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635节

  大理简称是白,因为大理国是以白族人为主建立的国家,如今启用旧名,就以“白”为简称。

  大理省刚设时,将省治放在大理,却在景泰四十九年时,迁到麓川王国的首都瑞丽,以瑞丽作为大理省的省治。

  大理省,总人口7000万人,是大明诸多省份中,人口排名倒数的省份。

  庞大的疆域里,却只有七千万人口。

  主要因为,大理并不是适合种植粮食,粮食主要靠成都平原和暹罗平原供应。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总量肯定很低,人均收入水平也不高,即便朝廷投资发展,除了茶叶、香烟、旅游外,大理省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源。

  所以,大理现居住人口,仅剩3000万人,净流出四千万人,全都去南方南缅省去了。

  南缅省,已经在今年,被中枢重新改名为澜沧省。

  而北缅,则被改名为南诏。

  之所以去澜沧省(南缅),主要是沿海省份,工作机会非常多,而且中枢可能会在澜沧省里挑出一个做城市做新京,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止大理的百姓跑,整个西南的百姓,都往澜沧省流动。

  可大理这么大的省份,常住人口才三千多万,朝廷也着急,在景泰五十五年时,就提出振兴西南的政策,朝廷认为,西南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全国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香烟、茶叶和旅游,就是支撑大理发展的三条腿。

  朝廷每年会拨一笔款项,用于振兴西南发展。

  大理的省治瑞丽,本来应该作为大理省的首府,应该虹吸整个省的人才,可瑞丽并没有做到。

  截止到景泰六十六年,瑞丽总人口230万人,在全国省治排行榜中,位列倒数第二,垫底儿的是乌斯首府,那个更惨,人口才二十几万。

  大理省第一大城市是大理市,人口420万人。

  朝廷评级为,中级城市。

  也是所有省份中,少有的没有大城市的省份,省治瑞丽连中级城市都没评上,还只是个小城市呢。

  但大理房价是真的便宜。

  大理,房价才800元,瑞丽房价500元,炒房客来了都是哭着走的。

  但他并不孤单。

  还有乌斯、青海陪榜呢,不孤单。

  作为百姓生活在大理,还是很舒服的,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有的是慢生活和快乐生活。

  朱厚真的没什么可视察的,这地方实在太穷了,整个大理市,就有五六家高端商场,和成都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成都一根腿毛,都比大理富裕呀。

  这里可是曾经的大理省治,朝廷斥资几千万发展起来的城市啊。

  曾在景泰四十年时,大理被评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百强城市,朝廷每年都往里投资源,结果水花都没飘起来。

  有人说,为何百姓纷纷离开家乡,因为这里白天是大明统治,晚上是黑恶势力统治,住在这里每天都担惊受怕。

  可这些终究是流言,中枢并没有收到奏报,也派人来暗查过,什么都没查出来。

  景泰五十八年,老皇帝派心腹彭谊任大理总督,总览军政,任期两年。

  彭谊并没有向中枢禀报什么。

  之后朝廷也就没再深查,其实朝廷早就将天下各县分出等级,这种垃圾地区,没人在乎的。

  朱厚对这种烂地更没兴趣。

  大理省,也算不得什么腹心之地,纵然是多省通衢,但这几个省都是超级穷省,算是边疆省,穷省。

  整个中枢都不在意,他自然也不在意。

  朝廷在意的,要么是经济强省,要么是战略位置重要的省份,就大理这破地方,造反都成不了大事的地方。

  朱厚仅仅在大理和瑞丽,停留各两天,便南下去南诏了。

  南诏省,就是北缅,本来想叫金沙省的,南诏这个地名其实和北缅不挨着,金沙省更适合。

  可朝中认为,金沙这个地名,没什么含金量,用南诏则能昭示大明的主权,毕竟南诏国是华夏王朝之一,曾经统治过这里,更具法理,就用了南诏这个名字。

  南诏省,简称缅,其实就是以曼德勒,斜着切一刀,将若开山脉,完全放在南诏省。

  南诏省是临海的,出海口在印度若开邦,省治就是曼德勒,但他叫蒲甘,古名就是蒲甘,蒲甘王朝,就建都在此。

  和北面的大理比起来,南诏就富裕太多了。

  南诏总人口1亿,今年才破的一个亿,因为作为一个有出海口的大省,人口真的不多。

  原因很多,南诏地形崎岖不平,不具备人口大省的先天条件,而出海口又不是天然良港,从港口运货进入内地,却要经过若开山脉,这条隆起来的山脉,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穿过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其次,南诏的地形太差了。

