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26节

  “可见朕当时对马瑾多么寄予厚望。”

  “可惜,马瑾英年早逝,不然韩雍、项忠,未必是他的对手。”

  朱祁钰有些唏嘘:“三十七,王来。”

  “王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上马打仗,下马治国。”

  “朕视他为朕的闻仲。”

  “朕将任何一个地方交给他,都无比安心,朕派他去打仗,朕也不用担忧。”

  “可惜,朕启用他的时候,他年纪太大了。”

  “所以才屈居于此,不然王来绝对能进入前十五。”

  “三十八,李匡。”

  “李匡是朕最忽视的一个人才。”

  “朕启用他,是薛的举荐,看他的履历,平平无奇。”

  “可朕让他督抚地方,他实在太让人朕惊艳了。”

  “他在贵州南四府,做的极好。”

  “后来督抚吉林,把吉林做的有声有色。”

  “可惜呀,朕没有慧眼识珠,提拔得太晚了,所以他的功绩没有特别多。”

  “第三十九,夏埙。”

  “夏埙你很熟悉,他的才能,无比显著,是朕都舍不得外放的人才。”

  “他做朕的秘书时,就处处为朕绸缪。”

  “在外统兵时,打下安南,他有大功。”

  “督抚一方时,又让朕十分放心。”

  “此人之才,仅次于韩雍,却也是我朝中流砥柱。”

  “可惜,近几年他身体不佳,逐渐退出朝堂,去年病逝,是大明的遗憾啊。”

  朱祁钰道:“第四十,刘大夏。”

  “你可以骂刘大夏贪图权力,但不可否认他的能力。”

  “他能去督抚藩国,震慑四夷。”

  “他能在地方,做得有声有色。”

  “回到中枢,处置事物有条不紊,这样的能臣,上去哪找?”

  “第四十一,李侃。”

  “李侃你也不熟悉,他从土木堡之变中,被抓做俘虏,逃了回来。”

  “景泰早期,他名声不显。”

  “可督抚朝鲜之时,他跟开了窍似的,触类旁通,成为朝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胡去世之后,他督抚吕宋,把吕宋督抚得井井有条。”

  “此人之能,朕只恨早没发现。”

  “他本该能位居阁部高位的,可他偏偏扎根地方,朕常常嘉奖他,示意对他的喜爱。”

  “正因为过度操劳,所以死得比较早。”

  “景泰朝可惜的人物很多,李侃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十二,罗绮。”

  “第四十三,程信。”

  “这两个人,可不是朕的人啊,”

  “都是正统帝的人。”

  “朕本来极为讨厌他们。”

  “让他们去朝鲜做间谍。”

  “他们,却用整个朝鲜,换取朕的信任。”

  “大明能快速收复朝鲜,此二人居功至伟。”

  朱祁钰道:“所以,他们也进入紫金阁功臣之中,实至名归。”

  “四十四,马昂。”

  “马昂的能力,无可指摘,只是此人心眼太小,做事犹犹豫豫的,缺乏果断大气之意。”

  “而且,他善于逢迎。”

  “官声不好。”

  “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可以说,朕非常依仗他。”

  “朕说过他心眼太小,要改,不然不会长寿的。”

  “可他改不了,六十岁就死了。”

  “他能在朕眼皮子底下,过了近四十年,且屡有升迁,你就知道他的能力了。”

  “第四十五,王伟。”

  “王伟此人,是于谦举荐给朕的,他着实有兵法之才。”

  “可却是纸糊的兵法。”

  “纸上谈兵谁也说不过他,真正打仗啥也不是。”

  “不过,他却是个练兵的好材料,交趾水师,就是他一手组建的,而且练得非常好。”

  “大明海军的远征军,都出自他的麾下,可见他的练兵之能。”

  “他应该榜上有名。”

  朱祁钰道:“第四十六,谢迁。”

  “朕把谢迁,排在这么远,有谢迁尚在的原因,也有谢迁的能力,着实不如刘健和李东阳的原因。”

  “第四十七,高明。”

  “高明的能力,朕始终认为比杨廷和、杨一清更高。”

  “可高明此人善于明哲保身,看似没有功利心,其实就是欠揍。”

  “朕这是年龄大了,不揍他了,不然没他好果子吃。”

  “朕把他留给你,你好好用他,他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第四十八,杨一清。”

  “杨一清能力有,就是私心太重。”

  “他敢拿藩国做实验。”

  “等朕没了之后,他就敢拿大明做实验。”

  “不过,他的能力确实高绝,等杨一清病逝之时,估计排名还会往上走一走。”

  “朕能驾驭他,希望你也能。”

  “四十九,杨廷和。”

  “杨廷和也是,能力绝佳,等他寿终正寝的时候,排名会提升的。”

  “第五十名,项文曜。”

  “项文曜也是于谦的人,你对他不熟悉,因为他督抚福建,而且死的比较早。”

  “但不可否认,项文曜能力不错,你在福建现在看到的橡胶园、大批的茶树园、花圃等等,都是项文曜的功劳。”

  “项文曜督抚福建,是真的造福福建。”

  “他死的时候,整个福建痛哭很多天,家家戴孝,这可不是安排的,项文曜确实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好事。”

  “的确,他对中枢功绩没那么大,但对地方,功绩是非常大的。”

  (待续)

  后面还有一章,早晨醒来的时候就能看到了

  (本章完)

第448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下)

  “五十一,丘。”

  “丘是景泰朝的圣人,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学说上面,其人在政治方面,声名不显。”

  “但他是朕一手提拔出来的,并且也是朕,塑造他成圣的。”

  “景泰朝早期,丘项之争,还是朕拉了偏架,才让丘胜过了项忠,从此之后,丘成为了圣人,而项忠成为了中流砥柱。”

  “项忠也因此恨死了丘。”

  “不过,项忠也陪祀孔庙,又能陪祀太庙,一生功绩足以被万世称道了。”

  “朕始终认为,项忠的圣人之道,纯属现学现卖,丘则是有圣人的潜质。”

  “项忠老年时,想再冲击圣人。”

  “结局并不理想。”

  “恰恰验证了朕所说的。”

  朱祁钰笑道:“第五十二,王鏊。”

  “王鏊的排名理应往前走一走。”

  “可,王鏊和丘一样,他的主要精力,在于和丘一起完善理论,如果丘是圣人,那么王鏊就是亚圣。”

  “王鏊现在还活着,朕觉得还能往上走一走。”

  “五十三,商辂。”

  “商辂是中立派,在夺门之变时因为正统帝说话,所以被朕厌弃,但又饶他一命,放他去辽东。”

  “他这一生的成就,主要在书法上面,不过,他在中枢秉政时期,颇得朕心。”

  “辽宁大治,是他和李贤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在辽宁十年,辽宁富裕程度不低于中原省份。”

  “老四,你的书法可是商辂教的呀。”

  朱见漭苦笑道:“爹呀,商先生就教了儿子三个月,就病逝了,儿子都忘记他长什么样子了。”

  “第五十四,孙原贞。”

  “孙原贞排这么远,主要是他晚年做了错事。”

首节上一节1726/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