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听闻过郭老板提及那什么债券,但这玩意他也就听听没太当回事,难道这东西真这么赚钱?
东洋政府那边的债券他之前是有过了解,收益并不高,而且国内物价一年年疯涨,大家宁可有钱直接花了换成粮食,也不愿意购买那什么债券。
“呵你小子倒是聪明,怎么也想我带你玩玩?”郭老板笑呵呵道。
“那是!就看爷您给不给机会了。”
“给你机会你也玩不转啊!你能拿的出一万大洋?”
“这....这倒是拿不出.....”
“哼!我这买卖可是要本金的。”
说着里面传来某种东西的拍打声,似乎是一捆钞票在手上挥舞的声音。
“瞧见没!这两千五百大洋都是我一个月赚来的,什么也不要做,只要本金充裕就能赚这么多。”
郭老板语气有些得意。
“什么也不用做?这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护卫有些惊讶。
“好事算不上,主要还是本金,你本金少就赚的少。债券听说过没?”
“没....没...”
“哼!那不就得了!说了你也不懂,滚滚滚,没钱这种买卖就别掺和了。”
听到这里,田边庆元连忙起身朝前走去,没一会身后就传来开门的声音。
田边庆元侧头瞥了一眼,果然就看到一名护卫从郭老板房中走了出来,脸上有些失魂落魄的。
见此回到自己客房内的田边庆元心里却平静不起来了。
本来这个点他要午休的,可这会他怎么也睡不着,而是反复琢磨着刚刚听到的那件事。
钱!
他当然缺钱!而且还是很缺钱。
或许在抗战时期东洋人收买国府军官都是大傻逼的阔绰行为,但那是抗战时期已经通过战争揽获大量物资财产的前提。
现在这个时期,东洋人收买也仅仅只是对一些重点且又不是多么重点的目标进行收买。
更多地时候还是洗脑那些留学生,以及自己培养谍报人才。
所以这个时期的东洋人都说不上多么富裕,就算是一些贵族子弟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而田边庆元就更惨了,他每月的薪水都是直接寄回在秋田的老家,根本不敢多花费丝毫。
饶是如此,家中依旧过得捉襟见肘。
但眼下他还真有一笔钱还未动用。
这笔本金也就是来之前那伙神秘人给他的酬劳,一共一千日圆。
不多,但绝不少了。相当于一千两百大洋。
在北平都可以买下一两处占地面积不小的好宅子了。
再加上他此次外勤的劳务费,总计将近一千三百大洋,如若最后项目能谈成,提成少说也有个七八百大洋。
两千大洋也足够他家人在老家很长一段时间不用为生计发愁。
只是这会他满脑子都是两千五百大洋。
而就在他心绪不宁之际,房门忽的被人敲响。
打开房门,他微微有些错愕,心里闪过一丝慌乱。
“郭桑!您这是.....”
“田边先生原来你没睡啊,抱歉有些事想和你谈谈。”
来人正是郭老板,他脸上还带着一丝醉意,手里还提着一个酒瓶子。
“既然没睡要不和我喝两杯?”郭老板笑呵呵的晃了晃手里的酒瓶。
这要是之前,田边庆元肯定不想与这个商人打交道。
因为他总感觉这人似乎骨子里瞧不上他,但经过刚刚那件事他有些意动。
“当然,郭桑,正好我也想喝两杯,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田边庆元笑着点点头,让开一个身位让对方走了进来。
从郭老板刚一进来,田边庆元就本着少说多看多听的想法。
几杯酒水下肚,他渐渐明白对方过来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赚了大钱有些飘飘然,似乎很想向旁人吹嘘。
这让田边庆元的警惕性稍稍下降了不少。
“郭老板,您说这债券让你赚了两千五百大洋?仅仅是一个月?这债券发行难道就是为了赔钱?”
听了许久,田边庆元终究没忍住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对此郭老板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则暗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这个小鬼子不上钩呢。
“当然不是,这是我的本金高,一般肯定没有这么高的利息,这个你不懂。
田边先生如果你想了解我就给你说说这里面的门道....”
