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骑兵靠着强大的机动力,以及老油子般的兵行险招的打法思路,各种穿插。
往往国府那边发现他们迹象时,消息上报上去的时候,这消息就已经有了严重滞后性。
要知道这年头国府的电台数量虽然不多,但远超晋军,西北军。
饶是如此,也只能保证团级以上才能保证有一部电台。
也有一些团部具备电台,但数量不多。
电台真正大规模在国府团部装配,那得是抗战时期,且一些杂牌军依旧无法大规模配装。
比之东洋人的军队,更是相差甚远。
所以别说现在国府电台数量不多,就算多,想要传递出十分精准的消息,也有滞后性。
尤其是几个月前的接连受挫,国府一边往往是驻扎在一个区域的营级,团级单位发现了敌人踪迹。
而他们又没电台,等他们传讯兵火速将消息上传至上级单位时,对方早就转战千里了。
这一情况在绥远这块地儿更加明显。
本来晋军电台就远不如国府多,加之为了应对南方战事,更是抽调了不少电台南下。
这就导致绥远察哈尔的电台少得可怜。
于是乎进入绥远的第三天就拿下了陶林,这得剔出两天半的时间在赶路上。
还有好几个小时是拿下陶林稍作休整,真正拿下陶林只花了一盏茶的功夫。
而至此,归绥那边甚至还没得到一丁点消息。
猴子所部,先是千余轻骑快速突进。
当抵达陶林时,对方城门大开,反应过来时,城门附近一片大乱。
守军,以及进城的民众相互推搡,有心关闭城门,奈何惊慌的民众只想一股脑涌入城内。
开枪也不管用。
一个冲锋下去,陶林一盏茶的功夫就拿了下来。
当羁押镇守陶林主官时,对方正和几名陶林本地官员打牌呢。
随后当夜就再度开拔,绕过丰镇,直接走凉城一线。
结果中途遇到大股敌军,不用多说,猴子在这种遭遇战简直就是得天独厚。
别说这些人已经武备松懈,就算是面对冯大帅的西北精骑,从未遇到这种极端打法的他们也得被打蒙圈。
猴子的一波流打法,比之青宁双马的打法更加极端。
更何况绥远这支松散的军队,一个照面对方还没来得及架起机枪,军心就已经溃败。
等骑兵杀入阵中,基本就是在撵鸭子。
最后得知,这是一支增援巩固前线的军队。
足足一个团的兵力,就这么被拿下。
从而猴子也得知归绥的守军堪堪一个营。
本来还想拿下凉城,然后等等后方的王二。
但听到这消息,猴子干脆也不管凉城了,大军绕过凉城。
也是觉得这种小县城,多半是没电台,就算眼睁睁看着他们大军开拔,也无济于事。
于是两日后的傍晚,大军就已经杀到了归绥城下。
而这时猴子仅仅带着一千人风尘仆仆赶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越打越自信的缘故,这家伙脑子变得异常灵光。
千余人全都换上了那一个晋军支援团的衣裳,加之许多衣裳本就是从死人身上拔下来的,不少衣裳都沾着血污。
天色又黑,守城还真以为是自家人。
猴子一番焦急的解释,说什么路遇敌袭,明日敌军便可兵临城下,还不让我等速速进城驻防?
