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作者:江边人暖
简介:
源名: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别名:大明:洪武首席科学家
标签:历史古代,穿越,历史,明朝,魂穿
主角:张天赐
简介:洪武元年,一个满脑子都是科学技术和土法科研的年轻人,魂穿到乞丐身上。
重活一世的他,将以现代的眼光帮助大明,提前西方一千年走进工业化!
乡绅拦路?世家阻碍?百官反对?
在钢铁与机械的洪流面前,一切阻碍发展的势力,都将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包括你,朱元璋!
第1章 先给个王炸,吓唬一手朱元璋
洪武三年,冬。
张天赐穿越到明朝,已经三年有余。
而今天张天赐决定,是时候给朱元璋开个大眼了。
张天赐原本是一名大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度娘的历史吧中,整理历朝历代的科学技术的资料,并且以时间轴的方式制作成图片,然后发到网上,给各位网友科普。
结果,在临毕业的前一天,张天赐和一个牧羊犬在网上激情互喷。
恰逢白天时张天赐被知名大厂录取,大喜大怒之下,导致张天赐直接心脏骤停嘎了。
等张天赐在醒来时,便成了洪武朝的一名九品小官,担任工部杂造局的大使一职。
所谓杂造局,就和名字一样。
除去布匹盐铁,军械火药这些重点营生之外,其他的乱七八糟都是杂造局负责。
看似一边管理生产,一边管理后勤,而且张天赐还在京城当官,年俸六十石,一石大概一百五十斤,换算下来一年差不多九千斤粮食,按理来说应该是个好活。
可是实际上,洪武三年朝廷严重缺钱,然而朝廷中的很多器物都是杂造局要负责的,这甲方没钱,他这个乙方还不能拒绝。
现在张天赐就差贷款上班,愁的张天赐是直掉头发。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所有穿越小说中,或多或少都会描写到如厕的桥段,或许是因为杀人抛尸,或者是惩罚贪官污吏,很多桥段都会有这类的描写。
那么,古代朝廷中,官员是要怎么如厕呢?总不能和老百姓或者奴仆一样去蹲坑吧。
百官如厕的地方叫便房,这个便房和宫女太监用的公共便房可不同。
百官如厕都是小隔间,每个隔间内都有恭桶,每次如厕之后,都会有一名小厮铺撒一层沙土来隔绝气味。
而这个恭桶和沙土,就是杂造局负责的乱七八糟之一。
这不,上个月朝廷这个甲方不给钱就要货,又和张天赐要一百二十个恭桶,沙土五百斤。
作为不能拒绝的乙方,张天赐是实在受够了,户部那群狗娘养的,上次要了五十张办公用的桌案,钱到现在还没给结清。
这次又要一堆恭桶,在干下去张天赐非得贷款上班不可。
因此,张天赐决定,向朱元璋献策,然后升职加薪,离开这个破地方。
想到这,张天赐看了眼自己叫工匠搭建的小型高炉,随后提笔给单安仁写信。
单安仁,前主的救命恩人,更是推举前主当官的恩师。
前主曾是乞丐,被单安仁所救,后一直跟着单安仁。
等明朝建国之后,单安仁便给前主安排了一个小官。
前主因为当官太过激动,直接猝死,这也给了张天赐穿越而来的机会。
只可惜,单安仁为人虽然不算正派,但也不是搞裙带关系的贪官,所以只给张天赐一个小官职后,便再也没管过。
而单安仁本人,则在洪武二年末,回到老家养老退休,张天赐也没有机会再见单安仁一面。
张天赐提笔写下高炉和坩埚冶铁的法子,随后到民驿将信件送出。
在之后,便是等待了。
转眼一晃,半个月过去。
眼瞅着要过年,在安徽养老的单安仁突然收到一封信。
单安仁为人谦和,当初和投奔朱元璋也是见不下百姓困苦,如今在老家养老,家中四个仆人,除了两个是老朱安排的特务之外,也只有两个仆人。
“老爷,有京城来的信。”老仆将信件递给单安仁。
单安仁拆开信件一看,只觉得眼前一黑。
常人书信都有工整的格式,但是张天赐哪懂这些,能写个明朝的字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格式。
信中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先是问单安仁身体如何,随后又写自己发明了新的冶铁方法,只是因为官职太低,又不懂上奏格式,更怕被贪官污吏扣下不发,便希望单安仁帮忙起草一份奏章。
单安仁将信看了六七遍,嘴里念叨着:“这兔崽子,字写的和狗爬一样。”
远在京城的张天赐突然打了两个喷嚏,紧了紧衣服之后,念叨着:“不会要感冒吧?回家得整点姜汤了。”
单安仁摇摇头,先不说奏章的格式,单单说张天赐的字迹就太过潦草,而且写的还都是大白话,一点美感都没有。
看着信中的冶铁法,单安仁便叫老仆去找几个工匠来,毕竟空口无凭,单安仁也不敢冒冒失失直接给朱元璋上书。
这一试,便又过了半个月。
看着铁水轻而易举的浇筑到模具中,冷却之后在用油脂加盐水淬火,一柄铁剑就这么快诞生了。
这个方法生产的铁剑并没有百锻钢的好,但是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成本,却都要比团铸法好上很多。
确定了新式冶铁法能用,单安仁这才起草给朱元璋上书。
单安仁毕竟已经退休,对功劳也不再那么看重,所以信中一开始就说是张天赐发明的,然后他单安仁实验之后,发现确实很好。
这种冶铁法可以用来给老百姓做铁锅菜刀,也可以用来给大头兵生产兵器,将利害关系说清之后,单安仁才退休一年多,便再次给朱元璋上书。
恍恍惚惚又是半个月,如今已过了新年。张天赐休完七天年假,便再次回到杂造局开始摸鱼。
此时的朱元璋刚下早朝,正带着朱标一起吃早饭。
太监万福这时走到朱元璋身后,小声禀报到:“陛下,前工部尚书单安仁单大人来信。”
朱元璋一听是单安仁来信,心想这老东西愿意继续给我大明发光发热了?
