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394节

  等铁铉走后,朱雄英还拉着脸。

  老爷子见朱雄英这模样,笑着道:“好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就行了。”

  “你要实在不满意,咱将解缙调回来,换铁铉过去。”

  朱雄英赶紧摇头:“那可不行!”

  老爷子眯着眼笑道:“你看,你骂解大绅那么厉害,心里不还是心疼他的么?刚才训斥的那番话,是说给咱听的对吧?”

  朱雄英尴尬的道:“为啥什么都瞒不过您老人家啊。”

  朱元璋嗤笑道:“小兔崽子!其实你打心底还是护着解缙的。”

  朱雄英叹口气:“老啊,毕竟解大绅真的是犯了错。”

  朱元璋嗯了一声,“但不可否认,解缙是个有能力的人,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交趾已经改头换面,而且已经和占城国达成粮食贸易往来。”

  “啧,那小子真是个人才,居然还知道什么招揽民间建筑承包商,还收取什么保证金。”

第239章 曾经的事情!

  朱元璋笑的有些开心,这并不是欺骗民间商人,毕竟那么多商人想要兴建交趾土木,万一工程交给建筑商,他们人跑了该咋弄?收取保证金的做法就是在规避风险!

  这想法很好。

  朱雄英笑着道:“是啊,他确实是有能力的。”

  这种概念,朱雄英没教过解缙,完全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朱元璋道:“成了,也别骂太狠了,解缙和铁铉都是有本事的人,骂狠了在对你生出怨气。”

  朱雄英摇头:“这点委屈都受不了,那以后也不堪大任。”

  朱元璋想了想,道:“说的也是,成大事者谁不先苦其心志。”

  两人说着说着,天空已经日落西斜。

  书房内点了灯,朱雄英搀着老爷子走进去。

  马上到初夏了,书房内也开始有些微热起来。

  朱雄英继续坐在书桌前,准备批奏疏,可翻开的时候,赫然发现老爷子已经批完了。

  “爷爷,啥时候批的?”

  朱元璋不敢让朱雄英担心,只能扯谎道:“哦,今个早晨起来的早,人老了,睡觉就浅,外面一些蛙叫虫鸣的就能被吵醒。”

  朱雄英想了想,道:“要是不行,我让人将院子内的那一亩地给拆了。”

  朱元璋摇头:“拆了做啥?自家种一点粮食自给自足,也省的去外面买米了。”

  “你府邸每个月的收入,都要送去交趾,咱看了你的文书,上个月发了一场海啸,又送过去不少钱赈灾对吧?”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现在知道治交趾多难了么?”

  朱雄英叹息道:“是啊!一场小灾小难的,都要输送大批量白银过去,要买粮食,要重新建造房屋,百姓家的棉衣布衫的也不能不给,哪哪都是钱。”

  交趾还没收到田税呢,朱雄英已经贴过去快五十万两了,虽然有一定利息,自己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朱雄英,还是感觉到治理一个地方的困难之处。

  “户部不看好交趾,度支司也不肯拨钱,民间借贷更不可能将钱投入到交趾……哎!”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气馁了么?”

  朱雄英摇头:“谈不上气馁,大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一个地方只有它自身有足够的价值,人们才会趋之若鹜。”

  “人心都是这样的,虽然前期有些困难,但一旦交趾上半年的税收出来了,我想情况就会改善不少。”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道:“你就这么笃定,上半年税收会很高吗?”

  朱雄英点头:“交趾那么多荒地,按照解缙的文书来看,几乎家家户户已经种植出来庄稼来了,等到夏收之后,这些粮食就可以朝云贵一带输送,百姓会富足了不少,而布政司的存银也会收上来不少。”

  朱元璋笑了笑:“许多人都在看着交趾,给咱争口气。”

  “好!”

  天色不早了,朱雄英和老爷子又聊了一会儿,便回房入睡。

  ……

  一轮明月挂在皎洁的星空中。

  徐妙锦双手拖着腮,端庄的坐在窗前,看着外面下弦如勾的月色。

  心思却不知飞到哪儿去了。

  从傍晚吃了饭到现在,徐妙锦才渐渐从震惊中回味过来。

  朱雄英.…皇明嫡长孙。

  怎么就成皇明嫡长孙了呢?

