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人家除了资金还有大量固定资产,以及可以不断升值的资产。
现在是乱世,这些古董不是很值钱,可要是再过个大几十年,这玩意可是能发大财的。
更不要说人家这种级别,这些藏品中,多半有重宝,那种绝品重宝。
“岳父大人,您这身家放在津门算什么层次?”赵铭好奇询问道。
闻言冯老爷子仔细陷入沉思之中,过了良久他这才笑道,“算是上层偏高的级别,还算不得最有钱。
不过你要说明面上的资产,老夫不说最有钱,那也是差不多是最有钱的那一批人了。如果要算上全部资产,我这点还真不算什么。”
“啊?”赵铭震惊。
“怎么?很奇怪?”
冯老爷笑着摇摇头,“我的表面资产是一两千万大洋。或许比你表面上的资金还要少吧?
但你能说我没钱吗?
只是有些时候,这钱需要应急,再说你不会以为你这样闹下去不会出事吧?”
“您是说枪打出头鸟?”赵铭隐约感觉自己之前的行为的确过于张扬了。
“差不多是这道理,我听闻过你此前做的事,还算讲究,起码不是一人赚钱,也是带动了不少人。
这点是个好事,这也是你搞到现在依旧没出大问题的原因。
但现在你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你吸纳了这么多人投资,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赚钱。
可现在赚到钱了吗?
如果没赚到钱,你接下来受到的反噬也就越大。
其实不仅仅是津门,在国内很多地方,真正有钱的人有很多很多。
但这些人都讲究财不露白,就好比前几年,有一家日报统计的国内财富排名,你知道位居榜首的总资产才多少吗?”
“多少?”
“其实也就五千万大洋罢了,统计是26年的时候,而榜首是大帅。
人家才多少,五千万,这你信吗?”冯老爷笑呵呵反问。
这点赵铭自然是不信的。
这个统计肯定是极其不严谨的,毕竟这年头消息闭塞,再加上你凭什么查清楚一位军阀的家底?
人家的财富可能超乎你的想象,而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让你看到的。
要知道赵铭可是记得一串数据,就在明年,中原之战过后东北军的军费高达,一亿两千万之多。
而早些年稍微有点气候的军阀军费就是以千万计,国府那边,一年的收入有七亿税收,其中四亿就是用于军费开销。
虽说军费开销无需这些大佬自己掏钱,但大家在内斗时,可没少私底下扩军采购军备。
这些开销一方面需要从自己的地盘筹措,另一方也是需要自己掏钱的。
没有恐怖的财富作为支撑,谁能养得起这么大的盘子?
“另外还有宋家,他们家的财产相当于国府目前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财富你自己去想想吧。
这其中还有不少隐性资产,当然你也不要以为大家都很有钱,起码现在大家都不如以前有钱。”说着冯老爷无奈摇头。
“岳父这又怎么说?”赵铭狐疑反问。
大家的资产按理说只会越来越多,怎么听着反而变少了?
“呵呵!利益集团你知道吗?”冯老爷反问。
“那你要应当是知道古代门阀投资军阀的事情吧?”
听到这话,赵铭瞬间秒懂。
“您是说类似于诸葛家,糜家?”
“不错,也可以说是吕不韦,吕叔平,姚涞之流!”冯老爷捋须叹道。
听到这里,赵铭算是彻底明白什么个情况了。
感情现如今津门不少顶级富豪都是私底下有所投资啊。
无论是吕不韦,还是吕叔平这些人,全都是赏识某一位年轻人,然后下重注最终飞黄腾达的典范。
现如今各地战乱,这些大佬打仗,他们的钱哪里来?
其中的典范就属中正先生了,这位大佬背后的利益集团可谓是多如牛毛了。
而赵铭可以肯定,更多的人,还是在外围圈子里下注,这种核心圈子他们甚至都没资格进行下注。
比如有些人仅仅在一些旅长,师长身上下注,再往上他们很难接触得到,别人也不一定需要他们。
也难怪,后续哪怕战乱进一步升级,东洋人来势汹汹,各大势力依旧有实力继续爆兵,继续抵抗。
这里面单纯靠税收肯定是撑不住的,必然有这些资本在背后作为支撑。
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有钱的就砸钱。
当然不乏一些叛徒卖国贼,投靠东洋人,对东洋人进行下注,结果最后发现被吃的连骨头带渣都不剩。
可谓是惨字了得。
想到这里,赵铭又瞥了眼这偌大的金库,他的心思一下子活跃起来。
“不知岳父大人,您目前可曾下注?”
