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辙,他这儿谁都不怕,就怕这两人。
前者能治的他死死的,后者能直接上手,反正是自家弟兄打坏了也没事。
“你小子,还不快给孙老换酒,这玩意没喝过的哪能随便喝。”赵铭笑骂道。
他怀疑这酒多喝一些,以老孙头这一大把年纪,可能直接给喝过去。
众人顿时一阵哄笑,大伙都是热情高涨,这次严格来说也算是庆功宴。
不仅在他人地盘上打了胜仗不说,还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更是带回来这么多战利品,可不得好好高兴高兴。
至于问题麻烦同样还有。
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这点可不会因为带回来不少罐头就行了。
带回来的罐头偶尔赏给弟兄们吃还行,想要当主食,都不用给所有人分,这里所有人十个人在一起能吃一个罐头就算不错了。
随着这次带回来八千多人,现在整个霍中屯人口已经是两万多接近三万之数。
但可战之数也多了很多,因为这次带回来的大多都是壮劳力,只要稍作调养,很快就能抽出六千多人。
但赵铭之后还不打算这么快扩军,而是将人数维持在一个加强团的地步。
也就是一个满编三千人的队伍。
并且由于这次带回来这么多自动化武器重火力,完全可以在这个团里面划分出三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火力加强连营。
以及一个后勤补给营,还有一个支援营。
总计划分出六个营,五百人为一营。
但之后赵铭觉得自己估摸还会弄一个医疗连,以及近卫营,到时候人数约莫会来到三千五百人。
但无所谓了,现在军队编制本就十分混乱,大家各玩各的。
而现在赵铭领的是察北副都统职务,对标军制,几乎就是个副师长,且因为是察哈尔还是军政一体的职务。
不仅是副师长,还算是察北这一大块区域的区一把手。
就算是现在赵铭直接扩充一个师的兵力,上头也无话可说,毕竟这职务是你们任命的。
“赵.....兄弟,有些事我想问问你!”
就在其他人在聊着在矿场附近集镇看到的一些洋妞之际,张锴这时和王二换了个位置坐在赵铭身边。
正好王二这小子也听着猴子绘声绘色听得入迷,他不太能聊,但猴子这厮不去说书真的白长了这张嘴。
“你想问什么?”见张锴询问,赵铭心里多少有些预估点点头一边抽烟一边询问道。
第245章 枪杆子在手才放心
张锴微微低垂下头,再次抬头时,眼神好似目光如炬能穿透人心。
“我想问,你以后到底想做到哪一步?”
听到这话,赵铭心中了然,果然还是问出来了吗?
对于张锴现在才问,他倒也能理解。
“你觉得呢?”赵铭反问。
“我问你!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想要我老张给你卖命,就别想再这事上糊弄我!”张锴恼火道。
赵铭点点头,接下来就得和老张摊牌了。
或许其他人跟着自己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想太远,也想不了太远。
可能这里面还有聪明人,比如看着平时没多少话的老孙头。
但老孙头这就是个老狐狸,人家本就没多少底牌,自然能沉得住气,反正跟着赵铭一条路走到黑也没事。
毕竟人家家底小,跟着赵铭混就混了。
但张锴不同,他有顾虑,他不仅要为这些带过来的镇嵩军考虑,还要为自己家里人考虑。
简单来说投资也得看人,看项目。
抖了抖烟灰,赵铭稍作组织了语言,这才道,
“我想能以后具备能保护自己,保护身边人的权力!我这人你或许有些了解,我不太喜欢一直受制于人。”
这话乍一听,似乎没什么。
但张锴却是眼皮一跳,低声咒骂道,“你小子野心还真不小啊。
往小了说,你这想法很容易办到,但往大了说可不得了啊!
这年头总得受制于人,想要不受制任何人,那就不简单了!
说点实在的吧!”
说着张锴向后仰了仰,似乎在给赵铭腾一些说话的空间。
“说点实在的啊~”
赵铭摩挲着下巴,这事还真不好说。
这次赵铭沉默了许久,足足有四五分钟,这才叹道,
“那就说一些近期的想法吧,赚钱升官,搞一块地盘。”
“没了?”张锴狐疑。
“没了!”
