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25节

  “有宵小不肯为国效力,那就加他们的田赋,逼他们出丁。”

  还是余子俊够狠。

  这话又引起热议,都认为民间刚刚承平,不该再搅动地方了。

  就说江南,起码需要十年时间才能缓过来。

  江南叛乱也不少,交趾叛乱也多,也就皇帝不在乎,换个皇帝都会恐惧,叛乱真多,地方将领掌权,万一造反了呢?

  皇帝不但不在乎,还直接开海运,征漕丁为水师。

  几件事一起干,搞得天怒人怨,造反的人不多,但天天都有,诡异的是,将领造反还真没有。

  只要有兵的将领不反,百姓造反就会被扑灭的,大明都习惯了。

  余子俊继续道:“这几年,朝廷对百姓怎么样?”

  “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吧?”

  “以往是征劳役的,现在是给钱,又给他们找工作,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吃一份工地上的活儿钱。”

  “还有农具、铁锅,可都是赐的,这些都是恩情啊!”

  “朝廷又蠲免税赋,让百姓富裕起来。”

  “就说那手压井,朝廷几乎是半卖半送,只赚个成本价。”

  “难道这还不算仁政吗?”

  余子俊道:“如今到了百姓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难道他们不该踊跃参军?为朝廷效力?报谢皇恩?”

  “如今朝廷做到了这个地步,百姓还不满足,那么他们就是白眼狼!”

  “对待这等白眼狼,留之何用!”

  余子俊生气道:“说句难听的,若朝廷不肯将几亿两银子砸去民间,中枢该富裕成什么地步?”

  “如今百姓受益皇恩,为国效忠,更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番话,把反对声音直接压下来。

  景泰朝,是对百姓最好的朝代,没有之一。

  不说其他的优惠政策,就说手压井,从古至今有一个国家半卖半送给百姓吗?二十几亿套农具,上亿口铁锅,全都免费送!大面积的耕地,全都送给了百姓!

  又治水又重视教育还四处修路,这些都是朝廷亏钱的,亏大钱的地方。

  这还不是仁政吗?

  从古至今,甚至往后查一万年,也没有这样的皇帝!

  在爱民这件事上,朱祁钰绝对是前五千年后五千年的第一人,没人能超过。

  “余子俊说的没错。”

  “朕自认对天下百姓,仁至义尽了。”

  “朝廷开垦婆罗洲和吕宋,是必然的,以后还会开垦更多的地区。”

  “大规模移民,百年内都不会停止。”

  朱祁钰缓缓道:“从民间征一千万兵卒,要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半大小子,要家里的老二、老三,不要长子和幼子,要没结婚的。”

  “全国上下,除了江南三省、江西、广西、贵州、热河、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外,其他各省都要征兵!”

  “家家出丁,一家一个!”

  “照常发安家费,提前发一个月军饷留给家里。”

  “然后送到南方集训。”

  李贤立刻道:“陛下,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征兵该征劳动力呀,征那么小的孩子,能干什么呀?”

  朝臣都觉得,十六七岁的,能打什么仗啊?

  “陛下,您不会是为了百姓家里减轻负担吧?”余子俊都无语了。

  朱祁钰看向胡,当初胡也是这样劝的。

  “你们都觉得,十六七岁的孩子,打不了仗?”朱祁钰问。

  “打不了啊。”

  李贤道:“陛下,这征兵最好是征二十三四岁的,刚有家庭,有牵挂的,这样上了战场才会卖命。”

  “而十六七岁的,大多没长成的,个个精瘦,在家里人憎狗嫌的,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爹娘都嫌他们吃得多,还没用。”

  “朝廷征上来,最少要养几年才能上战场。”

  这时代营养跟不上,长得慢,老得快。

  “而且,十六七岁的孩子,是最不服管教的年纪,天不怕地不怕,到了军中也会惹事。”

  李贤认为,这样的兵不是好兵。

  朱祁钰笑了起来:“李卿,你说说,这次征兵,为了什么呀?”