  这几个月究竟经历了什么呀,为什么好好的大明皇长孙,突然藏了起来,老爷子到底在安排什么?

  徐妙锦想不明白,如今的事,恐怕也只有老爷子一个人知道了。

  徐妙锦想着想着,有些无声的微微叹息起来。

  这个身份,让徐妙锦又惊又喜,可同时又有些自惭形秽。

  徐家现在已经是个富贵闲人,没有丝毫权柄可言,之前二哥和四哥常说自己和朱雄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现在,当身份错位之后,徐妙锦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有些配不上尊贵的皇孙殿下了。

  当时二哥和四哥还说什么圈不同,不相容。

  现在也不知道肠子有没有悔青了。

  是咱们和皇室血脉圈子不同吧?!

  看来年初洪武皇帝杀文豫章也好,啥郑用也好,都是因为朱怀。

  难怪大哥他们说,因为朱雄英的存在,徐家才陷入危险之中。

  难怪大哥又说,徐家能安稳的卸掉权柄,都是承了朱雄英的情。

  “哎!”

  徐妙锦心里胡思乱想着。

  一入皇宫深似海。

  她想拥有的是一段平淡的生活,她期待的未来生活是寻常人家,为了生计奔波,为了未来奋斗,而不是被豢养在深宫,找不到一点自由。

  “哎。”

  徐姑娘无声叹口气。

  大哥和自己谈了很长时间,他说老爷子应当在给朱雄英布局,表示不希望自己和朱雄英透露什么。

  徐辉祖不想让徐妙锦插手进来,更不想让徐妙锦主动和朱雄英提此事。

  徐妙锦有些踟躇,她不想欺骗朱雄英,可自家大哥说的也很对。

  老人花费了那么多心思,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培养自己和孙子自己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为了那一刻。

  如果自己假手进去,这对老爷子来说无疑会让他失望。

  “命运为啥就这么奇妙呢?”徐妙锦自言自语。

  徐姑娘双手拖着腮,望着天空的如勾明月,微微叹口气。

  “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为皇明嫡长孙了呢?”徐姑娘有些踟躇。

  她将目光缓缓放在了北方。

  诚如朱雄英说的那样,如果有一天,姐夫真要做了什么胡涂事,真要不服朱郎为君。

  他日老爷子宾天之后,姐夫会打过来吗?

  燕京被姐夫经营的铁板一块,姐夫真要起了异心……

  摇摇头,徐姑娘不再多想,因为那样的情况很可怕。

  ……

  步入四月的应天城,逐渐开始有些炎热。

  不过早晨依旧还是有些寒冷。

  朱雄英早早起床,套了一件薄衫出去晨跑。

  老爷子也起床洗漱,拿着猪鬃毛牙刷呸呸呸的刷牙。

  洗好脸之后,自顾自泡了一壶浓茶,放在院落的石桌上。

  他自己则抱着朱雄英的一些文书躺在摇椅上再看。

  没多时,蒋出现了。

  “皇爷。”

  朱元璋嗯了一声,继续看着文书。

  蒋小心翼翼的道:“钟山脚下的那对老农……要不行了。”

  朱元璋有些发愣,手里捧着的文书也缓缓放下,嗯了一声,道:“咱知道了。”

  蒋点头,随后默不作声的消失在院落内。

  没多时,朱雄英跑步归来。

  手里拎着包子豆浆。

  爷孙二人坐在石桌上吃饭。

  “大孙,吃好了咱出去走走吧。”

  朱雄英点头:“好!没问题!”

  老爷子生病这些日子都在府上调养,一直深居简出。

  朱雄英知道老爷子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场病恐怕将老人闷坏了。

  吃好早餐之后,朱雄英便给朱元璋拿了一件衣衫。

  “去哪儿?”

  朱元璋道:“去看看你祖母吧。”

  朱雄英噢了一声,知道老爷子这是要去扫墓了。

  因为老爷子生病的缘故,朱雄英没有陪老人走路,两人坐了一顶轿子,朝钟山脚下而去。

  大抵过了一个多时辰,轿子在钟山脚下停止。

  前面的路比较难走,都是乡间小道,不利于抬轿而行。

  朱雄英和老爷子下了轿子。

  山脚下的空气很清新,朱雄英用力吸了吸鼻子。

首节上一节394/6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