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错,以后对这些冤....合作伙伴,咱们可不能小气,一定要装的大气起来。
另外你这身衣裳穿了多久了?”
说着赵铭有些不满的上下审视着阿福这身打扮。
这也让原本自信的阿福变得有些不自信起来。
他也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穿着。
“姑爷,这就是我从冯家庄带过来的新衣裳,还很新的,就穿了半年左右,还是换着穿的。”
“不行!给我重新去买,花大钱用最好的布料,不要给我省钱!
你是我的财政部长,你穿这样算什么回事?
不知道的别人还以为我们穷穿不起新衣裳好衣裳呢!
这一身给我丢了,换最好的!”
赵铭完全不给阿福拒绝的可能。
想要骗钱,没有一身好行头怎么成呢。
不仅阿福要换,他也得换,还得多买几套到时候每天不带重样的。
“好了,你先下去吧,待会让老郭过来一趟我有事要和他说。”
赵铭摆摆手,待阿福有些一头纳闷的离去,隔间房门推进,一道靓丽的身影走了出来。
来人不是别人,自然是陶燕这娘们了。
自从逐渐开春后,陶燕身上穿的也逐渐恢复常态,白天轻便的衣裳将她玲珑有致的身形凸显的淋漓尽致。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皮肤独特的缘故,也许是她很少外出的缘故,皮肤依旧呈现出白皙,只是比身处江南水乡的女子多了一些干燥。
这也没办法,这是这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饶是如此,她的皮肤依旧是这里最白的,就连几个具备俄国血统的外蒙战俘女子也没法比。
只见她端着茶盏迈着步伐走至跟前,给赵铭换了一壶茶水后,这才重新退了出去。
赵铭倒是想过让身边人协同办一些政务,但赵铭还是不想让枕边人做这些事。
甭管这人是不是正妻,这事就是不允许。
别看古人有些事很迂腐,但这件事的确有一定的说法,就如兔子不吃窝边草一样,亲近之人尤其是同床共枕之人帮忙处理事务是大忌。
如若只是做生意还行,可涉及政务就是不行。
第387章 问询老郭
“赵长官现在您可是大忙人,想要见您一面可没以前那么轻松了啊!”
刚一进门,老郭就笑着调侃,这话如若只是简单去听的确只是调侃,但赵铭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莫名的老郭心里咯噔一下,心说坏事。
气氛一下子变得死寂起来,周遭环境下似乎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呼吸声。
明明还站着,但老郭感觉自己已经跪了下来。
他这时才想一句话,今时不同往日。
聪明人就得有聪明人的做法,如若沾沾自喜很容易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的赵铭早就非曾经的赵铭,现在说人家是一地主官也不为过。
意识到这点的郭老板很快就转换心态,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做法,如若聪明人还卖弄那些小聪明那就是找死。
啪!~
“赵长官您瞧瞧我这张嘴,这没怎么用竟然犯迷糊了,您就把我刚刚的话当成个屁给放了。
小人也就是个行商,今日多多叨唠,多多叨唠。”
郭老板姿态放的很低,再也没了先前那平辈相交的姿态,更像是一个卑微的小人。
见此赵铭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做的太过,毕竟两人还是合作关系,是自己人架子可以摆,但不能太过了。
“呵呵!郭老板瞧你说的,来来来坐,喝茶喝茶!”
赵铭笑道,只是身体动都不带动一下,也就随手示意了一下。
对此郭老板心里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是长出了口气。
他见识过一些短时间升迁比较快的小吏,那些人哪个不是蹬鼻子上脸,一天一个态度?
像赵长官这种,实力地位都到如今这地步,依旧还能平常语气与他交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郭老板,这次叫你过来主要是有件事想麻烦你去办一下。”
“哦?赵长官您但可直言!”老郭并不觉得奇怪,能为赵铭办事反而是好事,说明自己还有价值。
“这个银行这块,不知道你有无了解?”赵铭呷了口茶问道。
老郭点点头,“银行?这个自然是有了解的,咱们这些做生意的难能不和银行的人打交道,只是不知道赵长官您想了解哪一块?”
