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师长笑着摆摆手,接下来一行人就没在这话题多做纠缠。
吃过早饭,汤师长便带着张怀倾准备启程了。
人家老汤虽然如今不太管事情了,但这么多天堆积起来的公务也是够繁忙的。
送别走了汤师长,赵铭也没太将张怀倾这娘们放在心里。
想要让自己以后出力,这娘们不拿出点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老宋有时候点评的很中肯,他赵铭就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没好处想要把他赵铭钓成翘嘴,纯纯的痴心妄想。
随着客人离去,霍中屯正在稳步的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现在赵铭手头上有钱,自然许多事情就可以提上议程,首先就是这水泥。
基建自然是缺不了这个玩意,其次就是钢筋这些都是急需品。
赵铭到底是可以全都用夯土建造,但那样防御力也太差了。
这里可不是南方,很难搞到大量的石灰,黏土和细沙。
如古代的三合土,建造的城墙是很坚固的,但这里根本无法复刻。
再加上这里风尘很大,一般的夯土造的建筑,一两年风蚀过后,估计防御力也就等同于无了。
如若再加上有几场暴雨,这墙体都得化成浆水。更别提以后能抵抗东洋人的炮火了。
所以水泥加固是必不可缺的。
这也是赵铭一开始只是用石块堆砌城墙,这样后续用水泥修补就会十分坚固,提前动工根本不耽搁后续进程。
至于水泥采购,赵铭自然是直接找上了一直逗留在营地里的周裕德,周少校了。
这位代表的可是张砺张主官,赵铭这也算是借花献佛。
给出的价格要比市面上高一到两成,考虑到本身市价就有不少利润空间,张主官完全能吃的满嘴流油。
直接给钱,在赵铭看来属于低级玩法,这样你好我也好。
而同样就在几日后,从周裕德这儿赵铭也得到了一个惊喜。
“哦,这些全都是张主官送来的?没搞错吧?”赵铭有些不确信的反复确认。
因为眼前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呵呵,赵长官,这个没搞错,没搞错,就是咱张主官送来的。您看能不能全都换成那个债券?”周裕德笑呵呵的点点头。
虽然眼前这满满当当的钞票和他没半毛钱关系,但一口气经手这么多钱他还是很爽的。
赵铭不禁倒吸了口凉气,这张砺怕不是疯了?
眼前这里的资金加起来怕是不下三百万大洋,这么多钱他哪里搞来的?
就算是贪,那也得讲究一个过程吧?哪有一口气贪这么多的?
“这些钱是怎么来的?”赵铭干脆询问对方。
周裕德现在也不是什么外人,也没有帮张砺隐瞒的意思,就是将最近张家口发生的一切详细说了一遍。
“所以.....张主官以都统府的名义也弄出来了一个债券?”赵铭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这玩意不就是和后世的金融公司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吗?
这就像是他赵铭是债券市场,而张砺就是基金公司。
赵铭这边发行,张砺那边集资收购,相当于给散户发行了。
张砺和那些散户属于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赵铭开始跑路,整个察哈尔官场怕是都得抖三抖。
还真是好计策啊!
赵铭不禁心中感慨,这世界上傻子还真不多。
张砺这么搞,几乎是将风险平摊了,不仅如此一旦赵铭对察哈尔有所觊觎,那就不能做的太过分。
不然就是得罪整个察哈尔官场,毕竟你赵铭要是真的入主察哈尔,就不可能真把所有人得罪死咯。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步妙棋,但这些钱赵铭该吃还是得吃下。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的过墙梯,咱们慢慢来。
赵铭二话不说将这三百二十万大洋全都给张砺兑换成债券,并且按最高利息计算。
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相当于赵铭入主察哈尔进入倒计时了。
这笔钱无非就是给赵铭这辆急速行驶的马车再加两个发动器。
在事情暴雷之前,他赵铭必须真正入主察哈尔。
第384章 双赢啊
时间一闪而逝,转眼就是一月时间过去。
此时已经来到了四月份,草原上的气候肉眼可见的炎热起来。
这年头树木覆盖率是真的不高,这导致草原上的气候更加极端,白天热的像条狗,晚上又冷的忙不迭穿上羊皮袄子。
但这丝毫不影响此时的热火朝天景象。
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忙碌的人流,有人在驱赶马车押送着一大车鼓鼓囊囊黑黝黝的煤炭,也有在驮运石块的。
妇女在烧水煮饭,孩童在玩闹。
近十万人的规模已经将霍中屯发展成一个热闹繁华的小镇,不,现在已经可以称之为城镇。
足有五米的城墙开始耸立,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封闭整合阶段,大量水泥的浇筑让这座城池总算是有点现代化气息。
此时有一队人马正朝着这边赶来,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有后面长长的马队,想来是商队无疑。
随着外蒙之患解决,再加上陆续有传闻表示,察北已经重新繁茂甚至一度比张家口部分区域还要繁华。
这也导致来往此地的商队越发频繁也逐渐增多。
对此附近的巡逻队伍也是见怪不怪了,只是进行一下例行检查,如发现武器先行收缴才准入城。
除此之外登记商队名字以及每人名字领取到身份牌就可自行进入随意活动。
并且下次再来,持着同样的身份牌只需要进行基础的例行检查便可直接进入无需再度登记。
所以此时城内虽说只有近十万人,但实际早就超出十万人,多了不少南边过来务工的劳工,以及商人。
来过这里几次的商队大多都知道这里缺什么,产出什么,所以携带的货物都十分明确。
同样这支商队同样如此,驱赶了上百头牛羊过来不说,马车上装着的全都是一袋接着一袋的粮食。
粮食和牛羊牲口是这边的硬通货,其次就是一些布匹和生活用品,比如盐醋等物。
“赵三?你叫这名字?不会是假名吧?”
