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主帅不行,底下的士兵也不咋地。
晋绥军就如阎老西的性格,进取不足,守成有余。
这种老牌军队,没有进行及时的军事革新,仅有热血很难发挥出武器优势。
要知道晋绥军很适合打防守战,这是因为晋省天险不断,这是他们的优势。
饶是如此,在抗战时期,面对东洋军队来犯,竟然没守住。
这点其实电视剧拍的也算是真实了,云龙兄的性格也比较偏向保守。
阎老西是商人更多过是个军人,商人就喜欢计较得失,容易导致全盘皆输。
虽说赵铭想过以一己之力对抗两个骑兵师,失败概率会很大。
哪怕两三个月时间将军队扩充至一个师的兵力,靠着精良的装备,以及刚刚打赢多场胜仗的气势。
可想要和两个骑兵师硬碰硬做到大胜,这风险也是极大。
晋绥军是算不上强军,在察哈尔的骑兵师更是如此,这边没有阎老西的兵工厂,有火炮但不会太多。
只要没有晋省的炮兵入场,那这两个师的火力兴许与自己也是在伯仲之间。
可不到万不得已,赵铭不想走到那一步。
打赢了,自己能称霸一段时间的察哈尔,但需要直面阎老西数十万兵峰。
的确,一旦这边打起来,不排除其余各路军阀会动起来,甚至是给阎老西捅刀子。
但更大概率他赵铭最后会成为弃子。
人家是什么咖位,他赵铭又是什么咖位?
就这么点兵力地盘,他赵铭想要上牌桌玩牌,谁又会愿意呢?
“唉,不能想不能想!想什么呢赵铭!你现在还是个小菜鸟,刚有点底牌就飘了?
稳住不要浪!伟人说得好,高筑墙广积粮,徐徐图之,以后什么都会有的!”
赵铭暗暗给自己提了个醒。
“赵爷?赵爷?”
“啊?老孙啊,还有事?”
听到老孙头的声音,赵铭这才反应过来。
“赵爷,您没事吧?我刚刚和您说,这个买卖李俊能入场,咱们手底下自家弟兄能不能也掺和一手?”
说着老孙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
闻言赵铭神色有些复杂,完了,坏事了。
忽悠的太厉害,不仅把外人忽悠瘸了,自己人也信了。
很多次赵铭和那几个老板聊天都是没顾及底下人的,兄弟们在旁边经常就听到了。
这也导致现在弟兄们对煤矿宝贝的不行,甚至加大了对煤矿的守卫力量,将煤矿当成了金山。
如果不是赵铭严令禁止不得强迫战俘过度劳累干活,这群狗东西肯定会一个个挥舞着皮鞭驱使俘虏没日没夜劳作。
“老孙啊,这事你们就别掺和了,反正大伙跟着我也不会饿死,另外我也打算等过段时间弟兄们都会发放军饷。
另外从事后勤劳作的也会有工钱。
不过关于工钱级别这一块,这几天我会写一个章程出来,等之后情况好些了,就会统一按照这个章程以职务级别发放军饷和工钱。”
赵铭哪能让自家弟兄们往这坑里跳,只能用此来搪塞过去。
另一边,吃过午饭,逛了差不多半个下午的李俊坐在这简陋的客房内有些思绪乱飞。
“长官,咱们就在这儿住下了?不过这环境也太差了点,臭死了。”
副官直皱眉,虽然这客房是新建的,看起来很干净,可哪里比得上他们以前在城里住的那种白白净净的房子。
关键这里的垫子和被子那都是羊毛皮做的,哪怕清洗过,上面依旧有着浓浓的羊骚味。
这种味道是无法驱散的,因为整个营地都有。
“唉,习惯就好,我和那位赵长官聊了,他想让我等几天,那就等几天吧。
回去也不得安生,在这里清静清静也好。”
李俊将后脑勺靠在双手上,双眼有些怔怔出神的望着天花板。
“长官那赵长官和您聊了什么?咱们为什么要在这等几天?难道他要对咱们....”
副官做了个割喉的动作。
李俊直接翻了个白眼,旋即询问道,“你觉得那煤矿怎么样?”
“煤矿?长官这我哪懂这些啊,不过看着应该能赚点钱吧。”
“你觉得能赚多少?”
“不清楚,不过我之前有个老乡就是负责采购煤矿,听说这种如果产量大,一个月能有个几千大洋的收益。
不过长官您问这个做什么?难道您对这买卖有兴趣?”副官狐疑道。
“谈不上,只是问问。”
李俊没好意思说,但仔细想想,就几千大洋的收益,这个赵长官凭什么说有人大把大把送钱过来?
