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236节

  我告诉你,世界上因为战争死亡人数最多排名前十的战役,光是咱们国内发生的就多达九次!仅有一次还是前不久的一战,但那也仅有一千九百万伤亡。

  而第一名是宋末蒙古征服中原,伤亡多达三千三百万。第二是东汉末年战乱,第三是明末战乱。

  第四是太平战乱,第六名才是一战!”

  赵铭说的这些还真不是空谈,在这个时期之前,因为战争伤亡排名前十的有九个都是在华夏发生的。

  但如果再过十几年,这个就得变,第一名将变成二战,还得再加上一个排名第四的苏德战争。

  “这....这只是我国人口众多。”李俊再度反驳,但此时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语气已经不太自信了。

  “仅仅只是人多?我看未必吧?”

  赵铭轻笑摇头,“那我再说另一点,只有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爆发最频繁的起义。

  呵呵,比打仗杀人,洋人算哪根葱?咱们才是行家!

  不服觉得你不是正统,我就要杀你全家!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几位有实力的大帅就算他们表面不说,但都有争夺第一话事人的想法。

  这点我们是不可能借鉴洋人的,只有这片广袤的大地彻底整合在一起,无论是民心还是军政达到真正的整合,这块大地才算是会彻底安静下来。

  农民会变成温顺的绵羊,各个行业才会各司其职,不然农民也能掀了你家祖坟!”

  赵铭所说的这些给李俊带来了极大震撼,他很想反驳,可一时间发现无从辩驳。

  因为仔细一想,貌似都能对上。

  洋人皇朝更迭也就更迭了,很多时候不会赶尽杀绝,并且也不会存在什么像样的起义,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算起义,更多的都是贵族起义。

  国内就不同,还有乞丐当皇帝的例子。谁能想到一个乞丐把强横一时的元蒙政权打的丢盔弃甲?

  谁能想到国内古代皇朝每次更迭都是一次大清洗?

  哦不,别说王朝更迭,就算是一次皇帝更换都是一场血雨腥风,和平解决的极少。

  而每次大规模起义,那都是杀红眼的去杀。

  因为太平起义,直接死亡近六千万,是世界上死亡最多的起义,对江南四省,南直隶一带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些地方战前占国内总人口百分之48,战后仅占30%。

  元末明末农民起义,像是重灾区的川渝,人口损失率达到90%,可谓是满城缟素。

  特娘的,如果还算上五胡乱华时期,好几次都快达成了人口大清洗成就了。每次大一统王朝出现前都是一次版本更新。

  按这么想,那这次更迭,兴许这还真就只是开始。

  “所以赵长官您想表达什么?”李俊已经对赵铭这说法表示认可,但不理解这与赵铭要拉他入伙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很显而易见吗?乱世之下,我只想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样你我就是共同体,凛冬将至,你我皆能抱团取暖。

  甚至不仅仅是你,还有张主官,如果他愿意,我不介意大家一起发财。

  甚至是整个察哈尔的中高层,只要大家愿意,我们都能做朋友,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赵铭这番话直接给李俊干沉默了。

  他张大了嘴,脑子有些宕机,他想过很多可能,比如赵铭只是要拉拢他。

  但没想到,赵铭这是想把整个察哈尔官场一网打尽啊!

  但稍稍回过神来后,他又觉得心里一阵火热。

  他现在已经算是丧家之犬,往后就算能再度得以任命,估计要么是担任闲职,要么职务下降半级甚至一级。

  从中高层一跃变成了中低层。

  但如果赵铭的想法能实现,大家都是自己人,那一个圈子里的人,张主官会不会提携自己?

  提携是肯定的!

  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不帮自己人帮谁,可是张主官真瞧得上这点蝇头小利?

  李俊心里有些没底,想想又觉得可笑,自己竟然差点被这个赵铭忽悠了。

  这么个矿场就算能捞钱,那能捞多少?

  张主官占据一省之地,人家想要,每年轻轻松松捞个百万大洋绝不是问题。

  这么想来,人家能看得上这种小本买卖就见鬼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李兄弟,为了避嫌不如....”

  赵铭眼神会意了一下隔间方向,见此李俊点点头,也是退到了隔间内。

  他也想听听这买卖里面到底是什么弯弯绕绕,以及这个赵铭哪来的自信觉得能打动张主官。

  房门打开,来人果然是唐老板。

  让他休息,可唐老板哪里有心思休息,合同没敲定他睡觉都不踏实。

  只见不仅他一人,身后还跟着两名护卫,手里分别提着两个大大的皮箱。

  但这两人很识趣,将四个箱子放在墙角,就合上房门退了出去。

第340章 见证(下)

  “赵长官我没打扰您午休吧?”唐老板有些明知故问。

  “无妨,和你聊一会不打紧。”赵铭笑着摆摆手,同时示意对方坐下。

  “唐老板还真是高效,我最是欣赏做生意雷厉风行的,希望我与唐老板往后不仅仅是朋友还是商业上重要的合作伙伴。”

  赵铭这话让唐老板喜笑颜开,他这么紧赶慢赶抢着旁人之前过来,还不是想得到赵铭的看重,眼下这倒是没白费。

  “哈哈!赵长官往后请多多担待,不过您要不先清点一下数额?”

