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团能打的成建制的死光,说明已经很可以了,张砺也不能强求太多,甚至还得嘉奖一下这位团总。
可一个步兵团竟然差点让防线溃败,这是绝不允许的。
“长官.....可是许团长说....”
“说什么?”
“说他已经尽力了,还请长官继续增派增员,否则他只能以死报销长官了。”
“嗯?”
闻言张砺愣了下,有些怀疑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开什么玩笑,仅仅一上午不到的时间,事情就严峻到这一地步了?
这可是一个步兵团,人数达到两千号人,一个上午不到难不成就全砸进去了?
“情况到底如何?”张砺语气和缓了些许。
传讯兵松了口气,赶忙将最新战况复述了一遍。
听完指挥室内更是一阵沉默。
惨!
太惨了!
一个满编五百人的保安团,坚持了半个小时,成建制的消失。
这位许步兵团团长其实做的也挺好了,在此之前迅速派遣一个支援营过去顶上防线漏洞。
可是这次还是仅坚持了半小时,一整个营成建制的消失了。
两千人的团,一共有四个营,仅仅半小时就打光了一个营,局势十分危急。
而后不由分说再度派遣一支步兵营过去支援,如今打到现在,这一支步兵营也快被打没了。
目前已经是第三个营随时准备顶上。
听到这里,张砺已经是眉头紧皱。
“敌人如此不计代价猛攻?他们投入了多少人?”
按照攻守正常伤亡比,怎么说也该在一比二,也就是攻方至少付出两倍的人手,甚至极端情况出现一比三,一比四,甚至一换五的局面。
己方损失将近一千五百号人,敌人难道已经投入一整个团发起了冲锋?
如果是这样,那这一战,反而是大赚,有的打。
“回长官,预估敌军陆续投入千人左右.....”
传讯兵此话一出,指挥室内顿时哗然一片。
就有一名参谋有些诧异道,“一比一的战损比都没有打出来,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对此张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许莫不是个饭桶?
可现在也不是训斥对方的时候,人都没在这里呢。
想了想他咬牙道,“告诉许,无论如何再坚守半小时,半小时后换防!”
传讯兵得到指示,火速离开了指挥部,他是不想停留半分和这些长官同处。
随着传讯兵离开,指挥部顿时吵作一团。
有的说这许就是个饭桶,多半就是只知道吃拿卡要的废物。
有的则说到底是不同部门划过过来临时巩固防线的,就是不如自己人好用。
这许,以及前面损失的几个步兵团其实都不是原本察哈尔的驻军,这点倒是没说错。
只是要说完全就是饭桶也说不过去,张砺此前可是听上级说过。
这几个步兵团,虽然算不得精锐,但也是大帅麾下正规军,打过硬仗的队伍,但这表现和李俊真有的一比。
李俊的情况还情有可原,人家毕竟只是在中原战场上打过,正面遇到骑兵的次数也很少。
加之那天风雪交加,又是夜晚突袭,还是旷野作战,倒也能理解。
可这次纯粹的守城战,打的这般丑陋,属实罕见。
张砺怎么想都觉得伤亡比不该这般,城墙处的机枪口都哑火了不成?
难道敌人摸过来不用付出代价?
要是算上机枪扫射的战果,敌人投入一千人,实际上城墙争夺战两军的战损比更加可怕。
可能并不止是一比二,而是达到一比三,甚至一比四的地步。
但这怎么可能?
区区一支组建才一年的队伍....
“看这样子,敌人这是想一鼓作气拿下城头,诸位现在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接下来该派谁顶上?”
张砺喘了几口气,尽可能平复下心情环顾四周。
一众参谋逐渐停止议论,都开始默默思忖起来。
打仗打到现在,他们这些参谋也是难辞其咎的,一旦武城当真沦陷,他们还能活着,多半不是枪毙,就是革职。
稍作讨论,贺参谋长还是站出来建议道,
“长官,为今之计必须派出一支真正能打敢打的军队顶上去,起码杀一杀敌人的锐气。
而以目前我军的情况来看,最能打的就是城内仅存的两个骑兵团了.....
虽说骑兵团步战也极为了得,但用于守城,浪费在这里属实可惜..所以....”
