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331节

  朱雄英道:“咳咳,这个,他老人家也在朝廷,是个殿阁院士方夫子有空可以去讨教讨教。”

  朱雄英随后敷衍了一句。

  方孝孺愣了愣:“殿阁?学士?”

  他心里在思考,殿阁还有什么老学士?最近好像老一点的都退下去呀。

  他有些好奇的问朱雄英道:“不知你爷爷是……”

  话没说完,刘三吾打断道:“朱公子可吃了午饭?”

  说着,他暗中拉了拉方孝孺。

  方孝孺蹙眉,却见刘三吾给自己使了眼神,不由有些狐疑,不过也识趣的没有自觉问下去。

  朱雄英道:“刚吃过,特地来感谢两位夫子,那我就不叨扰两位夫子对弈了。”

  他刚要走。

  门外来了三个夫子模样的人。

  朱雄英朝其拱拱手。

  三人看到朱雄英,愣了一下,也回礼。

  而后便气咻咻的找到方孝孺和刘三吾。

  “反了天了!”

  “当真是反天了!”

  刘三吾和方孝孺不解的问道:“三位夫子何以这么大气性?”

  “呵!你们还不知道吧?”

  “洪学彬洪老,在交趾被解缙那小混蛋砍了!”

  “洪老一直在翰林院修纂元史,对史料修复有莫大的贡献,对我国朝的文学史文化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此大儒!竟被解缙那小混蛋杀了!”

  “今日吾等来,便是请求两位先生,随吾等一起去找皇上,弹劾解缙!其不死不足以明典型!”

  刘三吾和方孝孺也吓了一跳。

  刚要开口,就见朱雄英停下脚步,走了过来。

  他对三位夫子行礼。

  而后语重心长的道:“三位夫子,解大绅在交趾杀人,自有其道理。”

  “小子请三位夫子还是莫要去添乱,恐会引火烧身。”

  三人愣了愣,看着朱雄英,厉声道:“竖子安敢胡扯?!”

  “吾等要怕引火烧身,也就不必为翰林院编修!”

  “正是如此!仗义执言,乃吾辈之职!”

  “……”

  朱雄英摇摇头,道:“噢,那行,你们聊。”

  说着,朱雄英拱拱手,便离去。

  三人对朱雄英皆有些失望。

  年纪轻轻的,一开口就一股子老官僚口吻,怕这怕那,如何能成大事?

  不过他们也没多在乎朱雄英,便继续邀请刘三吾和方孝孺。

  方孝孺气的不轻,喝道:“解大绅也是翰林院出来的,而今竟对同僚下此毒手,汝等毋要着急!本官定陪汝等仗义执言!”

  “好!”

  三人看着刘三吾:“刘夫子?”

  刘三吾笑着摆手:“呵呵,一定。”

  三人一喜,抱拳拱手,便道:“吾等再去找寻其他同僚!解缙此獠不死,天理不公!”

  待三人走后。

  刘三吾对方孝孺道:“方夫子,你信老夫么?”

  方孝孺愣了愣,“什么意思?”

  刘三吾道:“你信老夫的,就不要和他们去胡闹!”

  “什么?”方孝孺不敢置信,“刘先生要背信弃义?”

  刘三吾道:“不是,是老夫身子不适,去不了,方先生,你身子也不适,也莫要去。”

  “为何?”方孝孺依旧不解。

  刘三吾道:“刚才朱郎君说了,你信老夫的,要是去和他们胡闹,不会有好下场!”

  方孝孺愈加奇怪:“刚才你便话里有话,还拉扯老夫,究竟怎么回事?”

  刘三吾道:“老夫现在说了,你未必能信,等晚些,等他们胡闹完了,你再看看,那时候老夫告诉你,你就都明白了。”

  “老夫能告诉你的是,听朱公子的话,不会出错,我们等着看便是!”

