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错了?”常威不解。
关中刀客之中就有这种例子,面对前朝清兵围剿,不堪受辱直接跳了渭河了。
他认为就是不堪对手的嘲笑,宁死不屈!
“我说你错就是错了!在古代,往往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主将的亲属家眷。
项羽的精锐又号称八千江东子弟兵,这正是西楚霸王的精锐主力。”
说着赵铭神色变得逐渐凝重肃然,沉声道,
“而这些人全都是他从楚地项城带出来的,与项羽几乎是同根同源的同乡,几乎是不出五服的关系。
在面对汉军围剿时,眼前死伤的随便一名士卒可能就是项羽的叔叔伯伯,或者侄子外甥。
我问你,你现在明白项羽为什么会这么说了吗?
如果只是自尊心作祟,可笑!都称王了,古往今来王侯将相有几个在乎颜面的?”
说完,两人默然了片刻,半晌老常这才点点头,沉声道,“赵爷我明白你意思了。可是....”
“我知道!接下来我会重新组建部队,到时候从你们里面挑二十个机灵点,家中有兄弟的小伙子过来,以后他们就是我的亲兵了。”
赵铭摆摆手,冯家庄的庄户他当然要用。
现在的情况还好说,等以后自己的势力愈发庞大起来,赵铭不敢百分百保证弟兄们的心会不会变质。
他从来不想去考验人心,那样是不仅把别人当成傻子,自己也是傻子。
次日,一大早,霍中屯便再度忙碌起来。
看着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周有才不禁缩了缩自己的脖子,扯了扯衣领让寒风尽可能少灌入自己体内。
他是之前跟着大部队一同南下的外蒙矿工,但他实际上就是汉人,老家在川渝之地,因为十五年前去外蒙跟着表舅去外蒙做买卖。
听说外蒙那儿马匹牛羊很多,表舅的想法就是从那边倒腾出一些马匹回来。
甚至出发前,表舅都把家底都给掏出来,就为了沿途打点,到时候能把马匹安全带回来。
岂料,到了外蒙没多久,生意才刚刚谈好,突变骤起,一下子他们变成了外蒙当局人人喊打的存在。
无奈在附近老乡家里躲藏了几年,后来风头紧了,他就想劝表舅一起回去。
而那段时间也是刚刚徐先生收复外蒙的那几年,表舅觉得既然已经被收复,肯定不会有事。
可事与愿违,随着后续国内局势糜烂,这儿也再度独立,这次连当地老乡也跟着照样遭殃。
于是乎所有当地汉人都沦为了难民,甚至一度遭到了迫害,他们的家产被当局抄没,更是强令他们执行一些义务劳作。
现在回想当初的艰苦岁月,周有才就忍不住一阵心里发寒。
那种艰苦劳作的日子直接就是数年之久,直至陆续有人扛不住,开始掀起叛乱。
起初效果还是挺好,甚至本地官员也被他们所鼓动,毕竟曾经的他们也是自己人。
但随着那群洋人介入,局势瞬间扭转,一下子所有人重新坠入深渊。
不过好在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对了,老赵,今天咱们干什么?”周有才搓了搓手看向旁边的同伴。
这人名叫赵老二,都是来外蒙经商从而遭殃的。
“好像也没让咱们干活,倒是昨天听说要咱们休息两天,先养养身子。然后这两天会有人过来给咱们一些身体不好的受伤的给看看。
他们那边有药,说不定能治治。”老赵回忆着说道。
“他们会这么好?”周有才诧异。
“不知道,但听那位长官说,回到家那就都是家人,家人照顾家人天经地义。”老赵想了想道。
“家人吗?”
第248章 这赵长官不简单
周有才默默点了点头,来到这里,他感觉的确不一样了。
这里的人兴许对他们这些外人还比较排斥,也不能说排斥,而是不太适应。
但却能发自内心的感受大家的热情。
“对了,我还听说他们这儿粮食可能不太够了,哦不,是本来就不太够。
现在又多了咱们这么多人,估计这粮食也撑不住多久了。
这还是我路过几人从他们口中听说的,有些人多少是对咱们有些埋怨的,最近没事咱们最好还是不要独自外出。”
老赵好心的提醒着,对此周有才只是默默点头,但脸上却多出了一抹笑容。
之前听到的,总给他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现在反而是真实起来了,不是做梦了。
“嗯,我相信那位长官肯定有办法解决的,咱们也别操心这么多。”
周有才笑呵呵说着,旋即又指了指远处一大片堆积的煤矿堆。
“对了,我看见他们这儿也有人在挖矿,要不咱们待会也帮帮忙?这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啥事不做,我感觉不得劲。”
“你说那呀,那都是外蒙俘虏他们做的,咱们不用做的。”老赵撇撇嘴道。
他从昨天开始就在四处转悠,早就把这一片情况打听的清清楚楚。
“外蒙俘虏?这么多全都是?”
