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230节

  “说重点!”

  “是!”

  “此人是今年七月份左右参军,刚好赶上了宋哲将军攻打凤翔巨匪。

  此人的作战能力似乎极为出众,刚加入宋哲麾下没多久,就带着一个营的兵力拔掉了数个炮楼。

  此后又得到紧急军令,连夜奔袭,一日内将盘踞在陈仓县城内的千余名土匪给拿下。

  据说期间损伤极低。

  随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宋哲通过与好友张砺的关系将赵铭调任到察哈尔担任牧场场长。

  之后的情况您想来也知道了....”

  听完这些,那人轻轻敲击着扶手,半晌这才感慨道,

  “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也难怪区区不过二十岁就能提拔到中校这个军衔,我还以为此人有什么背景给开了后门了。

  唉,这老冯还真是好运啊。

  有五虎十三太保这等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不说,这后起之秀也是如此骁勇,可惜啊!”

  能听得出,他的语气有些惋惜又很是羡慕。

  闻言戴先生忙道,“卑职觉得这也正常,毕竟西北军本就是西北之地出身,西北民风彪悍,多骁勇之徒也实属常理。”

  “唉,我知道!只是有些可惜啊!

  如果此人在我麾下,别说是中校,我都想直接将他提拔为上校了。”

  听到这话,戴先生默然不语。

  其实这话有些隐晦的意思,对此戴先生也明白。

  因为无论阎老西和张少帅在报纸上如何吹嘘,但这也就骗骗普通人而已。

  像他们这些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里面的猫腻。

  兴许这里面大半功劳都是这个名叫赵铭的年轻人所为。

  此前的骁勇事迹和这点是可以对上的。

  就好比那个报纸上提及的任团长,戴先生就调查过,此前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官。

  之前倒是有点战功,但都是打打策应,小功劳不少,但根本就没有那种拿得出手的主功首功。

  说是一句守成之将都是有些抬举他了。

  至于阎老西在报纸上提及的几位将领,戴先生也调查过。

  除了赵铭,没一个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并且他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那就是阎老西提记得那几位参战将领,除了赵铭,其他人都是张砺的嫡系。

  张砺何许人也?察哈尔都统。

  根据他在草原上的线人描述,可不曾见到张砺部下有大规模北上迹象。

  倒是有一次,结果被打的灰头土脸丢盔弃甲,就差点全军覆没了。

  他还是靠着这些许多线索才能推测,但对于眼前这位而言,不需要这些线索,只需要从大局上以及利益上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忽的他想到刚刚这位状若随意的一句话,突然反应过来,忙道,“您的意思是.....”

  “呵呵,我没什么意思,我能有什么意思?

  这个赵铭毕竟是老冯的人,那些不光彩的事我可不做。”

  听到这话,戴先生瞬间了然。

  大人物自然不便做不光彩的事,这种脏活累活还是得底下人效劳。

  "卑职知道了,我会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赵铭的,必要时派人接触一二。

  当然您不要误会,卑职只是想和这位赵铭交个朋友。

  那位奉系的任团长能和他交朋友,阎老西一系的张砺能和他交朋友,卑职觉得我也不是不无不可。"戴先生笑呵呵道。

  “哈哈!你啊!此事与我无关,不过需要资金尽管上报。另外有空可以多来我这儿坐坐。”

第331章 军事化城镇扩建

  对此戴先生笑了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很明白,也都懂。

  至于戴先生那就更懂了,从这位赵铭目前所表现出的多面性,说明此人还没一个具体的派系。

  虽说此人与那位宋哲将军似乎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但这还真说不好,兴许有一定的知遇之恩,但要说多么一条心还真算不上。