难道这买卖能做到月收益上万?
虽然他不太懂商业,但他也知道赚钱的行当都在城里,这破地方,也没个火车,人家有钱人愿意跑这么远就为了过来送钱?
第337章 这里很不一样
一夜无话,次日也没多少变化,但就在李俊抵达此处的第二天出现了一些变化。
今日他一如既往的早早起床,在这里他是真睡不习惯。
可能是心理藏着事,也可能是真的不习惯这里的床和异味。
用雪沫子在脸上戳了把,让自己清醒清醒,李俊就准备往大食堂走去。
还别说,这里看起来原始了点,但该有的设施都有。
那个大食堂他也陆续去吃了好几顿饭了,总共有八个,每个都能同时容纳一千人同时就餐。
虽然拥挤了一些,但大伙都必须吃快一些,因为这里人太多,饶是八个大食堂也得分批次进来用餐。
用过餐,他就习惯性去附近逛一逛,这算是他的常态了。
随着走的越多看的越多,他对这里的就愈发惊讶。
他没来过这里,但这次过来他是带了向导的,一个察中一带的牧民,以前经常来过察北对这里很熟悉。
通过与这位牧民的交谈又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他心中大为震惊。
据说这里以前仅有一个一两百人左右规模的小屯子,房屋数量总计加起来还没眼前这零头多。
这牧民其实比他还震惊,因为在半年前他才来过一次。
结果再来,他都有些认不出这里是曾经的霍中屯了。
大量的房屋连成一片,汉语蒙语交杂在一起,虽然有的人语言不通,但这里还存在许多同时会两种语言的,不会就随便拉个路人询问一下就知道了。
虽然存在语言不通,但这里相处却丝毫没任何滞涩,并且热闹程度比城市里更甚。
而且李俊还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里的人对这位赵长官似乎有着高度的信赖。
不!
不止是信赖这么简单,甚至可以用崇拜来形容。
而且大家过得虽然苦,但脸上那种幸福感是掩饰不住的。
这点在其他地方也很少见,哪怕城里那些中产,他们脸上也经常有烦恼。
可在这里似乎一切都不是问题。
亦或者在看到施工上遇到一些难题时,他们会苦恼,但很快就有人吆喝一声,然后大家的气氛就再度热烈,并且继续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这些都是李俊所无法理解的。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他想到了自己刚刚参军那会的激情。
可随着自己地位越来越高,大家也逐渐被利益所驱使,底下的弟兄们也不再是弟兄,仅仅是士兵。
他们拿钱办事,自己也是拿钱办事,每日就这样得过且过的过着。
李俊无法理解很正常,阎老西的麾下更多是为了利。
所以说,主帅沉迷商道会逐渐带坏整个军队气氛。
校长其实也差不多他也算半个商人,但他放权相对彻底,军政商分开,各司其职。
他表现的已经严格意义上不像个军阀。
但这些李俊都不懂,他只是个小人物。
更无法理解何为军队的核心驱动力,不懂所谓的核心信仰纲领的价值。
赵铭能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起初固然是兄弟感情这一套,随着外蒙解决。
途中就开始慢慢转型,那些安插的人员就是如此。
他们既是心理疏导员,也是传播核心意志的工具。
不知不觉李俊就走到了霍中屯外围,远远能看到在大兴土木的防护墙。
仅仅两天功夫,他就亲眼看到墙体又延长了数十米。
这里的不愁人力,再加上大伙有力一起使,动力满满,根本不会有磨洋工的现象,办事效率高的可怕。
虽说附近有人在持枪巡逻,可这些人压根就懒得去看劳作的工人,目光更多是向外围警戒,偶尔还能与同伴闲聊几句。
他们对自己人似乎有着十足的信任。
李俊默默将这些看在眼里,心里在瞬间莫名的生出想留在这里的想法,当然也就一闪而逝。
但就在这时,他看到一队骑兵正火速朝着外围冲去。
“有人来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里的骑兵开始表现的稍微有些紧张。
但很快他们在远处停了下来,似乎是碰到了熟人。
然后没过多久,李俊就看到一支马队在骑兵的护送下朝这边靠近。
李俊细细打量,这应该是一支商队,为首之人身上那种市侩的商贾气质很明显,身后的更像是雇佣的护卫。
可与这些骑兵相比就显得业余。
其次体型外貌上比这些骑兵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也是李俊发现比较错愕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