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明 第16节

  陈邦彦看着满脸忧愁的桂王,眼眶一红,原以为桂王是惦记着广州的军卒,想调遣广州的军队出征,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如此

  桂王之所以询问城中武备,是因为知道清军即将入侵粤省,担心广州毫无防备,百姓将蒙受清军蹂躏,是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陈邦彦啊,陈邦彦,你好歹也是读遍了圣贤书的读书人,国事虽重,但何时竟忘了这天下百姓的安危

  陈邦彦看着满脸忧色的年轻藩王,愈发坚定了辅佐桂王的决心,桂王性情果决仁厚,定可为我大明英主仁主

  也只有桂王爷这样心怀百姓的仁君,才能真正振兴祖宗的江山基业,他陈邦彦必就是粉身碎骨也必要令苏阁老领兵进京,不让那群奸臣再把持朝政,贻误我大明江山

  朱朗脸上神色忧虑,眼睛却是偷瞧着一旁的陈邦彦,见这年轻官员双目微红,一副深以为然,忧国忧民的模样,心中也不由暗暗点头,放心了几分

  “先生,清军将至,广州位居粤省之中,身处后方,又为富庶之地,万万不可有失”

  “清军入粤,一旦知晓肇庆为朝廷中枢,必然先行来攻,如今粤省大军虽云集肇庆,但兵凶战危,胜负实在难言”

  “况且身处中枢,如何能抱此侥幸之想,一旦肇庆不守,广州就是粤省最后的坚城,若广州也为清军所陷,粤省形势将不堪设想”

  “苏阁老领军入朝后,我欲以先生总理广州事务,提前调集广州左近粮草兵甲,修缮城墙,整理武备,以备清军”,朱朗朗声开口

  “臣官卑位薄,恐怕难以号召广州群臣,广州城中除苏阁老外,还有布政使顾大人,如今军事紧急,可以顾大人行此整备之事,方可收守备之功,微臣可随苏阁老一同入朝,协助朝务”

  陈邦彦听闻朱朗要让自己镇守广州,脸上却并未显出喜色,思索一番后反而举荐起顾元镜

  朱朗看着一脸正色的陈邦彦,眼中越发满意

  陈邦彦只是一个六品主事,如果此时接受了朱朗的任命,那他就一跃成了主理一地军政的大吏,但他却因为公心,推拒了此位,可见这人确实是忠心可用

  但朱朗却并不准备如他的意,这广州他是定要交给陈邦彦来守的

  前世隆武朝覆灭以后,根据记载似乎只有苏观生一人自缢殉国,其余人皆是齐齐降清

  朱朗并未听过顾元镜这人的名字,但以他眼下布政使的身份,在绍武朝中必然也是高官大吏,这样的人物如果也殉国而去,史书必有记载

  但朱朗却对这人没有一点印象,也就是说,这顾元镜极有可能也是降了清朝的

  广州在朱朗日后的计划中极为重要,他绝不会将广州交到一个不可靠的人手里

  “顾大人忠贞用事,固然是最佳人选,但顾大人此次需和苏阁老一起入京”,年轻藩王神色一沉

  “前朝的诸位大臣皆为封疆大吏,名重朝野,苏阁老只身入京恐怕独木难支,顾大人亦为一地封疆,此时一同入京,方可与苏大人引为援手”

  陈邦彦神情一扼,桂王殿下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不是看不起你这个小老弟,而是你这官位太低,入了朝也不够人家一个手指来摁

  只有顾元镜这个布政使也一同入京,才有资格走上牌桌,左右局势

  陈邦彦此时也明白了桂王招苏观生入京,为的就是平衡朝中局势,而以他此时的官位,是无法左右这件事的

  朱朗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让陈邦彦镇守广州,除了是因为知道陈邦彦可靠以外,他还有另一个目的

  这陈邦彦立场坚定,日后他定是要用在关键地方的,此时让他能镇守广州城,他便有了一份封疆的履历

  有了这份资历功劳,日后他想要提拔这陈邦彦,便能直接提上来任用,而不会让朝中的人多嘴

  见陈邦彦没有拒绝,朱朗便取出信纸,快速写下第二份教令,又是啪的一声盖下桂王金印,交到陈邦彦手中

  陈邦彦神色严肃,恭恭敬敬对着朱朗行了一个大礼,这才接过朱朗手中的教令,朱朗这次却是没有避开,直接受了陈邦彦这一大礼

  如今桂王府中人多眼杂,二人商议已定,朱朗又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陈邦彦便告辞离去