当初同意他退休,实属朱元璋无奈。人家毕竟不是投降的,而是投奔他的。
虽然没有战功赫赫,但是也将后方各种事宜管理的井井有条。
国家建立之后,单安仁从洪武二年初开始,以每个月两封请辞信的频率开始给朱元璋上书,直到后来朱元璋实在是不耐烦了,这才同意单安仁的退休申请。
对于朱元璋来说,单安仁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会干活,不贪污,不结党,话不多,简直就是完美工具人。
所以单安仁的退休,对于朱元璋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拆开信件,朱元璋耐心看了起来。
【以耐火砖石砌炉,以石墨做坩埚置于高炉中,动以鼓风,化百金为水,可做精铁强钢。】
【生产之便,成本之低。建议推广,以富民间。】
第2章 高效和低成本
朱元璋看着信,一边吸溜吸溜着豆腐汤。
马皇后看的有些眼烦,便开口说道:“重八,吃饭就吃饭,还想着朝中活计做什么?再说了,你这信都看了七八遍了,还能看出宝贝吗?”
“每天你是从早干到晚,除去睡觉也只剩下吃饭时能休息一会,等吃过饭再看吧。”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这么说,当即换上笑脸“嘿,还是妹子心疼咱。没事,不是朝中的事,而是一件好事。”
马皇后掰着大饼,泡到汤碗中,和传统的皇室吃饭一点都不像,反而和平民家老百姓吃东西很像,十分接地气。
“什么好事?既然是好事,怎么不见你乐呢?”
朱元璋也不避讳,直接将信件递给马皇后。
虽然有后宫不得参政的条例,但是那是限制其他妃子的,对于大明来说,马皇后可以算得上三分之一个皇帝了。
接过信件,马皇后仔细的看着:“是单安仁的来信啊,新式的冶铁法,成本低效率高,这是好事啊。”
“虽然信中说,生产出来的兵刃并没有百锻钢那么好,可是用来包城门,或者用来给老百姓做一些厨具,那还是极好的。”
朱元璋点点头,捧起豆腐汤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咱这就找人试试,要是成了,就给这孩子升个官。”
“能发明新式的冶铁的法子,那还待在杂造局有点浪费了,不如调到军器局。”
如果朱元璋这话让张天赐听到,估计会当场撞墙。
谁听过这升官有九品升九品的,原地踏步式升官是吧。
当然了,军器局比杂造局还是要强不少的,虽然同级,但是朝堂中的重视程度却大不一样。
二者虽然都是九品芝麻官,相比起来却是一个却相当于绿豆蝇子,一个相当于半大孩子。
毕竟现在元朝虽然覆灭,但是北元残存势力却依旧占据着大片的北方,如今更是连年北伐,军器局自然十分吃香。
当然了,也更加忙碌。
不过三日,在皇家势力之下,简易的高炉和坩埚便制作好了。
朱元璋带着朱标,到工部来看这高炉冶铁。
在煤炭和鼓风吹动之下,不过半个时辰这铁矿便化作铁水。
浇筑到模具中,又冷却了十几分钟开始淬火。
经过盐水和油脂两重淬火之后,一柄未开锋的刀刃初成。
朱元璋见状,当即让人开始打磨兵刃。
只见两个官员并未使用磨刀石与刮刀,而是抬出了一样奇怪的东西。
这东西三角支架,上方有一个座椅,下方则是两个脚蹬子,而在前方则是一块圆形的石头。
而圆形石头和脚蹬子中间,还有一条锁链相连接。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都不懂,如何冶铁甚至生产兵刃的全过程他是都见识过的,可是这个装置他却从来没见过。
“等下,这是什么东西?”朱元璋拦住那两名官员,立刻问道。
两官员互相看了一眼,随即下跪:“陛下,这乃是微臣从杂造局借来的打磨器。”
“这打磨器是杂造局的张大使发明的,主要用于打磨铜镜。”
朱元璋看着点点头,又看向说话的那名官员“你叫什么?他们杂造局的东西,他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借给你?”
那官员继续说道“微臣王汉卿,与张大使算得上同乡,都是单安仁大人提拔的。”
“微臣借来也是无意间见到杂造局用此物打磨铜镜,心想铜镜可打磨,换上磨刀石想来也能打磨兵刃,微臣便和张大使将此物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