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053节

  这话说得太直白了。

  所有官员,都是士绅的代表,他们家族就是当地最大的士绅,谁会损人利己呢?

  “释奴令,势在必行!”

  “汉儿不为奴,朕会诏令天下,令天下人都会说这句话,汉儿不为奴!永不为奴!”

  “但朕要改变祖制,允许百姓蓄养奴隶。”

  “但有一条,会说汉话者为汉儿,永不为奴,不许蓄养,蓄养者,于景泰十二年始,死罪!”

  现在是景泰九年,六月末。

  就是说,景泰十二年开始实行。

  用三年时间,给大户抓捕奴隶的时间,也给汉奴适应新生活的时间,朝堂也要妥善安置。

  “奴隶来源,让百姓自己想去吧,反正朕允许蓄奴,天南海北,有多是天生奴婢,那些贱婢,给他们一口饭吃,已是天恩了,大明为何不用呢?”

  姚夔欲言又止。

  “姚卿,说!”朱祁钰道。

  “陛下,老臣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姚夔磕个头,郑重道:“您能以强权,压制天下士绅大户。”

  “但后世之君未必能够。”

  “届时,汉儿不为奴,怕是会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老臣建议,中枢不要更改祖制,只是民间默许即可,没必要写在律法之上。”

  就是说,别把事情做绝。

  给后人一个借口。

  祖制这东西,在大明就是道德制高点,朝臣就是因为掌握了这个制高点,才处处拿捏皇帝的。

  姚夔这是站在皇帝角度思考问题。

  同样的,他也不希望皇帝破坏祖制。

  “姚卿所言甚是。”

  朱祁钰领情。

  他拿到皇权,就破了很多祖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给后世之君留下太多祖制。

  祖制就是用来歪的,必须坚持下去。

  “说来说去,朕要鼓励奴隶贸易兴起。”

  朱祁钰很直白道:“安南情况,诸卿应该知道了。”

  “安南正是雨季,广西只抓了一批人,约莫五万多人,正在犁平十万大山的山路,已经打通了几条道路。”

  “但奴隶也消耗光了。”

  “这些奴隶甚是好用,不必在乎死活。”

  “朕若有百万奴隶,今年就能把整个漠北建造完毕,若有五百万奴隶,一年内就能根治黄河。”

  用五百万人的枯骨,换一条完美的黄河,不值吗?

  太香了。

  “同理,安南人便少了,朕也能移汉民过去充实人口,安南就彻底变成朕的交趾了。”

  朱祁钰想得挺美:“再也不会重蹈永乐朝覆辙了。”

  姚夔却道:“陛下,奴隶虽好用,但也要吃饭的,若中原增加六百万奴隶,要吃掉多少饭呢?”

  “而且,您释奴令一出,必然释放出大量人口。”

  “再加上清理出来的流民,老臣估计,会说汉话的人口要在一个亿以上。”

  “这么多人呀,怎么填饱肚子?”

  有好处就坏处。

  相辅相成。

  朱祁钰笑道:“若交趾、朝鲜能为中枢供粮,又能养活多少人呢?还有整个漠北,种粮、畜牧,能出产多少东西?”

  “姚卿,人多力量大,汉人经历蒙元之所以不会被灭亡,就是因为汉人足够多。”

  “等朕再清理出云贵,又能释放出多少耕地呢?”

  “等黄河根治,水系勾连完毕,关中、河南、北直隶、山东又成了大粮仓。就算中原多出了五千万人口,那又如何?”

  “凭借大明广袤的土地,难道还不能供养这点人吗?”

  “若不能!”

  “朕就带着这些人,开疆拓土,去国外吃饭!”