闻言周有才错愕的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
这可不是几十数百人,密密麻麻的放眼看去少说有数千人之多!
“对!全都是,听说好像有五六千人吧,都是外蒙俘虏。”
说着老赵旋即稍稍压低声道,“对了,我还跟你说啊,咱们这位长官可不得了。
听说他们这儿一个多月前,外蒙人南下入侵了,好家伙数万大军啊!
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
“咱们这长官,一开始就几百人,但你瞧瞧现在。
和外蒙人接连打了好几场仗,现在反倒是人越打越多了。”
说到这里老赵显然已经是谈兴正浓。
“啧啧,也是,要是没点本事,又怎么有这魄力带着仅仅一千人就直接从这儿,横跨数百公里杀到洋鬼子的地盘上去?
反正要论打仗,我估计这位和那位徐先生也差不多了。
当年徐先生有八千号人,装备那也是很好。如果这位赵长官也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好东西,我估计再收复一次外蒙也不是不可能。”
说着老赵就忍不住摇头,叹息道,
“可惜啊,我感觉这位长官似乎是擅自行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
一直静静聆听的周有才已经是听得心潮澎湃,听到最后不由很是诧异。
“为什么这么说?”
“这还不简单,如果得到上级授意,又怎么可能粮食不足呢?
可惜啊!随便派个千人队就打出这种效果,如果上级要是重视,派他个万把人过来,还不得重新把外蒙收入囊中?
也不知道上头那群酒囊饭袋是干什么吃的?”
说到后面老赵已经开始骂骂咧咧,颇有些义愤填膺的感觉。
只是周有才却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兴许不是随便一支千人队都能有这种实力,这仅限于这支队伍。
对于回归同胞的安置赵铭是比较看重的,只可惜,现在条件有限,赵铭也只能提供温饱食宿的情况下,再为这些人调理一下身子。
从阿福传回来的消息得知,这群同胞,大多身上都有伤痕,有些甚至已经瘦骨嶙峋身上有许许多多被折磨,亦或者劳累过度的痕迹。
倒不是那群洋人做的,因为据描述,洋人压根就不负责监工,他们只是负责维持当地秩序以及镇压不法分子。
监工反倒是外蒙本地人,那些人对付起自己人来比洋人主子还要不择手段。
有时候洋人看几个小伙子可怜想给对方一口伏特加缓解一下疼痛,但转头监工就对那几个小伙子更加肆无忌惮的大打出手。
“好,我知道了,先这么安排吧,最近就不要安排他们出工了。
如果他们想自己干活的就让他们干,不过不要强求。
食物上先给他们多以米面为主,我们的米面储备还够吗?”
赵铭说着看向阿福。
“这个....可能不是太够,加上这几千号人吃喝,米面可能五日后就得吃个精光。
而且姑爷.....”
阿福脸上有些凝重,左右看了眼,这才低声道,“现在咱们的粮食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多了这么多张嘴,照这个吃法....咱们的粮食能坚持到这月底就算不错了。”
“嗯!行我知道了,这事不要告诉别人。”
赵铭摆摆手,直至阿福退下,这才浑不在意的继续书写一份手稿书信。
这是他准备写给老张的,当然此老张非彼老张。
既然没粮了,自然是要粮了。
俗话说会哭的娃娃有奶吃,这时候不哭穷啥时候哭穷。
稍稍组织了一些措词,又润色一遍,这才将书信誊抄在另一份崭新信封上。
拥有金手指能力的赵铭,这手字体绝对是堪称绝美!不管是什么样的笔力他都能模仿一二。
之前在关中摸尸时,读书人的尸体他也不是没摸过,这些小技能他有一大堆。
什么烧火做菜,什么庖丁解牛,什么爬树掏鸟,偷看寡......嗯?
放下手中的崭新钢笔,赵铭这才吹了吹上面的墨迹。
钢笔和纸张这些都是老常从冯家庄带来的,全都是冯芸芸亲自给他准备的。
要不怎么说还是女人做事细心,许多小物件都给他安排齐全,甚至还让人从西安府黑市上花高价采购了一柄勃朗宁手枪以及一副二手的军用望远镜。
只能说真的有心了。
手枪不用说,望远镜如果没有此次外蒙之行,是真的急需。
但现在从洋人军火库里一口气缴获足足五十副,妥妥的够用了。
将书信放入信封,赵铭将一名亲卫叫了进来,嘱咐对方将这封书信交给老孙头,让对方清点百来号弟兄,快马加鞭将书信送去都统府。
这次就不让王二去了,对于他,赵铭另有重用。
做完这些,赵铭继续埋头伏案书写,这次他则是要写一写关于麾下部署的任命和扩军计划。
第249章 只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