  至于那个宋哲,他就更了解了。

  作为老对头麾下的五虎之一,他自然要调查清楚。

  根据一直以来的调查,他发现这个宋哲的行事作风和冯大帅格格不入。

  亦或者说与西北军一脉许多人都格格不入,更顾忌大局,有一定的文人风骨,对短期利益看的不是那么重。

  这人对冯大帅忠心归忠心,但属于可拉拢的一方。

  不过这取决于后续两方交战的胜利方是哪一边。

  简单来说,此人不会死忠,如若冯大帅战败,此人会顾忌士兵的损伤以及对民众的破坏,国内局势的动荡,而选择臣服胜利一方。

  既然这个宋哲都能有机会,那这个赵铭就更有机会了。

  虽说自己这位顶头上司经常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

  对冯大帅经常性贬低,认为此人格局不够。

  但说到冯大帅麾下的将领,他很清楚自己这位上司有多羡慕。

  人家冯大帅穷归穷,但手底下是真能出猛将。

  虽然目前五虎十三太保已经有人退役,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他们的战功。

  或许可以说他们的军事领导能力差,但带出来的兵,还真是骁勇。

  相当于老一套的带兵模式,兴许在战场指挥上差一点,但战斗意志力,和作战能力是真的强。

  就好比再过一年多的中原大战。

  如若不是金钱攻势,和离间分化计谋齐出,南边的中央军都撑不到东北军入关支援就被打崩了。

  所以人家穷归穷,但作战能力是真的猛。

  所以戴先生很清楚自家上司对赵铭有多渴望了。

  这样一个盘踞在察哈尔的年轻将领,不仅能征善战,麾下还有一支作战能力极强的骑兵机动部队。

  一旦能在关键时刻策反,这绝对是一招妙棋。

  当然这里面变数很多,所以戴先生也明白对方为何只是让他试探一二。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鬼知道这个赵铭能不能在察哈尔站稳跟脚。

  以阎老西麾下那张砺表现出的架势,这个赵铭一个处理不当,可能会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下。

  

  “姑爷呵呵,任旅长那边的粮食差不多都送到位了,估计三个月咱们都不怎么需要愁粮食。

  挺过开春那绝对没问题。”

  阿福笑呵呵搓着手,脸上那一丝丝愁云已经烟消云散。

  闻言赵铭也是满意点头,挺过开春,粮食虽然依旧会存在紧缺但问题不会多大了。

  “嗯,算是一个好消息吧,另外再派人和老任说一下,我们需要再采购一百万斤的粮食。”

  对于粮食赵铭觉得还是得多多益善,主要怕张砺那老小子只怕会使绊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以免真被对方拿捏,把柄送出去只是做做样子,可别真成了把柄。

  现在已经是刚刚过了十五,昨夜刚过完元宵,大家又是大吃大喝了一顿。

  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营地内都将进入紧张的忙碌之中。

  刚走出房间,白天有些刺眼的阳光又晒得面颊有些刺痛。

  草原上就是这么离谱,晚上没有地炉能冷的你直打哆嗦,白天如果还穿那么多,忙活起来还别说会有点热。

  这儿光照强度,昼夜温差不是一般的大。

  积雪依旧有不少,但由于已经有好些天没有下雪,营地主干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一空。

  能看到不少战俘开始从山脚下拖运出来成堆的石料。

  这些石料都将会被用来修缮霍中屯向外的主干道,直至蔓延至二连驻地。

  没错,那处后世的二连浩特区域,将会被改造成第二处驻地,并且入湖口就在那儿。

  也将成为煤矿向东边转运的第一个中转站,全程八九十里路,接近五十公里,能省去大量运输时间。

  一旦往热河的销售渠道打通,那这儿将承担极大的运输压力。

  到时候成堆成堆的煤矿将会顺流而下,然后再由这里的马队负责转运。

  可以说这条河流就同等于一条火车,只是运输速度没有火车可控,速度完全取决于河流的流速。

  但好在这边的河流流速都挺快,运输起来也就比马车运输稍慢一些。

  不过却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就相当于一条永远在运输的火车线。

  加上第二次下坡转运的那数十公里,总计加起来有近百公里运输成本节省下来了。

  如此抵达热河需要依仗马力运输的路段估摸着也就一百公里,节省近半的运输压力。

  除此之外,石料还得用来修建房屋,重点还是防御工事。

  现在霍中屯由于向外扩建了约莫一百亩的聚集地范围,所以在外围的四个角都分别设立了几个石头碉堡,用泥土以及草屑搅拌混合粘黏。

  这几座碉堡均有四米的高度,并且以这四个碉堡为基点,修建长长的围墙,将外围的霍中屯整个儿包裹起来。

  最终达到将霍中屯的城池修建出来的目的。

  这样做将会省去许多成本,毕竟扩建后的霍中屯有一半依旧被群山环绕,那一部分完全不用考虑。

  预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此次修缮,最终成品也就是一座小型军事驻地。

  这样做固然有些不太符合规矩,但理由也十分充足。

  外蒙接连两次来犯,不得需要一个军事驻地巩固边防?

  当然实际目的赵铭可不会说,他只是个商人,可不会做什么拥兵自立的想法。

  冬天的草原十分枯燥,大家每日不是在修缮道路就是修缮房屋亦或者防御工事。

  因为目前霍中屯有着一套独立自洽的规章制度,底层绝大多数人都没感觉到枯燥,反而觉得干劲满满。

首节上一节230/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