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第472节

  “知道又如何?”

  解珍不以为然摇头,叹道:“他与杨雄兄弟情深、秤不离砣,现在杨雄被擒还写信劝降,你觉得太尉会放心?”

  “可石秀真是一腔热血”

  “现在不是在梁山,杨长又莫名其妙发迹,你要学着理解太尉。”

  “我当然理解,但是.”

  解宝突然收声顾盼左右,然后压底声音说道:“兄长,如果平心而论,这些年我们立功远不如石秀,连他都被这般对待,我们与姑舅姐姐.”

  “慎言!”

  解珍用手捂住解宝,沉声提醒:“谨防这话让人听去,太尉对我们恩重如山,要是没有他的提携,你我能排进天罡?打几辈子猎能做到统制官?还能被皇帝赐婚?”

  “我当然明白,但现在不是乱世吗?想长远点总没有错,大家总归亲戚不是?孙立他们也都混得不错,连姑舅姐姐都是兵马统制.”

  “不要胡思乱想,忘了这十几里连营?别看他们现在风光,这十万金军一压上去,能活下来都成问题,别忘了涉县只有万人!”

  “兄长也别忘了杨长,听说他武艺已神鬼莫测,秦明在他手下毫无招架之力,金军之前也屡屡失败,要是这一次还打不过,又待如何?”

  面对亲兄弟的质问,解珍顿时说不出话来。

  他不是没想过这问题,但两人毕竟背叛登州数年,亲戚之间已完全没了往来,此时要是舔着脸找回去,一则担心杨长不会接纳,二来会让顾大嫂架在火上,索性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解珍正在思考如何作答,突然一个守关军头找上来,汇报说有一个金国骑兵闯关,撞倒了他麾下两名兵卒,被拦下还嚣张跋扈威吓,现在正惹得群情激奋。

  “竟有此事?你留下继续劳军,我赶过去看看。”

  “劳军不急一时,我也想看看谁这么嚣张,要说不出所以然来,便拔了那金狗的狗皮!”

  看到解宝一脸愤慨,解珍急忙提醒道:“你要跟去也行,但切记不得冲动,人家有十万金军,自然是底气十足,咱别给太尉惹祸。”

  “哦”

  “稍微快些!”

  解珍催促着赶向关前。

  风月关北侧狭窄,两家兵马此时都在关南驻扎,而宋江所部紧贴着关隘扎营,相当于断了十万金军后路。

  当然,宋江一旦敢生歹心,十万金军转身反攻,就如倒悬瓶子放水。

  风月关相当于瓶口,出口小就形成强大压力,宋江一旦挡不住攻势,撤退就会被关隘阻挡,成为逃跑途中绊脚石,所以兀室才这么放心。

  两兄弟来到关前,才知道那是金国传令兵,而且来自粘罕都元帅府,难怪目中无人、语气嚣张。

  而解珍、解宝这三千兵,有部分是从梁山跟到现在,偏偏刚才被撞倒那两人,就是梁山跟到现在的老兵,一身匪气还没完全退尽,要让他们直接认怂忍了,对士气会造成影响。

  解宝了解老兵心理,便顶着压力表示在自己防区,无论是谁路过都要守规矩,他还拿兀室等人入关打比方,当着受伤士兵喝问金兵来意,说不出缘由就要扣下。

  那金兵也是见人下菜碟,看到解家兄弟是将军而不是小卒,当即陪小心说自己是为粘罕传信,但解宝为了让伤兵解气,不依不饶追问其传信内容。

  金兵理亏急欲脱身,便拿出随身军牒验看,但上面全是女真文字,解宝哪里认得半个?

  最后又拉扯了一会,金兵只得告知上京出了大事,但具体什么事却死活不说。

  解珍见好就收,随即做主放金国骑兵入关,自己也赶去告诉宋江。

  宋江听罢,蹙眉叱曰:“你们何故如此?要是兀室揪住不放,引兵反手攻打我军,试问谁能挡得住?”

  “太尉恕罪,皆那是骑兵无礼又嚣张,若我们到后什么都不做,对麾下兄弟不好交待”

  “你还交代啥?他们那点颜面算什么?作为一军之统制,眼光要放长远,要有大局观!”

  “末将知道了”

  解珍像小学生般低着头回应。

  吴用拍了拍他肩膀,轻声宽慰:“知道就好,太尉本不想责你们,但十万金军非同小可,你回去好好清楚,下不为例。”

  “是,末将告辞.”

  看着解珍抱拳转身,宋江急忙凑到吴用身边,沉声追问:“我还没教训完,军师何故打发他离开?”

  “我有不好的预感。”

  “什么?”

  “上京大事啊!”

  听到吴用给出提醒,宋江一双眸子瞪得浑圆,而后吞咽着口水,试探性问道:“军师莫非想说,吴乞买驾崩了?”

  “杨长言之凿凿,粘罕特地让人传信,这可能性很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宋江不肯承认,双手不停往外摆,随后转身发出质问:“就算杨长武艺绝伦,就算他在上京完成刺杀,如何解释金人情报才到,他却先一步赶回了河东?难道是飞回来的吗?”

  “这一点,我就是想不通,不过”

  “不过什么?快说啊!”

  “那传令兵已经赶往金营,可以通过金军后面的表现,来确认是否是我的猜测。”

  吴用手执羽扇负在身后,一步一步来到大帐门口。

  此时此刻,宋江的心已经慌了,他急忙跟上前,“当如何确认?”