“呵呵,也算是下注了吧,也不算。”冯老爷子说出了一个比较模糊的答案。
第476章 下注?
似乎是看出了赵铭眼中的困惑,他笑呵呵解释道,
“呵呵,这交税,塞钱算不算下注?我能做这么大的生意,在国府那边可是没少打点呐。
这些年陆陆续续,光是砸进去的钱就多达两三百万大洋了。
除此之外我与曹先生和王先生关系不错,硬要说的话也算是下注,在这两位身上下注了。”
闻言赵铭细细思索就知道这两位是谁了。
能够在津门有资格被人下注的,无非也就此前已经下野的两位大佬。
只是这两位,前者纯纯的包租公,后者也是开始经商,两人显然早就无心政务,对于格局根本就不怎么关心。
“岳父,您就没想过真正下注一二?您也说了,您也算是家资不菲,您就不怕.....”
赵铭开始暗示着,如果能得到这位岳丈的支持,钱是其次,关键还是津门这一片商界上的支持。
别看现在自己因为投资笼络了津门一大票权贵富户,可这些人都是墙头草,有钱跟你乐呵呵,没钱就骂骂咧咧。
而且这位岳丈,所掌握的可不仅仅是商界上的人脉,可别忘了他家那位已故的老爷子。
人家当了那么多年的高官,麾下的门生故吏也是不知凡几,现在都是要给几分薄面的。
如若有这位岳丈作为支撑。
赵铭今后如若真的席卷关外,在关外站稳跟脚,雄踞数省之地,怎么说这根基也能稳下来。
毕竟你光有钱想要站稳跟脚那也不行,底蕴这玩意可不仅仅是钱,人脉也是关键。
事实上现如今各大势力之中,谁麾下没有一大票权贵在支撑?
反观赵铭,现在压根就可以用没有根基可言,唯一说得上权贵的自己人,也就是唐夫人。
像是中正先生,人家有江浙沪一带的权贵富商作为支撑,加之联姻有一位很好的贤内助为他笼络了不少人脉。
人家能起势不是没道理的。
赵铭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部分权贵为自己站台,在抗战期间不至于因为根基薄弱而拖了后腿就行。
毕竟关键时刻,想要采购物资,有时候真得靠人脉。
人脉广的,结交一些厉害的利益团体,那这些团体就能为你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只要钱到位,人家是真能办成事。
赵铭就怕往后有钱,也办不成事。
“怎么?试探我呢?”冯老爷看着赵铭笑呵呵道,“咱们就是生意人,讲究那些做什么?
贤婿啊!”
说着冯老爷重重拍了拍赵铭肩膀,语重心长道,
“你要记住一个道理,当你资产不够时,要做的是锋芒毕露,就如你现在做的一样,这点你没做错。
可当你资产足够时,就得注意藏!
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财务同样如此,切忌不得骄傲自满,沾沾自喜。
不过好在你现在在亏钱,如若赚钱了,切忌一定要藏拙。
以免你赚到的这些钱,可都落入了别人家的口袋。”
闻言赵铭倒也明白,这是自家岳丈在提醒自己呢。
至于对方为何不下注,道理也很简单。
你下注了,下多了下少了都不好,而且你又是后来的,除非一开始就找准目标有着远见的投资眼光,不然后面投资下注,要么就是下重注,要么就什么也不做。
藏器于身,老老实实当个低调的富家翁。
可这不是赵铭想看到的,他还想从这岳丈身上到掏点钱呢。
“岳父大人,其实您不知道女婿其实.....”
赵铭正准备给冯老爷露底,毕竟这岳父貌似人还挺好的,也该适时的透露一些想法。
哒哒哒!~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两人循声看去,就见刘伯急匆匆走了进来,看到冯老爷顿时一喜,而看到赵铭时他更是一惊。
“姑爷!”
“哈哈!刘伯来了啊,你这就认上姑爷了?好好好!贤婿的确是人才,是该早早认下。”
冯老爷捋须大笑,很满意刘伯的反应。
闻言刘伯一愣,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老爷不是一向对这位赵姑爷很不满吗?怎么现在看来,两人倒是乐呵呵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老爷您对姑爷没意见?”
“意见?我对他能有什么意见?哦不对!”
猛地冯老爷面色一凝,旋即又哈哈大笑道,
“的确是有点意见,小赵这孩子像我,太像我了。
虽说是我女婿,但比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还像我,这就是缘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