  书房门口,桂花树下,身穿蓝袍的年轻官员拜别年轻藩王,而年轻的藩王亦是托住男子的双手

  “今日与先生相谈,当真是相见恨晚,若是能与先生秉烛相谈,不知何等畅快,只是国事艰难,欢时难留,匆匆之间竟又要与先生相别”年轻藩王眼眶泛红,脸上神情不舍

  “王府如今用度皆靠前朝支给,府中财用羞涩,我亦无有珍物相赠,此方玉佩我随身携带多年,今日便赠与先生”

  “古人言君子如玉,愿我与先生之情能如此玉,风光霁月,皎洁皓然”

  朱朗摘下腰间的一方方形玉佩,塞到眼前眼眶微红的年轻官员手中

  一旁的吴继嗣看着朱朗手上的白色羊脂玉佩,嘴角一抽,但感受到朱朗凌厉的目光,只得偏过头去

  陈邦彦正要拒绝,却已经被朱朗先行摆手打断,看着已经被塞到手里的玉佩,只得恭声下拜

  “微臣此去纵是粉身碎骨,也必不负王爷重托”

  年轻官员神色郑重,而后便毅然决然向着院外走去

  微风吹来,满树桂花如雨落,在漫天的金雨中,一个神色俊朗的青年站在树下,久久而立

  直到看着院外的人影消失不见,青年这才长呼了口气,抹了抹额头汗水,走回房内

  昨天忽然多了好多评论,不知是怎么回事,感谢大家的评论

第18章 招贤

  王府书房,朱朗伏案书写,片刻之后,朱朗放下手中毛笔,轻轻吹干纸上墨迹

  纸张上字迹显露出来

  “小王本远藩宗室,何敢寄望大统,先帝蒙难,国事艰难,众位大人不以小王卑鄙,以拳拳之心,欲令小王监国,凝聚人心,再图兴复我大明江山社稷”

  “小王自知德行浅薄,自知此事后,日夜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国家社稷”

  “古语有言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吾闻有陈子壮,何吾驺等先生,皆为隆武重臣,国家栋梁,如今亦隐居粤省乡间,此时国事飘摇,正需贤臣用命……”

  经过弘光隆武两朝的滥封,这天下的官职已经开始隐隐有些不值钱了

  不说弘光朝,光是隆武朝,根据朱朗的记忆,似乎就一气封了二三十位内阁大学士

  这些人有的不看好大明前景,避而不受,有的则是道路远隔,还未动身,隆武朝就已经覆灭

  是以如今大明的乡野之间,便存在着大量名位甚高的高官大吏

  而在粤省中,陈子壮及何吾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子壮便是后世与陈邦彦齐名的三忠之一,只是此人现在的官职可比陈邦彦大的多,实打实的隆武朝大学士

  而且此人久经宦海,是一步步爬上高位的积年重臣,在士林间久负盛名,不是苏观生那种因为拥立得封的骤进之臣

  何吾驺更是一直在隆武朝中枢任职,此人甚至是跟着隆武帝逃到汀州的大臣之一

  据传这人在隆武帝遇难时,恰巧摔落马匹,因为养伤没跟在隆武帝身边,因此保得一条性命,逃回广州

  隆武帝遇难的消息也是此人最先传回的广州,至于他是真的恰巧避过乱军,还是半路就已经准备逃离,就谁也不知道了

  朱朗要把苏观生调入朝中,总要有个正经的由头,既然苏观生一人入朝太扎眼,那他就索性多招几个,堵住那些人的嘴

  而这封奏疏,便是他调人的由头

  他桂王礼贤下士,访贤于乡野,这有错吗,这没错,有朱朗这么个虚怀若谷,尊贤敬长的明君,你们这群大臣就该偷着乐了

  这封奏疏除了给调苏观生找理由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调陈子壮入朝

  这也是朱朗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不仅是陈子壮,日后朱朗还要继续把那剩下的张家玉也给找到

  说实话,朱朗对这三人的实际能力并不了解,哪怕接触过了陈邦彦,他也不敢确定陈邦彦是否就真是经世治民之才,陈邦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剩下的两人了

