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100节

  “不过赵爷,茂明安达尔罕两部损失就有些惨重了,茂明安部折损过半,而达尔罕损失约莫百人。

  现在这两部加起来也就五百人左右。”

  说着猴子忍不住直摇头。

  其实当时镇嵩军继续下场承担主要进攻职责,其实这两部损失也不会这么惨重。

  因为这两部除了一开始的损失,最大的损失就是最后那八百人压上时造成的重创。

  再加上仅存的外蒙人绝境拼死反击所造成的。

  但猴子可不会同情这群外人。

第138章 粮食的忧虑

  听着这些赵铭神色如常,有些事他还没找他们算账呢。

  达尔罕还行,而茂明安部就属实拉胯,如果最后不是他及时派人顶上去,右翼就直接溃败了。

  这一败,再加上后续对方压上来的八百骑兵,胜负还真不好说。

  士气这东西一旦溃败一个小口,就像是决堤的大坝势不可挡。

  但茂明安部的溃败其实也情有可原,北山被擒,王北北被杀,两个茂明安部的主心骨都没了,这士气本就十分低迷。根本就不是宝山所率领的达尔罕可比。

  但对待这两部的亲远关系赵铭已经有了决断。

  “应该快到了,咱们加快点速度!”

  赵铭看了看远处已经能依稀看到的篝火催促道。

  约莫过了十分钟左右,大部队方才总算赶回霍中屯。

  踏过河道临时铺设的木桥,众人抵达了河岸对面的霍中屯。

  这里的确有些易守难攻,附近都是群山环绕,唯一开阔地带则还有一条河流阻断。

  等众人跨过河流,立马就有霍中屯的弟兄将临时铺设的木桥给拖了回去。

  赵铭则是带着弟兄往营帐方向走去,河流这儿距离营帐约莫还有四五百米远。

  目光环绕则能看到河岸附近有着几座搭建好的哨塔。

  “赵爷,按您的吩咐,我已经将附近搭建好这些哨塔,因为时间紧相对就简单了一些。”

  张鹤在一旁解释道。

  “嗯,已经很不错了,能有个视野高的地方警戒就很不错。”

  赵铭点点头,这些哨塔简陋是真的简陋。

  几根木头随意搭建起来不足三米高的哨塔,遮风的效果几乎等同于物,好在上头盖了草棚子,好歹能遮雨遮雪。

  待赵铭来到营帐,这儿顿时就热闹起来。

  之前赵铭是来过霍中屯一次,但这次明显不同于上次。

  多扩建了几个大型屋棚,不过能看得出,这些屋棚纯粹就是之前的牛羊圈改造的,远远就看到一些牧民将铲来的草木灰在屋棚内的地面撒了撒。

  一方面用于驱散牛棚里的异味,一方面用于干燥保温。

  而那些牛羊群则是暂时在一个个屋棚附近用木头暂时围了起来。

  有些牛羊还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但更多地只能露天圈着。

  这也没办法的事,率先保障人得有个地儿住,其次才是牛羊。

  再加上达尔罕茂明安两部牧民以及他们带来的牛羊加入,这地儿就更不够了。

  其次霍中屯和平前屯一带的二十多迁来不久的部族同样也迁移至此,这里的人就像是充了气一样膨胀起来。牛羊群更是密密麻麻。

  赵铭只是在霍中屯附近转了转,吃惊于营帐还没牛羊群占地面积多。

  这时一直负责迁移安顿事宜的阿福小跑着凑了过来。

  “姑爷!”

  “现在这儿多少人?多少牛羊?”赵铭直接询问重点。

  “呃....姑爷,这个牛羊还真不少,具体的不太清楚,估摸着牛羊马加起来将近万余。

  至于人就更不少了,二三十个部族加在一起,也是将近上万人。

  不过姑爷您甭担心,这住的地方是不用愁的。

  前几天我就让这边准备着,虽然一开始大伙住的环境是会差一点,但相信接下来咱们白天忙活忙活,这住的地儿就能舒坦很多。

  不过麻烦的还是吃的,姑爷这个....之前您也没说会有这么多人。

  咱们这儿的粮食,哪怕加上牛羊群,就算全宰了.....这最多也就能撑一两个月。

  可是这冬天还很长.....牧民们也不可能让我们把他们辛辛苦苦养的牛羊全给宰了....”

  说着阿福一脸的为难。

  这在冯家庄管事和在草原上管事还真不是一个概念,许多事他都只能和老孙头商量着来。

  比如他就从老孙头口中知道,牧民们的牛羊你不能全杀了,最多杀七成,剩下的必须要留下来当种羊种牛,否则人家会和你拼命。

  对于这点,牧民们看的比自己命还重要。

  对于吃这一块,赵铭也是犯愁。

  外蒙人既然已经南下,显然不是短时间能撤离的,势必赚够本才会回去。

  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个月,可能是两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粮食管控这块,赵铭打算明天开始进行。

  第一件事必须先将粮食统一管理起来,不然别说两个月,一个月能不能撑住都难说。

  回到篝火旁,此时一众刚刚回来的镇嵩军弟兄和其余两部牧民均是围绕着一个个篝火旁捧着热乎乎的羊肉汤烤着火休息起来。

  “你....你也喝点吧!小心有点烫!”

