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163节

  赵铭本来还想问,你们有没有给附近驻地发送电报。

  但想想,这问题似乎有些多余,肯定是发了的。

  然而对方像是猜到了赵铭的意思,点点头。

  “你们只要守规矩我也会守规矩,这种事我不会瞒着你们,电报我们已经发了出去。

  你们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撤离这里,不然后果我不敢保证。

  另外你们也可以尝试绑架我们,以我们作为人质威胁他们。

  但我劝你们不要做这种行为,因为这会害死你们,同样也会害死我们!

  至于军械库和弹药库,就在我们营地后方,钥匙在我手里,我可以给你们。”

  安德罗夫表现出十分的配合,压根就不打算和赵铭玩小心思。

  一旁的张锴感觉这洋鬼子似乎说了很重要的事情,侧头看向赵铭,“这洋鬼子到底说了什么?”

  “他说他已经将电报发出去了,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不撤离就会有危险。

  当然我们也可以绑架他们,但这会很危险,到时候他会死,我们同样会死。”赵铭言简意赅道。

  “啊?为什么绑架他们,他们会死我们也会死?”猴子纳闷道。

  闻言赵铭只是古怪的看了眼猴子。

  有些事他不想多解释,要挟毛子,这不是找死吗?

  “还愣着做什么?都给我去收罗军火!

  时间有限,这里的好东西有多少咱们都给他娘的给搜刮走!”

  将从安德罗夫手里要来的钥匙丢给猴子,赵铭连声催促着。

  虽然从入侵再到彻底拿下这里,仅仅用时不超过一刻钟。

  但这里军火可不少,想要搬走,一个小时还不一定够。

  关键他们还不能一直在这儿忙活,还得解救那些因为反独立而下矿的劳工。

  又是一番询问,赵铭得知,那边仅有两个连队在负责监督。

  满打满算顶多三百人,但火力可不少。

  其中有几个机枪排,强行那些可是要付出不少代价。

  好在安德罗夫是个识大体的,知道赵铭的目的后,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同意劝降工作。

  似乎在这位安德罗夫副官的脑子里,他们的士兵性命是宝贵的。

  为了这些反独立叛军不值得。

  当然或许也是因为他有自信,等援军一到,眼前这支叛军很快会被再度镇压。

  这似乎是不容置疑的,起码在他心里就是这么觉得的。

  赵铭可不会和对方争辩这么多,吩咐王二还有张鹤带领三百名弟兄匆匆带上几挺机枪,和搜刮而来的榴弹炮随同安德罗夫去劝降。

  一旦对方负隅顽抗,那就强行镇压。

  时间一点点流逝,这边甚至都没时间去清点战利品,只能让所有战俘全都集中在营地中间,由二十多名持枪弟兄,加上几挺机枪看守。

  余下的弟兄全都开始忙碌的搬货工作。

  一箱接着一箱装载着炮弹,弹药的箱子被搬了出来,还有一架架机枪还有大炮。

  大伙忙得浑身大汗淋漓,手臂都有些抽搐,但却是满脸的兴奋。

第232章 规划

  “啧啧,这好东西还真不少,这次算是小刀割屁股开眼了!”

  张锴忍不住不断咋舌,手里不停的拨弄着眼前的装备。

  “这玩意应该是莫辛纳甘步枪,听说这玩意虽然质量不如德式和英式,但价格便宜,而且可以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下雨下雪,甚至是下冰雹都能开枪,哪怕是短时间泡水那也没事!

  比咱们的汉阳造好用多了。关键子弹很多都能和国内的子弹通用。”

  张锴如数家珍,似乎在某些地方见识过这些玩意。

  “还有这个!TT-33半自动手枪,这玩意也叫托卡列夫,是半自动手枪,特点就是穿透力强,结构简单,这种简单玩意就是耐操!杀伤力还一点也不弱。

  不比价格昂贵的勃朗宁差!”

  “还有这个,波波德冲锋枪,看来那个锡尼有些东西还没摸清楚,这儿竟然还有一百支波波德冲锋枪。

  这玩意挂载一个弹鼓供弹弹匣,子弹上限仅次于轻机枪,射速快,轻便,端起来就是一把足以冲锋的机枪!”

  “还有这个,莫辛纳甘栓动式狙击步枪!啧啧,这玩意国内都找不到几把,尤其是这狙击镜,国内想要仿制都费劲,可得好好保养,放在神枪手手里,完全就是杀人利器。

  还有这个,轻机枪,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反正是个好东西,重机枪还是马克沁,不过这玩意有些笨重,后坐力大,得寻一个固定地方才能发挥它的威力。

  最厉害的还是这几门大口径迫击炮,一发就能给一些脆弱点的城墙凿一个窟窿,对付装甲车还是有点够呛,不过在国内这玩意绝对是大杀器。

  加上这些榴弹炮,都能搞一波覆盖式打击了,而且之前不是还截获了十八门迫击炮吗?

  那都是俄制的,炮弹完全适配,这边的炮弹足足有三千枚,如果能全部运回去....这都能打一场富裕仗了!”