这一番紧张言论还真唬住了对方。
不过对方也不是傻子,还想深入询问,核实信息。
猴子干脆一枪打死那个问话的军官,以长官的口吻强行勒令对方开门。
这一幕自然是吓傻了这群看门的守军。
城内守军本就不多,他们之前也就是保安团的,临时负责看守大门这种苦差事。
眼前这人一言不合就打死了自家长官,而对方又是正规军长官。
又被猴子一通大帽子盖下来,你不开门,延误战机,导致明日守城不力,那罪过你担不起。
群龙无首之下,这群人还真被猴子给诓骗开门了。
其实看完战报时,赵铭都不得不感慨猴子,的确是越来越胆大心细了。
莽归莽,但偶尔莽一波的确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就好比当初他以八百人一夜间拿下陈仓差不多,赵铭怀疑这小子也在有样学样。
骗成功了,那自然一本万利,骗不成功也没事,大不了撤军,在附近驻扎,等待后续大军,主要是等待王二的大军强攻。
运气不错,他骗成功了。
如若没有骗成功,真要强攻,损失的时间是其次。
关键是折进去的人手,要知道归绥身为古城,也是经过几个朝代的多次加固。
哪怕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想要拿下归绥,少说也要砸进去至少比守军多一倍的伤亡才行。
千余人火速占据城内各个高地,一夜酣战,次日天一亮,归绥便已经易主。
甚至因为控制电台的时间迅速,消息甚至到了此时还未外泄。
而王二所部,直至现在据说还在凉城一带行军。
现在发电报,一来是汇报战果,这也是猴子的老习惯了,电报里难免有一些吹嘘的言语。
二来,则是请示下一步动作。
第608章 优势也不是那么大
“呼!看来咱们这次危机算是解决了。”
赵铭长出口气,脸上已经绽放出淡淡的笑容,此前那一抹阴霾可谓一扫而空。
“是啊,没想到猴子这家伙还真是个人才。”
张锴也是忍不住连声感慨。
估计这战报说出去很多人都不可能相信。
属实过于离奇,但或许也是因为离奇,就连敌人也没想到,攻势会来的如此迅速吧?
更没想到有人胆敢深入腹地,仅仅率领千余人就敢用骗这种招数。
当然这一战,的确也有一些运气成分。
两人现在也大致想明白为何会这么轻松了。
先前他们和一众参谋就仔细规划过攻打绥远的全盘计划。
对绥远的大致情况也是做了了解。
根据他们最初的换位思考,敌人要是聪明一点,肯定会在陶林,丰镇,兴和三地构建缓冲战线。
以这三处要地打造成一个护卫犄角的防御要地。
这三地一旦勾连上,大军想要长驱直入杀入归绥腹地难度将直线提升。
赵铭和张锴当时的想法就是,直接走更加地广人稀不好防御的陶林入手。
最初他们也没想过会这么轻松。
也只是想过闪电战术顶多也就能快速突进陶林一带。
毕竟一旦对方构建好了防线,大军突入的消息,势必很快被这附近的驻军察觉。
后续赵铭和张锴都想过多半要打几场硬仗才能拿下归绥。
但万万没想到。
对方的确是想到了构建三角防线这一思路。
只是对方想了,但就是落实的太慢了。
刚好卡在他们快速进攻的同时,支援前线防线的大军堪堪开拔没多久。
于是正好碰上擅长遭遇战的猴子,自然是被克制死死的。
这让赵铭和张锴再度感慨兵贵神速的道理。
好在他们一直以来的打仗思路就是突出一个快!
战略物资可以少带一点,但必须要快!
各种意义上的快!且绝不打没准备的仗。
“赵爷,如此一来,何不直接将王二所部调回来?”张锴忽的笑道。
闻言赵铭稍作思忖,看了看大地图,顿时明白张锴什么意思。
“你是说和奉系真正碰一碰?”
“赵爷,您不觉得咱们虽然接连打胜仗,但总缺了点什么吗?”张锴反问道。
“缺什么?”
“缺和强军交手的经验!”张锴直言道。
“赵爷,您多次私底下提及我等势必与东洋人有一战。
虽然我之前并不觉得东洋人有什么胆量敢与我泱泱大国一战。
不过最近的局势确实苗头不太好。
既如此,我倒是觉得赵爷您这居安思危的思路不错。
既然奉系都如此咄咄逼人,我等何不让弟兄们完成一下最后的淬火呢?”
张锴这番话语让赵铭也是笑了起来。
他也明白张锴为什么现在对东洋人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之前东洋人试图染指察哈尔的意图属实不要太明显,这么容易上钩,要说东洋人没有别的企图说不过去。
其次现在东洋人的动作越发频繁,光是今年年初就在东北那边闹出不少动静。
且之前在津门,张锴也是见识到一些租界里的东洋人是多么猖狂。
“你之前不是还担心奉系的飞机侦查吗?怎么现在就不怕了?”赵铭笑呵呵反问。