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297节

  俗话说早用早享受嘛,只是考虑到接下来黄金采购还要一大笔钱,他就打消了这想法。

  银行的钱好拿,但也不好拿。

  这些钱赵铭可以用,但不可以明目张胆的吞下去,不然肯定要出事。

  人家可是两国商人联合的产业,背后还有一大堆债主。赵铭可以肯定,现在这里的两百五十万英镑,几乎大半都是要支付给债务人的债权。

  而赵铭只是能利用华俄道胜银行这些还债的钱进行投资。

  一旦赵铭这边胆敢跑路,银行这边会发了疯一样找人,并且给外交部施压,而他们银行背后的债主们也会纷纷动用关系找到赵铭这个人。

  一旦出现那种情况,赵铭手里有枪有人也顶不住煌煌大势。

  所以还是得老实做生意啊!这里可是津门,可不能乱来。

  赵铭开始在金库内慢慢思忖着接下来该怎么花这笔钱。

  大部分肯定是用于采购黄金,可另外该有的布置也该进行了。

  想了想赵铭已经离开了金库,走着走着刚好就碰到了谭立仁这位经理。

  现在赵铭算是他的老板了,见此他赶忙笑道,“赵先生,哦不,现在应该叫您老板。”

  “呵呵,咱们各论各的,叫我赵先生吧。对了有件事刚好要麻烦你一下。”赵铭笑着摆摆手旋即又一把叫住准备离去的谭立仁。

  谭立仁有些狐疑,这收购股份也谈妥了,还能有什么事需要麻烦他?

  “是有点事,你在商业上有些朋友,不知道在粮食上有什么认识的朋友?”

  赵铭这次的提问让谭立仁有些错愕。

  粮食可是利润很低的买卖,在他看来这位赵先生对这种买卖应该是瞧不上眼的才对。

  “认识倒是认识一些,不过认识的都是一些小粮商。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只要有钱,想要和大粮商搭上线根本不是问题。”谭立仁点点头,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那好,我这里一笔钱,你帮我采购一批粮食。”

  “不知道赵爷您想要采购多少.....”

  “第一批是五百万大洋的,有多少收多少。”赵铭淡淡道。

  听到这么一大笔数字,谭立仁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他的格局还是小了,还以为这是小买卖,感情做粮食买卖这位赵先生也是如此阔绰。

第431章 收购粮食

  “只是赵先生,五百万大洋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国内的情况您也是清楚。

  各地都出现遭灾的情况,再加上现在战乱不断,农民根本无心生产。

  哪怕是现在的湖广地区这粮食储备也不是很多,这样大批量在国内采购粮食很容易引起上边的注意.....

  到时候怕是要问话啊.....”

  谭立仁意有所指,意思也很明确,你这么搞上面容易怀疑你搞垄断。

  虽说现在还没出具明确的垄断法,可上头早就明确禁止哄抬粮价囤货居奇。

  这种事干一次就得出一次事,弄不好都得进去吃牢饭。

  “谁说我让你在国内采购粮食了?”

  “咦?”

  “赵先生您是想去东南亚采购?那也不是不行,但那边的粮价也不便宜,加上运输价格比国内的也差不了多少。”

  谭立仁有些不太能理解,现在国府那边可是没少从东南亚那边采购粮食,那边的粮食价格都被抬高了,甚至比国内还高,这入局国外粮食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一个道理吗?

  至于从别的国家貌似更不靠谱,北边粮食大国前面几年一直面临着粮食危机,现在各国都陷入缺粮荒。

  “谭先生,您是此前有去大洋彼岸留学过的经历吧?”

  赵铭这随意一点,谭立仁顿时明白赵先生这是什么想法。

  “赵先生您是想采购花旗的粮食?这根本不可能的!现在花旗那边的粮价比我们国内还高,这就是赔本的买卖。”

  几乎是瞬间谭立仁就摇头否决,这么做不是傻子吗?

  赵铭却一点也不急,而是淡淡道,“如果我说今年年底,花旗那边的粮价会暴跌你信不信?”

  “那也行不通的!”

  谭立仁依旧否决,并且很是专业的分析道,“赵先生您可能不太清楚花旗那边的情况。

  花旗对其他国家征收高昂的关税这也导致其他国家对花旗那边征收同样的关税。

  就算粮价暴跌,这关税搞不定,加上运输成本依旧是血本无归的买卖!”

  “如果我能搞定关税呢?”赵铭淡淡道。

  此话一出谭立仁张口的话一下子堵在嗓子眼。

  “赵先生.....您是说走私.....”