  姚夔还要辩驳。

  朱祁钰心意已决:“抓捕奴隶,也是汉化的过程,等过几年他们会说了汉话,也就变成了大明百姓。”

  汉化,是把一个民族杀得变成少数,然后把剩下的人变成奴隶,令其说学汉语,快速汉化,最终等下一代彻底忘掉自己的语言和历史,也就成了新汉人了。

  过了几代人,就和汉人彻底分不开了。

  “好了,朕心意已决。”

  “由内阁草拟释奴令,景泰十二年执行,这期间准许百姓抓捕非汉人奴隶。”

  “各地布政司给释放出来的人口,分发田亩、农具、种子,甚至安顿家室、营生。”

  “若本地实在无地可分,可酌情就近移民,不可惊扰新释放的百姓。”

  “景泰十二年正月初一始,所有身契,全部失效!”

  “抓捕的奴隶,朝堂会发放奴籍,汉人永不可发奴籍,永远都不可发!”

  朱祁钰非常坚持这一点,还要修缮律法,加上这一条。

  但释奴,和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又矛盾。

  朱祁钰也觉得无奈。

  抓捕外族奴隶之事,势在必行。

  光靠朝堂抓捕奴隶,能抓多少呀?

  得让天下百姓都去抓。

  奴隶行业会瞬间兴起的。

  抓捕奴隶,也会促使海运兴起,海运兴起,海贸自然也就兴起了,都是好事。

  “都起来吧。”

  跪了小半个时辰了,朱祁钰才让朝臣起来。

  皇帝借着发怒的由头,办了几件大事。

  说来说去,还是皇帝赚了。

  “臣等谢陛下隆恩!”朝臣磕头起来,揉了揉腿。

  “赐座。”

  朱祁钰指着养心殿的边墙:“以后在此设下一排座椅,朝臣可坐在这里,和朕讨论政事。”

  “偏殿内也设座椅,朝臣可坐。”

  朝臣一愣,皇帝这是在抬高臣权呀,是好事呀。

  只要皇帝不要说暴怒就暴怒,朝臣的日子就好过喽。

  “臣等谢陛下体谅!”朝臣磕头。

  “春日时,朕从各地采购一百二十万棵树苗,种在京畿,如今成活率如何?”朱祁钰问。

  “回陛下。”

  此事本来归农业司的,但农业司刚刚组建,所以由工部代管,工部尚书马昂跪在地上,道:“成活尚可。”

  “以前京中毫无绿色,今年入夏之后,京中反而多了几分郁郁葱葱。”

  “等过几年,树木长成后,京中就会恢复刚迁都时的景象。”

  马昂的话,引起朝臣的同意。

  具体奏报,他会让工部的官员送到养心殿。

  “诸卿要记住,大明庇护尔等,也要注意保护大明。”

  朱祁钰一语双关:“一草一木,百姓得利之后,必须进行保护。”

  “种树之事,农业司要重视起来。”

  “每年都要种,整个北方都要种,尤其是河南、山东、北直隶、山西、陕西这些破坏严重的地方。”

  “要大规模种树,保护水草,保护大明。”

  “还有就是水,必须要保护,不能随意破坏,礼部要制定出一套章程来,保护水源。”

  朱祁钰这番话有深意。

  朝臣听着,像是在提点他们,不能吃着大明的,却砸大明的锅。

  “臣等知之!”朝臣叩拜。

  (本章完)

第274章 重建武庙 文庙,新建帝王庙!论祖制的重要性!

  您直接点我们名得了!

  胡、姚夔等人垂首不语。

  “诸卿,陈泰献上一宝,朕赐名水泥,可用来给墙砖弥缝,比泥土坚固;也可用来加固外墙,用于城防、建造房屋。”

  “朕已经让人垒了一面墙,尔等出宫时可去看看。”

  “陈泰有建筑之才,朕欲提拔他入工部做右侍郎。”

  朝臣对这个水泥很感兴趣。

  上次陈泰也献上新式水泥,但皇帝认为不够坚固,造价也高,令其继续钻研。

  这才大半年的功夫,就献上来新水泥。

  听皇帝的意思,是很满意的。

  “陛下,陈泰有功,但升官之事,不能因功便越级而升。”

  胡认真道:“不可否认,有的官员有灵光一现的创造之能,但官员的本质,是勤勤恳恳,为江山社稷谋福,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首节上一节1053/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