“银行贷款业务,这块你懂?”赵铭抛出了问题。
闻言郭老板一愣,银行这块他的确很熟,最近他陆陆续续又往债券上砸了不少钱,这里面就有一些是他抵押给银行贷款而来。
没错这年头贷款还真不少见,就好比鲁迅,周先生就曾经贷款过。
当时他在北平买房,买的是一处四合院三进的院子,总计三千五百块大洋。
不仅如此还需要付给房产中介近两百块大洋,给政府上缴一百八十块大洋,安装自来水等等花费一百多大洋。
加上乱七八糟的,开销差不多奔着四千块大洋去了,相当于后世的二三十万块。
只是当时周先生并没有那么多钱,哪怕把绍兴祖宅买了也不够,于是向银行贷了一笔五百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三个月,月息‘一分三厘’。
一分三厘也就是1.3%,折成年息就是15.6%,按照后世的算法,为期十年或者十五年,年息也就13%左右。
而周先生短期三个月,年息超过15.6%,这利息不可谓不高。
“赵长官,您是想向银行贷款?是现在矿场资金紧缺吗?不应该吧.....”
说着说着,郭老板感觉自己可能说多了,有些事不是他能问的,便连忙闭上嘴。
“不过赵长官,向银行贷款不是很明智,虽然现在大量热钱都涌入沿海几个主要城市之中。
银行那边对储蓄有些发愁,实在是太多,并不排斥贷款。
可是这贷款利息实在是很高。
不仅短期高,长期的利息更高。”
“利息你给我算算,这一块我不是很懂。”赵铭对这年头的银行情况的确不懂,但老郭刚刚说的这年头银行为储蓄太多发愁是真的。
这点放在后世,肯定会羡慕的四大行发疯。
谁还嫌弃银行储蓄太多?但这年头真就是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这年头的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地主不愿意投资土地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商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产品经营,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让市场出现普遍性的恐慌现象,从而导致内地资金不断涌入的大上海,津门,北平等这年头的沿海大型都市。
尤其是以大上海为最。
毕竟这年头的上海外滩区域可是被誉为‘东方华尔街’的存在。
可大量钱财涌入,这本是一件好事。
可这些都是外地资金涌入,这种情况不利于内地生产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银行家还是很有良心的,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年头的银行界形成了救济农村经济的共识,只是这件事有人是真心实意在做,有些人纯粹就是高喊口号而毫无作为。
而听完老郭对于银行贷款利息的讲述,赵铭也明白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了。
首先想要在银行贷款一般普通人肯定是不行的,银行也懒得鸟你。
这点,哪怕是一些涉及助农的银行也差不多,要么是有点关系,要么是地主才能贷款。
毕竟需要一定的抵押物。
而如若不是涉农助农的贷款,一般人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得需要担保。
周先生之所以能贷款,就是因为他当时在教育部上班,当然是有担保。
这点对于赵铭而言也不是难事,不过赵铭不打算找担保人。
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形式了,也就是抵押贷款,和后世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要么拿出足够分量的房产作为抵押,要么是固定资产,总之必须要有抵押物才能抵押贷款。
贷款的利息则各不相同,以一年的普通贷款为例,最低的在10%,最高的在16%以上。
当然还有民间的高利贷,光是月利息就高达8%,还是驴打滚的利息模式,折算成年息150%。
比如今年正月贷了10贷款,腊月就得还25万,当年还不上,来年连本带息,能涨到63万之多。
当年的杨白劳借黄世仁的钱其实就是这个情况,普通人接触不到这年头的银行贷款,最终只能逼的卖儿卖女的地步。
第388章 风口
“那好,这样我这里有察北矿场的股份,你看看能不能从银行那儿贷一笔钱过来?”
“矿场股份抵押贷款?”
闻言郭老板微微一愣,这个倒是比较新颖,虽然目前也有部分这类业务,但一般在国外比较多,国内还真比较少见。
偶尔几次的贷款情况还是一些熟人之间的贷款抵押活动。
“赵长官,这个股份抵押,您是想拿出多少的矿场股份用于抵押?”
“30%!”赵铭伸出三根手指。
闻言郭老板想了想这才道,“赵长官和您说句实话,这股份抵押不是不行。
只是国内还真比较少见,再说这也需要严格的审核,乃至是资产评估。
这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具体价值多少,得看那边是怎么评估的,这点暂时不好估算具体价值多少钱。”
“这样啊....那就有些难办了。”
赵铭有些犯难了,他还想着利用这个借鸡生蛋的鸡,继续生蛋呢。
这年头哪里最有钱,自然是银行了。
如果能贷点钱出来,那这艘船沉没之前还能创造点价值。
不过既然操作难度这么大,赵铭索性也就打消了这念头。
这样赚快钱固然是好事,可之后多半会导致银行出现烂账,并且会被江浙沪一带的商界给联名抵制。
商界的抵制其实威胁不可谓不大,这年头虽说混乱,讲究枪杆子才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