  张锴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眼眶都红了,似乎回忆到一些不太愉快的记忆。

  兴许是在镇嵩军时期打仗的穷酸经历,赵铭倒是听王二提及过,好像镇嵩军一开始全军上下都凑不出五台大炮。

  后续大军扩充到十万人的地步,那也仅仅能凑出寻常一个师的重火力配置、

  毕竟就是土匪式的地方部队,本身没有阔绰的资本大佬在背后支持,混成这样可想而知,还都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眼下这些装备的确堪称豪华,36挺轻机枪,18挺重机枪,6门大口径迫击炮,9门小口径迫击炮,38门榴弹炮。

  加上之前的四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还有十八门迫击炮,大炮的数目一下子来到六十多门。

  轻机枪也有四十挺。

  这样的武装数目,放在国内,别说是营级,团级,放在一个师都不算寒酸。

  在重火力配给上,国内目前也就东北军能和俄国人稍微能比较一下,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依旧不如。

  而有了这些武装,毫不夸张的说,赵铭如若部队人数再翻上十倍,达到一个师的标准,只怕许多势力都会争相抛出橄榄枝。并且相谈之下不敢太过放肆。

  这就是武力所带来的威慑力。

  只是赵铭倒也清楚,这还不够,想要真的跻身上牌桌,他还缺一些筹码。

  武器装备依旧不够,这样的武装勉强能算个弱二线师,比一线师还是相差甚远。

  其次就是没有一个稳固后方作为根据地,所以带上这些武器回去,赵铭估计要么被人治的服服帖帖,将这些武器装备如数上缴。

  要么就是再多搞点装备,搞点人手!

  现在察北人手依旧不足,应该说是兵源不足。

  至于一个稳固的地盘,反倒是不缺,从今年开始察哈尔就在各个部族聚集地规划县,镇之地。

  相当于更加明确的划分,但因为许多聚集地根本不成规模,许多城池方面有的有前朝遗留的老城池的还好。

  但更多地就是一片光秃秃的旷野,顶多一些牧民的聚集地房屋,这就是一个县。

  不过这也意味着有名头,可以建立一些简单的城池作为驻地。

  这才是赵铭一开始就觉得察哈尔作为自己地盘的缘故。

  第一步在察哈尔落脚,第二步徐徐图之积攒声望,手握部分兵权,第三步,逐渐搞定武器装备,兵源财源。

  现在就是到了第三步的阶段。

  按照最初的预想,赵铭有两条方略,一条是与热河的东北军进行军火牛羊贸易。

  后来郭老板的出现也加强了这一想法,财源方面一方面靠着冯家庄陆续输送,更多地还是想着靠自己。

  本来是想单纯靠牛羊生意,但事实发现这儿的牛羊生意对热河那边并没太多吸引力,最有价值的是战马。

  但战马这种东西自己也急需,但后来矿场的发掘为赵铭近乎直接解决了财源问题。

  而现在外蒙一行,军械貌似也差不多要解决了。

  至于地盘,完全可以先在察北先修建一处驻地,一处更加稳固全面的军事驻地。

  理由也很充足,之前是场长还可能有所顾虑,现在反倒是无虑,察北都统,领中校军衔,无论是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兼顾军事守备职责。

  这样的一个职务修建军事驻地怎么了?十分合理嘛。

  而第四步,就是等待时机了,一边尽可能与察哈尔都统建立良好关系,稳住对方,一边静等那一场中原大战。

  那又是一次洗牌的经过,赵铭很清楚败者是谁,赢者又是谁。

  只要能拖到中原大战,那他赵铭就真的有机会坐上牌桌,前提是不能让阎老西势力对他产生提防,甚至提前动手。

  但本来赵铭想着这次外蒙之行,后续是要上报部分实情上去的。

  想要以这次赫赫战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军衔,起码在名义上逼迫张砺在物资上不实行封锁。

  同时也是想借此揽获更大的军事权力。

  但仔细想来,这条路不一定可行,功高震主,在许多地方同样适用。

  一旦自己表现的过于突兀,阎老西这位大帅兴许会赏识他,但不出意外,自己会丧失许多主动权。

  要么妥协,被阎老西重用,然后彻底烙印上阎老西一派的标签。

  可他赵铭又不能扭转中原大战这种规模庞大战局走向的胜利,到时候要么跟着阎老西一起沦为边缘人物。

  要么被校长收编,同样难免沦为边缘人物,上升途径将彻底断绝。

  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期的军方内部,派系斗争格外剧烈。

第233章 拿捏要穴

  论在国军内部的派系关系排名,第一当属中央军,这是嫡系部队,也是后续花了重金砸出来的部队。

  对其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基本上除了中央军,在校长心中也就三大嫡系派系深得他心,所以他心中始终只有两个方面,自己人和外人。

  后面加入的不管怎么表现那都是外人。

  外人立功,可以重用,但不会特别重用。

  这不仅仅是人情世故的问题,而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只要是人,都会有亲疏有别的对待。

  就好比保定与黄埔,问问在校长心里对那边更看重,自然是对自己人更看重。

  赵铭可不想到时候表现太好,到时候被阎老西直接给拉入对方阵营。

  而现在一个新的念头冒了出来,索性都已经伪装了,那为何不伪装到底呢?

  “你不会又有什么大胆想法冒出来吧?”

  似乎是察觉到赵铭眼神的变化,张锴莫名觉得背脊一阵发寒。

  这小子不会又要搞什么大事吧?

首节上一节163/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