说着贺参谋与其他一众参谋对视一眼,这才继续道,
“卑职建议,重新启用李俊李团长,让他抽调城内巡警外加仅存的两个保安纵队凑成一个团加入防守,暂时为许团长轮替休整。”
听到这里,张砺眉头已经拧成一团。
“贺参谋长,你不是说要杀一杀敌人的锐气吗?这就是你说的杀一杀锐气?”
千余巡警外加两个保安纵队凑成的军队,不用想也知道和此前那严石团总的保安团一样 。
“可是长官,现在我们能用的步兵单位并不多不是吗?”贺参谋无奈摊了摊手。
他倒是想增派人手,可是现在城内哪里还有更多地人手抽调。
此前为了响应大帅号召,抽调的可不仅仅是骑兵师,还有四个最精锐的步兵团。
现在好了,步兵团上边倒是补足了,但是补足的明显就是地方上的二流部队。
比保安团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
张砺也知道情况就是如此,但他还是咬牙道,“那就重启李俊,让他火速做好战斗准备。
另外抽调一支骑兵营参与防守工作,一旦情况不妙迅速顶上。
不管怎么样,今天!今天都不能失守!”
张砺也是发了狠,骑兵师是他的宝贝疙瘩,但现在他也顾不得了。
第552章 坏了盯上我了
武城能撑三天左右,他说不定就能等来援军,但保险起见还是要撑住至少五天。
但不管怎么样,前提是先守住,只要能拖到援军抵达。
就算他张砺有失察之责,丢地之责,好歹武城这首府保住了,还罪不至死。
再咬咬牙多运作运作,不说重新坐稳察哈尔一把手位置,继续保留骑兵师师长掌握兵权不在话下。
这点在国府那边肯定不好疏通,但在阎帅麾下不是问题,只要钱给到位,罪责不是叛变,那都说得过去。
与此同时,听到自己被重新启用,原本躺在家里都过上富家翁生活的李俊顿时一个激灵从躺椅上蹦了起来。
“郭兄,你莫要诓骗我,我之前都犯了那种大错,上峰怎还要启用我?难道就不怕我继续吃败仗?”
李俊看向负责通知自己的一位同僚,满脸的不可置信。
心底里他是一点也不想掺和这事儿。
别人不清楚赵铭的情况他可是门清。
自从砸锅卖铁全力投入到债券生意后,他就经常抽空去察北观察情况。
也是他这人谨慎,想要了解这债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毕竟投了这么多钱进去。
也是他足够机灵,去的多了,很快就搞清楚,这多半是个空手套白狼的骗局。
只是这个还算讲究,时不时给点甜头吊着。
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心里慌得不行,试探性取出了一笔本金发现可以取出后,他依旧不放心。
而紧接着他也发现了另一件惊天秘密。
他毕竟是军伍出身,对于军营的构建,还有军营的规模等等情况细节也是了如指掌。
就有一天他路过了察北军营大门,在这儿驻足许久,渐渐的他就感觉不对劲了。
虽然没有如杨先生那般猜的的十分准确,但他心里也预估出,这军营里的士兵规模只怕不下万人!
养这么多军队做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赵铭是个反骨仔,这是要搞事情啊!
不同于张砺这种已经涉及权力一块的高级将领,李俊思维更属于是纯粹的武人思维。
他并不怀疑赵铭会起兵,因为赵铭此前种种都像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比如经营矿场,又大肆敛财,如今又开始大肆扩军。
且因为亲临察北的缘故,他还看到这里每次过来人员都得到极大扩充。
从最初的十余万人,到了如今几十万人。
这明显已经是将其发展成大本营的趋势。
并且之后他还发现一件怪事,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大批商队从东边过来。
虽然每次过来几百车马上的货物都用油布遮挡的死死的,但已经察觉赵铭在大肆扩军的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什么。
枪支弹药!
军火!
大概率就是军火!
李俊政治嗅觉一般,但战场嗅觉极强。
他之前能够担任独立团团长,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
如若不是被外蒙人不讲道理的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一波猛冲,他当时又怎么会溃败。
当时也是轻敌,如若知道敌军是一支正规军,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其实并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