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砺那皮箱还好说,周裕德这箱子除却一些小黄鱼外,就是一大堆大洋和钞票,十分杂乱无章。
“这么点钱还犹犹豫豫的,也不看看我这儿每天得收多少钱!”
见此阿福很是不屑地撇撇嘴,他也是嘴毒,主要是他这些天看到的大钱实在是太多,有些麻木了。
这就让周裕德有些尴尬了,心里又有些不忿。
自己这六万大洋可是一笔巨款,你们这群人怕是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但这也就想想而已,他可不会说出来。
等了足足一刻钟,待那边清点完成,他才完成了登记。
周裕德这儿仅仅只是个小插曲,赵铭对这件事也没太关心。
鱼儿既然已经上钩,那就断不可能脱钩了。
张砺这人他越是与对方过招,越是了解。
这人的野心没多少,但对钱的渴望那几乎是明着告诉赵铭的。
对付这种人其实很简单,只要让对方看到实实在在的钱就够了。
赵铭之前所做的无非就是一个合理合情给对方送钱的机会,现在机会出现了,那一切只需要等待水到渠成。
时间飞逝一眨眼就是半月时间一闪而逝。
此时已经来到了三月初,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冰雪消融迹象,放眼看去很多地方都冒出了嫩苗。
能看到不少牧民已经开始带着大量牛羊马群开始向四周进行散养。
能看到一群骑兵正在旷野上以并不算快的速度行进着。
“赵爷,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将会在察北一带重新建立牧区,以目前我们牲口群的规模,这边的牧草已经足够我们散养了。
如果后期要扩大规模,我们还可以向察中扩建,不过那时候可能再想规范这些牧民可就有些费劲了。”
老孙头指了指远处已经驱赶着大量牧群向四周迁徙的牧民们朝赵铭汇报道。
听着这些,赵铭只是微微颔首。
让牧民们从聚集地分散,这也是无奈之举,他总不可能把这些牧民一直死死圈养在一个地方。
这根本不现实,相当于把大片牧场白白浪费了。
而且这么多牲口只怕把营地这附近的牧草薅秃噜皮都不够吃的。
再说这些可都是资源,赵铭还想组建一个骑兵师,光凭眼下这些战马可不够。
之前凭借从外蒙人手里截获了一大批战马,战马的数量也来到了两万五千匹。
而一个骑兵师正常的人数在一万人左右,战马数量得至少保证在一人两匹战马的水准,这样才能保证高负荷作战。
所以眼下这战马依旧不够,毕竟战马可不仅仅骑兵师需要,其他部队也必须保证一定数额的战马驮运物资。
更何况赵铭可不满足一个骑兵师,占据这么一个天然马场,不多搞两个骑兵师还真说不过去。
至少要有个十万匹战马才能满足赵铭的完美幻想。
要知道在五十年代初,国内共有十九个骑兵师,总兵力接近二十万,战马数量在四十万。
由此可见,骑兵师在如今这个年代依旧很有前景,尤其国内的战场机械化作战还不是那么完善的情况骑兵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面对东洋军队,依旧有着很强的作战能力。
毕竟东洋人的坦克部队或许在华国还能驰骋,在国外真就是小卡拉米,数量和质量都不咋滴。
其次就是一旦抗战开始,赵铭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
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打游击战的,承担东洋人主力猛攻的还的是国府军队。
至于自己,就靠着骑兵的高机动优势打打闪击战遭遇战就得了。
“目前这些散出去的牧民有多少?”赵铭询问道。
“一共约莫三千人,总计管理着约莫十万规模的牧群。另外赵爷,我们要不要在伙食上尽量削减肉食供应?
这个季节牧群的牲口配种很关键,要么就先缓一缓肉食供应?”老孙头提议道。
别看十万数目的牧群规模很多,实际上这属于是很危险的边缘,要知道察哈尔最近几年单单察北的牧群规模最巅峰就在七八十万左右。
而现在这里聚集着十万人,就算普通牧民民众们不吃肉,单单供应给将士们,一个月下来少说要吃掉数千头牛羊。
而如若能尽可能少吃一些,等过了开春,到时候牧群规模就得打着滚往上翻。
赵铭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肉食供应是他对弟兄们的保障,不吃饱喝好,怎么有力气训练?