  “清点?”

  “对!赵长官在下这次带来的钱数额有些大,您还是看看吧。”

  说着唐老板开始将一个个皮箱摆在桌上,然后一个个将锁扣打开,顿时一叠叠全都出自中央银行的百元大钞就映入眼帘。

  这种冲击力其实挺大的,甚至比小黄鱼还大。

  小黄鱼值钱,但和这成捆成捆的钞票还真不能比。

  毕竟这年头的钱是真的值钱,一张就是一百块,五十张一叠,一个箱子躺着足足五十叠。

  所以这一个箱子就是二十五万大洋?

  看到这些钱赵铭都有些不太确信了,莫不是这里面掺了水?里面有一些只是上面有一张钞票,下面全都是白纸?

  赵铭随手又拿出一叠钞票随意翻动了一下,结果全都是货真价实的钞票。

  随便翻了好几叠都是如此,全都是货真价实的钞票,那种质感是很熟悉的。

  至于会不会是假的,这个赵铭几乎可以不用想,如果往后捣腾十几年赵铭还能相信。

  这年头造假还真没这么容易。

  “嘿嘿赵长官,这一共一百万大洋!”

  看到赵铭脸上的诧异让唐老板心里似乎很是骄傲,只是他那小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等待老师夸奖的好学生。

  “呼!唐老板看来我之前是小觑你了,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有资本。”赵铭忍不住感慨,心里却在嘀咕。

  这货怕不是借了一屁股债,这人算是彻底疯了。

  “嘿嘿,赵长官这些钱一部分是在下借的,一部分是我拉到的几位主顾,他们听到咱们的债券也是颇有些心动,所以就想着试试手。”

  说着就见他又打开了剩下几个皮箱,赵铭这才发现这里面有一箱子的钞票有些不同。

  “美刀?!”

  看到这一箱子的钞票,赵铭脸上有一闪而逝的惊喜。

  这年头要说最具能打的钞票还是这玩意,虽说在国内流通性没有大洋通畅,但问题是足够坚挺,而且上流社会很认可。

  “对!赵长官就是美刀,您也知道,我之前是做买办行当的,我这行当接触到的洋人还是挺多的。

  这些都是我几个主顾相信我,也愿意将钱交给我打理,他们似乎对债券更有接受力。

  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卖,但可能是比较谨慎,他们一开始每人仅仅买了一万至五万美刀的数额。

  我寻思着只要给他们看到诚意,他们肯定会愿意继续跟上的。”

  唐老板嘴里絮絮叨叨的说着,赵铭已经听得心里嘴巴都笑歪了。

  没想到自己搞这玩意最先骗到的不是国内大老板,反而是洋老板。

  这年头不是说每个洋老板都有钱,但还是有很多有钱洋老板的。

  毕竟靠着贸易差,许多洋老板都能赚的盆满钵满,西洋药或者一些国内没见过的舶来品,稍稍捣腾一下就能赚到几倍的差价。

  但穷鬼也是比较多,沿海城市就有不少穷鬼洋人,这些人都是看到第一批赚钱跟风过来的。

  结果发现这儿的商业格局早就被他们自己人给垄断了,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个买卖还容易被买办给骗个倾家荡产。

  但眼下这几个洋老板肯定有钱,能随便拿出上万美刀的老板,身家少说有个几十万美刀。

  这个箱子里的美刀厚度明显不如之前的银行钞票,这也正常,没记错的话这年头一美刀相当于2.4大洋。

  “所以唐老板,你这打算直接购买一百万大洋的债券以个人名义?”赵铭笑着询问道。

  对方一口气搞来这么多大洋,肯定是想着利益最大化,而全部以一个人的名义,利息能达到三十个点。

  考虑到对方会处于谨慎不会购买三年40个点,那也就只剩下一年三十个点了。

  果不其然,唐老板也没遮遮掩掩直接点了点头。

  “是的赵长官,我也不瞒着您,我打算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购买一百万的债券,按一年来算。

  这里面光是我自己的本金就有五十万大洋,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我从其他人那儿收罗的资金。

  我对他们说的是一年有二十个点的利息,就这样他们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不过这事儿赵长官您可帮我做做保密工作啊!”

  唐老板笑呵呵说着,那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抑制不住。

  其实他这五十万大洋的本金,除却真正属于他的二十万大洋,其余的都是借来的。

  好在都是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利息不高,但他还是愿意每年给百分之十的利息。

  抛出其余五十万的二十个点利息,他依旧能大赚特赚。

  一百万,一年下来光是利息就有三十万大洋,每月光拿利息就有两万五。

  借来的三十万大洋不用说,那五十万合伙人二十个点的利息他每月寄过去,等合伙人拿到实实在在的钱,都会忍不住发疯的。

  跟着他一起的赚小头,而他赚大头,这无可厚非。

  听着对方这么说赵铭也是满意点头,不错,是个合格的肥羊了。

  “那我这就给你签订合同,另外唐老板把那份字据给我吧。”

  “呃,赵长官这字据....”

首节上一节236/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