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赵铭想起了上次夜袭。
上次夜袭过后,在其他人打扫战场的同时,他也是一刻未曾停歇摸尸的过程。
陆陆续续摸过的尸体不下数百近千具,但因为这些都是职业化外蒙军人的缘故,他们许多技艺相同。
比如射箭,比如马术,比如刀术,枪法等等这些。
“所以说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如果是这样,那我最初对金手指能力的推测就有失偏颇。
不是对身体完全没有增益,而是需要在某一个技艺上,达到出神入化之后继续堆砌无果,才会被迫推动身体完成蜕变!”
想到这一可能,虽说现在例子不多,还无法得到证实,但赵铭隐约感觉这个猜测是正确的。
毕竟这样一来,事情也就合理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身体天赋再如何优秀,肌肉的生长速度,气力的增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可能出现半月时间不到,就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不然后世就不会有健身五六年才会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了。
习武也是,很多都是从小练起,想要功夫好,都是以年来计算的。
想到这里,赵铭深深呼吸了几口气,他现在想起来,貌似自己的肺活量似乎也在变化。
记得没错的话,在关中混日子的时候,肺活量,跑步的耐力勉强比一般人好点。
当然那指的是一些营养不良的普通人,实际上还远不如一些营养充分的成年人。
这也正常,当时受到饥荒影响,身体素质严重下滑。
而现在,在草原这两三月下来,赵铭发现自己的肺活量急剧提升。
许是因为是缓步提升,先前赵铭都没仔细去想,现在有了臂力突然暴涨的先例。
赵铭这才发现,自己的耐力似乎已经远超寻常人了。
骑马也是很需要肺活量的,尤其是内蒙这种地方。
虽然内蒙比藏区那种极致高原地带不同,海拔平均仅有一千五百米左右。
但实际许多地方仅有900-1000米左右,这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原以及南方人而言,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高反。
但如果是骑马,还是那种长途奔袭,会出现轻微高反,并且随着时间流逝缺氧会越来越严重。
毕竟骑马对肺活量也有一定影响,体力差的,有氧水平差的,第一次骑马,稍微快一些,时间长一些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更何况还是在高原,并且内蒙这儿平均海拔是一千五百米不假,但偶尔也会有十分高的海拔。
比如察北这一带,海拔最低在一千米,最高在1900米。
到了1200米左右,南方人已经会出现高反了。
赵铭初来乍到时,骑马途经一些地方时,也感觉喘不过气来。
当时还以为是自己身体素质比较弱,又因为饥荒没补充过来。
现在想来应当是高反无疑,不过后续陆续摸尸之后,那种高反急剧消失,后面的几场大战过后。
不仅完全没有那种高反,骑马长途奔袭之下,哪怕牧民们也是浑身出了一层汗,自个却是只是呼吸稍有些急促。
第218章 出发
“不仅如此,我的耐寒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赵铭仔细回忆着自己的身体情况,其中耐寒的变化最为明显。
不少牧民里面穿了厚厚一层,外头还套上一层足够御风的羊皮袄子,饶是如此还是难以挡住极致的寒冷。
最近草原上的温度,尤其是夜晚,赵铭估摸着都降至零下三四十度左右。
这种级别的酷寒,也的确寻常人难顶。
不少镇嵩军弟兄明明夜晚都是多人挤在一起,有的几十号人挤在一个屋子里。
饶是如此依旧强烈要求在外面给屋子底部挖一个地炉,不然前半夜睡都睡不着。
牧民还好,在屋子里倒也能习惯,可如果有夜晚巡逻任务,依旧感觉冷的不行。
但赵铭却没太多感觉,白天稍稍活动一下,除了外头的挡风的羊皮袄子,里面的衣服还得去掉一件。
晚上和陶燕睡,陶燕浑身冰凉,自个倒是跟个暖炉似的。
之前陶燕还挺羞涩,生怕被人看到自个在赵铭屋子里早上出来,所以都是半夜完事后匆匆穿衣去自个屋子里睡觉。
现在天气冷了,赵铭不说,这娘们硬是不肯走,直至赵铭早上穿衣起床,感受身边没有一个暖炉后,这才不情不愿的起床。
其次就是身体的恢复力了。
最近的那次夜袭,赵铭被刀刃砍中肋骨棉甲薄弱处,入口不算深,但恢复也要七八天才能彻底结痂好利索。
不过自己仅仅两三天就基本没什么事了,受伤当天更是丝毫不影响正常活动。
不由得赵铭摩挲着下巴。
“如果是游戏的话,我现在的属性面板是不是有,耐寒,体力,臂力,恢复等多项buff加成?”
这么一想还真是如此,有些游戏的确如此。
当某项技能升级到顶点,就会出现一些词缀后缀,往往这些后缀能额外增加一些被动能力。
“这要是往后我到了中原,亦或者南方,经历几次和步兵的厮杀,是不是会额外增加双腿的能力?