他想要的绝不是那种一脸菜色的兵,而是浑身精力充沛的精兵。
想了想赵铭还是忍痛下定了决心,“告诉后厨吧,削减肉食四成左右供应。
另外新兵的肉食供应暂时不做削减。
其次你回头派一些弟兄去一趟察中,采购一批牛羊马过来,数量越多越好。”
下这个决定对于赵铭也是无奈之举,之前缺粮对肉食的霍霍实在太严重了,以至于现在牧群规模想要短时间扩充起来根本不现实。
只能一边削减内部肉食供应,一边向损失较轻的察中大批采购牲口。
“行,赵爷这事这几天我就让人去办,争取今年把牧群扩充到四十万规模,马群扩充到五万规模。”
老孙头也是下了狠心,他也知道牧群对营地的重要性。
同时他只能希望察中那边还有大量牲口储备,不然想要达成这目标拼了命估摸着也很难完成。
“哒哒哒~!~”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骑兵快速而来。
“赵爷!”
“说!”看到是侦察连的弟兄,赵铭干脆道。
“赵爷,东边过来一支规模很大的车队和马队,很多人!好像是任旅长的人!”
听到这个回复,赵铭脸上总算是露出笑容。
军火这是先一步到位了啊!
第362章 有大佬过来
“走!咱们多带点弟兄去卸货!”
赵铭一勒马绳,旋即朝着东边快速而去。
约莫过了半刻钟不到,赵铭就看到远处一大群延绵很长的车队朝着这边而来。
好家伙,全都是军车,除此之外就连战马都用来拉货了,高空俯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搞什么军事演习。
“老任,你怎么亲自来了?”
见其中一匹马从主队分开朝这边而来,赵铭看到来人顿时哈哈大笑。
“赵长官,这买卖我不亲自盯着不行啊,这么大的买卖要是有什么闪失你还不埋怨我?”
老任笑呵呵打趣,旋即又指了指后面的一辆吉普车。
“喏,除了我,还有一位贵客来了!”
“贵客?”
赵铭有些好奇,不由朝那辆车看去。
车内除了坐着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外还坐着两人。
其中一个约莫五六十岁的老者穿着一身袄子和貂皮帽子,神色有些严肃正和身边之人交谈着,目光时不时往这边瞥。
而另一人竟然是一位女子,女子年纪绝不会超过二十五岁。
但打扮的却是已婚的模样,头发扎成了这年头比较常见的后挽髻发型。
里面穿着一身绒毛厚实的旗袍,外面还披着一件厚厚的皮草袄子,脖子上还围着貂,鼻梁上有着一副黑色墨镜,毫不夸张的说这一身打扮绝对称得上时髦新颖。
在冬日的暖阳下,这女人的皮肤和冰雪似的白的耀眼,朱唇上有着明艳的红色口红。
身材在衣服包裹下看不太出,但这脸型绝对是个美人。
饶是以赵铭的眼力劲,这容貌放在后世也是妥妥能打,这还是纯天然无修饰的美!
而且这女人气质很妖娆,属于那种狐媚子脸。
不过赵铭起初这是一对爷孙俩,但仔细看发现不太像。
两人的相处态度更像是平常长辈和晚辈的交谈,没有太过弱势,甚至那老者有时候还需要顾忌这位女士的态度,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两位是....”
“赵长官,那位就是我说的贵人,汤麟汤老。”
“汤麟?”
赵铭琢磨着这名字,隐约感觉有些耳熟,旋即很快就想到这位是谁了。
这位以前是辽西一带的大杆子,何为大杆子,也就是一方巨寇。
但后来因为和张大帅义结金兰,这才跟着大帅混,而现在则是热河的一把手。
1871年生人,算下来现在也是接近六十岁了。
此人不仅是热河一把手还是36师师长,驻扎于承德辖制境内兵马。
赵铭仔细回忆了一下前世记忆,对于这位的了解不算太多,只知道这位的行事作风褒贬不一。
这也正常,土匪出身的几乎都是这情况,同样都有一些贪财好色的毛病,打仗算是一把好手。
但现在嘛,就未必了。
没记错的话,这位为了敛财,在热河境内搞起了大烟生意吧?
这货不仅搞大烟生意,还开始种植大烟,算是嚣张至极了。
其次就是还搞倒斗那一套,挖人祖坟也是一把好手,这还是他问他那位好友孙英兄弟请教的。
孙英这哥们把老佛爷给倒了,算是专业对口。
当然这位主要是对辽国的几位皇帝坟动手,辽国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全被一锅端了。
一部分用于收藏,一部分用于在津门兴建私人宅邸,听说宅邸的占地面积就有4323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内饰极其豪华。
据说他的宅邸这个年头算是津门最为豪华的私人豪宅,洋人的那些别墅在他的宅邸面前就是弟弟。
这位还有一个外号就是土匪一把手。
也是因为他的一些骚操作,搞得热河绝大多数驻军手不能提的,都被大烟掏空了身子。
赵铭微不可察的嗅了嗅,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好在老任身上没有那种大烟的气味,不然这朋友还真的考虑考虑要不要换一个了。
不过目光看向那位汤麟汤师长时,眼睛已经冒着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