  看到赵铭过来,眼睛早就留意的陶燕赶忙捧着一个陶瓷碗走了过来。

  望着里面滚烫冒着热气的羊肉汤,还有里面明显多于旁人的大块羊肉,赵铭看了看眼前的女人笑着点了点头。

  还别说,相处的时间久了,这女人越看还越好看。

  应该说本来就很好看,只是之前赵铭从没在对方脸上身上多停留太久,需要操心的事太多哪有这功夫。

  但最近在草原上真的养胖了,这温饱思淫欲,闲暇时这精力就无比饱满,自然难免犯错误。

  和陶燕的经常性深入浅出的交流之下,赵铭对这女人也算颇为了解。

  稍作对比,冯芸芸更加年轻,长相上也更好一些。

  但陶燕也有陶燕的优势,身材十分火辣,并且有着成熟的韵味,像是一只熟透的蜜桃。

  有着十分修长的大长腿,浑圆的翘臀还有一对大灯,赵铭觉得陶燕穿上旗袍兴许比冯芸芸更诱人。

  不过也正常,赵铭一直觉得旗袍这种东西一定要有点阅历,岁数上足够成熟的女性穿着才最有韵味。

  只是之前怎么没感觉到这女人身材这么好?可能是之前太瘦了,现在营养上来了,这原本的底子一下子凸显出来。

  接过大碗,赵铭一屁股坐在猴子和王二身边,听着猴子在王二面前不断吹嘘着刚刚战事自己如何如何神勇。

  王二这人,赵铭第一眼看时,这小子是个刺头。

  但随着了解加深,这是一个很喜欢安静聆听别人说话的人。

  而这种人最是猴子喜欢的,因为不会有人和他拆台。

  赵铭都怀疑以后得是什么样的婆娘才忍得了他这张嘴,真是嗦个没完。

  水冷马克沁都没他这张嘴能输出,人家马克沁需要降温,他是不带降温的高频输出。

第139章 王二

  “小二,你是河南哪里人来着?”

  赵铭随口打断猴子的吹嘘,转而看向了王二。

  王二刚刚一直协同阿福负责镇压那些不想再度迁徙的部族,眼下也是有些疲惫,不过听到是赵铭问话还是提了提精神。

  “回赵爷,我是河南许昌那地儿的。许昌您应该知道吧?曹操当年就是在那儿起家的。”

  “呵呵,当然知道,这地儿可是名人辈出啊!”

  赵铭笑着点点头,许昌这地儿,现在或许有些人不太熟悉,但古代又叫颍川郡范围包括许昌。

  战国就是名人辈出,什么吕不韦,韩非子,张良,东汉三国时期名人就更多了,唐宋时期还有吴道子等等名人。

  华夏早期的文化中心说是这地儿真是一点不为过,就算后来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这里依旧有着一席之地。

  “家中几口人?”赵铭继续询问道。

  对于王二的家世他了解还真不清楚。

  “赵爷....我出去厮混的时候还小,家里就我一个独苗。”

  说到这里王二脸上明显带了点怀念,“以前在老家经常跟着几个地痞厮混,后来爹娘给我找了个给大户人家放牛的行当。

  唉,也怪我不争气,想着和兄弟去戳鸟窝,把牛拴树上。等我回去时这牛被人给顺走了。

  爹娘连夜让我带着东西出去躲一躲。

  结果这一躲,我就再没回去过了。

  后来听说那大户人家报了官,这我就更不能回去了,好在我出去没多久就在大刀会混出了点名堂,每月给家里拖同乡寄了点钱回去。

  听说现在老家那边爹娘又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想来也不需要我回去了吧。

  而且我也没脸回去。”

  说到这里,王二呵呵傻笑的挠着头,似乎对此已经无所谓的样子。

  不过赵铭却看出这小子藏着点什么。

  其实王二的心思并不难猜,赵铭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王二的肩膀。

  “放心,以后你肯定能回去的,不是偷偷回去是光明正大的回去!”

  闻言王二浑身一颤,默默地看了眼赵铭,没多说什么,但衣袖里的手却紧了紧。

  王二之所以参军,跟着刘大帅一路走南闯北,哪怕战事一次比一次残酷依旧咬牙强撑,无非是在争一口气。

  类似的情况在镇嵩军内部并不少见。

  这也正常,谁要是在老家混的体面谁又想外出闯荡江湖呢?

  别看镇嵩军是一群混混,穷鬼,烂泥,实际上越是这种人越是心里憋着一口气。

  他们只是没啥文化,也没啥眼光,很多事找不到如何实现目标的方向,这导致很多江湖上的混混都是厮混一辈子也混不出一个名堂。

  最终如祥子一般,经历一次次社会的毒打,咬牙强撑的脊梁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甚至自暴自弃。

  现在赵铭却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

首节上一节100/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