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22节

  一百多商贾,互相看看,泪如雨下。

  年老的还好点,年纪小的难受啊。

  “若不想为本督效力,那便都拖出去吧。”宋伟叹了口气。

  “不要啊宋大人,求求大人阉了我吧!”

  有商贾哀求。

  “我也愿意啊,愿意阉割啊!”

  商贾争着抢着被阉,倒也是奇景。

  陆汝靖还在犹豫,他想保留一样,要么保住身体,要么保住家财。

  宋伟还在想,必须派兵卒跟着,不能让他们耍小心思,毁了制盐设备,务必保证食盐供应。

  “大人,我知道哪里有盐!”

  陆汝靖疯了:“广东有盐,只要大人不阉割小人,小人就能从广州弄出盐来。”

  大明的盐产地还是很丰富的,有四川盐,有陕西盐,有湖广盐,也有广东的海盐。

  但是,朝堂发的盐引,被两淮商人垄断,进而被扬州垄断。

  各地的盐,要么在扬州转一圈,变成淮盐再卖,要么就得变成私盐,四处去卖。

  四川自贡盐是例外,可以销售,但备受排挤。

  毕竟自贡盐挡人家财路了。

  “本督也知道广东有盐,可广东的盐去京师,也要走你扬州的路,你把自己家的盐扬了,广东的盐就没扬吗?”

  宋伟早就调查出来了。

  盐商,为了让全国断盐,把所有存盐都扬进水里了。

  不止两淮盐,所有经过扬州的盐,都被扬了!

  所以大明断盐。

  陆汝靖咬了咬牙:“若小人拿出盐,进献给陛下,能否不被阉割!”

  他想当男人,不想当太监。

  “你家有私盐?”

  所有商贾,全都怒视陆汝靖。

  “我家没有,但我知道粤盐在扬州一条走私线路。”陆汝靖果然留了一手。

  宋伟忽然想到,那些被扬进水里的盐,是不是也能打捞呢?

  “不能了,算算日子,早就进海了……”

  “抓紧阉割!”

  宋伟眸光渐厉:“然后把家人全都押过来,你们回去组织灶户、盐丁,立刻恢复供盐!”

  “谁敢破坏制盐设备,一概九族处死!”

  先挑扬州本地人先抄家,再去各地抄,一个铜板都不给他们留。

  哭天喊地的声音,震耳欲聋。

  至于陆汝靖会不会被阉,宋伟思考很久,把他排在最后一个……

  一封奏报,送入南京。

  “宋伟是真会玩,宫中要多一百多太监了。”

  朱祁钰忍俊不禁。

  这办法是真绝。

  把人变成太监,然后控制他的家人,来控制盐商,恢复生产。

  哪怕太监想造反,他们都被担架抬着呢,有心无力,再说了,谁会跟一个太监打天下呢。

  宋伟还控制所有盐商的家人,让他们不敢造次。

  盐政,已经打开了局面。

  宋伟这第一把火烧的不错。

  “贺喜皇爷,马上就要有一百多个商贾,为您效力了。”冯孝觉得是好事。

  先用这些太监皇商赚钱,再派太监跟着他们学,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太监经商,为皇家赚钱了。

  “废物利用,恰到好处嘛。”

  朱祁钰道:“让宋伟抄干净了,别让这些商贾给骗了。”

  “再去把老太傅请来。”

  这几天,胡过得很苦。

  一直在纠结,在选择。

  妖书案,仿佛并未在南京发生一般,没有人传妖书案,甚至报纸上,没有刊登一则妖书案的文章。

  仿佛妖书案,自始至终就没存在过一般。

  但是,皇帝的大军,却在整个应天府抄家。

  朝野上下,视若不见。

  没人敢为这些人发声,谁也摸不准皇帝的脉搏,因为皇帝一直在宫中,很久没有公开露面了。

  而皇帝贪财成性,竟然没有言官乱喷,这是很奇怪的事。

  大明的言官制度,就是让人开口说话,喷皇帝是家常便饭,朱祁钰都被喷得快吐血了。

  胡入宫,看完宋伟的奏报,神情震怖。

  宋伟如此戏谑,显然是皇帝授意的,将一百多个商贾阉割,又控制其家,强制恢复供盐。

  在两淮是彻底打开局面了。

  “两淮盐商,竟敢拿断盐来威胁朕。”

  “这些商贾还算老实,肯自阉来自证清白。”

  “其余的商贾,就没必要留了。”

  “抄家灭族,籍没归公。”

  “老太傅怎么看?”

  朱祁钰笑容诡异。

  胡心里有鬼,所以看皇帝总觉得皇帝在试探他,不禁苦笑:“陛下以强权弹压两淮盐商,可考虑过,日后该如何呢?”

  “盐政,支撑着大明财政。”

  “您杀了一批盐商,终究还要再用一批,如此反复,不过图财罢了。”

  “何必多造杀孽?”

  胡在试探皇帝要做什么。

  “老太傅莫要试探朕,朕和您之间,亲密无间。”

  “又有胡妃居中,您和帝王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有什么话就直说。”

  朱祁钰笑道:“朕说过了,大明不靠盐政支撑财政了,盐价朕要打下来。”

  “断盐一个来月,各家的存盐估计都没了吧?”

  “都尝尝没盐吃的滋味。”

  “百姓家人,把盐当成奢侈品,平时都舍不得吃。”

  “景泰八年除夕,朕问尚食局,宫中酸菜为何这么少呢?”

  “当时尚食局的太监告诉朕,食盐太贵了,哪怕是宫中,也要省着吃的。”

  “因为盐贵,酸菜是奢侈品。”

  “老太傅可知道,朕当时是什么心思吗?”

  “一定要把盐价打下来,让天下人都能吃到平价盐。”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胡别劝:“朕清楚,盐政是大明的根基,朕也没说,彻底废除盐政。”

  “只是粮食和盐,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啊。”

  “朕觉得,该让百姓吃足,价格适当低一些。”

  胡跪伏在地上:“陛下爱民,臣感同身受。”

  “开中法,取自元朝。”

  “太祖时,用盐引来支撑军政,才有了北伐之事。”

  “而太宗皇帝时,大肆颁发盐引,五征漠北的钱财,多来自盐引。”

  “这盐引,其实就相当于银行的贷款,寅吃卯粮。”

  “永乐朝的欠账,到了正统朝才堪堪还清呀。”

  原来,盐引的欠账,是永乐朝欠的呀。

  “老臣以为,直接发行平价盐,反而会引起市场动荡。”

  “不如先实行定价制,将盐矿、盐场全都承包出去,中枢负责定价,收税即可。”

  胡没说,盐铁多么重要。

  而是选择私有制。

  他迈得步子比朱祁钰还大。

  朱祁钰想的是,盐场官营,实行全国统一价。

  但是,这里面会有弊端。

  现在朱祁钰手中钱财宽裕,等某一天朱祁钰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拿盐政做文章了,开始调高售价,这是必然的。

  胡是一步到位,断了盐价暴涨的可能性,起码不受中枢操控。

  但是!

  深层次原因,却是胡要制造新盐商出现。

  他给胡两条路走,一条去帮扶江南士绅,扶持江南士绅;另一条路则是皇帝一条道走到黑。

  结果,胡两条路都不选。

  而是决定组建新的财阀,而这财阀,要听他胡的。

  “老太傅不怕新盐商,难以控制吗?”朱祁钰也在斟酌。

首节上一节1222/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