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和老郭走在一起,说明他本身就是个市侩的商人,当兵兴许只是他的副业。
毕竟这里是热河,又不是东三省,天高皇帝远的,又在这苦寒之地,自然是能怎么捞钱就怎么捞钱。
张锴自然也看出对方不太当回事的表情,但还是继续按照嘱咐行事。
“不过在谈这笔买卖之前,我能问您一个事吗?”
“想问什么就问吧!”任伟随口道。
“我听郭老板提及过,您之前在热河通辽一带驻扎吧?虽然也接近察哈尔一带,但距离这儿怎么说也有个五十公里左右。
您能说说您为何最近转而驻扎在此地吗?”
随着张锴话音刚落,突然之间局面急转直下。
哗啦!
几乎是瞬间,一根冰冷的枪管就抵在张锴额头,刹那间张锴不自觉咽了口唾沫。
他也算是老油子了,突然被这么来一下,心里依旧忍不住突突。
好在他伪装的很好,表面看上去很镇定。
办公室内仅有他们两人,外加北山老头。
但这一刻张锴什么也做不了,这里只准他们两人进来,进来前早就搜了身。
渐渐地,他反而是逐渐平静下来。
“任团长何必这么紧张呢?我说过的,我只是过来谈生意的。”
“谈生意?既然是谈生意就好好谈生意,这种事也是你能问的?
如果不是看在赵长官的面子上,你已经死了!”
任伟冷冷说着,手中的枪又缓缓收了回去。
“不过这事对你们而言也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外蒙南下,席卷察哈尔。
不仅阎大帅所部紧张,我们少帅同样在提防此事。
不过察哈尔毕竟是阎大帅的地盘,少帅不想越界,但该有的守土之责还是要尽的。
更何况我们可不是阎老西那个吝啬鬼。
平日里我们吃百姓的喝百姓的,这时候不就是我们该出力的时候吗?”
这任团长虽然没明说,但意思也表现的明显。
对方就是接到命令,往前驻扎数十公里,提防外蒙随时可能进入热河地带袭扰地方。
“原来如此!任团长大义啊!热河百姓有任团长这等好官可真是他们的福气。”张锴笑呵呵恭维 着。
“呵呵!这话如果从你们张主官口中说出来,我信。但从你们口中说出来我反倒感觉像是对我的羞辱啊!”
任团长这话让张锴有些尴尬。
他忘了,自己属于赵铭一方,代表的是赵铭。
赵铭最近抵御外蒙的英勇表现多半是传出去了,也难怪对方会这么说。
“抱歉,我不是这个....”
“唉!多的不用说我懂,既然是谈生意的那就说说什么生意吧。”
任伟已经越发不耐烦起来,对方这含羞遮面的感觉,给他一种浓浓的套路气息,与那些想空手套白狼的奸商十分类似。
“既然任团长快人快语,那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不知任团长您是否想往上挪一挪?亦或者调去承德?
承德可是个好地方,气候适宜,商贸繁盛。”
“你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任伟顿时精神一振,眯眼重新打量着对方。
承德他当然想去。
那可是热河的首府之地,交通便利,能去那边,哪怕是继续当驻防团长,不!哪怕是个政务人员那也是大洋大把大把的赚。
哪像现在,这儿自主权是大,但这种苦寒之地,再怎么捞银子,也榨不出几两油出来。
见对方明显意动,张锴暗松了口气,但能不能成还得看接下来的。
“赵铭啊!赵铭!这事要是真成了,老子以后全听你的!”
第252章 美妙的误会
深吸口气,张锴继续露出亲和力满满的笑容。
“任团长,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我家长官现在已经升任中校军衔,领察北副都统职务这事?”
“当然知道,这事之前在报纸上看见过,不过这副都统只是暂代。”任伟强调道。
“任团长您说的不错,的确是暂代的。但您可知我家长官半年前还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卒?”
“这不可能!”
闻言任伟顿时腾的就站了起来。
但随后他就发现张锴的眼神十分平静,不似作伪。
转而又不着痕迹的看了眼旁边的北山,发现对方的眼神同样没多少变化。
他与北山打过几次交道,对此人的做派还是比较认可,只是后面派来接洽的人就不太行。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北山这老头的看重,见对方神情也是如此,顿时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北山自然不会有多少神色变化。
毕竟之前他就明里暗里问过赵铭,甚至还派人打听赵铭的下属旁敲侧击打听赵铭的情况。
也的确知道赵铭的一些情况,但他一点也不惊讶。
毕竟他可是亲眼见过赵铭的年纪的,这么年轻多半是官宦之家,那就不足为奇了。
“你们赵长官什么来路?姓赵的高官不是没有,可阎老西麾下我可不曾听闻啊....等等难道是赵....”