  东西两面,夹着两个人口大省,西面的孟加拉省,东面的澜沧省(南缅),直接把南诏的人口给疯狂吸走。

  这两个省,不止在虹吸西南人口,还在吸南诏的人口。

  朝廷的好政策,肯定先紧着两个经济条件优越的省份用呀,轮到南诏的时候,都是剩饭剩菜了。

  而且,朝廷还得振兴大理和云南这两个难兄难弟呢。

  给南诏的支持,就真的很少了。

  南诏有两个大城市,蒲甘和若开,蒲甘人口1200万,若开人口1020万,堪堪迈过大城市的线。

  朱厚对南诏也不太感兴趣,大明五十七个省,存在感巨低的几个省里,就有南诏。

  当时还叫北缅呢。

  改名为南诏,经济也没有起色。

  景泰六十二年,朝廷投资在南诏投资一个亿,发展南诏旅游,结果,南诏旅行团厉害呀,宰客现象层出不穷,旅游没做起来,口碑却先崩了。

  蒲甘城,在战争中已经焚毁了,现在看到的蒲甘城是大明建的,但在景泰六十二年拆毁掉,仿照南诏都城的特色,重建了新城,就为了发展旅游。

  结果旅行团不止要钱,还要命呢。

  把游客带进热带雨林里,不给钱的就把游客丢在雨林里,当做失踪人口。

  还强制游客购买翡翠,在首饰店里买一千两千的翡翠镯子,全卖上万,不给钱就扣证,不让游客走。

  一堆乱象,数不胜数。

  从景泰六十四年发展旅游后,朝廷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南诏省的奏疏,全关于旅游。

  去年,朝廷下了圣旨,要求南诏规范旅游。

  结果还是当做耳旁风。

  今年年初,有一个旅行团三个人失踪,在热带雨林里发现了断肢残骸,被野兽给吃掉了。

  这件事闹得非常大,揭露南诏旅游的乱象。

  恰逢太子肃清朝堂。

  五月十七,朱见漭派来南诏三万大军,接管南诏全省军政,开始大肆抓人,顺带着将旅行团的事给管了。

  朱厚进入南诏省的时候,全省一片肃杀。

  太子派的大军,正在全省抓人,所有监狱都装满了人,每天都有被拷打死的。

  所有旅行社老板都在跑路,狠的钻进了深山里,胆子小的则跑路去其他省了。

  “皇祖父要干什么呢?”朱厚下榻蒲甘,他并没有随处走动,也没考察当地民风民情,谨防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随着一轮轮拷打,很快旅行社的真相浮出水面了。

  这些旅行社,背后都有权贵支持,本地的权贵官员,在中枢都有靠山,只要朝廷派人来查,他们就能提前收到风声,销毁证据,所以朝廷派人暗访,什么都查不到。

  真弄死人了,他们也能靠着广大的关系网,大事化小,朝中有人帮着说话,很快就没事了。

  但这次!

  朝中的靠山先被抓了,地方官员都不知道呢,大军乘坐军列就来了,忽然接管全省军政,立刻开始抓人,大老虎小苍蝇都不放过,一勺烩了。

  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朝廷查的不是旅行社这点小破事!

  对掌权者来说,死几个百姓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百姓不造反,对掌权者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小事。

  甚至,小造反都不算什么,扑灭便是。

  纯属搂草打兔子,把旅行社给打了。

  跑的老板也不怕,家人不还在吗?家人都跑了,九族不也在吗?总有人顶罪的,只要动了这些人,那些跑的就会主动出来的。

  以前这些商人找关系可以,朝廷总不会赶尽杀绝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连太子都承认,商人也是士,是统治阶级的自己人,那么,何必赶尽杀绝呢?

  但这次不一样。

  朱见漭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天下官员就倒了霉了。

  同样的,他们朝廷上最大的那几个也是想借机清除毒瘤的,所以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商人想找关系,发现他们找的人都被抓了,这才知道大祸临头了,再想逃根本就无处可逃。

  就算人跑了,钱能跑吗?九族能跑吗?

  没九族帮衬着,他怎么逃出大明啊?就算逃出大明,能去哪啊?天下都是大明藩国,只要朝廷下旨,他就无处可藏了。

  这个时候,各大家族必然会短尾求生,烈士断腕。

  挖出来的还不止这点事。

  涉黑!

  大理,都是白天大明才能统治,晚上就不是大明的天下了。

  这次大肆搜捕,全天下的官员都要查都要抓,这种事是瞒不住的,上面没伞,哪来的黑?

  仅仅一个月,就抓了十二万人,两万余人被砍头。

  大明没有枪毙,只有砍头。

  砍头前还要游街。

  以前有断头饭,但在景泰三十七年时,朝廷取消了断头饭,并向家属收取砍头费,想死前吃顿好的,不用想了,吃不上,被砍头家里还得掏钱。

  游街,是自古以来的事,至于游多久,游几条街,是地方决定的,视情况而定。

  大明并没有废除酷刑,还增加了很多酷刑。

  不同犯罪,应用不同的酷刑,十分合理。

  比如官员犯了死罪,就是砍头,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也没有士大夫豁免权,一切按照祖制行事。

  但是,正常来说,官员是很难犯死罪的,只有以下几种情况:叛国;故意杀人;贪污到一定金额;放火;贩毒贩军火;爆炸;强尖,这七种情况,才是死刑。

  这就是豁免权了。

  法律对官员已经宽泛到了这个地步,可现在每天还有几百名官员被砍头。

  贪污到一定金额,这个金额,定的是比较高的,只是没写出来,朝野上下的官员都知道,累计贪污30万元以上,才是死刑,以现在的物价来说,起码要京师一套一百尺的楼房,才是死刑。

  大明也没有不允许对嫌犯用刑这一说,过刑是审讯必然经过的一道关卡。

  但是,如何刑讯是有严格要求的,刑讯的标准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能打,但要在范围内打,其实是鼓励地方刑侦人员尽量不要用刑具。

首节上一节1635/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