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223节

  李元吉已经开始期待起后面的火器了,他可不相信,火器局只弄出了枪。

  毕竟枪炮相通,再不济,其他哪怕没有,但大炮肯定也出现了进步。

  刘三随后带着李元吉来到另外一处试验场,李元吉到来后,心中已经有数了,因为这是试验大炮的场地,场地非常大,并且在一旁,已经放置了大炮。

  “大王,大炮我们也研发出了略小的火炮,按照大王所言的口径,分别有三十毫米,六十毫米,八十毫米火炮。”

  刘三来到李元吉身前,为李元吉介绍起几款火炮,李元吉看得一阵称奇,称奇的是三十毫米口径的火炮,因为这玩意,跟他印象中的迫击炮,形状很相似,李元吉顿时来兴趣了。

  “刘三,先给我说说,这个三十毫米的火炮,是怎么回事。”

  李元吉是真的来兴趣了,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个形状酷似迫击炮的小炮,究竟是不是他想的那个迫击炮。

  至于为什么在有了大口径的重炮后,李元吉还要让刘三弄出这些小口径的火炮,就因为这些小口径的火炮更轻,更方便携带。

  重口径的大炮用于攻坚、大会战,以及防守,但在许多时候,那些大口径重炮的移动很慢,如今他可没有大卡车来牵引那种大炮,在行进时,很难跟上大军的行进。

  这也导致前方的大军想要用那种大口径重炮就需要等,而有时军情紧急,根本就没有办法等,只能先行出击,这些大口径重炮就成了摆设。

  这也是如今大口径重炮李元吉觉得惟一不好的,这个火炮威力确实带劲,但运输起来,也带劲。

  所以轻型火炮必须要弄出来,一般大战这些方便运输的大炮,比那种大口径重炮更有需要,单单运输简单这一项,就是必备的。

  至于威力,肯定比那种大口径重炮要小,但只要够用,火力覆盖足够就好。

  除了这个原因,就是如今他的大军,他要准备开始进行转型了,枪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一步,他要逐渐开始摒弃冷兵器,采用热武器作战的方式了。

  而大军开始转型,这些小型火炮就会非常重要,这涉及到大军的打击能力,没有火炮加持下,就凭借手中的枪,打击能力还是不够。

  到时他总不能给下面一支几百人的队伍配备那种大口径重炮吧,真要配备了,就拉炮前进,恐怕就得分出三分之一的战力来拉炮,还打什么?

  而且要是百人的队伍呢?真就不要火炮了?那进攻的时候,未免也太磕碜了一点。

  加上如今机枪又没有设计出来,小型火炮必须要装备到下面的部队,才算是真正的完成转型。

  如今眼前的这个三十毫米火炮,看着都轻巧,只需要两三个人,直接就能扛着行进,丝毫不会耽搁大军的行进速度,分配到下面去,即便是一支几十人的小队,起码都能具备更强的打击能力了。

  刘三看着眼前的小火炮,笑道:“大王,这是根据您之前提出那个迫击炮的概念设计的,将炮弹从炮管上放入,在底部有一个拉环,拉动就可以进行炮击。

  至于大王提出的在炮弹上设置底火引信,还没有能够做出来。

  现在这个炮,依旧采用与先前那一百二十毫米口径重炮同样的发射方式,只是炮口抬高,炮管下方的支架,可以随时调节,改变炮口的高度。

  而这个小火炮,也是因为铁器局制造出来的钢,比之前更好了一些,才能制作出来,不会轻易炸膛。

  这个火炮使用的炮弹,跟刚才枪所使用的子弹有些相似,已经不再是使用铅弹。

  只是这个炮弹没有那一层铜壳,射击时是整个炮弹一起飞出。

  炮击距离最远是八百米,而精准度只能控制在五百米。

  五百米内,可以通过这个准心进行测瞄,误差准度不会超过半米。”

  李元吉听着这些数据,还算满意,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满意,就是这玩意搞了半天,形状虽然改成了迫击炮,但里子还是之前的大炮。

  而且这个射程,最远射程八百米,有效精准射程就五百米,火炮啊,五百米的距离,李元吉只能说,勉强能用了。

  “刘三,那个引信底火,为什么不能直接用?