  谭立仁压低声看着赵铭,而赵铭则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走私这块要趁早,他可还记得王胖子这个人。

  此前他早就摸清楚王胖子的底细,其父亲虽然在海关那边只是一小小官员,但他背后的靠山却不简单。

  而且上头似乎有意要换掉王胖子老爹的靠山,最晚今年就得将其换下来。

  也就是说今年是敲一笔国外粮食的关键节点。错过了,后续想靠着王胖子的关系捞一笔可就难了。

  “话虽如此,可是花旗那边的情况很特殊,他们的大地主一般不会轻易降低粮价,赵先生您真有办法将粮食打下来?”

  谭立仁接受很多洋人教育,很清楚国外资本家的情况。

  如若粮食暴跌卖不出去,他们宁可倒掉,或者喂养牲口那也不低价卖出去。

  资本家很擅长维持供需关系,可不会如国内这般,既然价格低那就尽快低价出手。

  “谁说我这是收购了?我这是帮忙解决多余的垃圾。而这五百万大洋,你兑换成美刀。

  然后我需要你拜会当地的农场主,然后送点小礼物给他们。

  而我们很乐意帮他们处理一些多余的库存。”

  赵铭笑呵呵说着,而这番话让谭立仁有些困惑。

  要知道现在花旗那边的粮食价格可是很高的。

  而现在赵铭这意思他也听明白了,大体就是让他打通当地农场主的关系。

  这些钱更不像是采购,像是一种贿赂。只是光凭贿赂,这群资本家就愿意白白将粮食送出去?

  这怎么想都不现实。

  “赵先生说实话您说的这些有些天方夜谭,我不认为.....”

  “报酬五十万大洋!”

  “赵先生您什么意思?”

  “很简单,谭先生你帮我跑一趟,无论事成与否,之后我都给你五十万大洋,当然我也会预付你二十万大洋。”

  听到赵铭这随口就是五十万大洋送出去,谭立仁的嘴嚅嗫了下,还是艰难的点点头。

  没办法,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他的家底可没有那两位洋人主管那么深厚,之前投资在赵铭这儿的几十万大洋还是他多年来的积蓄。

  现在只要跑一趟无论成败,都能拿到五十万大洋,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赵先生虽说如此,但到时候粮价真的会下跌吗?”谭立仁还是有些抱有怀疑。

  闻言赵铭这次仔细思索了一下。

  29年经济危机导致花旗那边粮食产量严重过剩是肯定的,粮价暴跌还真不一定。

  原因就如先前谭立仁所说的那样,资本市场,既然产能过剩,那就宁可浪费也要消耗掉过多的产能。

  其次出口也不行,因为花旗的霸王行为,导致各国对花旗的关税一向很高。

  这就导致花旗那边的粮食就不可能低价卖出去。

  不过还是那句话,谁说一定要买了?

  你不是宁可浪费也要消耗掉过多产能嘛?我这儿出钱出力帮你浪费掉过多产能,双赢岂不美哉?

  算了算时间,按照六月份出发,谭立仁理应乘坐远洋游轮,半个月左右。

  也就是六月中旬就能到,考虑到花旗那边地广人稀,再深入内陆接触到那些大农场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约莫七月份也就能见到那些农场主。

  算算那个时候,虽然经济危机还未彻底引爆,不过农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凸显出来。

  这时候过去倒是也差不多。

  “嗯,没问题的,你直接过去就行。另外谭先生你也可以试试自己独自吞下这笔款项。

  这笔钱对于我而言并不算什么,损失五百万大洋对我不算什么,但是谭先生您应该知道一旦人做错了事,就很难有悔改的机会吧?”

  说着赵铭在谭立仁有些僵硬的表情下拍了拍对方肩膀。

  

  随着赵铭走远,谭立仁依旧感觉背脊凉嗖嗖的。

  “呼!和这些大人物做生意还是得小心翼翼才成,不过这位赵先生到底是何用意,怎么就能笃定现在花旗那边粮食卖不出去又只能砸在手里的?”

  他无法理解他这个洋人通都不知道的消息,赵铭这位经常混迹于舞会宴会圈子里的贵公子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他是不敢有任何别的念头,刚刚赵铭的话语给他提了个醒。

  这也是因为赵铭最近对外塑造的形象太好了。

  哪怕是他谭立仁也要高高瞻仰的大人物都时常提及这位赵先生,可见赵先生身份不简单。

  现在赵铭更是说收购华俄道胜银行就收购,一千万大洋眼睛不带眨一下的就花了。

  殊不知这一千万大洋里面,还有他昨日投资的那一笔钱在里面。

  三人成虎,如今赵铭真的已然成虎了。

第432章 姑爷?赵先生?

  次日津门本地的报纸就刊登出一则商业新闻。

  这年头大事小事不断,报纸就那么几家,能够被刊登上报的还能占据一定版面的绝对算是大新闻了。

  而恰好这则新闻就占据商业板块很大的份额。

  《神秘赵先生成为华俄道胜新东家!》

  中规中矩的报纸标题,完全没有后世那种震惊亦或者疑问句的具有话题感。

首节上一节297/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