  对这三人,朱朗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忠贞

  但朱朗要的恰恰就是这个忠贞,满朝文武,各个都高喊着忠于大明朝,到底谁忠谁奸,朱朗根本分不清楚

  不要说朱朗分不清楚,没到真正要做出抉择的那一刻,恐怕连这些大臣自己也不清楚

  这三人皆是后世已经证明过的人物,如今清军眼看就要进攻粤省,这时候他要的就是这些誓死不降的忠贞之臣

  一座关隘城池,交给誓死不降,抵抗到底的大臣,和交给可能降清的大臣,那是足以决定整个战场态势的大事

  朱朗现在只愁知道的忠臣不够多,若是他能一气找出十几个忠臣,等他真正掌握兵权以后,他就能把这些人全数派往前线,镇守关隘要道

  这样他才能真正安心发展后方,不用担心哪天睡着了,清军却摸到自己的床下

  朱朗为什么非要让陈邦彦留守广州,不也同样是因为知道这个人绝不可能降清吗

  当然,朱朗虽然是准备以访贤入朝的名义,给苏观生入朝做准备,但他显然也绝不会将苏观生的名字写在这封奏疏里

  如果他敢把苏观生的名字列入这封奏疏,就是他再大义凛然,前朝丁魁楚那三人也绝不会同意这封奏疏

  只要前朝同意这份奏疏,等苏观生领兵入京,成为既定事实后,朱朗便可以这封奏疏的名义,堵住一众大臣的嘴

  奏疏上明明写了是召陈子壮,何吾驺等大臣入朝,既然是等,那肯定就不是只有两人

  陈子壮,何吾驺是隆武大学士,人家苏观生也是隆武大学士,我桂王招一个是招,招三个也是招,凭什么不能把苏观生招入朝中

  我堂堂桂王殿下,夙兴夜寐,为大明操碎了心,旨意上写的清清楚楚,你们这些大臣不能体会上意,难道还能怪他朱朗不成,这肯定不能啊

  当然了,哪怕这些借口能堵住朝中众人的议论,但终归还是不合规矩的

  但朱朗现在要做的就是抢班夺权的事情,这种时候谁还管的上什么规矩啊

  堂堂桂王殿下能这么处心积虑,给大家找一个借口,这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不然还能咋地,还能离啊

  朱朗的这封奏疏,看似是招揽遗贤,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一个

  他就是要苏观生入朝,要苏观生手中的士卒,要掌控兵权

  朱朗现在所做的一切,核心都是为了兵权,其他所有事情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朱朗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纸,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让李国用过来重新抄录,李国用很快便抄出三份,而后一一用印

  朱朗让人将吴继嗣找来,令其看过信件后,便让李国用将信纸装好

  “把这三封信件送到前朝”

  “明白,微臣这就把信给前朝三位大人送去”

  吴继嗣应了一声,这种活他已经干过不止一次,早就轻车熟路了

  吴继嗣接过信封要走,却被朱朗喊住

  “不是送给三人,是送给瞿大人”

  吴继嗣看着写着瞿式耜,丁魁楚,吕大器三人名字的信封,脸上闪过一丝茫然

  “先给瞿大人送去,然后让他决定,要不要把剩下的两封信投出去”,朱朗轻声开口

  “由瞿大人决定送不送?”吴继嗣迟疑道

  “对,他说要送,你就把剩下两封信给丁魁楚二人送去,他若说不必送,那就把他手里的那封也取回来”,朱朗眼睛微微一眯,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这封信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发出去的,但他也正好借此试探一下这瞿式耜到底是什么来路

  虽说前世已经证明过这瞿式耜是忠臣,但前次调焦琏入京的事情,瞿式耜却和丁魁楚等人站在了一起

  朱朗当然可以为瞿式耜找到一些理由,最简单的便是瞿式耜迫于丁魁楚的压力,只得同意与其站在一块

  但这只是他的猜测,实际情况谁也不知道,他也不可能明晃晃的去问瞿式耜,老子苦心积虑才找了这么个借口,要把焦琏调入粤省,这明明是对对我都有好处的事情,不说话也就罢了,你个浓眉大眼的为何还在背后捅老子的刀子

  因此他也正好试试,这瞿式耜是不是也和丁魁楚一样,准备做个君上但且垂拱而治,万事皆有老臣操持的大明忠臣

  朱朗轻声交代着此次的事宜,吴继嗣两人听着朱朗话语,眼中皆是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吴继嗣确认自己已经记住朱朗交代,这才躬身一礼,带着三封奏疏前往前朝府衙

  朱朗看着吴继嗣消失在院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神色

  这封奏疏以他估计,大概率是能够通过的

  前朝的三人里,何吾驺和吕大器同为隆武中枢重臣,天然和他是站在一起的,吕大器没理由会反对何吾驺入朝

  陈子壮士林名声极好,且是累朝重臣,如果瞿式耜想要对抗丁魁楚,不让其一人专权,肯定也不会阻拦这封奏疏

首节上一节16/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