  你依旧采用撞针点燃引信,那为什么不能将这个撞针直接放在炮管底部,炮弹放入,顺着炮管落入底部后同样可以直接触发,那不就可以了。”

  李元吉对这点很疑惑,他实在搞不懂了,火器局的技术掌握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这个问题难不成还解决不了?

  刘三闻言一阵苦涩。

  “大王,您说的确实可以,但是如今炮管的长度,炮弹放入后的力量无法让撞针大力点燃底火,除非加长炮管。

  但加长炮管后,与大王所说的迫击炮长度,就不符合了,臣等才没有选定。”

  李元吉听后一愣,搞了半天,合着这是他的错呗?

  如今眼前这个类似迫击炮的火炮,炮管其实就比掷弹筒要高一些,与真正的迫击炮,又要短一些,按照现在刘三所说的,真正按照那种方式制作出来,也就比迫击炮略微长一点。

  但比起长管迫击炮,又要短一些。

  李元吉一时有些明悟,看来以后给刘三这些人说的时候,他还真不能定死,一旦定死,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李元吉也不再去说,而是开始让刘三试验起来。

  当调整好角度,放入炮弹,开始拉动炮管底部的拉环时,李元吉是怎么看怎么怪异。

  炮弹飞出,直接击中三百米外的目标,李元吉看了看威力,确实比较小,但定点打击能力还是不错的。

  随后李元吉让刘三开始调整方向,尽快弄出真正的迫击炮。

  接下来李元吉又亲眼看了看六十毫米火炮,八十毫米火炮的威力,炮弹改变过后,伤人能力得到了加强,其他威力,李元吉看着起码还行。

  而在运输上,六十毫米火炮的运输要相对方便很多,八十毫米火炮的运输,使用马匹加上人力,行进速度也不会太慢。

  全部观看下来后,李元吉总体还是非常认可,这些各种口径、大小体型的火炮出现,今后的大战,底下大军可以选择的,就更多了。

  全部看完后,刘三又让人拿出另外一种火器,李元吉看得顿时一愣。

  只因为如今刘三拿出来的,不是别的,正是手榴弹。

  是的,手榴弹,不是手雷。

  随后刘三又向李元吉展示了一番,同样的拧开尾部的密封包装,捋直引线,直接拉开,里面的引信触发,火药开始燃后,随后将手榴弹扔出,约莫七八秒后,轰然炸开。

  李元吉看着这一幕,顿时高兴了起来,手榴弹的作用,在如今作战的模式下,不亚于火炮了。

  “哈哈,不错,做得不错!这次火器大功!

  刘三,接下来你按照刚才我说的那些,该改进的改进,其他的,立即开始全面生产!”

  李元吉现在心头一片火热,他只想将这些火器全部列装大军,尽快完成大军的转型,到时一支热武器的大军,他就不信了,李二拿什么跟他斗。

  就如今冷兵器的作战模式,在热武器面前,不就相当于妥妥的活靶子?

  在火器局了解下来,李元吉是看高兴了,如今的火器局,也算是今时不同往日了,有了他后续弄出来的图纸以及原理技术,近两年的时间,又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从火器局出来,李元吉随即来到铁器局。

  李元吉来铁器局的次数相对火器局而言,就少了太多,铁器局更多的是承担基本的钢铁供应,产出更多的钢,提高钢的产量。

  来到铁器局,柳明升将李元吉迎接了进去。

  “大王,您来这里也不跟臣说一声,臣也好迎接您啊。”

  “无碍,我知道铁器局繁忙,我也不能过于浪费你们的时间了。”

  李元吉看着眼前一直默默付出的铁器局众人,心中也是有着些许感慨,铁器局可以说在这几个特殊部门中,是最累的,也是各个特殊部门的基石了。

  “明升啊,铁器局所做的贡献,我都看在眼里,没有铁器局,哪有如今的发展。

  我后续准备在你们铁器局,以及火器局、航船局、科研院之中,挑选一些贡献符合的人,进行封爵,你们做好准备。

  这个爵位是本王封的,不是大唐朝廷,你们可得做好心理准备。”

  李元吉也确实有这个想法,这几个特殊部门的贡献,可以说非常巨大,尽管平日里的待遇极好,但该有的封赏必须要有,得让这些人看见在这些与以往不同的赛道上,也能得到晋升,才会让人更有激情。