赵铭点点头。
“就这么简单,矿场项目你也看到了,这个如果老郭足够有能力,那这玩意可以做下去。
不出意外,咱们能赚大钱。
但这几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但我现在是副都统不是吗?我想要的正在一步步实现。
至于升官这一块,你觉得我们现在有枪有炮有人,升官很难吗?
之前我们就能用少数人马,贫瘠的兵器揍得外蒙人找不着北,现在又当如何?”
“你这是想养寇自重啊!”
张锴闻言瞬间秒懂。
赵铭抿了口酒水,淡笑道,“为何不呢?不过我估摸着他们也该撤走了,最近我打算给他们一点小挫折。
想办法再把他们拖在这儿一阵子,功劳咱们陆续往上报。
我现在这副都统还是个虚职,虚的终究是虚的,还是得落实了才安心啊!”
听着这些,张锴忍不住暗自点头。
之前赵铭的多次决定给他一种很不切实际的感觉。
虽说对方每次最后总能说的合情合理,并且制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计划,但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让他很是不喜欢。
但这次所说的这些却十分稳妥。
“你的计划是不错,但这年头规矩制度可不是死的,等外蒙人处理完,他们该收拾你还是得收拾你!”
张锴想了想还是笑着摇摇头,不过这次他却笑呵呵低声道,“你还得扩军!”
“而且扩军不够,起码得有一处防御足够的军事驻地,还得解决粮食问题,不然我们始终会被扼住脖子。
你这位置以后依旧悬而未决!”
见张锴这么说,赵铭并未回应对方,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这也意味着张锴这厮已经表态,准备跟着他混了。
“呵呵,我还以为老张你真打算以后回去种田呢!”
"唉!没办法,家中一家老小几十号人,现在每年变化又这么大,我怕那些积蓄等大变之时,根本顶不了多久。
最重要的是,这年头还是得枪在才能放心啊!"
张锴深深叹了口气。
他家不算上流人家,也不算贫困人家,严格来说算是中低产。
既是保留着以前的传统,一家几十口人都没分家,他好几个弟兄,以及几个弟兄的婆娘,还有下面的小字辈,再加上上面的老人,总数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这种去乡下就是一些地主人家,还是小地主,因为老张家之前不是在农村盘踞多年的老地主。
并且一旦他退下去,家中就再无人在军界了。
而当过兵打过仗的,很清楚这年头普通人面对大头兵,面对军阀是多么无力。
家中财富说夺走就夺走,敢反抗就是一粒花生米。
军阀混战频率相对较少的年月还好,一旦各种大战频繁起来,到时候这些军阀麾下因为粮食紧缺可不会管这些。
抢红眼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都干得出。
现在赵铭既然表露出诚意,又说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确稳妥的方略,那为何不呢?
“是啊!这年头想要过一个踏实日子还真难,想要活着更是困难呐。”
赵铭也是叹了口气。
重生之后,他当时想过经商,然后提前在重庆买房置业,到时候提前搬到那边过安逸巴适的日子。
如果在商业上干得好,说不得还能体验一下民国富家翁的糜烂生活。
但开局就是灾荒,逃荒一路,他早就见识过太多这个年代的残酷。
后世有一部分人认为民国是风雅的时代,如果能成为军阀太太,或者富家太太那就最好不过了。
可惜啊,这个年代是残酷的。
可以想象,这个年代帮派头子可以成为达官显贵座上宾就可见一斑。
礼崩乐坏形容这个年代或许最为合适。
他们有合法的公司,合法的工厂,甚至还有人是军政要员。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比普通老百姓更合法。
当这种地头蛇势力发展到这种程度,人吃人已经不用遮遮掩掩了。
当然不乏一些具备爱国情怀的帮派分子。
但那绝对是极少数,因为这个年代的帮派分子,核心或者外围成员加起来兴许达到数百万之多。
许多帮派分子干的都是坑蒙拐骗的勾当,可能一家人外出,你只是稍微一晃神没留意身边的小孩,可能小孩立刻就被陌生人抱走了。
如若没牵住自家夫人的手,自家夫人也被顺走了。
这绝不是无稽之谈,最近几年都有大城市大富豪的女儿被人绑票,甚至自己姨太太无故失踪。
这不得不让他们加强对自己以及家里人护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