郭老板尽可能极有耐心的为田边庆元讲述其中的规则,几乎就是把赵铭忽悠他的那一套给田边庆元用了出来。
第349章 狗头军师
老郭算是和赵铭相处最久的商人,除了唐老板他们了解到的那些,他还从赵铭这儿听到了一些很新的东西。
一番讲解完,他又补充道。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察北矿业公司会亏钱,根本不可能亏。
赵长官说了,这债券不会肆无忌惮的发售,等资金筹措的差不多了,这债券差不多也就停止发售了。
我也是看田边先生和我谈得来,不然我才懒得和你说这么多呢。”
“原来如此,难怪你能赚这么多,二十万大洋,郭老板你可真是个富豪!”
田边庆元由衷的称赞道。
二十万大洋换算下来相当于十六万多日圆,哪怕放在东洋国内那也是一个不小的富豪了。
起码他觉得自己做一辈子,可能也赚不来这么多钱。
“呵呵,不算什么。在这之前还有一位唐老板也买了债券,他才叫出手阔绰。
听说他一口气搞来了百万大洋,直接买了一年的债券,直接就是三十万的利息,每月都是两万五千利息到手。
现在人家还没走就在营地里,你可以问问这是不是真的!”
说着郭老板笑着摇摇头,脸上有些苦涩和羡慕。
这倒也不是伪装,而是真的羡慕和苦涩。
听到唐老板竟然一口气买了百万大洋的债券,惊叹于对方的魄力。
听到对方一口气就拿到手两万五千大洋的利息,他眼睛珠子都绿了。
只恨自己没那么多资产,人脉没那么广搞不到那么多钱,不然发了疯也要往多的凑。
但他这真情实意的说法,更是让田边庆元嫉妒。
别说是两万五,就算是老郭的两千五他也羡慕无比。
刹那间他不禁回想起这些年在企业当社畜的那些日子。
自己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年,结果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躺着赚到的钱多。
本来田边庆元也不是一个赌徒,一般这种勤勤恳恳打工的社畜几乎很少会做太冒险的事。
但有过那群神秘人给予的一千日圆资金,体验过来快钱的感觉。
这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如若后续没有继续刺激,那他也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平息下来。
可现在郭老板这么一撩拨,那就有些收不住脚了。
原本的理智也开始逐渐模糊,本来他虽然没学过金融学,但也隐约感觉这里面似乎哪里不对劲。
可现在他脑子里根本没那么多想法,而是不断衡量,是不是自己有一百万日圆,就可以体验什么事都不用做的日子?
甚至在国内他可以成为一个舒服的大富翁。
其实也不怪田边庆元逐渐被蛊惑,实在是这玩意蛊惑性极强。
别说是非金融学专业,就算是金融学专业的人才,没见过这套路之前也会被卷入其中。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生在米国20世纪九十年代的那场惊天骗局。
仅仅一个人骗了136个国家的3.7万人,总计筹措资金超过650亿美刀。
这里面被骗人员有普通人,也有商业精英,还有商业大佬,甚至是华尔街精英。
就连有名的斯皮尔伯格,等等社会名流也在其中。
搞得皮总不得不继续拍电影养家糊口,搞得无数人在天台排队。
其实赵铭玩的这手就是庞氏骗局,这个人同样也是,但一般的庞氏骗局三年左右就得崩溃,因为资金链玩不转。
但这人将这场骗局足足持续了二十年。
赵铭眼下做的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虽说许多手段还比不过这位骗界大佬,但也不是田边庆元能看透的。
此时田边庆元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他眼睛已经不知不觉有些发红了。
双眼血丝正在慢慢积攒,眼珠子在不断转动,似乎在思考在犹豫纠结。
“田边先生?”
“田边先生?”
“呃!郭桑不好意思,刚刚有些走神了。”
“呵呵,没事,田边先生有没有兴趣玩玩?”
“我倒是很想玩玩,可是我手里的钱.....”
想到这里田边庆元又是一阵心痛,还是自己太穷了,这么点钱根本做不了什么。
“是钱不够吗?田边先生你现在有多少钱?我或许能帮你想想办法。”郭老板一副贴心人的模样,很是为对方考虑。
“只有.....一千两百大洋....”
“其实也不少了。”
郭老板点点头,同时开始细细思考着,就像是认真在为朋友出谋划策。
片刻他才笑道,“对了,这买卖田边先生又不只是你一人能做。你可以和你的同事商量一下。
大伙一起凑钱,到时候利息上去了,你们一起分润到的钱也会更多不是?
实不相瞒我那二十万大洋就是这么找朋友筹措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