  以往文人墨客当道,这些技艺,俗称就是难登大雅之堂,几乎都是家境不好,亦或者穷苦人出身,才会来做这些。

  尽管也有着出身富裕的人,但相对而言,少了太多。

  柳明升等人闻言,纷纷跪在李元吉身前,一众人,面色无比激动,心中更是格外感动。

  “大王,我等能有如今待遇,也全靠大王给的,为大王做事,臣等从未想过其他。

  今大王愿意为臣等粗人封爵,臣等心中,感动啊。

  臣代铁器局上下官吏,谢过大王。”

  柳明升等人是真的感动,在这个方面能够得到爵位,从古至今,又有多少?

  而如今了,李元吉却是在他们几个部门展开封爵,虽然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得到,但这起码,让他们看见了希望,让他们知道,他们以往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至于这是李元吉封爵,而非朝廷,他们压根就没有在意过这点。

  大唐朝廷给他们封爵,他们还不稀罕,在这里,只有李元吉封的,才是真的,才是所有人认可的,才是官府认可的。

  大唐朝廷?

  在他们眼中,大唐的皇帝,早晚都是他们的大王。

  至于李二?

  那不过就是一个篡逆之辈。

  李元吉看着柳明升等人,将柳明升扶起。

  “快起来,你们做出这么多贡献,这些是你们应得的。

  我虽然来铁器局的次数少了些,没有去往火器局那般频繁,但铁器局的重要,以及你们付出的,我心中都有数。

  行了,这事我也是先跟你们说一说,过后会有人来,在此之前,莫要对外乱言。”

  柳明升感动点头,他很清楚,如今王诏没有下达,代表着事情还没有定下,尽管如今有着李元吉亲口这样说,但他要是胡乱对外说,就是他的罪了。

  李元吉安抚好柳明升等人,随即来到里面开始观看。

  走了一圈下来,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做,只是走走看看,但身上已经满是汗水。

  尤其是里面炼钢的房内,那是真的热,里面的人,都是两个时辰一次轮换,尽皆光着膀子,汗水就一直没有停下过。

  李元吉看着这些,也只能安抚,难道让这些人不做了?

  这些天真的话语,他是真说不出口。

  来到外面,李元吉看向柳明升。

  “听刘三说,铁器局的炼出钢,质量比之前更好了,是什么时候做到的?”

  说到这里,柳明升一脸的兴奋。

  “大王,确实是,不仅是质量,产能如今也有了极大的加强。

  随着用钢的需求越来越大,铁器局哪怕已经铺开,但产能依旧不足。

  臣等在半年前,发现了另外一种炼钢法,就是转炉炼钢法,钢的产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是这样做出来的钢,质量上有一个缺点,随后经过三个月的摸索,臣等发现,在锅炉中加入一定的碱,可以有效再次提升钢的质量。

  如今这套工艺,臣还在带人完善,只要完善,臣相信到时能够满足如今各地所需。”

第320章 民意调动,开始肝贡献点

  转炉炼钢法,也称贝塞麦转炉炼钢,这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中诞生的炼钢法,大力提升了钢的产量,同时质量也有保证。

  但转炉炼钢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转炉之中铁水含磷的处理。

  柳明升提到的加碱性物质放在转炉内,就是可以去除这个缺点的法子。

  可惜李元吉不知道这些,转炉炼钢法的突破,可以说为李元吉节省下来了至少五十万贡献点。

  在转炉炼钢法后,则是平炉炼钢法,以及如今仍旧大面积使用的氧气转炉炼钢法。

  当然如今柳明升铁器局摸索出来的转炉炼钢法仍旧没有全部完善,就如同柳明升所说的,只是提出了这个设想,已经进行了不少试验,效果还可以,但还没有完全吃透。

  李元吉不知道这些,他本身也不是这些专业性的人,但他知道,铁器局的再次进步,对他而言是一件好事,而且他还可以省下一大笔贡献点。

  李元吉更加欣慰的是,自他开始重视这些方面的人材以来的几年时间内,都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尤其是科研院,无论是铁器局,还是火器局的提升,中间都有科研院的影子,科研院都是参与了的。

首节上一节223/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