登记处的干事有些狐疑的打量着眼前的商队头目,眼中满是怀疑。
“呵呵,小兄弟,这儿也没说不能用假名不是?您看通融通融?”
名叫赵三的商队头目笑呵呵从怀里摸出一团事物,旋即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塞入对面小哥的手中。
见此年轻干事稍稍掂量了下,感受着份量点点头。
其实这种用假名的事早就见怪不怪了,哪怕对方啥也不给,他也会登记放行的。
将身份以及商队货物分别进行了登记,赵三这才率领着商队往城内走去。
他并不是第一次来察北,事实上,来察北公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甚至前不久他才来过这边几次,还都是因为某个人。
“头儿,这儿变化也太大了吧?上次兄弟们过来这儿人多归多,可哪像这样啊!”
旁边一名同伴小声惊呼着,完全被眼前一幕所震惊到了。
“嗯,变化是挺大的,这样一来咱们来的才算是有意义,说不定此次我们能完美完成任务!”赵三沉稳的点点头。
同伴点点头低声道,“嗯,头儿,那咱们之前多少是有些多想了,要不咱们直接见一见这位赵长官?说不定人家也有此意?”
“不行!这不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现在这情况也看到了,我们这种寻常身份凭什么这位赵长官就会见?”赵三摇摇头。
“公开身份肯定不行,这里情况复杂,不排除有各方势力之人混迹其中,干我们这行的必须小心再小心。”
“对,头儿您说得对,只是该怎么接近这位赵长官?”
“接近?这还不简单?塞钱!这年头有谁不贪的,多塞点钱疏通关系就不信见不着那位赵长官!”
赵三对此嗤笑一声显得很是自信,之前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么开展的。
不管是获取什么样的情报,只要不是太敏感的,花钱就能搞定。
当然这一招对东洋人不太好使,人家可能收钱不办事。
但对付国内这群人那就太好使了。
而对于这些赵铭此时完全一无所知,他现在正接见一群冤....贵客!
“哈哈!赵君!还请为我之前的愚蠢见谅,您真的是一位守信之人,之前多有抱歉还请见谅,为此我这次过来为您准备了一些小礼物!”
此时会客厅内,山口浩二正满脸笑意的和赵铭握着手,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他本来是想这次合作谈妥后就打道回府的,但想着那利息他就决定再等等。
结果这两月下来,利息竟然真的如约到手。
两月总计到手一万六千六百多大洋的利息,按照赵铭的说法,这批债券不同,本金需要三月后就能随时支取出来。
也就是说再等一月,他完全可以带着利息一起回去。
可是.....
一想到这里,他就有些纠结。
毕竟这本金又不会跑,现在就这么走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如果能把本金继续留在这里,那之后的利息自己是不是能占大头?
“山口先生,礼物就不必了。如若你们不相信我,完全可以再等一个月,然后带着所有本金和这三个月利息离开。
但我们或许不再是交易上的朋友了。这点还望山口先生知道,我对信得过的朋友是掏心窝子的。
可一旦朋友不相信我,那这生意做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赵铭一脸的严肃,钩子放出去这么久了,不上钩那就逼一逼。
“赵君您这话说的,我们一直是朋友,不管是私底下还是生意场上,我们都是最可靠的朋友。”
闻言山口浩二真的有些急了。
人的心态是不断变化的,一两月前他能保持淡定,是还没看到回头钱,现在不同了。
见赵铭已经开始放下茶盏俨然一副要送客的模样,山口浩二感觉额头都有细汗流淌而出。
“且慢!赵君!赵君我觉得我们的合作还能更深入一些......”
半刻钟后,当山口浩二离开办公室时,两人脸上都是露出满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