猛地,任伟隐约想起了一号人物,晋绥军骑兵总司令!赵.....
许是因为被内心想法所震惊,任伟竟是没察觉此时张锴的脸上同样有些错愕。
貌似和预料中的情况不太对!
按照赵铭一开始的嘱咐,张锴接下来是打算含糊的交代赵铭与宋长官的一些交情,说的含糊一些让人感觉关系不简单。
但现在对方似乎想岔了,不过效果貌似更好!
“你们到底想怎么做?我这位置又怎么挪?”
稍稍平复下心情,任伟重新坐定沉声道。
“那得看任团长想不想和咱们合作了。”
“怎么说?”
"我家长官之所以升任副都统,一部分的原因不便说,但更重要的是,我家长官能打仗,而且能打胜仗!
上边现在最头痛的无外乎就是外蒙人了。
如果你说如果我们能一口气将这一群外蒙人全部吞下,这功劳又是多大?"
听到张锴这话,任伟一下子就笑了。
“哈哈!你们是在说笑吗?我可是听说此次南下,外蒙足足有三万大军。
就算此前你们消磨了对方不少力量,可凭什么你们就能吃下这么多人?
这可是三万人,而不是三万头猪!就算是三万头猪,惹毛了猪还不会跑吗?”
“这个我们当然知道。外蒙人当然会跑。
不过能不能打赢外蒙人是我们的事,能不能吃下他们也是我们的事。
但就算我们不能打赢,不能吃下,我们也可以控制他们逃跑的路线!”
嘭!
任伟猛地一拍桌面,厉声喝道,“你什么意思?你在威胁我?!”
张锴耸耸肩。
“我并没有这个意思,毕竟我只是过来谈生意的,如果任团长愿意与我们合作,那我家长官可以保证。
无需任团长您动一根手指头,这次的大功您必有其中一份!”
这一次,任伟没有发怒,而是默默从抽屉里摸出一根大前门,划拉着火柴将其点燃。
香烟让他的精神逐渐放松,开始默默思忖其中的可行性。
半晌,他淡淡询问道,“这么大的功劳,为何你们赵长官不自己利用利用?有这份功劳打底,他这位置再往上挪一挪,把副都统的位置彻底坐稳不是问题吧?”
“正常来说是这样的。”
张锴点点头,旋即无奈摊手,
“可惜,我家长官资历太浅,副都统的位置坐稳有可能,军衔往上再升就不太可能。
上面是上校,上校这级别您是知道的,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会吧?你家长官资历太浅?他背后不是还有那位吗?”任伟怀疑道。
“是,但是我家长官今年不过二十出头,这.....”
听到张锴这话,任伟一阵语塞,心里则是泛起惊涛骇浪。
“这么看来,上校的确不太可能。”任伟这才长叹了口气。
其实现在属于是军衔升迁比较快的年月。
尤其是北伐这些时期,只要你打仗足够猛,不站错队,升迁绝对是坐火箭似的。
但最快的还属于北洋时期,那时候升迁才叫真的快,这主要因为当时面临军官不足的情况。
但随着北伐内战逐渐结束,校长名义上完成了统一,从今年开始这晋升速度逐渐放缓。
并且设定了一个年限门槛,比如少校升中校三年。
但这其中涉及潜规则,比如涉及派系和出身。
一般来说在抗战前,留洋回来的军校毕业生晋升速度最快,其次是黄埔等一些嫡系军校,其次才是地方军校。
而留洋的也得分在哪里留的学。
基本上到了中校就已经是普通人晋升的极限了,上校如果立功巨大,还可以奢望。但这时候就很看重时间年限了。
而校级军官升将级,就不是你表现优秀就能做到的。
到了将级,基本上如果不是保定,黄埔出身,即便是留学毕业也很难晋升。
但这是很难,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比如背后牵扯的大人物,有没有大人物帮忙站台,亦或者立功表现如何?等等这些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