  “自然是开垦婆罗洲和吕宋……”

  猛地,李贤怔住了,旋即跪在地上:“陛下说的是呀,不服管教的,才能在当地吃得开。”

  嘴说征兵,其实是移民。

  好勇斗狠、人憎狗嫌的年纪,绝对是最好的移民对象。

  婆罗洲和吕宋,和交益不一样,这俩地方屠了,什么人都能移过去,但婆罗洲不一样,都钻进山里了,没事给明人一击,派去正规军是牛刀小用,派生瓜蛋子去,正合适。

  等他们得到了生存空间,刚好年纪上来了,被社会毒打之后就服管教了,这些人就是最好的移民对象。

  “陛下妙计。”

  “家中老二,在家中地位本就低。”

  “又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憋着一股劲儿的时候。”

  “而民间有灾害,百姓不够吃,老二被征走,反而能养活小的,民间抵触情绪肯定小。”

  余子俊笑道:“再者,这些人在家中没地位,吃不着好的,到了军中,稍加教化,肯定想拼出一番天地来。”

  家中老二最尴尬,老大能继承家业,小儿子得全家喜爱,中间就尴尬了。

  这些都是好兵。

  “但是陛下,士绅家的次子也征吗?”余子俊觉得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祁钰也略微沉吟:“征,不一定都要上战场,也需要识文断字的,毕竟婆罗洲拿下来,是要治理的。”

  耿九畴却咧嘴心疼:“陛下呀,征千万兵,先给安家费,又给一个月军饷,您这是不过了呀!”

  “别心疼钱,也别叫苦。”

  “以后这些人,就是新婆罗洲的百姓,是要为大明开疆拓土的。”

  “婆罗洲肯定有很多妇人,让他们随便娶纳,若不够,就从别的国家买一批过来。”

  “多多建立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参加科举。”

  “耿卿,你还哭穷?户部今年可没少收入啊。”

  一提国库收入,朝臣都忍不住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去年财政收入高达2300万,本以为今年能达到3000万,就是大喜了。

  结果,今年还没过完呢,就达到了4700万!

  超过5000万肯定没问题了。

  主要构成是商税和关税。

  完全低估了关税收入,开海之后,无数商贾下海经商,也间接导致,大明范围内所有属国的外贸崩溃。

  以前属国,像暹罗、吕宋、满刺加的商贸,卖的都是大明商品,以前大明闭关锁国,富了他们。

  现在大明开海了,不但开海,还不断探索海洋,这就吸引了大批商旅来大明直接贸易,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自然贸易额激增了。

  还有一点,就是大明鼓励南木北运,加强南北沟通,彼此融合,这才有了商税、关税的井喷。

  李秉还想说,财部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可能要超过5500万,还有可能更多。

  “陛下,有钱也不能霍霍吧,有了这笔钱,修缮黄河的进度也能加快,今年又征召了一批人,把辽宁的河道修缮一遍。”

  耿九畴脸上藏不住笑容,有钱腰杆就硬。

  唯一遗憾的就是,财部分走了户部的一部分权柄,这让他很不爽。

  马昂笑道:“陛下,修缮全国河道的工程,又能缩短两年。”

  朱祁钰对进度十分满意。

  “所以呀,征兵就多掏一点,内帑和户部都不差这点银子,这两年都有灾,百姓日子不好过。”

  征兵的事,也就定下来了。

  明年雨季之后,投入婆罗洲和吕宋。

  “马昂,工部设计的城池,真不错。”

  朱祁钰在京畿转了一圈,对城池的修建赞不绝口。

  北京城,已经从原来的内城,多出了四个外城,外城又扩出四个外城,面积翻了十倍。

  主要是天下官员的家眷迁过来,地方实在不够用。

  又没有楼房住,遍地都是大宅子。

  如果是这样设计的话,京师的饮水、粪便等问题,就会出大问题了,到了冬季取暖,又会出现大面积雾霾,影响生活质量。

  工部并没有无限制的扩大城池。

  而是建立卫星城,分担人口。

  正常说像通州、宛城什么的,都能扩进北京了,但马昂主持的工部则没有,在道路交汇处,建立城市。

  是城市,城墙围着的坊市,很少有人居住,都是商店、坊市,附近的人白天进来买东西,晚上则离开。

  北京城也不是一味扩张的,而是留出缓冲带,中间种植树木,间隔农田,再到下一个城市。

  围着京师,建立了无数小卫星城市。

  这是马昂的规划。

  让朱祁钰赞不绝口,在京师人口激增后,还能有序生活,不下降生活质量,水平真高。

  “臣为朝廷尽心,不敢受陛下嘉奖。”马昂脸上涌现着得意。

  像京师,根本供应不了二百万人的饮水。

  也养不活这么多人,非要聚集这么多人,必须得大力依靠漕运,而漕运又贵,还需要常年维护。

  干脆,把人口分散,分散在整个北直隶里。

  距离京师又不远,京师又不用无序扩张,聚积太多人口,反而不安定。

首节上一节1325/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