿雪盐抵账的话,就算对方狮子大开口,恐怕一、二石雪盐也就已经足够了。

  可陆逊却是直接拒绝了对方,并开始做攻击部署,显然是打着杀鸡儆猴的主意。

  如今他已经深入益州一千多里地,所在的位置已经在郡和益州郡的交界处,距离第一个重要县邑律高县已经不远,只有一百二十多里地了。

  汉军对这里的影响力很是薄弱,威慑力更是近乎于无。

  华夏四方的蛮夷历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畏威而不怀德。

  光是贸易虽然能够短暂的打动蛮夷的心,可这些人大多都是贪得无厌的性格,如果没有威慑力的话,那所谓的贸易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自投虎口的羔羊罢了。

  因此,陆逊先前就有意在附近打上一仗,挑出一个出格的土鸡,杀给周围的猴子看看。主动蹦出来的龙家,就成了陆逊最优先的目标。

  “这些汉儿人数不少啊。”

  为首的龙家家主龙况看着山道中好似连绵不绝的汉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爹爹勿忧。”

  龙家少主龙奔满心不服,倒不是他鲁莽无知,而是这龙家口大寨自一百六十多年前建立以来,至今从未失守过。

  龙家也靠着这个寨子一路发展壮大,有几次险死还生,靠的就是龙家口大寨才保住了龙家的根本,有了翻盘重来的希望。

  因此,龙奔此时不但不害怕,还有些跃跃欲试。

  “父亲,汉儿富庶,又不熟我家周围的山地地形。”

  龙奔自信满满的跟龙况夸口起来:“若是他们老老实实交了过路费,我们还可放他们一马,也好细水长流。若是他们不识趣,那正好将他们的货物统统拿下。孩儿方才可是看清楚了,他们后队之中多是马匹、骡子,背上驮负的尽是大包裹,想来都是些好东西。”

  儿子的前半段话,龙况还有些担心。

  可听到最后一句话时,龙况眼中的担心被贪念给取而代之。

  龙奔说完之后,龙况缓缓开口,叮嘱道:“也好,那寨中兵马悉数交给你等,切忌,万不可贸然出寨野战,汉儿多狡诈,小心中了他们的奸计。”

  龙奔大喜过望,立时应道:“喏,请父亲放心,孩儿必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大意!”

  父子俩刚说完没多久,山下响起了汉军法螺声。

  已经穿戴完毕的汉军结成一个个小阵,朝着山坡集结。无数小阵汇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大阵,然后朝着山坡上的山寨逆推而上。

  龙奔在发现汉兵集结开始,便急匆匆的赶往寨门口的望台处,准备亲临一线指挥。

  “弓矢准备。”

  “射!目标汉军,射击!射击!”

  龙奔连续发出号令,通过旗手传递给了寨墙上的弓手们下达了命令。

  得到指令之后,弓手们纷纷开弓,朝着好整以暇压迫上来的汉军射击了起来。

  一两百支箭腾空而起,虽远远没有遮天蔽日之感,但也着实形成了一片箭幕,掉下来的箭矢砸在汉军的铁甲上,砸出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声,然后或被弹飞了开去。

  汉军甚至都不用起盾,直接把头一低,就无惧箭雨的倾泻了。

  龙奔脸色微变,他们可从来没见过全套铁质具装。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山中穷困的关系,还有许多其他原因。

  比如贸易艰难,很少会有人贩卖铁甲进大山,而且大山中湿气较为厉害,一年到头不但降雨量要高于平原地区,而且大气中的湿度也很是夸张,以至于铁质物品很难保存,更别说铁甲了。

  龙奔远远看去,汉军身上穿的都是漆黑的防具,他本以为这些防具都是皮甲,龙家寨子里的寨兵们也能做到人均一套的配置。

首节上一节585/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