  “若金军按兵不动,则此事必与金国皇帝无关,若金军突然要将主力撤走,就说明吴乞买极有可能驾崩.”

  “是啊。”

  宋江突然惊醒过来,喃喃说道:“金国太子被杨长所杀,若皇帝也被杨长所杀,金国内部必然大乱,这个时候要以稳定内部为主,前线军队必会收缩防御”

  “自古皇位更迭,都伴随血雨腥风,金人更是兄终弟及,吴乞买若真的驾崩,他的兄弟子侄必夺位,而兀室有这么多兵马,收缩防御都说得太保守,也要回过参与夺权。”

  吴用此话一出,宋江惊出一身汗水,如同泄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尉,您怎么了?”

  “他们不能走,走了我们怎么办?”

  宋江攥住吴用手臂,像个一个无助的孩童。

  吴用蹲下将其扶起,轻声宽慰道:“太尉不要紧张,这都是你我的猜测,未必有那么糟糕,或许是一件好事情呢?比如金国要加封兀室?”

  “也是啊”

  宋江嘴角微微上扬,心说我不能自己吓自己。

  就在此时,解珍突然去而复返,只见他一阵小跑赶来,气喘吁吁说道:“太尉,军师,靠近我们的金军各营,正在拔营起寨并整军,是不是末将惹祸了?”

  “真让军师说准了”

  看到宋江失魂落魄,解珍一颗心沉了下去,急忙抱拳表态,“太尉休恼,末将可以去请罪.”

  “别激动。”

  吴用打断并安抚,“可能是正常调动,快去通知你的人,不准轻举妄动,若再惹上别的事,你请罪都没用。”

  “是是,我马上去。”

  解珍前脚刚离去,吴用又安慰宋江,说道:“此番天赐良机,兀室应不会全放弃,撒离喝还在涉县呢,撤走部分兵马不影响大局,咱们与其在此乱猜,不如去确认一番?”

  “有道理,快备马!”

第370章 扮猪吃虎,法眼看破

  按说两家已是盟友,金人有大动作也该通知,但宋江此时有点等不及。

  他上赶着问不合适,遂与吴用顶着烈日到路口守株待兔,打算等着撤退的金军过境,顺带着问上一嘴。

  而金军的动作很快,领军开路的第一批人马,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面前,带队将领乃兀室心腹兼副手习室。

  宋江见之心中一喜,暗忖若此人回去找粘罕交差,或许兀室会留下消灭杨长?

  想到这里,黑三郎引马笑呵呵迎了上去,抱拳见礼并明知故问:“习室都统,你这是做什么?”

  “奉元帅将令开路,特来与宋太尉通传,请配合打开风月关,我大军马上要出关。”

  “我自然会配合,只不过你们才刚到,此时出关却为何事?”

  “此乃都元帅召唤,因由并不知晓。”

  习室回答得滴水不漏,宋江听到郁闷不已,但还是怀揣希望,微笑着问:“是将军本部人马离去吗?”

  “都要走!”

  “什么?”

  宋江此事得到答案,不可思议看了吴用一眼,激动追问:“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错过这次机会很难再有,不知这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兀室元帅的意思?”

  “此乃都元帅将令,兀室元帅也要遵从。”

  “可是将在外”

  “太尉。”

  吴用见宋江还在争辩,即便拉了拉他衣袖,低声提醒:“习室都统奉命行事,咱们只需配合就行了,余事最好找兀室元帅商议。”

  “有道理。”

  宋江微微颔首,当即对习室抱拳说道:“我马上派人去传令开关,将军稍后过境自会放行,敢问兀室元帅此时何在?”

  “元帅此时就在中军,宋太尉想见请自行前往。”

  十万金军十里连营,辎重都要拆卸许久,一天下午是走不完的,习室此时先一步出发,也是回磁州为班师准备,而兀室则没着急离开。

  宋江也想到此处,还有认为能说服,于是抱拳辞行,“好的,都统也请自便。”

  “太尉,我是去送习室都统,还是陪您去金营?”

  “你陪都统出关,我独自去见无妨。”

  “知道了。”

  吴用心说吴乞买如果驾崩,劝留下兀室几乎不太可能,自己跟过去也意义不大,便没跟着宋江同行提点。

  宋江心中大起大落,此时也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他也不想听到吴用乌鸦嘴,仍存着幻想能够说服兀室。

  金营的中军顾名思义,设在十里连营的中间位置,这样能防止盟友(宋江)背刺,或者杨长攻来有缓冲,不会轻易影响指挥中枢。

  而宋江一路前行,看到临近的营寨都在拆除,他本想加快抽打马匹前行,但行进区间皆是金军防区,不允许有人急速走马,所以途中风景全是拔营起寨。

  幸好到了中军附近,再没看到撤离的迹象。

  他抚了抚胸口,不停在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就算剩下一半人马,也是杨长的五倍兵力,再算上自己那一万人,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经过卫兵通传,宋江进入金军大帐,看到里面除了兀室,其余将军都不在内,一颗心又沉了下去。

  他们不会都去准备撤兵了吧?

  “兀室元帅。”

  “大家不是外人,宋太尉请坐。”

  兀室看到宋江行礼,便礼貌邀他近前落座,并问道:“我们受都元帅将令,马上要返回河北这事,宋太尉知道了吧?”

  “知道了,宋某就是为此而来,元帅真要全部撤走?”

  “不然呢?那可是都元帅将令。”

首节上一节472/5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