如果和东洋人厮杀摸尸,是不是会额外增加一个罗圈腿属性?”
呃....应该不可能!
赵铭赶紧将这可怕念头甩出脑海。
随着在草原的磨砺,金手指对身体的细微改造,再加上这儿肉食蛋白质营养补给充裕。
赵铭现在的身高也来到一米八五这个级别。
在内蒙这边也算是个高个子,但如果放在东北,这身高只能算平均线以上,不算特别出挑。
但如果和东洋人比,这身高绝对是小巨人。
“没记错的话,这年头东洋人的平均身高貌似在1.5-1.6之间吧?难怪称呼他们在前头要加一个小字。”
赵铭记得后世东洋人的身高与这年头东洋人的身高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然后世东洋人的身高也就在1.7左右,偶尔会有几个高个的,但不多。
并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随着二战过后稳步提升上来的,原因嘛,懂得都懂。
“还有我的腕力,或许是蜕变最明显的!”
赵铭微微转动手腕,能清晰感觉手腕的强健力道。
腕力的提升,得益于,刀术以及箭术技艺的重叠提升。
草原牧民擅长刀术,也擅长箭术,他们的腕力极强,臂力其次,腰腹核心力量再次。
这几个部位都是多次摸尸之后,赵铭提升极大的。
想了想,赵铭让人寻来队伍里掰手腕最厉害的小伙子来试试手。
听到赵爷要掰手腕,镇嵩军和察北联合军的小伙子都兴奋起来,有毛遂自荐的,也有被人推举出来的。
一些牧民妇女们闻言也是搬来桌子过来瞧个热闹。
桌子一摆,赵铭大马金刀的开始摆擂。
一共挑选出二十名一看手臂手腕就很粗壮的壮年小伙子。
这些人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听说赵爷打算以一百块大洋作为奖金,只要谁能赢赵铭,那这一百大洋就归谁所有,先到先得。
然而一开始大伙有多兴奋,那就有多失望。无一例外,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赵铭给秒了。
有人觉得没准备好,赵铭干脆多给了对方一次机会,可丝毫没改变结局。
败北,还是败北!
“果然!金手指对能力的提升远不止于此。”
赵铭长出口气,对于这一猜测彻底得以证实。
次日,一天还有些昏暗并未大亮时,大队骑兵已经踏着轻快的步伐,顶着大雪悄无声般离开了霍中屯。
七百名镇嵩军弟兄,两百五十名察北联合军,以及五十名外蒙俘虏,外加一千一百匹马,驮着人和物资朝西而去。
此去西边,完全与东边的平前屯旧址背道而驰,在奔驰二十公里后,会开始直接调转方向往北,穿行这片山脉往北边的沙漠戈壁而去。
随后就会一路往东北横穿这片足足有一百多公里的戈壁沙漠。
与此同时,外蒙大库伦,城外的一处由泥土夯实的小型机场处,一架军用运输机正有些磕磕碰碰的在跑道上滑行直至彻底停稳。
大库伦,这是前朝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称呼,然而这个称呼在四年前,俄国人的支持下,成了历史。
如今或许应该叫乌兰巴托。
但在这趟飞机里的众人眼中,他们依旧只能认定这还是库伦。
不承认!也不可能承认!
而这里,则是外蒙在俄国人的帮助下修建的一处临时简陋军用机场,主要用于俄国运输一些援助物资,同时方便的一些贵族前往北方留学深造。
走下飞机,看着荒芜且无一人接机的情形,作为此次外交部成员,王先生深吸口气,尽可能让心情平缓一些。
但这一吸一口气,吸入肺腑的全都是凉的刺骨的凉气。
此次出行谈判的一行人有些低估了这个季节的外蒙,一开始就遇到如此严酷的遭遇。
“王部长,您真不应该接这个任务的,这件事其实我们底下人走一个过场就行。”
一名外交部成员无奈叹了口气。
他算是外交部对接俄国的一位专家,对俄国的情况还算了解。
其次他们这队伍里还有一位对外蒙了解的专员,其实他们两人就可以充当此次谈判人员。
结果这位部长先生竟然执意要来这一趟。
第219章 弱国无外交
“唉,我不来压力很大的!”
王部长无奈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头顶日渐稀疏的头发,感觉压力极大。
“现在大家都怎么说我的?说现在这外交部一年不如一年,我这一任怕也是个走个过场的。”
说着王部长就是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闻言一旁的几名部员也是微微一叹。
他们大致也能明白自家长官的意思,没辙,要论外交这块,的确是有珠玉在前,后续的这些在许多文人看来都不咋地。
至于那颗明珠是谁,毫无疑问就是顾先生。
顾先生的履历也是光辉至极,十六岁留学,之后就是一路的学神生涯,大学辩论赛直接在国外名校的辩论赛上将对方辩手辩的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