  ……

  另一边。

  一匹快马急促奔袭在官道之上。

  这是从滁州府来应天城的官马,马匹上都有大明驿站的烙印。

  朱元璋没有下圣旨召见昌国卫副千户吴桢,而是让汤和从中传的话。

  不知是否巧合,朱雄英从刘三吾府邸出来之后,便来到汤老爷子府邸。

  交趾那边需要训练一批海军镇守。

  朱雄英中意的人,就是原昌国卫副千户吴桢。

  年头之前,朱雄英让吴桢回滁州等候命令。

  那时候吴桢,怎么也不会想到朱雄英的能量会这么大。

  直到现在,他依旧不知道朱雄英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能让当朝皇帝亲自在年关前下圣旨到滁州老家!

  交趾的陆军建设朱雄英不担心,有云南沐王府驻扎在交趾,交趾乱不了。

  怕就怕海上。

  因为交趾东南靠海,海外还有三佛齐和吕宋等海盗集团。

  现在交趾没什么好抢劫的,也入不得这群国人海盗的眼。

  但按照朱雄英的目标,今年交趾无论如何要埋入一个新台阶,尤其下半年,朱雄英给解缙的任务就是上半年稳定农业,下半年大力发展商业。

  商业起来了,交趾这块香饽饽,一定会被沿海海盗集团青睐。

  没有一支可靠的海军,就不能保证交趾的安全!

  海防力量要齐头并进,决不能落后!

  “老国公好啊。”

  朱雄英收拢心思,找到躺在摇椅上的信国公汤和。

  “呵!你这娃子来啦?”

  朱雄英点头:“来谢谢老国公。”

  汤和挥手:“瞎扯淡!谢什么?咱啥也没做,孝顺你爷爷就是最大的谢咱。”

  汤和与自家老爷子交好,朱雄英是知晓的,闻言笑笑,回道:“老爷子要孝顺,老国公也少不了。”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一副和朱元璋一样的眼镜递给汤和。

  汤和瞪大眼睛,激动的从摇椅上站了起来,喜滋滋的道:“给咱的?”

  朱雄英点头:“从刑部出来之后,又顺带打招了一副,也不咋值钱,就是磨时间,所以现在才来看老国公。”

  汤和心下一阵感动,忙不迭将眼镜接过来,高兴的架在鼻梁上,左看看,又看看,脸上泛着浓烈的笑容。

  “哈哈哈!”

  “咱也有这玩意儿了!”

  “好孩子!孝顺,哈哈哈!”

  他拉着朱雄英坐下,抬头看了看天色,道:“你这娃子既然来了,就陪咱在这等会儿,也是赶巧了,人一会儿就到。”

  “啊?”

  朱雄英有些不解:“啥人?”

  汤和道:“你想要的人,皇爷拨给你了。”

  ……

  皇宫。

  谨身殿。

  西边的日落缓缓吞没大地,金色的夕阳余晖,将森严古朴的皇宫照耀的美轮美奂。

  “皇爷。”

  郑和小心翼翼的对朱元璋道:“翰林院史馆几名夫子来了。”

  “嗯?”

  朱元璋有些不解,不过还是道:“去宣见。”

  张叔同是一名进士,和洪学彬是同窗又是同乡。

  两人在多年前一同进了翰林院,又一同进了史馆。

  没有人比张叔同还有悲伤,洪学彬的死,让张叔同极其愤怒。

  下午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联络史馆、翰林院、国子监等各方面的文人。

  如今身旁有八人之多的大明读书人!

  今晚,他们来找朱元璋讨公道了!

  刘三吾和方孝孺本来约好一起过来,谁知突然抱恙。

  张叔同也管不了他们是真抱恙还是不敢来,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一行八人齐齐进入谨身殿。

  朱元璋淡漠的抬头,看了一眼八名夫子,淡淡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么?”

  张叔同拱手行礼:“启奏皇上!”

  “臣!弹劾交趾布政司左参政解缙解大绅三宗罪!”

首节上一节331/6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